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上周起播出名为“Chimerica”的电视剧,以一位美国摄影师寻找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坦克人”为剧情主线。该剧在中国影评网上不见踪影。

(德国之声中文网)”Chimerica”(《中美共同体》,一译《中美国》)自上周三(4月17日)起在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播出,也可在网上点播,共分四集。

其情节是,一位美国摄影师(虚构人物)曾在1989年北京天安门事件中摄下”坦克人“的画面。若干年后,他希望寻找到”坦克人“的下落。为此,他寻求在中国的一位朋友的帮助,这位朋友的妻子在天安门事件中罹难。

历史画面与虚构情节的穿插

剧中穿插不少历史影像画面。这部电视剧其实最早是一部舞台剧,在2013年上演并相当成功。其编剧是出生于1984年的英国女剧作家基克伍德(Lucy Kirkwood)。

如今拍成电视剧的剧本,由基克伍德在当年舞台剧基础上做了内容上的更新,主要是添加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时期的内容。

《中美共同体》这一剧名即显示,剧本旨在通过这位美国摄影师的虚构经历来反映美中两大国之间复杂交织的关系。

剧情修改与剧作家解题

本月初,基克伍德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最初剧本的焦点是,中国面对一个自由媒体的关系。”如今,她对电视剧本作了修改。”我觉得特朗普崛起获得权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如何贬损媒体。……如果你让我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当时的美国政府如何对待媒体,我很可能会用的形容词是:’中国式的’。”

基克伍德还对剧中的中国主人公、美国记者的那位朋友作出评价,表示”他因为过去的经历而选择去政治化的生活,却因所处的环境而身不由己被迫采取政治行动。”基克伍德说:”我想很明确地说,中国人并不在等待某种西方的拯救者来解决他们的问题。那里当地就有非常多的抗议。”

《中美共同体》的这一政治概念被认为是由历史学者弗格森(Niall Fergusson)所提出的。《卫报》在2013年舞台剧本上演时的剧评中写道:”基克伍德的剧本突显出两大国之间的尖锐差异,及其相似之处。乔(剧中男主角)作为摄影师以个人主义精神记录世界大事,最终受到欢迎褒奖;而在中国,张林(剧中摄影师的中国朋友)已经因参与天安门抗议而承受个人损失,如今又因’煽动不安’而付出沉重代价。”

获积极评价

《卫报》新近对改编后的电视剧也作出好评,称该剧将大构思与故事性结合在一起,将个人与政治相联系。剧评中也提及在中国”历史的证据被不断改写”,那里”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对于天安门事件一无所知”,”在一个仅能登陆政府允许的网站的国家里,对时事的了解也受到严重限制”。

台媒《新头壳》在报道中注意到,剧中还有一幕是在中国教如何翻墙上网。

与特朗普有关的情节

不过,除了中国的主要情节外,剧中也有不少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批评,特别是有关”假新闻”(fake news)的说法。

英国《金融时报》关注了剧中与特朗普有关的情节,认为尽管特朗普早已成为电视搞笑脱口秀的重要素材,但电视剧的反应则较为缓慢,原因是拍摄周期较长,难以抓住最新时事。该报评论说,”不过,剧作家基克伍德接受了这一挑战。……以2012-2016为时间背景,该剧准确描述了特朗普的上台,同时也检视了政治抗议、图片的力量以及中国充满热情地采取资本主义,并导致西方大国无视其对人权的侵犯。”

基克伍德对该报表示:”批评特朗普或许是陈词滥调,但我们不能将民主制度所正在发生的事情正常化。我认为中国运作的方式最可怕的就是无法使其负责任(lack of accountability)。如今我们在美国也看到了这样的事发生。所以,该剧一部分也是对媒体以及新闻重要性致以爱意。”

《金融时报》报道称,该剧中也提到主人公摄影师所在报纸的编辑要求他停止调查”坦克人“,而与此同时,该报也向中国的投资伸出橄榄枝。

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在报章网络上推介该剧时的标语是:”为了坚持真相,你会走多远?”(How far would you go to stand up for the truth?)

剧作家的初衷

2013年基克伍德接受英国《Time Out》杂志采访时曾解释,为何选择以中国为题材写这部剧,她说:”在我写作这部剧的这些年来,不断抬头的声音是围绕中国的一种自由主义的谨慎,人们想的是:没有那么糟糕,不是吗?而我觉得有。”在问及剧中一幕酷刑的镜头时,基克伍德说:”是的,我可以无须道歉地说:这发生在那里。我想问的是:观众们观感如何?所以我想要的是双重的–既有政治的,也有艺术的。”

在推特上,有网友在该剧上周播出后,在中国的豆瓣评分上找到一条该剧的记录,并发布截屏。不过,本周,在豆瓣上已无法找到《中美共同体》或Chimerica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