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昨日京城水患不遑多让一周之前的江城,雷声隆隆之时,互联网上一片哀鸿遍野、苦中作乐。

那幅“水漫地铁”的图片是今日中国各地报纸头版主角。终于轮到《新京报》、《京华时报》感叹本市“一场暴雨,环路半瘫”了,于是,头条评论重复主旨:《不要在北京再“看到海”》:“未来北京的地下排水管道的规划将要提高到怎样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每年都疲于应付,而是要真正富有远见和智慧,让市民不再受内涝之苦”;《大城市不能总被大雨批判》,“城市发展,要花钱的地方挺多,但不能总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程上短缺,在一些‘看得见的’面子性工程上把好钢用足。”

身居首善之区的央视也来助阵,昨天傍晚新闻频道直播连线中涉水而行的记者,今晨《朝闻天下》再谈“排水设施建设欠账显而易见”,更是成为央视网头条,呼吁首都有必要像“治堵”那样“治水”。

昨日《北京晚报》二版下部,左边是中宣部发言人认为“唱红歌是传统,与向左向右转无关”的表态,右边是“2000演员共同举起《我们的旗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最后联排消息。午后时分,高级宣传官员对“唱红”提问的这段回答也已登上搜狐和凤凰网首页头条位置,今晨亦登上多家报纸头版。

关于“红歌”的新闻,尤其是在薄熙来治下唱响的“红歌”,在中国市场化媒体上绝大多数时候以一种“立此为据”的包装方式出现(当然,重庆报章除外)。类似“唱红歌可以治病”的报道,往往被会编辑们摘录示众——就在前一天,多家门户网站即在新闻首页展示来自《重庆日报》的“癌症晚期患者靠唱红歌挺过化疗”。

每逢此机,网民评论自然是压倒性的嘲笑、斥责,更不用在说在微博和论坛上,反对“唱红”的人们将重庆贬作“西红柿”,视薄熙来的支持者为“五毛”,传递着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何兵对这种活动耗费金钱、滋生腐败的批评,重庆卫视“红色”改版后的收视率急降数据是重要论据。那些长久以来的“左”“右”之争更是于此密集,对“共产党闹革命”的评价有云泥之别,天涯上多的是揣摩“不厚书记”十八大企图,乌有之乡就高呼神州皆应唱红歌。

一个对比是,虽然在每天的重庆各家报纸上,有关“红歌”的画面几乎都能被轻易发现,但也总有一些人士宣布在走访重庆民间后,发现这只不过是表象。最新的证人是素有为民名声的社科院于建嵘教授,他通过微博引述了山城街头的市民感叹:“你们真的相信重庆人都在唱红歌?那是搞宣传的耍外面。”

不仅率领红歌晋京演出并亲自上台高歌,“唱红打黑”的灵魂人物薄熙来亦多次通过媒体解释缘由,强调教育意义,否认“文革”重来。重庆市委机关报连发他的评论,5月2日是“说唱红歌‘极左’是种误解”,5月29日是“精神可以变物质,‘唱红打黑’促经济发展”,6月18日为“‘唱红’唱的是救国、建国、强国的歌”。

作为被司马南批作“唱黑打红”的媒体,《南方周末》曾在5月12日一期中以封面文章解释“红歌为什么这样红”。据其描述,“无论中央或地方,许多唱红歌活动都有上级红头文件发动和支持……2011年,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山西晋中等多个城市,都已启动‘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但论组织力度,没有城市能比重庆强。”在《唱红歌只是一种文化消费》中,记者更是引述在江西卫视首创《中国红歌会》的李建国副台长之言,宣告这种红色文化的“回潮”中,不仅有官方的积极姿态,也有商业的倍加推崇。

或许,在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平台上,体会理解父母一辈怀旧情结的毕竟是极少数,尤其是那些认定“唱红”大有文革遗风的人们,更是担忧激情燃烧的老年人只不过是被政客利用的工具。不过,客观上,这种可以兼顾收视率与宣传任务的方法确已成为各地电视媒体的献礼标准配置,即使是娱乐化如湖南卫视,编导们需要思索的只是如何赋予青春偶像包装。

就在这些同样激昂的歌声与非议中,身披鲜红旗帜的中国执政党将在一周后迎来隆重其事的90岁诞辰。而且,“红歌”只不过是红色的一种,负责部署献礼的官员们已经在加班加点,最新的成果包括“合肥用4千米绸缎包裹树木打造红色主题街”(源自昨日《江准晨报》,以及“北京月底将在全市公交站点悬挂党旗或七一宣传语”(源自《京华时报》)。

