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志標
主要在長江流域大城市犯下槍案的周克華,在追捕中身亡之後,目前仍佔據微博的主要議題。在這個持續的討論及質疑的過程中,薄穀開來一案就已完成司法審判程序。周克華的生死吸引了太多注意力,有論者認為,這個連環殺人案成了薄案的最佳「消聲器」。
警方宣佈的結果是周克華被擊斃,而非自殺。而自殺與擊斃之辯成為此案輿情的第一個興奮點。然後是公安部迅即下達犒賞令,報刊媒體快速跟進,由於採信的是是警方說明,對自殺與擊斃之辯做了消解。輿論隨即轉向,懷疑身亡的不是周克華而是其他人。
微博上充斥了這個自由散漫的質疑論,周克華身亡現場的照片被專業不專業的分析利用。簡言之,人們不相信警方,甚至有傳言說被擊斃的是另一名警察。傳言相當大膽,但也只是在廣泛流布後,重慶警方才在官微上下了結語:被擊斃的確實周克華,傳言可笑。
作為一個孤獨的連環殺手,周克華案因為沒有留下活口,媒體報道相當單調。更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案件的報道受到全面控制,從信息源到報道規模乃至於報道樣式都受到全面審查,因此,對周克華身世的挖掘,以及相關的深度反思,皆落後于張君案。
檢索南方週末的報道,張君案是「具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夥,擁有大量殺傷性武器和豐富的犯罪經驗,成員多達20餘人。從1993年4月20日至2000年9月1日,他們精心策劃,明確分工,默契配合,先後共同實施搶劫、故意殺人22次,致28人死亡,20人重傷。」
張君2000年9月19日在重慶被活捉。隨後進行的是公開的法庭審判。在當時那個時候,網絡初起,傳播力近乎零,有賴於國家通訊社和都市類報紙的全力報道,張君案轟動一時。其中數南方週末最為出色,《張君案檢討》及《張君案再檢討》成為經典報道。
與周克華至今簡約曝光的身世背景不同,張君案主犯的出身緣起、犯罪經過、追捕詳情乃至於亡命天涯的感情經歷,都被收入報道範圍。整個報道像極了一部集犯罪、社會反思、豪情人生與愛情曲折因素在內的傳奇故事,周克華案報道難以望其項背。
周克華案與張君案還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前者只有質疑沒有反思,後者對案件社會成因的剖析相當深刻;對周案的質疑是通過微博完成的,紙媒毫無作用;而對張君案的反思完全是報紙承擔,這固然與優勢媒體的轉換有關,可也見出輿論環境的變遷。
質疑是不相信有真理存在,而反思是相信有改變的必要。質疑周克華案的全部,反映了警方已經不能取信於公眾,甚至遭到厭惡的評價。而反思張君案是為了提醒殺人犯罪背後的社會問題,是相信需要社會變革才能消弭殺機。十二年間,反思匱乏轉為質疑彌漫。
從2000年到2012年,社會公眾的情緒和心理一定發生了什麼,才使得人們在兩件相似的罪案上表現出不一樣的反應。尤其是,即使在微博上,有人稍稍提及周克華因為小生意挫敗的前世人生,都會遭到呵斥,勸告不要做無謂的反思,「罪犯就是罪犯」。
周克華案上的反思不得,一方面與輿論管制有關,警方成了唯一的信源;反思從微博上消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個社會失去了耐性,在現實的傾軋之下,公眾憤懣而不由自主,於是也不願傾聽什麼。與此一同消失的,也許還有底層人群的相互同情。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週末的表現。在推出張君案報道後,南周受到在紙媒時代最高的讚揚,其專業主義報道與社會情懷贏得了大量讀者認同。而在周克華案報道上,儘管南周獲得了公安部的排他性報道來源,可反響平平。更有當年的記者直言:南周已非當年的南周。
總之,從張君案的報道上,人們可以看到更加遼闊的社會情景,比如凋敝的鄉村,比如城鄉阻隔之下極端人生的縱深;可在周克華案中,除了官民之間的相互憎恨,看不到絲毫同情。一個叫周克華的罪犯橫空出世,好像他只剩下死亡一途,誰也不在乎他怎麼活過。
2012年8月20日 17:24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