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_邝飚
(“顶” by 邝飚)

作者:沈蒔

柳城连环爆炸案话题在墙内社交平台上没能形成预期内的热度,分析认为原因或许有多方面。一种有可能和所发生的时间段有关,正值假期,人们的注意力更多被放在休闲计划上了,对公众事件的关注度被分散了一部分;另外,类似事件短期内发生过于频繁,前期有天津爆炸事件的高度热点尚未退去,舆论关注总是呈现 出“力不从心”的外观,近似却不能认定为选择性;第三种大概就是言论管制了,删帖力度是可见的强大,在最开始的媒体刷屏之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便有禁令的爆料出现,随即在新浪微博搜索键字“柳城”,结果显示只剩下媒体官方账号对通稿的回放,私人账号无一留存。

第四种属于事件本身信息盲点太多,仅就官方报道加以分析一方面是认可了通稿,另方面通稿本身也并不能自洽,很容易陷入逻辑混乱。比如:最初地方媒体 消息称“抓到了活人”,马上官媒通稿又说“韦银勇已炸死”,同时人民日报又做了“明确的”行为原因分析(称起因于“与邻里、单位的矛盾”),结合起来看前后逻辑严重矛盾,人到底死了没有?那具被官方指认为韦银勇的尸体到底是谁?如果尸体是韦银勇,即便已在爆炸中身亡,也无法就此确认是其一人所为。更,根据事后民间传播、且公开平台没有屏蔽的,关于韦银勇腾讯微博声称“我杀人的时间快到了”的截图,不是很科学,如此大型的行动计划在两年前就公开于网上却还能在两年后如期实现,在当前的言论管控强度之下几乎不可思议。那些被指认为韦银勇本人微博的言论明显将责任推给地方官和已经废止的劳教制度,都没有触及根源,当然也可以认为普通访民不具备较高的政治意识,但在墙内公开平台迅速管控的状态下,关于指认韦银勇的微博全部未被删除,便不得不怀疑相关信息是否属于有意放出。

综合墙内外消息,看起来像是很多渠道在提供“韦银勇”这个名字,其实细看便知,都是援引自官方通稿,且爆炸案发生当日便有流出的禁令显示要求“转发 唯一权威来源,如新华社……违反者必须立即纠正并删除”。虽然暂时未见到如天津爆炸事件中那种对外媒采访的明确抵制,但诸多外媒在事发后72小时内并没有 对事件细节做更多爆料,或可推测,相关管控正在运行。更明显的是,至截稿时,推特中文圈相关柳城的信息很少出现被五毛追击的情况,推测认为,一方面推特消息并没有跑出官方提供的线索和墙内未被屏蔽的舆论,于是即便柳城事件被敏感度很高,也不存在太多“值得”五毛团队出动的内容;另方面或许和假期时段有关, 此处有待观察。

当然,对舆论场的观察不能仅限于公开平台,尤其是在大陆网络维稳高压之下的公开平台,采样往往不容易客观全面。结合微信群聊的观察效果会更好,前提 是:添加了足够多的不同群体,互相之间的重合度尽可能低,或者联手多位朋友的观察结果综合考量,目的是尽可能趋近于公开平台的效果。就柳城爆炸案来看,不止在公开平台上,包括群聊的讨论热度都大幅低于预期。这里的预期指的是一般情况下同等影响力的公共话题,可参照推特等墙外社交网站对热话的关注。

在微信群聊中观察柳城话题显示为,自由派、泛自由派和理论派有一定关注和分析,但局限于信息盲点过多,倾向基于官方信息的分析占据大多数,没有类似 天津爆炸事件中的专业技术解析;行动派的关注重点落在访民身份和冤情上,也就是只能假定报道中对韦银勇的陈述属实;陆媒群体在关注相关禁令,以及官方信息 的前后矛盾;此外平日里就不怎么关注公共事件(政治内容)的群体基本没有相关讨论。从可见的舆论场域整体上看,可以说“主流”情绪是恐慌焦虑,但社会焦虑并不能利于强化抗争意识,更有可能的是唤醒权威性人格——向权力寻求安定的保障。好在类似情绪早已在墙外平台被认作五毛,价值观不会完全被墙锁住,墙内外网友在微信的互通至少能带动一定程度上的立场认同。好在柳城事件中大环境下的恐慌情绪可以说并不高,综合上述几种可能性分析,或许是它们综合下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也是最不希望出现的可能:社会麻木。麻木说明民众对此已习以为常,放弃了追责和理论的权利,出现类似避祸心态:“这种事只要不摊到我的头上就行”,比如有些网友提到的“减少网购(物流危险)”的建议。自我保护无可厚非,但如此烈度的反抗事件(至少公开信息显示为报复社会式的反抗)却没能带动足够的社会舆论指向对政权的谴责,不失为重大遗憾。

