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修正案争议未息,数以千计香港示威者先后围堵数座特区政府主要部门之总部大楼,抗议港府拒绝宣布全面撤回修法草案。
示威者星期五(6月21日)早上在金钟政府总部聚集,其后有人号召堵塞总部南侧之夏悫道马路,但让被堵车辆离去。在场BBC记者观察到,这些行动都显得突如其来。
他们随后涌至200米外之香港警察总部抗议。至下午,一些示威者转移至不远处之入境事务大楼与税务大楼,堵塞地面大堂。大楼门外干道告士打道也出现疑似示威者架设的路障。
此前,多个网上团体向港府定出星期四傍晚的最后期限,要求撤销《逃犯条例》修订草案、释放并撤销起诉此前被捕之示威者、收回港府对6月12日警民冲突之“暴动”定性,并追究冲突期间警员涉嫌滥用暴力与滥权行为。
香港警方在警察总部被围堵后公开呼吁示威者和平散去,强调这将“严重影响”应急服务。警方随后再发书面声明称,警察总部所在之湾仔区接警出警受阻。
来自现场的报道称,总部门前警员一度举起带有“警察封锁线不得越过”字样的“黄旗”警告标语。警民双方都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但有在游行集会中常见之警方搜证摄影师在场摄像。
警方至傍晚于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指控示威者“有组织,有预谋”,“妨碍市民紧急求助”。
特区政府也试图再次说服群众“暂缓等同撤回”之说法。一份书面声明称:“政府发言人重申,政府已完全停止《逃犯条例》的修订工作。本届立法会会期明年7月结束,条例草案届时将自动失效,特区政府会接受这事实。”
BBC记者于香港示威现场所见
BBC记者张英华(Helier Cheung)对示威者转移过程的观察:
2. 将近11:00(03:00 GMT),现场有突发行动,学生们开始走动,当中有些人似乎早就想好,但大多数人都不像知道计划。问他们要去哪,他们只知道跟着大队走。
3. 局势确实变得绷紧。虽然大致上还是和平的,但有人提示大家戴起口罩,也有人开始堵路。一些人呼吁群众腾空一条车道,让被困车辆开走。
4. 在警察总部后方,有几个人朝着警员骂脏话(其中有几个人较年长),但大多数人在喊着“放人”等口号。警员除了架起铁马之外,也没多作反应。后来警员奉命关上大闸(群众报以嘘声)。
5. 虽然静坐规模庞大,但对抗性不算特别强。立法会方面看不见警察;警察总部只看见常规警员,而非防暴警察。
6. 警察似乎在尽力保持克制,避免挑起示威群众情绪。示威者都在喊口号,有人扔鸡蛋,但仅此而已。您大可以解读为双方都不想酿成暴力冲突,双方都不想输掉公关战。
7. 示威者和警察今天似乎都对记者彬彬有礼(无线电视的记者除外,示威者明显不喜欢他们),感觉跟我从前报道过的抗议活动差不多,也跟6月12日记者投诉警方暴力对待的局面不一样。
《逃犯条例》修订停止至今都发生了什么事?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6月15日宣布暂缓是次修法,但未能遏止民众不满。民间人权阵线隔天举行的第四次游行据称有200万人参与,比之前一周翻了一番。林郑月娥继而在18日召开记者会当众“至诚道歉”,但并未直接回应群众提出“撤回”修订的要求。
与修法工作直接相关的律政司司长郑若骅21日发表网志,加入书面道歉行列。她写道:“对於过去几个月的争议而引起社会的矛盾和纷争,作为政府团队的一份子,我在此向大家作出真诚的致歉。我们会以最有诚意丶最谦卑的态度接受批评,并会加以改进,继续为广大市民服务。”
林郑月娥与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原本把12日之警民冲突形容为“暴动”,但两人其后均改变用词,林郑月娥更说:“我们从来都没有认为、亦没有说过参与6月12日在金钟一带的公众集会的大量人士──特别是学生──是暴徒,我们没有说过。”
但这反而引起基层警员不满。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于冲突当天称“不容许暴徒以暴力要挟政府和国家”,于20日又称有人“恶意制作大量虚假消息及负面言论”,“意图借此分化及抹黑警队,居心叵测”;香港警队四个工会会晤卢伟聪,“强烈反对”独立调查6月12日冲突。
香港记者协会与国际特赦组织等则先后发表声明,称已搜集到一些视频等,证明当天执勤警员涉嫌滥权。
林郑月娥于18日的记者会上并未提出辞职,示威者似乎认为要求其下台已不现实,继而透过网络发布消息,称对政府定下20日17:00(09:00 GMT)限期,要求香港特区政府:
撤回修订《逃犯条例》草案
追究警察滥权与滥用暴力
全面收回6月12日事故“暴动”定性
释放被捕示威者并撤销控罪
港府至该时限过后并无回应,提出限期之网民与加入声援之学生组织继而发动于21日早上包围立法会与政府总部。后来人群从政府总部转移至警察总部,再有分支先后到湾仔税务大楼和比邻之入境事务大楼围堵进出口。香港区域法院(地方法院)所在之湾仔政府大楼则已预先关上进出口。
后来,部分示威者折返金钟,到位于政府总部南面约300米,与高等法院相邻之金钟政府合署集结,但该大楼早已关上闸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