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接棒国家统计局辩解通胀
2010-5-15 南方都市报
中国有没有通胀,房价高不高,基本上都由国家统计局与国民一起进行智商对垒,但现在,发改委明确站到统计局的阵营,发出通胀乐观预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屡屡引发争议是国家统计局自己造成的,别人无法代他们受过。他们在重要数据上大多延用计划经济之初的统计方法,改进缓慢,并且从未公开改革数据计算的时间与方法,还屡屡挑战公众的常识。终于,在2009年中国房价上涨1.5%的数据出台后,丧失了残存的最后一丝信用。
CPI数据长期受到争议。往往统计数据甫出,国家统计局快乐地宣布没有通胀或者通胀预期温和,民间就一片反对之声,表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不符,这已经成为每个月统计数据公布之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PI数据之所以如此受质疑,首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延用自上世纪中期的方法,无法反映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支出权重。去年消费物价并未上涨,但各方对物价上涨高度警惕,主要是因为房价大幅上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年1月透露的去年12月统计数据,食品价格上涨5.3%,拉动CPI上涨1.74个百分点;同期居住支出价格上涨1.5%,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可见,2009年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是32.38%,居住类价格占CPI的权重是14%,没有反应房价上涨因素。
另一方面,缺乏环比数据,导致数据严重滞后于市场。当人们感到菜价急升时,CPI还处于低位;人们感受菜价与原材料价格开始下挫,此时CPI处于历史高位。
目前的CPI数据中食品权重较高,CPI数据节节上升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所赐。之所以食品价格上涨与民众感受再次不符,主要是因为CPI只有同比数据,缺乏环比数据,也就是说,只要去年基数低,食品价格再涨,也无法与民众的心理承受力与市场的变化相呼应。民众关心的是,绿豆进货价上涨5倍、黑豆每斤一夜上涨3元。
此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喋喋不休地辩解,CPI温和是因为去年菜价基数低无济于事,他们需要给出两份统计数据:一份是同比数据,让人们对于一年中的物价涨落心中有数;另一份是环比统计数据,让人们对于市场的变化了然于心。如果更精细一点,统计部门可以将能够长期囤积、甚至用于期货市场的绿豆等品种单独列出环比价格数据,就象在房地产市场中,对于相似性价比的同质楼盘单独列出房价数据一样。房地产市场人士都了解,同一楼盘的环比价格指数,是最能反应市场真实动态的数据,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涨跌幅要管用得多。
事实上,不仅在CPI统计数据上,就是在众所关注的GDP数据上,也存在着只统计同比数据不统计环比数据的问题。如黄益平先生所说,国际经济界通常更关注环比数据,因为它们更准确地反映了最新的经济走势。同比数据的问题是它们已经包含了过去十二个月的变化在内。举个例子说,今年一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0%,有可能是因为去年二月增长了20%,但在随后的十一个月里一直没有增长。但也可能是去年二月到十二月都没有任何增长,突然今年一月增长了20%。这两种情形反映在同比数据上是完全一样的,但环比数据截然不同,政策含义因此大不相同。
同比数据经常把国家统计部门与发改委等政府部门自己给绕进去。比如2008年同比数据大幅增长,因此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对冲基金接连清算、我国出口数据接连下挫之时,政府还在出台最严厉的紧缩政策,结果众所周知,政策不得不出现180度大转变。货币政策需要逆周期调控,而我国根据滞后的数据只能进行顺周期调控。可以说,正是数据诱导了错误的政策。今年数据是否会重蹈覆辙?以去年特殊救急年份数据为基期,导致今年数据偏离市场现状过远?
毋庸置疑,国家统计局在力求改善。如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预计2011年居住类权重比2010年有所增加,居住类下的自有住房中的房屋贷款利率将被贷款利率和住房价格的加权数代替,这相当于房价因素部分编入CPI。2010年下半年,全国数万名入户统计调查的人员,将接受一个新的任务———对目前居民收支特别是消费支出进行全方位调查。
但相比风云变幻的市场,相比敏感的政策,统计数据的改善慢到令人无法忍受。此时,国家发改委要做的不是替国家统计局辩诬,而是尽快督促、帮助国家统计局完成统计方法的改良,使重要统计数据不要再闹大笑话。
注:有数目字管理的国家,不等于假数目字管理的国家。
发现自己的耐受力已经很高,只要数据不至于太糟,就觉得是一大幸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