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平​​

周子瑜“道歉”事件仍在发酵。这名台湾新出道的16岁艺人上周被黄安举报早前在韩国举“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疑似她的粉丝团表示“子瑜是台湾人,并不是中国人,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国家”,遭到大陆网民的批评。由于其签约的韩国JYP公司处理失当,引起大陆网民进一步愤慨。网上指责周子瑜和JYP公司的声音响成一片。​​

这件事的发酵过程中大陆官方未做表态,大陆主流报刊、电视媒体也都未予置评。拉高这件事热度的几乎完全是网上舆论力量,表达的明显是大陆民间情绪。​​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周子瑜15日、也就是台湾“总统”选举的前一晚通过一段视频做出道歉。她在视频中向大陆批评者鞠躬,并且说自己感到“愧疚”,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始终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这段视频让人看到一个“在大陆舆论压力下被迫屈服小姑娘”的形象。​​

很多人立刻意识到这段视频在台湾选举当日的爆炸性。民进党果然立刻动员起来,大肆炒作、强化“大陆舆论欺负台湾小姑娘”的解读,把事件朝着两岸对立的方向引。甚至一些人怀疑,民进党就是这段视频出笼的幕后策划者,要把它变成12年前陈水扁在选举关键时刻肚皮上挨的那颗子弹。​​

分析人士相信,民进党这次选举的胜局早已确定,但周子瑜道歉事件刺激了台湾部分年轻选民,使蔡英文赢得更多。​​

一些人指责大陆舆论为民进党获胜“帮了大忙”,把大陆网上舆论这个环节单独抽出来,夸大它的作用。​​

这种看法是把一件很复杂的事简单化了,也是大陆一些人“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舆论头上推”习惯思维的表现。​​

首先,大陆网民讨厌“台独”是一个事实,他们平时说话就经常挺激烈的,遇到“像台独的表现”,就会出现集体愤慨。虽然这从理性角度有推敲的空间,尤其是围绕“度”的推敲,但现实是,全世界的互联网舆论都不是把握“度”的作品。让网民理性得像专业人士,这种要求根本落不了地。情绪激烈几乎是网上舆论的天性,网上舆论的平衡也往往是一种复杂过程。​​

周子瑜道歉的当天,大陆网上对她的同情声变得突出,与之前的谴责声各执一端,形成新的网上舆论局面。​​

台湾所有政治人物都能看懂这是怎么回事,但他们都不顾大陆网上谴责周子瑜的舆论大背景,而是顺着表象各自发挥,榨取他们在台湾的政治利益。大陆只是网民和网络小编们的朴素自发行动,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参与。而台湾的选举各方全都卷了进来,台湾方面对这件事投入的政治操作规模堪称是空前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娱乐事件,一名初出道的艺人被认为踩了政治线,网上舆论教训她一顿,她和公司低调些,或者采取恰当补救措施,也就过去了。但她的道歉方式变成了更重的政治炸弹,JYP或者是傻到家的娱乐公司,或者这场道歉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治操纵,融进了阴谋。​

不过事情也没什么了不起,民进党本来就会赢,它多得的那些选票需要它用日后成绩来埋单的。如果民进党要靠两岸舆论的激烈对立来维持它的当政,它走的就是一条邪路,跳得越高,摔得将越重。​​

大陆民众有权利表达爱国情怀,这种表达不可能总与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合拍,更没义务为台湾某个政治集团的利益服务。当网民们的爱国表达有可能导致某种现实工作困难时,应当做工作,通过释放更多信息引导大家。但谁也不应对他们颐指气使,更不应对他们以“爱国贼”斥之。​​

总体看,大陆爱国民意释放得不是太多,而是不足。国家对外打“民意牌”的经验也需不断积累。民意、尤其是爱国民意在任何国家都是社会治理的正资源。我们切莫因具体争议而怀疑这一点。▲(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