最后冲刺。今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头版头条《颂党情,谢党恩,跟党走——各界群众致信党中央祝贺建党90周年》中,正有小标题:“神州共庆,高歌献党,祝贺党的90华诞”。

负责外交利益的中国官员忙的是南海与利比亚,在内外压力之外,他们必须同时展示“韬光养晦”与“不可侵犯”,尤其是在互联网媒体聚集“热血青年”的今天,这种平衡尤需技巧。

他们的老领导吴建民站出来,苦心婆心地劝告“愤青”。腾讯昨天用评论头条推荐这篇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这位前外交官针对南海争端说明立场:“中国政府所表现的克制,国内有些人不大满意。认为太软,不过瘾,应当采取强硬态度,有的人甚至认为应当打。在我看来,中国政府所表现出的克制,是一种自信……虽然执行起来有难度,但历史终将证明,这个方针是最明智的方针。”

的确是被人批作“太软”,就在这两周来的《环球时报》上,即可时时发现言辞激烈警告越南之语。引自《华尔街日报》的崔天凯表态昨天广获门户推荐,这位外交部副部长在文中坚称,中方在南海问题上并没有挑起事端,批评美国介入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我认为一些国家正在玩火。我希望美国不要引火上身。”而作为军队代表,少将张召忠和罗援类似“短期解决南海唯有动武或上国际法庭”的严厉表态,更是受到市场化媒体欢迎,作为可以刺激销量的标题出现。

似乎有乌龙。腾讯《今日话题》昨天就自我检讨,认定此前刊遍门户网站(包括其自身)的那篇《美日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妨碍”他国》是“假新闻”。这篇来自日本共同社中文网的报道,在被环球网、人民网等转载后,迅速成为海内外各大中文媒体网站的头条或要闻,并引来了网友对美日对华对抗行径的声讨狂潮。然而,据其追溯源头,“在日本外务省网站找来正式文本一对照,这篇新闻稿可谓错得离谱,且自相矛盾,完全歪曲了文件的本意”。

专题于是劝告民众“不要误读美国日本的信号”、“民族主义一点就燃不是好事”:“鹰派观点虽然影响确实不小,但往往会被放大,因为这些内容最吸引眼球,最容易得到传播,而实际的作用则未必有那么大。在外交事务中,冲突、演习、国家正式文件、国家高层领导发言等代表的意义比起各种没有消息来源的挑拨要大得多。”

正如腾讯编辑们所揣摩的同行心思,强硬观点总是最受传播者喜爱。所以,在更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媒体面前,包括《环球时报》“中国在南海不想惹事更不怕事”在内的“热血”表现,或许更多是一种投其所好的销售策略,是一片浮云。自5月底越南抗议中国“侵犯领土”、游行示威事件升级以来,姜瑜和洪磊在几乎每一次记者会中均回答涉及南海的提问,做出“不接受无端指责”、“南海航行自由不存在任何问题”以及“中国一贯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表态,并成为热引标题,但自10日之后,这些相关内容均未出现在次日《人民日报》及《解放军报》上,包括今天。

在这两份最贴近中国执政者与军方的报纸上,得到发表的文章正在努力传递着劝诫第三方势力(美国)不要介入争端的讯息:6月6日,中央军委机关报传达的是国防部长梁光烈“南海问题磋商谈判渠道畅通”的论述,次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上,这场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内容更提炼成《促进亚太和平需要超越冷战思维》。而崔天凯面对外国媒体所警告的“玩火”,同样未能出现在向国内媒体播发的新华社通稿中,根据记录,在那场针对新华社、央视英语频道和凤凰卫视的联合采访中,副部长说的更多的还是中美“坚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

昨晚《环球视线》中,央视干脆就否认崔天凯使用过使用像“玩火”、“引火上身”这样的词汇,“这是美国媒体进行的一番演绎和发挥……说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对外发出的最为明确,也是最为强硬的表态。”根据出镜的宋晓军等人观点,这是美国“拿这个来挑拨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而“搅南海浑水会损伤美国自身利益”,主播劳春燕总结陈词:“冷静,在现在这种局势下,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词”。

