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们听过西贝莜面村吗?
如果这样说没印象,至少应该看过他们家的招牌:
中间那个字念(you),这是一家我非常喜欢的餐厅,1988年在内蒙古成立,专做西北菜,经过30多年的打拼,终于成长成了一家在五十多个城市拥有四百多家门店,一共有两万多名员工的大型连锁餐厅。
说他们是中国连锁餐饮的龙头企业之一也不过分。
然而就这样有三十年积累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今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直言:
我们有两万名员工的工资要发,每个月光人员成本就在1.5亿以上,其他还有房屋租金、浪费的原材料,加起来更多。
虽然我们公司现金流不错,但像现在这样下去,就算贷款也只能撑3个月。
贾国龙说,以往最近这个月,会是收入最好的一个月,在现在骤降的情况下,光这个月的营收损失就超过7亿元。
刚过年底,货款结清了,员工奖金发了,干部十四薪发了,企业账上根本就没什么钱,如果继续这样,三个月现金流就扛不住了。
我们知道现金流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命门,现金流不能断,一旦断了不堪设想。
当然,西贝家大业大,有这么多年的积累,最后不可能因为三个月不营业就撑不下去,实在不行,创始人自己出钱,也会把企业撑下去。
但让人细思恐极的是,如果连西贝这样的大型企业,都觉得压力甚大,就要撑不住了,那更多的中小企业怎么办?
02
根据恒大研究院1月31日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2019年春节七天假期里,全国零售餐饮业销售额约1万亿元。恒大研究院进行了粗略估算,受此次疫情影响,全国餐饮零售业,仅在这7天就会面临5000亿元的损失。
更惨的是旅游市场,春节本来是我国旅游业收入最高的一段时间,但现在几乎完全冻结,所以预计损失也在5000亿元左右。
这加起来近1万亿元的损失,可能因为数字实在太大,看了也没什么概念,但具体到一个个案例中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一个做跨境旅行团的创业者朋友发朋友圈说“完蛋了”。
问他,他表示本来这个春节出行的团是排得最满的,疫情发生的时候,他各种境外供应商的钱都已经付出去了,但现在不但出不去,还要给游客一个个退款。
“本来想趁春节赚钱,没想到把过去两年的利润全都赔进去了。”
不过还好他本身家底就丰厚,还撑得住。
一个在家乡承包庙会娱乐的人上知乎诉苦:
“19年12月买的设备。”
“用了我许多积蓄,还借了13.5万。”
“本来为了赶这次庙会,连在家过年都没过,想攒一笔钱,结果现在一分钱都没赚到,大年初二一边哭一边往家赶,怕不给回去了。”
“压力太大了。”
一个做农业养殖的农户,发了公开信,称
“最近许多养殖户,已经弹尽粮绝。”
而在相关公众号下的几乎所有热门评论,也确实在传递这一声音。
一家开网吧的老板欲哭无泪。
还有一个家里开工厂的朋友,工厂里有二十多个湖北的工人,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次疫情,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对餐饮业、酒店业是重创,对养殖、旅游业是灭顶之灾。
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这一万亿以上的损失,并不都是大公司大企业在承担,还有许多是由这些小人物,小老板组成的。
疫情下企业无法开工,也就很难有进账。
但员工的工资要发,公司的房租要付,之前无法完成的订单也不排除有人揪着不放要违约金,这一切都是成本。
难啊。
03
那么如何解决?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说:“在疫情发生,大部分员工不开工时间,国家要求我们照发工资,这是没问题的,这是我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
“但如果疫情防御期间,还要发两倍工资,就会把我们这些企业压垮。”
乐凯撒的老板说:“他们现在订单下滑一半以上,每天都入不敷出,希望国家能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税费延缓征收。”
“现在根本用不到这么多员工,对于不裁员的企业,国家是不是可以适当补贴?”
还有希望网友们,也能稍微理解一下诉苦的老板。
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强势,并不是所有资本都黑心,中小企业主有自己的苦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板撑不下去了,公司倒闭了,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
中国经济网的文章说,中国有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贡献了约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
如果中小企业在这次疫情中撑不下去,纷纷倒闭,那势必造成大量失业,会对社会造成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
灰犀牛事件,指的是大概率存在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而这件事,就是从远方径直向我们冲过来的灰犀牛。
如果我们忽视它,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