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注:7月18日,中国数字时代观察到,“定于一尊”的相关新闻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原因是当日官媒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集体学习,栗战书主持并讲话,并强调要“确保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

会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加强政治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

相关阅读:

新华网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围绕“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和我们的历史担当”集体学习》

数日前,中国数字时代就对“定于一尊”此说法进行过转载报道,该句出自习近平某次讲话之口,原话为“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而在18日被栗战书再度提及时,则增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讽刺的是,中国官媒曾两次发表“XX不能定于一尊”的文章:《政治制度不能定于一尊》、《思想不可定于一尊》。

————————–

2018年7月11日,新浪门户发表文章《习近平谈如何做到心中有党》,配图附文“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此句语出2018年7月3日至4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然而就在半年前,官媒曾以较大篇幅发表文章《政治制度不能定于一尊》(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文章引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文章追溯了“定于一尊”的出处并对其危害进行了深入剖析——

“定于一尊”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意指“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历史上,正是这种“定于一尊”的专制统治,加速了秦王朝的覆亡。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政治制度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范式,亦无“尊”可循。

究竟是“必须定于一尊”还是“不能定于一尊”?实属习本纪一桩谜案,是为记。

更新:2018年7月18日

另有网友挖出,在2013年学习时报还曾发表过一篇《思想不可定于一尊》(发布时间2013年7月15日)

文章对毛时代“思想定于一尊”做出反思:

崇拜毛泽东的做法,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很荒唐的事情,然而,在当年却是一个事实!那么,为什么在已经进入到了文明时代的中国社会,竟然会产生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呢?就当时国内的原因来说,就是正在兴起的一股个人崇拜热潮,而就更深刻的历史原因来说,就是中国自古以来那种习惯于把“思想定于一尊”的传统作怪。

文章甚至做出“思想不可定于一尊”的结论:

在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对这种“思想定于一尊”的状况,对形成中国人的落后思维方式,起了极为有害的作用。这种顽固的思维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今天仍然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制约作用。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经验教训都说明,思想不可定于一尊。

文章最后做出某种“预言”、“预警”:

那些没有思想的人,或者准确些说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而且常常会成为某些政治势力的牺牲品,甚至有可能被政治风浪所吞没。

作为群众的领导者,自己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同时,又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方向上去。但是,绝不要用强制的手段,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思想上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除“思想定于一尊”的专制作风。

另附:

墙外楼 | 闾丘露薇:定于一尊

《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