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发疫苗报道的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
这就是我的总编辑包月阳,我们均称他叫老包。
王克勤
签发我《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今天上午被免职。今天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经济时报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报社主办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宣读了中心党组决定:免去包月阳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职务。会上透露,被免职的包月阳将去仅20余人的国研中心下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工作。
中心领导在讲话中说:党组做出调整报社领导班子的决定,主要是从报社发展现状、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规定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个别的事件,某个短期的议论,而仓促作出的决定。
我的同事、本报著名调查记者刘建锋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讲:“中国经济时报创始人之一、现任社长兼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主管单位领导在宣布这一人事调动时,一再称‘与近期的某个事件无关’,一再如此声称。‘某个事件’,在报社一致被认为是‘疫苗报道’与态度强硬的‘声明’。”
今天下午,我的总编辑包月阳被要求,即到新单位工作。
包总离开了,离开时报了,我不得不说说我的总编辑包月阳,我们的老包。
报人包月阳
一头白发,面带微笑,温和儒雅。
这是10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10年后的今天,老包依然如故。也许是因为一头白发,在报社大家平时称他老包。
老包,仅仅比我大一岁多点,1963年1月他出生在河南舞阳县一个村会计的家里。1979年9月他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1983年7月毕业。与那个时代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被分配了工作,他有幸进入新华社。
到新华社后,他先后在新华社山东分社、经济参考报工作,1994年获得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称号。
恰此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筹办一份报纸,1994年4月起他便参与筹办如今的中国经济时报,任常务副总编。他主持了试刊、创刊的编辑工作,此后一直全面主持编采业务,对中国经济时报风格的形成起了主要作用。三年后,他正式成为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时年34岁。
本报记者刘建锋在自己的微博中讲:“包月阳1994年与发起人乔仁毅、杜少牧共同创办中国经济时报,在中国新闻界首家创立冷峻新闻文风,以‘中国的华尔街日报’为创刊目标,追求客观性、前瞻性、国际性、权威性,‘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影响和集聚了一批富有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青年,在时报编辑部被视为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正如在时报创刊10周年时,老包在纪念文章里所言:“‘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这是时报的办报理念,也是我们一直不敢懈怠的报人责任。”
在老包创办及主持中国经济时报的16年里,时报创造了不少辉煌与光荣。
九十年代中期,时报成为“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引领者。连续三年,报社发表了一系列尖锐、前瞻、权威的专家访谈。先后刊发了“充分认识初级阶段,坚决防‘左’”、“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加市场经济”、“冲破姓‘公’与姓‘私’的思想疑惑”、“各种所有制应公平竞争”等大量呼吁自由、市场、公平、公正的文章。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时报在保持发表大量尖锐、前瞻、权威声音的同时,加强了调查性报道。尤其是近十年来,大量揭露社会问题的报道经老包签发,公之于众。每每发表各种调查性报道,老包便面临被要求做检查的尴尬。但从2001年开始,老包毅然先后签发了《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透过土地交易黑幕》、《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山西“煤毒”》、《北京上演四合院保卫战》、《野蛮拆迁、暴力拆迁案例调查》、《北京十家医院看病记》、《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山西煤窑真相调查》、《四川龙门山校园悲歌》、《四川地震灾区的“王海清现象”》、《四川绵竹中行大楼“5.12”垮塌真相》、《粉粉砖惊现绵阳灾区》、《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等。
他曾经笑着对我讲:“只要是好报道,多写一些检查,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提高啊。”
去年以来,根据老包提出的“重大事件决不缺席”、“热新闻做深、冷问题做热”的报道思想,时报在国内许多重大事件上,均做出了被新闻同行赞许的深度调查报道。例如,此前的玉树地震报道,为了做好这个报道,老包差不多每半小时与前线记者刘树铎联系一次,让我这个中层干部有些尴尬,这只是多年来老包勤于新闻的众多细节之一。据我的同事刘建锋介绍,1997年他刚到中国经济时报,第一眼看见满头花白的老包,以为年介五旬,得知年仅34岁时,方知老包白头皆因创刊3年所累。
十余年来,老包专注于报社大小事务,却因体制原因,改制一再受挫,其将中国经济时报办成“中国的华尔街日报”的理想,未能实现。
一年为我哭过两场的总编辑
我与老包的相识,缘于我早期的一篇揭露兰州证券黑市案的报道。
