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地理格局说起。
文|学经济家
朋友郑褚写了篇回乡随想,提到四川江油、北川、绵阳在房产热销、汽车普及的表象之下,本地经济活力萎靡,体制外的想挣钱除了餐饮、专卖店,只能「搞好政府关系挣政府的钱」,已经成为重度的财政依附型经济。
这篇文章简单说说这种财政依附型经济是怎么来的,还有没有解药,内陆三四线城市体制外的兄弟们,要怎样安排自己的未来。
1. 首先要有「不可能所有地区均衡发展」的常识
参考美国,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前5%的市县里。下图是2016年美国人口按县市分布图:
还有不少位于内陆啊?那再补一张美国内河航运图:
你会发现,如果把内河港口也看作某种形式的「沿海」的话,那美国人口经济80%以上位于「沿海」100公里以内,其他地区除了横贯东西的铁路公路动脉,极少能够集聚人气。
因为贸易分工时代最便利的是海运,其次是内河航运,比铁路和高速公路成本都要低。金融医药教育互联网等资本、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和笔记本手机芯片等价格浓缩型的产品,受影响小一些。
美国经济地理的得天独厚之处,是除了东西两侧沿海,还有天赐之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区,运河船闸水系非常发达,不像澳大利亚内陆或者阿拉伯半岛,虽然也周围都沿海,但内陆缺乏降水和内河,就无足轻重。
插一句,五大湖条件好到万吨轮通航,还有5万吨级的大船在内湖转运,但人口也在减少,疑似是天气偏冷的缘故。
像日本北海道地广人稀、房价便宜,但仍旧人口流失、生育率低,日本生育率最高的是最南部的冲绳1.9和最西南的宫崎市1.7。插这句的意思是,同样是沿海沿江,总体而言温暖地区多半比寒冷地区更值得考虑。
· 密西西比河上的运输船队
中国的经济地理,缺憾是没有两侧沿海,但长江可是世界最顶级的水道,比密西西比河要好的多,珠江也不差于莱茵河。
黄河流域是没办法,得靠铁路和公路网络往内延伸覆盖。想起清末,德国来晚了只抢到了胶州湾,第一件事就是修胶济铁路,否则空有良港,靠马车才能覆盖多少人口和经济呢?
所以仅按经济地理的效率自由迁徙的话,那未来中国的人口和经济,80%应当位于:
1. 沿海省市国际港口的就近辐射区
2. 长江和珠江航道沿岸
3. 纵贯南北经济区的交通动脉,与内河航运的连接处尤其好一些
4. 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一线的少数城市
其余地区人口要低于20%,这样才是一个健康茁壮可持续繁荣的经济体。
· 搜来一张内河高等级航道图,仅供参考
2. 那些违反常识的折腾
不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格局并非如此。这是基于以下一些有违常识的做法所致。
一是总体规划上试图均衡发展,严重限制人口和企业向东部沿海集聚。
根据2017年底国土部的一次媒体发布会,到2016年底,全国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1.4亿亩,其中城市占46%,建制镇占54%,仅1/3是住宅用地,总数不到村庄3亿多亩占地(其中宅基地约1.6亿亩)的一半,比因耕地零碎而浪费的1亿亩田坎多一点儿。
而这1.4亿亩里,只有40%位于东部沿海省市,东北占10%,中部和西部占了50%。
更糟的,就是从2009-201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速越来越低,而且大半给了镇级。
最糟的就是,期间中西部建设用地增长了超过40%,而东部的指标只增长了不到20%!
也就是说,按经济地理算法应该是东部和其他地区4:1的建设用地,实际是4:6,而且增量还是1:2。
这么做的理由不好揣测,后果还是容易推理的。
东部地区企业用地、住宅用地、教育和医疗用地越来越紧,居民房租房贷支出越来越高、消费和生育意愿越来越低,债务越滚越多,城乡差别难以缩小,6亿农民缺少产权交换难以进城无力消费,闲置产能和追求利润的民企只能去开发越南印尼孟加拉……
各种调控手段都越改越乱,房地产长效机制迟迟难产,因为,土地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从根上就错了。
二是由此迫使各级地方政府刚性的竞争转移支付和城投贷款。
根据前面所言的经济地理的逻辑,很多内地县市政府处于天然劣势,90年代时相当难过,靠输出劳务汇款,靠农业税和提留和计生罚款,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2000年以后土地财政成了补充,08年后城投贷款,土地指标、地方债,棚改等口子也都竭力抓住、扩大,谁搞少了谁就输了。
地方政府也是迫不得已。企业由于经济地理的原因难以前去投资雇佣交税,地方财政又缺乏自主出让土地和征收房产税的收入,开销则是硬的,除了基本治安教育卫生环卫等公共服务外,文联作协侨联妇联工会计生供销社等单位也必须「上下一般粗」,地方几乎动不了。
不具备地理经济性却又必须「均衡发展」,主政官员还要展开升迁竞争,那可以竞争的就是转移支付、土地出让、地方债、城投贷款以及棚改等财政性资金,自然就形成了「财政依附型经济」,也是原文里提到的,体制外的人想创业挣钱的话,除了餐饮和专卖店,剩下大多是「和政府搞好关系,挣政府的钱」。
只有这些现金流开始萎缩或者受限,或者进入还贷周期时,结构性的改革才有望推进。
最后再说体制内退休金与体制外薪酬的差别。其实这主要是社保体系的碎片化导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不同的标准,中央、省乃至部分省的市县三级统筹。
体制内退休金比刚毕业大学生工资高只是其中一面,它还阻碍人力的流动,就像房子分为商品房、保障房、国企房、回迁房、老公房、宅基地一样也阻碍财富流动和创生。
原本北京退休老人可以卖了房子换一大笔养老金去周边县市的,那样会多出很多内需和税收,也能提高城市效率,可惜。
3. 如果正常化会是什么结果?
