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娱乐角度而论,《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它好就好在揭开了官场黑幕的一角,但也仅仅是一角而已。
许多人都说,作品的尺度很大,出乎意料。但和现实生活相比,剧中的尺度还相当保守。那些所谓的大尺度,如公安厅长雇凶杀人,国家部委的处长空屋藏钱,法院院长嫖娼受贿,在现实生活当中,早就屡见不鲜。创作者充其量只是把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还原在作品中,无论深度、广度还是新鲜度,都远远不如生活本身精彩。
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就出现了以《国画》、《梅次故事》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到了《2号首长》,可以说官场题材已经相当成熟。但很快《2号首长》被禁,官场题材成为禁区。
今天,为什么《人民的名义》又成了主旋律?关键不在能不能说,而在于谁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权者说什么都行,根本没有什么禁区,红线都是为老百姓划的。这个戏中,很多台词早就是网络上的段子,我们今天说,也会被删帖封号,而他们说了,就成了作品的大尺度。在严格限制言论与创作自由的情况下,给一部分人大尺度,这本身就是严重的腐败现象。
《人》剧虽然描写了几个贪官,但没有突破长期以来所谓“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这个陈腐窠臼。现实情况是,腐败已经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已经是体制性、全局性的溃烂。别说用法律来衡量,就是用正常的道德标准衡量,大多数官员都是坏的和比较坏的。
剧中的反面人物,各个形象生动、饱满,真实可信,而所谓的正面人物,都语言苍白,举止扭捏,看着非常别扭。道理很简单,那些所谓的“坏人”,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都有非常丰富的生活原型,而那些所谓的好人好官,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靠杜撰、塑造,所以他们不可能鲜活灵动。对沙瑞金、陈岩石、侯亮平、易学习、李达康等的描写,没有脱离样板戏的套路,这些人仿佛是从火星上来的,个个头顶光环,言语铿锵,生活中谁见过这样的人?
本片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它告诉社会公众,腐败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坏人当道,只要清除了坏人,选拔了好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英明领导。剧中,沙瑞金成了伟大光荣正确的化身,他不会犯错误,不可能腐败,无私无欲。汉东省的改革与反腐的成败,就系于沙书记一身。
然而现实生活中,“封疆大吏”腐败的还少吗?已经关进秦城的,至少就有两位数。就是在本片中,前任书记赵立春不就腐败了吗?凭什么沙瑞金就不会腐败?说沙是中央任命的,深得中央的信任,赵立春难道不是?赵立春高升副国级,难道是国外敌对势力提拔的?
现实中那些腐败了的省委一把手,哪一个不是中央空降的?副省级以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经过中央的考察?如果说用对了一个沙瑞金,就是中央英明,那么用错了赵立春,烂掉了那么多中管的省部级官员,是否说明中央瞎了眼?作品本身的故事,都不能自圆其说。
中央派一个好书记,任用一批李达康、易学习式的好干部,所有事情就变好了,这种思路,是早已演烂了的清官戏的水平。这种观念竟然大有市场,说明我国名义上的人民,与朝鲜人民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文革过去了四十年,稍有点头脑的人都已经看出,权力不受监督就会腐败,而监督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民主、宪政、法治。而在这部剧中,这几个词成了禁忌。一部以反腐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居然没有提及民主宪政和法治,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一个健康社会,要监督权力,媒体与律师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力量,这些年它们也确实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此剧中,这两个重要的角色都没有得到正面的表现。有一个委琐男人操广式普通话,自称是香港“镜鉴周刊”的记者,而这个“镜鉴周刊”只会造谣、骗钱,破坏改革,这种看待媒体的视角,不仅仅是创作者与政审者的政治理念,更反映了顶层的看法。
这部剧的魂,就是一个“权”字。所有的冲突都围绕权力斗争展开。权力就是一个法宝,好人掌握了,就造福人民,坏人掌握了,就为害一方。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解读,太庸俗低级了。权力具有巨大的腐蚀性,任何人掌握了不受约束的权力,变质是必然的。
恰恰我们这个社会盛行的,正是二千年一以贯之的集权制度,从上到下,层层级级的一把手,就是他势力范围内说一不二的小皇帝,他只对自己的权力来源负责,而不用对人民负责,因为,人民只是名义。这才是腐败的根源。不改变这个权力构造,任何人都会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金光闪闪的沙瑞金、侯亮平、李达康,在他们到达事业顶峰后,无一例外地会蜕变成赵立春、祁同伟、丁义珍。网上已有好事者在编所谓的续集,其实,秦城监狱里贪官们的忏悔录,就是他们未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