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持续延烧的两岸议题亦层出不穷未见和缓

台湾大选,持续延烧的两岸议题亦层出不穷未见和缓

今年可以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在世界各地是「茉莉花革命」、「占领街头」的怒吼之年;在台湾可说是「选举争嚷」的是非之年。蓝绿阵营摆开选战态势之后,选举气氛几乎占领了台湾街头和角落,两造候选人莫不卯足全劲,奋力一搏,花样百出,好不热闹。持续延烧的两岸议题亦层出不穷,百花争鸣,未见和缓。

台湾马英九总统十一月三日接见「中国大陆发展模式的内政与全球视野」研讨会外宾时表示,我与大陆关系,既非香港模式,也非西藏模式,而是独特的「两岸模式」。在提出洽签「和平协议」构想并不顺利之后,马总统再提这个独特「两岸模式」,究竟所为何来?其意涵何在?

所谓独特的「两岸模式」,也就是两岸主权分裂,治权分治,一个是中华民国,在台湾;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彼此拥有独立的宪法、中央含以下政府机关、军队、领土、邦交国等实际又象征主权独立的治理模式。所谓象征就是指,《中华民国宪法》的领土除了台澎金马之外,还包挂了大陆各地,这部份台澎金马是事实存在,大陆各地是宪法上的条例象征存在。

正因为这部《中华民国宪法》存在,并且还在台湾部份运行、局部未行。所以,中华民国有别于香港的特区、西藏的自治区的法律与主权性质。是以,中华民国拥有自己的军队,港、藏没有自己的军队(由中央派驻军队),也没有国家级别的宪法,香港有《特区基本法》、西藏有《民族区域自治法》。这就是独特的「两岸模式」的具体事实和象征意义所在。

此外,马总统说,这个独特的「两岸模式」能让两岸在相当长时间维持和平环境,深度交流,「这个交流是台湾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的」。这就是马总统就职三年多来,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使六十余年来的两岸关系,进入到一个可以思考两岸应该往洽签「和平协议」进程的思索与协商境地。这就是两岸交流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和平现象与契机。

虽然,十月十七日马英九总统提出洽签「两岸和平协议」构想,引发讨论与争议还未间断,但这个和平议题,是多数台湾民众的公约数,几乎多数认同以和平来维持两岸现状。所以,马总统其实可以不要太在意在野党的批评和攻讦,也不必太在意大陆的响应和暗示。只要是人民多数支持与认同的政策,勇敢坚定地去前进、去思量、去实现,历史将会记录着谁的政策是民之所欲、民之所向而为之的勇者和智者。

当然选举因素是必须关注与正视的现实。但真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领导人,必须有不惧谩骂、攻讦、中伤的愿力和志力;必须要有承担历史过渡与更替的韧性和高度;必须要有我不为人人,人人要为我的大气魄和大格局;更需要有不畏鬼神,要为苍生的坚持和肩膀,为人民的安全与幸福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和毅力,坚持到底,不畏刻薄、不惧谗言、不离现实、不计毁誉、以人为本将期其有成,获得青睐。

要走「和平协议」这步棋,前述所言都是必须的担当和韧度,始克竟志。值得前进,莫计赞毁!若然,则当前独特的「两岸模式」或有再创新机与新期待的可能。前进的领导人,要甘寂寞、亦要耐性、更要格局,始可期其有成!

《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