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自由時報 | 馬政府肯定軍售 綠:被打巴掌還說謝謝

馬政府肯定軍售 綠:被打巴掌還說謝謝 〔記者王貝林、曾韋禎/台北報導〕國防部及外交部前天深夜召開記者會,肯定美國對台軍售。民進黨昨批評,美國未售台F-16C/D,國防、外交兩部卻表示肯定,還說「甚至比F-16C/D還好」,國民黨決策錯亂,在野時阻撓軍購,執政時親中仍被中國打壓,只會自吹自擂、唾面自乾,令人遺憾。 質疑美違反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陳其邁指出,採購F-16C/D是為替換現役的F-5型等老舊戰機,並彌補下一代戰機的空隙,這和F-16A/B升級是兩項不同的採購案。 陳其邁質疑,美國違反「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馬政府還予以肯定,無疑是唾面自乾,等於是「被打兩巴掌還說謝謝」,民進黨只能用「遺憾」兩個字來形容。 民進黨發言人康裕成表示,國防部五月才聲明,台灣需要F-16C/D,否則會影響戰力,前晚卻改口「這樣也不錯,不失望」,還擴大解釋為F-16A/B升級案「甚至比F-16C/D還好」,政府前後心態矛盾、決策錯亂,根本只是半夜吹哨子壯膽。 抨擊馬政府決策錯亂 還沾沾自喜 立院民進黨團幹事長蔡煌瑯指出,升級案不過是美國給的安慰獎,有專家形容,這就像在F-16A/B貼上OK繃一樣,勉強整裝。他要求政府應繼續爭取購買F-16C/D型戰機,不要因此沾沾自喜。 立委黃偉哲說,美國當年拒售F-16時,也是提供F-5戰機升級案,直到老布希總統上任後,才同意售台F-16A/B,難道歷史又要重演了嗎?

阅读更多

自由時報 | 美軍售暴增490億 軍方:未必都需要

美軍售暴增490億 軍方:未必都需要 〔記者羅添斌、施曉光/台北報導〕美國宣布新一波對台軍售,其中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為五十三億美元(約一五九○億台幣),較軍方編列的一千一百億台幣預算,高出四百九十億元。 F-16A/B性能提升計畫的經費不斷調整,美方在七、八月傳出約四十二億美元,到前天宣布的五十三億美元,變化甚大;軍方官員說,會出現金額調整的原因,有些是匯率計算基準的不同,有些則是採購項目出現變化所致。美方此次提供的軍售項目很多,「但我們不見得每一項都有需要,有些項目可以慢慢談,未來幾年的預算都有調整空間」。 官員說,國防部仍會以十二年的時程來逐年編列預算,同時是以年度公務預算編列,不會以特別預算方式處理,絕不會增加財政負擔。 立法院國民黨團昨也邀集相關軍方官員說明美國軍售內容,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司長成雲鵬指出,我方此次還成功向美國爭取在台組裝,未來將創造就業機會,並透過工業合作、技術移轉,提升我國航太技術,並完成戰機能自行維修的目標。

阅读更多

自由時報 | 中國叫囂撂狠話 要求美撤銷軍售

中國叫囂撂狠話 要求美撤銷軍售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美國宣布對台新軍售,中國則是動員相關部門強力反應。中國外交、國防兩部都抬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指責美國干涉中國內政,並要求撤銷此一軍售案、停止對台軍售,以免影響中美兩國及兩軍關係。國台辦負責對台喊話,指台灣方面渲染、炒作軍事威脅,不利推進兩岸的改善發展,要求台灣認清形勢,不要製造對抗,不要做有損台海穩定、影響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的事情。 陸委會昨回應,中國大陸軍力擴張及對台軍事威脅至今未減反增,長久以來為國際社會所關注,這是不爭事實,確實讓台灣人民受到威脅,「並非渲染、炒作」。 中國強力批美,除急召美國駐中大使駱家輝,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也在華府提出抗議。但許多專家分析說,「中國狠話,嘴砲成分居多」。 中國官媒新華社則報導國台辦說法,並批美「違背其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承諾,損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林楠森:一名美国学者眼中的台湾

