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五期,在春天里焕发蓬勃生机!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286346.html本期一共有9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内容,共5万字左右。
本刊采用“创作共用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发布。欢迎大家下载、传播、阅读、讨论、分享!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856969.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308948.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925135.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262497.html
本期责编是青年才俊张信纸同学(张昕之,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来看看他精彩的刊首语吧: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踩着三月份的尾巴,第五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姗姗来迟。比起第四期《报告》 ,留给撰稿人的时间少了将近两周,但可喜的是诸位同仁笔耕不辍——本期杂志包括 9篇书评,3篇编译,以及资源信息链接共计若干,约五万字。
自告奋勇当了编辑,偶尔向外部好友约稿,同时介绍本刊。说得多了,难免有同学半开玩笑地问我:你们(这期刊)是干啥的?若是半官方地说,正如写在封底的“关于我们” :“这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 。如果要文艺一点:这里是一群麦田里的“在路上”,对媒介与社会,好奇,关注,点评,但不求闻达。记得几个月前(具体细节在此省略),有外部商业机构询问, 是否考虑将 《报告》商业化。 但是组内讨论后,还是决定惯承“CC 2.0” (creative commons)协议发布我们的作品,即——“署名、非商业性使用,以及相同方式共享”,尤其这句“您只能采用与本协议相同的许可协议发布基于本作品的演绎作品”。CC 的倡导者们说其任务是:“Creative Commons develops, supports, and stewards legal and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that maximizes digital creativity, sharing, and innovation.”也算是一种生活态度罢——尽管这背后或许浸染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生产结构、自发内容生产与职业道德、 从技术创新到商业交换等诸多刀光剑影,在此按下不表。
根据谈论的主题,本期来稿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书本之外”的故事,即新媒体技术业界“实时动态” 。这部分是两篇编译的行业报告,分别是魏武挥推荐的其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TMT 编译中心 MsCellophane)编译的“2010 移动市场回顾”,于 2011 年 2 月由 comScore发布,可谓是及时之雨。禾玛则编译了由一家位于荷兰的私人公司 DISTIMO的调研报告,分析了美国的 iPad App Store, iPhone App Store, Mac App Store, Blackberry App World, Google Android Market, Nokia Ovi Store, Palm App Catalog 和 Windows Phone 7 Marketplace 在2011年2月期间的数据,绘出了一组插件下载的“龙虎榜”,共有二十多副图——算是一组高速快门拍摄下的定格画面。
第二类则是对新媒体“效应”的反思。 (新)媒体究竟从多大层面、多大强度、何种条件、何种语境下影响(改变、加强、削弱、替代…)了使用者(使用还是接触?)的各个面向上的认知、态度、行为——是一个从传统媒体时代就萦绕在研究界的一个话题(如写于上世纪中叶的《人民的选择》) ,半个世纪过去,注定前路漫漫。本期几篇涉及新媒体与“人”的文章都颇有意思。Miss kuhn小姐和禾玛不约而同选定了《网民的狂欢》(the cult of the armature)作为其评议对象。忘了介绍,Miss kuhn是新加入我们的撰稿人,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借此我保证他俩事先没有串通。那么到底网络给我们这些“爱好者”带来了怎样的狂欢?是真实还是幻象?请看正文。袁楚则讨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过度使用搜索引擎是否会损害人的智商。他所评价的这本书也颇有启发性(正确与否可以再议),标题不惊人死不休,但见《浅薄》二字。王成军黠之大者则讨论了时下沸沸扬扬的社交网站,讨论了其对使用者社会资本(“聚合”社会资本抑或是“联外”社会资本之辩)的建构,洋洋洒洒。
第三类则是新媒体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关联。这类文章秉承“媒体效应”但又不止步于用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而将问询的视角拓展至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脉络。胡凌推荐的来自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通讯》的张霁爽作《意见要不要交换》大抵属于此类。该文以颇富争论的《信息乌托邦》一书为几点,开篇就讨论了民主形式之本,后又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辩。章戈浩的书评标题大亮,题曰“白人男人死人的板砖大会”——原来是讨论互联网和社会不平等的。这也算是新媒体研究中的老大难问题——网络究竟是填平了分化,还是加速了分野?回答当然终归是一句万能下联金句:“it depends”——可要把这其中的道理说明白,着实不易。 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刘晗由《删除:数字时代中遗忘的好处》引申开来,讨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互联网‚无意“记住”了我们的“无意中”想或者不想记住的东西,所谓“雁过留声”,即“人们在信息网络上的每一次行为都被它记录下来”;然而“雁过拔毛”就不那么让人欢欣鼓舞了:“人们被记录下来的信息可能会被别人所用”——“一句话,你在使用网络,网络在保存你的记录”——由此引发出隐私权、媒体道德等一系列话题。立早同学披星戴月在前天凌晨夜班时分发来了本雅明的代表作《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上个世纪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段子,经久不衰。同时她接着第三期翻译了 lessig所著的《remix》的部分章节,讨论了艺术与商业的互动关系,尤其问询“现代化的媒介商业化形式是否改变还是再造了艺术的天性”这一议题——但愿我没有曲解这个主题。
第四类则介乎以上主题之间,属于互联网商务的阶段性反思。如果说第三类的书是理论探讨,这部分则是真刀真枪。而我们《报告》的作者一般从这类“畅销书”中择其有争议者而解析之(比如上一期就有和微博叫板的说“微博不能改变一切”)。法学博士候选人出身的胡凌针对马化腾和腾讯创业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比起单纯的商业模式和内部事务,我更关注像腾讯这类企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如何对它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文末指出针对“企业垄断”等法律法规议题,应该有更多的学术研究。 萧秋水则评述了《创业的国度》 ——以色列的“发家史”,旨在评述:为什么以色列这片面积有限的国土上可以孕育出各种技术创新,发人深省。
除却这些长一点的文章,还有一些简短的资源和评述,包括香港城市大学秦洁提供的关于网络文化的图书资源、章戈浩提供的 digital creativity 杂志的免费阅读等。而正在杭州(上海)参加新媒体会议的马金馨在百忙之中发来了会议上记录下的若干资源,从公民媒体到社区参与,不一而足,使得《报告》更具时效性。在此不再一一介绍。
转眼间,从创刊号至今,《报告》已经出了共十个月。十个月之于人世社会,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三个多季度,但对于新媒体来说,则可能已是更新换代。编辑团队里的胡凌曾和我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所有和互联网有关的比较好的书(不论中西)都评论一遍,成为资料库——每期 15 本,一年就有 50本(包括重复的),4年有200本,应该可以赶上新书出版的速度,只要坚持就好,5周年的时候就蔚为大观了”。此言得之——“慢慢走,欣赏啊!”
以上是本期《报告》的“片花”——更为精彩的内容等着诸位。预备——起!
再次向本期撰稿人以及资源推荐人表示衷心的谢意。
——是为序
相关文章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四期发布 (1)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发布! (5)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发布 (7)
-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发布 (12)
- 关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