周刊117期:编者的话

本期月末版继续关于“传统”的讨论。沿时间河流上溯寻找“传统”,人们看到今天社会的根系。而随着人口流动、族群迁徙,“传统”被带往更广阔的世 界。从晚清下南洋经商,到“一战”向欧美输出劳工,从大陆政权更迭后的移民潮,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热,华人在近现代几个世纪中,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传统,与当地文化融合、拒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台湾外省人第二代作家群,张大春、朱天心、朱天文、骆以军在作品中聆听或 凝视父亲的遗体,反思某些来自大陆传统的消失,及这一代甚至下一代在这块土地的境遇和可能的未来。因为国民党塑造的意识形态——传统中华文化+反共复国 ——把“当代”想象成国共内战的延伸,那无比真实的衔接就是他们的父辈。

李永平是马拉西亚华人作家。如王德威评论所说:“李永平的中国原乡、中国母亲、中国文字形成了他的世界里的三位一体。三者之间的互为代换指涉,既坐实了李 的文学意识形态,也生出无限空虚怅惘。原因无他,他的书写位置本身——漂流的,孤独的,‘没有母语的’——已经预设了种种的不可能。”

从白先勇《纽约客》中的海外华人群像,到香港文学的怀旧风潮,所谓华人传统,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饮食习惯?民俗风情?语言文学?抑或只是不知来自何处 的乡愁?如朱立立论文中引述德国哲学家赫德所言,“移居者(流亡者)的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民族的想象与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母语等密 不可分,在部分台湾作家的心目中,‘中国’与他们的个体生命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刻联系,规定了他们本能的乡愁方向,成为他们想象的共同体以及建构自我认同之 重要依据。流散海外的境遇并未改变他们的中国人自我认同,异己的环境反而可能强化他们的文化回归意识。”

在其他族群眼中,华人传统意味着儒家文化。其中包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发展生意。伍华佳的文章讨论了所谓华商文化的渊源与异化。以新加坡为例,华人社会在尊重合理性、效率等普遍价值观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 及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予以重新评价和精炼,形成了一种既不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又不等同于当代西方文化的一种新的华人文化,这是一种具有以“舒畅的个人主 义”为行动原理的亚洲特性的大众文化。这种动向作为亚洲新兴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力量的各国华人都具有这一新的华人特征。有人质疑华商成功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乔•斯塔威尔(Joe Studwell)的《亚洲教父》一书,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的超级富豪们并不那么光彩的致富之道,反驳风行 的“文化论”,指出东南亚富豪普遍是华人后裔或有华人血统,却与传统儒家文化无关。“教父们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而不是推动者。”

生活在大陆,难免对港澳台海外的中华传统有些一厢情愿的想像。从大陆知识分子到观光客,都喜欢将台湾的“友善礼貌”归于祖宗遗产:感谢台湾和香港“庇护了 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的美好习性保留了下来”;或把这些习性直接总结为“温良恭俭让”。但是,从大陆到台湾读书的郭玉洁,渐渐开始怀疑:“台湾人的礼 貌,真的来自于中华传统吗?”

传统,不见得更美好,或比新生文化更优越。无论试图从传统中提炼华人的成功基因,还是感佩大陆以外的传统保留,都带着一种自我中心的浪漫情怀。与其套用、对照传统,不如抱着尊重、理解的心态,打破时间、地域隔阂,去了解不同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目录
【传统认同的痕迹】
黄锦树:在流浪的尽头——台湾作家骆以军的《西夏旅馆》(一、五)
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
【扩展阅读】刘俊: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白先勇《纽约客》序)
葛亮:香港文学的怀旧性
朱立立:在美国想像与中国想像之间——冷战时期台湾旅美作家群的认同问题初论

【传统认同的变迁】
王赓武:海外华人眼中的中国变迁
【扩展阅读】安焕然:传承与建构——华人文化调试的研究思路
李盈慧: 海外华人认同的三种论述

【传统想像的幻觉】
伍华佳:华商文化的渊源与异化
维克托·马莱(Victor Mallet): 打破亚洲华裔商人的神话
荐书:乔·斯塔威尔《亚洲教父》
郭玉洁: 台湾不是保存中华传统的冰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