台湾的民主化以来,越来越多民众认为其应有决定台湾前途的选择权 美国在台协会本周举行了一场美台学者间的视频会议,美方请到的学者,是长年关注美中台三方关系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学者沙特。 沙特从六十年代末期在美国政府任职逾三十年,历任了中情局,国务院,参议院以及国家情报委员会美国等第一线处理两岸事务的职务。 在这场分析两岸局势的座谈会上,沙特说随着情势的变化,台湾"行动自由"空间持续受到侵蚀,此一行动自由指的是台湾是否能自由选择未来。 沙特指出,导致此一变化的三个因素包括了中国不断上升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台湾本身的弱化,以及美国对台湾支持的降低。 他认为一些台湾与海外的观察家相信台湾仍能在模糊定义的"维持现状"下保有行动自由空间,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因台湾已在这三个因素下绕行到中国的轨道,而想要反转此一形势在他看来不切实际。 台湾的变化 沙特重述了他今年早些时侯在美国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发表的一篇专文说,随着中国的实力增长,相对的台湾实力正不断弱化。 就经济实力来说,台湾在1995年时的经济总值超过中国的三分之一,而时至今日此一数字已下降到十五分之一,且台湾对中国经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依赖程度。 在军事上沙特说,台湾近几年的国防经费连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基本目标都未达标,而两岸军力的失衡限制了台湾的行动自由。 沙特并指出近几年的一个现象是台湾政府认为其要参加国际活动,必须得到北京的同意或默许,即使像是贸易这类无争议性的活动也包括在内。 马英九政府主政下的台湾另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是对美国政府的游说,据沙特指出,台湾政府在过去几年是亚洲国家中对华盛顿游说最为消极者。 美国的战略与外交政策影响着全球局势,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华盛顿进行游说,而台湾从蒋介石主政一路至民主化后的李登辉与陈水扁执政,对华盛顿的游说争取支持始终不断。 沙特认为,台湾一段时间以来与北京走得更近的结果,使得美国对台湾来说,变得没有过去那么至关重要。 美国支持降低 除了台湾本身的变化外,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沙特指出奥巴马政府对台湾的支持比起过去减少了许多,比如美国在加强从印度到太平洋岛国等亚太国家关系时独漏台湾,且台湾政府反馈加强了美国此一态度。 与小布什政府首届任期相比,奥巴马政府在美国打造亚太地区战略环境,使中国作为更符合美国利益时,并未将台湾扮演角色也包括在强调范围内,沙特指出相对于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对台湾几乎是绝口不提。 美国自从七十年代与台湾断交并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后,其政策圈内对于有关台湾政策即有着不同的看法。按沙特的话来说,美国对台海议题的政策态度一方面是阻止中国武力攻台,另一方面则是维系台海争端和平解决的条件。 这种"和平解决争端"政策思考方向,意谓着美国更为配合中国在台海的主张,而对台湾意谓的则是美国的支持减少,此一政策的支持者包括了像是基辛格等人。 以过去四十年来美国对台海政策的主导者来说,被认为对台湾支持力度最大的里根,与基辛格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政策方向。沙特指出,里根政府将台湾视为资产,以通过美国对台湾的强力支持,作为美国打造亚太地区战略环境的基础之一。 奥巴马政府对台湾马英九政府两岸政策的支持,在沙特看来是走向基辛格当年那种"最终和平解决方案"路线,意谓的是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大幅消退。 他说美国目前在军事上虽仍有实力介入台海,但美国领导人却越来越不愿这么做,因为中国军力上升将使美方的干预付出更大代价。 即使是过去一向对台湾表现强烈支持的美国国会,沙特在此前专文指出也越来越少人愿意访问台湾,一些实际访台者有时也带着一些不利台湾利益的观点离开。他认为,台湾在美国游说的中断在华府造成了困惑并且降低了台湾的影响力。 已成定局? 已不具官方身份的沙特对台海议题提出的种种观察,虽然仅是一名民间美国学者观点,但这相对比华府相关外交词令更为直白。 这种直白分析更清楚的回答了为什么美国一方面盛赞台湾的民主,但对于基于民主原则进行的公投却极力阻挡,不愿让台湾人民以民主方式决定自己的未来,这样的问题在几年前美方派人到台阻止公投时,曾被当面提出而难以回答。 沙特提出台湾正绕行中国轨道的观察,也反映了马英九执政下的台湾社会气氛,比如在一些针对马英九的游行抗议活动上,民众的标语更多出了"拒统"一类的标语。 在沙特看来,台湾从1995年至2008年间的政策在两岸间造成了负面的遗产,而眼下两岸关系的改善符合美中台三方政府的利益,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那个阶段。 若民进党重新执政,沙特也不认为台湾正走向的道路会因而逆转,除了民进党已采取更温和的路线外,他认为台湾无法走回过去的道路的原因是其代价过高,且美国也不会支持台湾重回与中国对抗的路线。 被沙特视为对抗的1995年至2008年,正是台湾通过民主化而选出非传统国民党意识型态的两名本土总统,而其对抗的是北京对台湾领土与主权的主张。 但问题是,沙特认为的这种难以逆转几成定局的两岸局势,在台湾并非人们共同接受的前途方向。另一种看来也难以逆转的定局,是台湾的民主化以来,越来越多民众认为其应有决定台湾前途的选择权。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何清涟 | 中国经济:纵火与消防的循环(一)