这太复杂了,为了方便理解,借用一张美国人口图,盯着它并假设它是一张正常的财富分区地图,有些区域是高峰、有些是丘陵、大多数地区海拔很低。
注意美国这个结果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也做了很多削峰填谷的工作,只是跟随型、补救型的、地方具有弹性的,而不是计划型、均衡型的:
我们拿这张虚拟的财富地图做几个想象中的实验:
1. 第一步是加倍的削峰填谷。拿美国这张地图按中国当下的财税制度来改造的话,首先得取消房产税,这样基层政府学校等支出不再由地主承担,而是企业和工薪的税收承担,为此需要流转税加倍(中国是5-16%,美国消费税是5-8%),然后转移支付给一些不具备地理经济型的区域。
2. 第二步是把社保费率加两倍。现在中国费率约为37%,美国强制社保约13%,其余为雇主和员工半自愿的养老计划和医保,这怎么能攒起接近GDP总量的经营性净国资呢。
3. 第三步是美国国土部宣布,除了不到1亿亩城镇住宅和工矿商服用地外,其余土地价值一概清零。上图里的山峰丘陵全部变成了或高或低的堆积木,垂直竖起,出让土地划线范围以外的过渡和起伏全部清零。然后每年划一点点新地方允许堆积木,并以此增发货币。
经过这几步改造,结果不难想见,企业利润会大打折扣,投资、研发、雇佣的能力要弱很多。而常识告诉我们,利润是企业的生命,亏损的那些企业必定会死掉解体(或者变成僵尸),缺少利润前景也没法进行投资。
这显然会导致大量美国人失业,为了避免他们饿死,就把农地分成小块给他们去低效率的耕种,后果可以参考墨西哥,不过下图可能对国内读者更适合:
这些措施并不纯粹是脑洞或者影射,而是差不多发生在美国的邻国。很多人以为墨西哥一直是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在1910-1918年内战后,有7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混合制度,包括:
为了安抚农民,政府把部分大庄园主的土地和无主空地分配给农民,但走的是集体所有制村社(ejido),农民可以拥有但禁止出售土地,「理论上可以避免强势经济利益集团的巧取豪夺」(美国墨西哥研究中心主任Cayeros,《暴力的阴影》中文版 P270),然而实际上许多农民非常穷困,离开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和种子化肥难以生存。
为了避免内部派系撕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事实上禁止了所有层级官员的选举连任,让各派系轮流竞选执政,以此持续当选了70多年,这使得没人有意愿进行重大的不讨好的改革,倒是扩充国企、安插追随者都很起劲,到70年代,国企控制了大部分采油炼化、铁路电信等公用事业,还有玉米牛奶白糖乃至纸品等的流通。
到1980年还把银行收归国有了,扯断了最核心的货币之锚,接着就是1982年债务危机。墨西哥的政客们没能像朱相那样强力遏制通胀、裁撤国企,结果是持续的通胀和经济政治动荡。
到1997年把大型银行控股权全部卖给外资后(《人为制造的脆弱性》中文版,第11章),货币才稳定了下来,次贷危机也基本安然躲过,现在靠着北美自贸协定(汽车是200多万辆整车和900亿美元零部件的配额),人均GDP也能稳定在一万美元,虽然贫穷犯罪和暴力还是连绵不绝,因为土地还没解决。
· 墨西哥通胀率,曲线背后是亿万人的命运起落
模仿一句俗话就是,成功的经济体都是相似的:市场开放、土地流通、迁徙自由、企业私有、货币稳定,而失败的经济体则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的,还通常补丁套补丁。
经济制度可不像文化艺术可以有无限的多样性,或者汽车有各种颜色和造型,它更像是四冲程发动机的结构、材料和运作方式,已经历经成千上万次试错了。
我们有望摆脱陷阱吗?
其实已经摆脱一半了,就是98年裁撤国企和十余个直接经济部委、房产流通和加入WTO,可惜03年后没有继续。
2013年后在183报告中给出了非常好的方向,包括市场决定、土地平权、央地分权,以及群团和事业单位改革等目标,可惜动作过于缓慢了些。从去年金融委正式收紧货币开始,意味着拐点信号出现。之前在河道里圈池塘阻碍循环流动的那些人,谁都不肯先拆自己,一致逼迫放水保持水流,现在放水停止,那拆违力度会加大的。
再多,还是打住吧。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学经济家」(gh_0f5075a80772)授权转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