2000年底,作为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的我,历时三月调查兰州证券黑市案。鉴于地方媒体发表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又基于调查的艰难危险,我邀请时任中国经济时报甘肃站记者王宏(即现任搜狐网副总编辑王子恢)加盟一起完成了《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
2001年春节前稿件便由子恢交与老包,老包答应春节后即刊此稿。2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伯整整两个版刊登此文,此案即成2001年全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第一案。
也是这一年的10月17日,作为甘肃《西部商报》记者的我,在该报发表了调查性报道《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温家宝当即做出批示,在甘肃引发党风整肃风暴。同时,因一系列揭黑报道亦招致我被开除公职。
几个月后,经上访申诉得以复职的我被中国经济时报接纳。
调入时报后,我被安排专事调查性报道。2002年我历时半年调查完成《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当年年底,南方周末组织的“2002中国传媒杰出表现”评选中,时报获得“最具成长性媒体”提名、我获得“社会关怀杰出表现”提名。
2003年报社让我出任首席记者,自此,我开始更加专业的进行调查性报道。几年来,我以为自己做过的有影响力的调查,还有《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山西黑煤矿矿主打死“记者”的背后》、《绵竹中行大楼“512”垮塌真相调查》等等。每篇调查报道的问世,都离不开老包的支持。
谈到老包的理想主义情怀,2005年老包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这一年,老包为了真正的报道,为了我所做的调查,哭了两场。
总编辑第一哭。当年6月20日我与同事乔国栋完成了《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知道此次调查十分艰难,稿件发表后,包总提出要为我们接风洗尘。于是在四川老友他约了报社许多同仁一起吃饭。席间,当听完我从定州市绳油村装扮成农民逃跑出来的陈述后,包总感慨的说:“兄弟们,你们知道吗,克勤前几个月在南京调查拆迁时,被40多个警察围困在一栋拆迁楼里整整5个小时,他们还准备了手铐与辣椒水。”说到这里,包总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起来。
总编辑第二哭。当年11月30日我完成了《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稿件发表的当天,包总在博客中写下了如下文字:
昨夜,我含泪签发《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这篇四万多字的泣血之作,是《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所写,为此他历时数月、三赴河北邢台下辖的八县二区一市及邯郸下辖的武安市,采访了34位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众多艾滋病家庭,亲眼见到了8名艾滋病儿童,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昨晚在食堂吃晚饭时,负责编辑此稿的我的同事、周刊要闻部主任陈宏伟对我说,好几次我都编不下去了,太难受。夜里我签发这组稿子,几次因为流泪不得不停下,连电话也不能接。现在我写这几个字,还控制不住要流泪。
“为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冒点风险值!”这是包总向我讲过的一句话!
此次山西疫苗事件报道中,老包依然秉持这样的报人风骨。发表稿件前,他总是慎之又慎地细细把关,认真修改。他常常说:“不是我害怕,我们做调查、做新闻一定要扎实严谨,做到滴水不漏才是。”
3月17日,疫苗报道见报后,面对各方压力,他毫不惧怕,而是不断给我和车海刚副总编辑鼓劲打气,“你们别害怕,有我!”。
3月18日,面对山西方面凶猛的反扑,他毫不犹豫的提出:“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与鲜明的态度!”随即,当晚经过他修订的《中国经济时报关于“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报道的声明》在本报网站上推出。
正是这份掷地有声的《声明》为整个中国新闻人赢得了光荣。
此后,面对更大的压力时,有一天,老包对我和海刚讲:“为了更多中国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战斗到底!”“为此,我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
老大哥本是慈悲居士
老包是一个温和、友善,富有爱心的人。因为他长于佛禅之道,而且常常讲出极富哲理的禅悟,在报社大家还送他一个雅号叫“包居士”。
在我面前,我一直认为他就是一位老大哥,与我住在同一个单元楼的邻居兄长。
有时候,我与调查报道部的同事们为了一些风险较大的调查报道不能及时发表,会与他去吵架,他总是认真听取,耐心解释。
宽厚、包容是他的非常大的性格特征。这些年来,我感觉,只要你的调查是十分扎实的,表述是理性平实的。对于你的文风、文章的长短及个人的喜好等等特点,报社一直是兼容并包的。正是如此,时报这些年吸纳了一大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有争议的记者编辑,也引进了一些当年曾经认为“非常危险”的新闻人进入时报,为做好时报新闻提供了可贵的人力资源。
老包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且不说过去他做过多少这样的事情,单就这次疫苗事件,他被免职后告诉我:“如果我不签发这样的报道,我一辈子不得安宁。即便为此付出成本,也是值得的。”
3月24日,山西疫苗事件核心当事人患儿家长王明亮来京陪兄看病,山西警察追踪到北京来“接”患儿家长王明亮。为了王明亮的安全,当天晚上我将他带回家里。第二天,当老包得知此事后,即让办公室找我,给王明亮提供了一间报社小招待所的房间。
疫苗报道签发不到两个月,老包被免职了。
在得悉自己免职的消息后,今天凌晨老包在自己微博写了这样一段话。“生活里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得与失,患得患失。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命运感觉到不可把握,难以预料。所以,算命术长盛不衰。而一颗禅心是彻底放下了忧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