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是多背一公斤网站的用户,因为要做一个助学活动,涉及到资金/物资的募集,因此相关单位要油菜花提供一个志愿者证明,证明他是“多背一公斤”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油菜花找到秀秀,秀秀找到我,但我们还是无法为他开出这个证明。

在油菜花的投诉后面,我这样回复:

我是这样理解的:多背一公斤是一个公益倡议、一个公益活动、一个公益网站或者平台,但它不是一个组织。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参加多背一公斤活动,这时候他是一个实践多背一公斤行动的志愿者。但作为实体的多背一公斤网站,与个人志愿者之间没有任何的管理与被管理、隶属与被隶属的关系。也就是说,志愿者自身是独立的。

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组织。但是如果多背一公斤是一个组织的话,那么其他个人和公益组织是不是就不能自由地参加多背一公斤活动了?或者在活动前必须加入这个组织或者获得批准?

我们觉得这样会限制多背一公斤公益理念和行动的传播和普及,也无法让志愿者更自发地去行动。所以最终选择了多背一公斤的非组织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需要有一个公益团队,或者您自己成立一个公益团队(甚至可以叫“XX多背一公斤团队”,只要不违背公益)。您可以自己去管理和发展这个团队,就像成都、广州的志愿者团队一样。有了团队,我们才可以通过组织对组织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授权和证明工作。但即便如此,这个团队也是独立的,您获得的是品牌使用的授权,而非组织关系的证明。

多背一公斤的非组织化定位,跟一般人对公益活动的认识是相冲突的,这也很正常。然而我们的理想之一,就是让志愿者可以独立,实现志愿者的自发行动和自我组织,这也是我们对公民社会的理解。

当然,这个在目前中国社会的认知和发展现实中,要实现起来还很困难。我们也尽力地为用户提供信息、工具和协作平台,力求把用户的参与门槛和组织门槛降到最低。

关于这件事,豆瓣回复中有个用户说得有趣:

看到一公斤不久,尚未参加活动,但很关注,觉得这个平台很好。我觉得一公斤想推广的是一种举手之劳做公益的概念,既然是举手之劳,好比公车上让座,是不需要组织认可的。

你怎么看呢?

———————-

updated: 新浪微博的两条回复

朱捍东 非组织化对于国内目前公益项目的发展来说应该是具有远见的决定,但品牌授权带来的风险是其不可控性可能带来的伤害,所以应该在非组织化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品牌授权管理机制,建议参照Creative Commons的项目负责人任命制度。(5月26日 22:26)

wethekings 回复@朱捍东:我觉得现阶段暂时1kg的关注者和参与者们都是‘单纯的’, 所以这‘品牌’方面的风险只有在参与者的‘误读’上。 现在和以后最需要担心的是以1kg名义出来的非法募集。 品牌管理上授权是没有必要的, 一方面1kg没有足够强大, 另一方面平台也并不需要对‘事故’负责。(5月26日 23:12)

Read more from the original source:
多背一公斤的非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