如果将近期发生的几件热点事件相比较,或许能梳理出一些舆论态势的规律。最“高效”的当属优衣库话题, 瞬间火爆、且传播能力超强、持续数日不减,几乎超过当年的柴静纪录片话题,不止公开平台,各种群聊也是积极的传播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优衣库话题出现的时间是当日北京时间的深夜,接近零点,且次日并不是公休日,理论上大陆网友已经该休息了,但丝毫没有妨碍该消息惊人的影响力,于是或可认为,柳城爆炸案发 生的时间并不成为舆论冷淡的主因。其原因与中国大陆对色情内容的一贯严格管制有很大关系,但如果舆论着力点没能上升到相关层面,火爆的外观就没有实际价值。陆续发自各种平台的评论文章也带动了热点的持续,于是或可认为,审查对优衣库话题评论文字的相对“宽松”起到了一定作用。

次于优衣库热度的是长江沉船事件和天津爆炸事件,发生时间都是深夜,舆论升温体现于次日开始,不同的是,天津爆炸事件的升温在当晚就已启动,表面分析认为,天津距离北京较近,政治敏感度比长江沉船更高,或许是原因之一。观察微信群聊发现,不同地区对事件关注的程度也有一定差异:京津两地网友当夜便开始讨论、互道平安,南方网友则在次日才开始介入议题,属于常见思维模式中的“自我参照效应”, 性质上接近上述柳城话题中的“避祸心态”。这两起热话的共同点都是在事发后不久便进入了“通稿逻辑”,也就是可见的评论都基于官方公开的数据和细节,尽管也有一定的质疑。民间只有揣测并没有机会更多挖掘,不过至少讨论的覆盖面和延续时间都接近预期水平,远高于柳城话题,遗憾在于过多的追求情绪,角度和深度普遍不足。

议题圈子化也是现象之一。明显具有群体局限性的话题如“艾未未言论事件”,除了政治理论派和艾未未的粉丝群体外几乎无人关注,推特中文圈的火爆和墙内平台的淡漠形成鲜明对比,即便在官媒几次引出相关话题的状态下也是如此。基于官媒行为来看,可以说近似于柴静纪录片的宣传程度,但两者激发舆论热度的效 果天壤之别,原因在于柴静在墙内的知名度远高过长期被敏感词的“艾未未”,言论管制在此处起到了绝对性作用。

言论管制造成的信息模糊也严重限制了推理能力的发挥、新闻白名单和“谣言治罪”管制手段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评议和传播,但这些并非无法改善,选择安全的翻墙软件投身墙外平台就能很大程度上弱化局限。如果翻墙的普及面足够大、对墙外平台的自由度有普遍认知,相关大陆突发性热点事件出现时,必定会有现场及周边网民将信息首选发布于墙外,便有可能超越大陆官方媒体的局限,至少能提供不同视角的参考;如果时评人能积极翻墙,在墙外开设博客或于社交平台做深度短评,会能感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还可选择用截图等形式传入墙内,保持舆论热度和质量应该不成问题。

但很明显,现实恰好相反,人们对平台的选择受限于社交关系,微信对社交关系的捆绑和微博的严格管控都同样起到了压制舆论音量的作用。但微博呈现荒漠的同时推特中文圈并没能如期升温,舆论都去了哪里?

公开平台明显被冷落了,人们更多钻入小圈子、满足于有限范围内的粉丝簇拥和熟人情感基础的积极认同,或许偶尔会将聊天过程中激发的灵感摘录下来公开发布,但脱离了前后语境的句子显效不尽充分,且无法体现思路。高产时评人对微信公众号的依赖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局限,公众号文章除非被境外独立媒体转载否则无法进入谷歌搜索,微信的功能设计也导致了严重的圈子化局限,不止议题的选择呈现明显的圈子化特色,连不同的观点形成的阵营之间也被隔阂了,讨论气氛难以实现,传播的外观近似小团体的自我欣赏。

貌似喧闹的中文舆论场实则早已被口水文充斥,表达的考虑基于自身团体的政治队形、沉迷于吐槽模式以满足公众传播中的情绪宣泄需求,以至于陈年老梗都能常葆青春。代表同一阵营的观点在阵营内部获得荣耀,争议被自然免除了,还连同思考。为表达而表达、为影响力而表达、为政治正确形象而表达,无法不怀疑政治表达已走入了功利主义误区。网络舆论能力被高估了,很大程度上源于口水文、口水帖的泛滥,理论派产品普遍实用性不佳,变成了单纯的总结和整合,价值大跌……

不少时评人感觉议题匮乏而又懒于开发,也是造成舆论泡沫化的原因之一,其实同一个议题有很多观察角度、还可以使用多种学科理论加以解析,即便同一观点也能不断地追求深度,或许议题并不是问题,思考的主动性和表达的价值观才是急需改善的重点。积极提升的意识是具有感染力的东西,优化舆论氛围并不需要刻意动员,舆论场的生机活力也是社运联盟的环境基础,理论群体的表率将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