或鹰或鸽,各取所需,只是有关领土的热血沸腾总难平息,吴建民的“克制”论在新浪热评排行榜上“踩”声名列三甲。

《环球时报》周三头版那篇《放大真实也放大谣言,推动民主也制造麻烦,中国微博热令世界惊讶》是个当即应验的预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一些努力打造“网事”版的市场化媒体来说,中纪委宣布去年全国14.6万人受党纪政纪处分的数据,还比不上那些活灵活现的微博故事。“直播开房”的谢局长已经被宣布撤职,郭美美代替他登上都市报头版,并成为热心反腐的网络用户们探寻不止的新主角。

前天午后,代表新浪微博审核机构的账号“微博小秘书”发出道歉声明,称引发一时波澜的“郭美美baby”之所以此前身份认证为“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是因其本人申请由“演员”更改所来,“此过程中新浪微博没有进行严格审核”。

不过,对“微博小秘书”的批评只能算得上一段舆情插曲,媒体报道评论的焦点更在于中国红十字会自辩。继之前“天价餐费”一事后,这家官办慈善机构再度面临空前怀疑,或许是因为涉嫌金额更加巨大、身份反差极为强烈,民愤也就更加难以遏制,那些极尽所能搜索郭美美网络痕迹的人认定,这位90后炫富女子是某个贪渎官员的“二奶”或继女,誓要挖个水落石出。

尽管涉事各方均已发表证言,红十字会更是发出声明谴责“炒作”,但“人肉”目标依然直指郭长江以及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合作业务的天略集团董事长丘振良–根据东方网等引述,身为红十字会副会长的前者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声明自己压根就没有女儿。

时言平前天在《重庆时报》上感叹“与追究郭美美的真实身份相比,网友的这种狂热和愤怒也许更具探讨价值”:“如果公民的这种敏感多疑和民粹情绪,不以实现社会公平透明、填补阶层鸿沟、削弱垄断特权去消弭,那么谁都可能成为民意攻击和人肉的箭靶,成为网友发泄情绪的‘@郭美美baby’。”

央视网首页专题昨刊《郭美美炫富何以殃及红十字会?》,结语定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不是红十字会乃至中国的一些大牌非营利组织本身有太多值得质疑之处,一个微博上‘盗名’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也不会将红十字会拖下水。”

如果说前晚的破碎消息还不足以拼接成一幅完整画面,但经历昨天的全民动手,大江南北的纸媒们已经迫不急待来通报这桩网络悬案。《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今均使用大块篇幅,刊出这位青春美女的模样,逐段梳理网络人肉过程,例如“‘与郭长江同机’被证伪”、“卖车信息透露郭美美真名”等;《辽沈晚报》内版头条标题直云“红十字会再陷诚信危机”;在天略集团注册地深圳,《晶报》更以头版中心位置通报“炫富女惹猜疑,一深企急撇清”,并寄语《红十字会须澄清“郭美美”疑点》。

《新闻晨报》今将网友分为“炒作派”和“贪腐炫富”派,称在网络抓狂“人肉”之间,“郭美美”背后的真相“依旧是谜”。这家都市报还用头条评论发问,“受郭美美炫富牵连,红十字会冤不冤?”评论员魏英杰认为需要追问关系弄清真伪,“倘若郭美美的金钱不是来源于与红十字会机构的不正当合作,也没有违法套取不正当利益,那么板子就不该打在红十字会身上。而如果恰恰相反,就不仅要追究其经济收入来源,更应追查红十字会机构及相关人员是否涉嫌违法违规。”

不过,作为母报,《解放日报》显然已经倾向于认定红十字会就是“躺着也中枪了”。这家机关报使用“解放论坛”这个中国新闻名专栏来认定,“这就是一个‘钦差大臣’式的闹剧”。文章以前日《新闻晨报》所引“策划好的炒作”之说为据,感叹“‘郭美美’从没正面承认过身份,却高明地提供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线索……巧妙迎合了网络上某种所谓的‘民意’”,更将主要篇幅用于表达对web2.0表达平台的担忧:“在流行的语境中,微博被描述成‘自由表达’的天堂。可实际上,这种‘自由’颇为可疑……那些不加约束的胡言乱语(包括诽谤、欺诈、辱骂等),以及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微炒作’与‘微营销’,对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到底是建设还是破坏?”同样是呼吁事件“不可不了了之”,这个名为“尤莼洁”的作者,将目标直指微博账号背后的规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