最近半年,我几乎不再多谈中国经济,因为中国的经济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已经反复分析过,再谈已了然无趣。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职在管理中国经济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一年多以来,热衷谈的也是政治而不是经济。 温总理不谈经济谈政治的背后 从去年温相在深圳开谈“政治体制改革”,到今年6月27日在英国皇家协会发表“未来中国的走向”演讲,提出“真正的民主离不开自由。真正的自由离不开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再到今年9月14日温相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举行的企业家对话会,不谈经济谈政改,而且具体化为“五点”。尽管一次比一次的内容更具体,却没有为他赢来更多的掌声。因为人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口头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无法安抚被通胀、失业、腐败、泛滥的特权折磨得心力交瘁的中国人。 我却从中读出一个悲哀的信息:中国经济已经无可再谈,这无可再谈是因为无药可救。无论是产业结构转型还是提振内需;无论是引进外资激活内资还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已经无策可施。有人说,温相是为自己身后名声考虑,故此才大谈特谈政治体制改革。但我想这并非全部,实在是因其在副总理与总理任上长达十几年,药方一剂剂试过,知道已经无药可施。由于中国经济的引擎由政府发动,从总理朱镕基1993年开始宏观调控以来,中国经济说得好听一点,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过热—降温——再过热—再降温”;说得难听一点,是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政府“纵火—消防—再纵火—再消防”的循环往复。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如纵火,一旦火成燎原之势,又赶紧调控,于是就出现中国经济界习称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经济病根由政府而生,就经济谈经济又有何用?多谈等于打自己嘴巴。这就是温相不谈经济谈政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胀为何与中国经济的增长相伴生? 先概述改革以来的四轮经济过热发生时间及其主要特点。 第一轮是1987—1988年,中国这两年的GDP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1.6%和11.3%,直接导致1988—1989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18.8%和18.0%,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轮是1992—1996年, 6年间GDP增速各年均超过10%。第三轮是2002—2007年,中国GDP连续6年高速增长,其中5年增速超过10%左右。但排除了上涨极其迅速的房地产等消费品在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起来却维持在低位运行。第四轮经济过热(主要是投资过热与房地产过热)则是2009年之后中国政府投入四、五万亿救市所致,即典型的“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而且主要是政府“过度投资”,而这投资的资金不少来自于银行印钞票,通货膨胀这只老虎终于被放出笼子。 如果要追溯根源,中国今天难以收拾的通货膨胀,以及难以改善的经济结构,就是在第三轮经济过热时埋下的。说起来有几大因素: 第一,因为第三轮经济过热已经与前两轮有很大的不同。前两次经济过热是在“经济短缺”的“卖方市场”背景下发生的,通货膨胀极易表现为短期内快速的物价全面暴涨。而第三轮经济过热则是在市场供给畅旺、大部分消费品形成“买方市场”格局下出现的,表现为 “先结构性上涨、后加速全面上扬”的过程。由此可见,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结构性。 第二,第一轮经济过热只有高通胀相随,第二轮股市和房市刚冒泡沫就被朱相的宏观调控强压下去了。但第三轮经济过热,财富增长的四大板块就是土地、矿产、金融与股市,中国金融行业与超大型国企都需要上市圈钱,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在这段时期形成对土地的高度依赖,结果必须是导致股市泡沫与房市泡沫联袂而至,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催化,推动物价上涨。为第四轮经济过热的通胀埋下病根。 第三,前两次经济过热的动力源主要是国内因素,而第三轮经济过热的动力源却有诸多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有的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决定,比如此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度依赖外部资源时期,无论是石油、铁、铝还是其它矿产,只要加进了“中国因素”,就立刻改变世界市场的供求格局,价格飞涨。比如中国外贸的顺差等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需要央行发行货币来“购买”,因此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通胀因素。至于中国第四轮更是完全来自于中国政府的自我膨胀。比如在世界都无法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之际,各国都在想办法收缩调整,挤泡沫,中国却反其道行之,非但不挤泡沫调结构,还投入巨额资金救市,希图维持“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虚假繁荣,甚至得了头大症,对“中国拯救世界经济”这种说法甘之如饴。 (对第四轮及中国经济现状分析请见后续文章)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