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AFP/GETTY IMAGES 马建称自己唯一的身份是小说家。
来香港参加国际文学节的旅英流亡中国作家马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24小时——临行得知活动场地“大馆”取消其讲座,担心被拒绝入境,找到备用场地,顺利入境,却得知备用场地也遭取消,其后突然“大馆”宣布重新允许马建用其场馆进行讲座。
虽然讲座可以如期进行,但马建对香港言论自由收窄“有些失望”;他也表示,这是“自我审查的失败”,而“自我审查没什么了不起,只要用勇气都能够跨过去”,期待香港仍然是思想自由者的创作天堂。
马建赴港参加国际文学节将介绍和朗读其新出版小说《中国梦》。该书围绕一位悔恨交加的省长,描绘面对着物质主义及暴力历史的国家。
“大馆”表示取消讲座的原因是不想成为任何人“促使其政治利益”的平台;而又重新同意举办的原因是注意到马建公开表示以小说家身份出席在港活动,且“无意借大馆作为促进个人政治利益的平台”。
《中国梦》的政治利益?
“政治利益”成为这次事件的关键词。
对此,马建向BBC中文记者表示,“我再次澄清本人的身份是小说家,这是我唯一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没有‘政治利益’,因为我不是一个寻求选票的政治家。”
但马建也承认其小说的政治色彩。“任何曾经读过我的小说的人都知道我的书很有政治色彩,《中国梦》也不例外。我也认为所有好文学都必然包括政治性。”
马建表示,除了政治,小说中还可能有心理学、植物学、医学、艺术,任何我们想得到的都可能出现在小说中,“如果把文学里面的政治单独拿出来,作为对一个小说家的评判,这是对这个行业的无知。”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河南一所大学的学生用3000多张明信片拼成一副反映中国梦的硕大拼图
对于新书《中国梦》,其标题显而易见在回应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马建将其定位为一本向乔治·奥威尔致敬的“政治预言小说”。
据出版方描述,马建在书中描绘一个中国省长的心理解体,他被自己暴力的过往所困扰,马建向习近平的“中国梦”射了一箭,通过对极权主义的辛辣讽刺,揭示一个国家在被物质主义懵逼并受到暴力和谎言支配时会发生什么。
“将悲剧和荒诞现实,与神话和幻想混合在一起,这本反乌托邦小说,描绘的不是想象中的未来,而是中国的现在。”
马建提醒,要反省中国梦这三个字是否把我们的言论自由缩小了。“我不希望我的小说中没有未来,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实。我也非常厌恶跟朋友发一个微信还要故意用错别字(以避开审查)。”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大馆由香港早期的警署、监狱等建筑改造而成的文化场所
“自我审查的失败”
马建的讲座被取消,引发各方忧虑。香港记者协会发声明,同类事件一再发生,忧虑本港的言论自由进一步受压。
11月10日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她本人是事件曝光后才知道,特区政府完全没有参与事件。她强调,对于基本法之下受到保障的各方面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文化艺术表达自由、参与学术活动自由,特区政府都坚决维护,但个別场地负责人作出的判断,政府不能完全控制。她又表示,对于事件圆满解决,感到高兴。
马建称,周五晚能顺利通过香港海关,能证明香港政府没有参与这个事情。因此,该事件是源于场地方的“自我审查”。
虽然失望于香港舆论空间的收窄,但马建表示,同时不那么失望的是,通过这次事件,让大家感受到一次自我审查的失败,并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言论自由如此重要。“我希望跟香港的读者交流,当你们在阅读的时候,你们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图片版权AFP/GETTY IMAGES
马建因其言论和作品而多次被审查和拒绝入境
多次面临审查的马建
这不是首次马建在文化活动中面临审查风险。
2012年伦敦书展,由于中国成为书展主宾国,多位高官出席。英国主办方的邀请名单中却无处可见任何被北京政府认为是“异见作家”和流亡作家的名字,马建也一反常态未被邀请。批评者称,“将中国的审查制度搬到伦敦”。
这与马建在中国政府眼中身份的转变有关。在2011年8月,已经加入英国籍的马建和太太以及4个孩子回到中国看望其母亲,但因为马建被拒签而未能成行。
自1987年离开大陆移居香港,后移居英国二十多年来,无论探访亲人还是为写作搜集资料,马建一直被允许进出中国大陆,只是在大陆时会被安保方面密切监视。马建当时接受BBC中文采访认为,被拒可能是在媒体上谈及天安门事件,以及描写六四事件的小说《北京植物人》在香港和台湾的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