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 中国网民谴责江西新余警察暴力行为
在从星期六开始的短短两天内,包括学者和维权律师在内的近300海内外中国网民在网上签名联署,抗议江西省新余市警察暴力对待新余市知名维权人士、人大代表独立参选人刘萍和魏忠平。
阅读更多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9 月 23, 2012
在从星期六开始的短短两天内,包括学者和维权律师在内的近300海内外中国网民在网上签名联署,抗议江西省新余市警察暴力对待新余市知名维权人士、人大代表独立参选人刘萍和魏忠平。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9 月 23, 2012
国外公路是如何收费的 作者: 刘植荣 中国公路收费,广遭诟病。 2012 年 8 月,国务院同意交通部、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免费通行的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通行车辆为行驶收费公路的 7 座以下(含 7 座)载客车辆。 今年国庆节,中国大陆的小客车第一次享受免费通行,赢得了有车族的掌声。那么,世界其他国家的公路收费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 公路收费由来已久 收费公路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 7 世纪,亚述帝国在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就征收过通行费。印度在公元前 4 世纪就征收通行费。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大兴土木,那时的道路大多是收费的。公元 14 世纪,英格兰对一些交通流量大的公路收取通行费。 17 世纪中叶,英国议会颁布法案,决定“以路养路,以路生路”,用收取的公路通行费养护公路和扩建公路。北威尔士的 A5 公路最初建于 19 世纪,上面有很多收费站。 进入 20 世纪,欧洲公路普遍征收通行费。 1924 年,意大利率先在米兰一段 50 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设置收费站。希腊效仿意大利,从 1927 年开始,在城市间的各公路网征收通行费。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也开始普遍征收通行费,以在政府财政开支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公路交通网。 美国和加拿大是从 19 世纪开始征收公路通行费的。 2. 公路收费站的演变 起初,人们用带尖的障碍物,如长矛在收取通行费的地方阻挡公路,防止有人偷逃过路费。后来,人们又用树干在上面安上细长的木棍或刺丝作路障。再后来,就建起了比较坚固的收费站。 征收通行费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对使用道路的车辆按期收取通行费。这种征费形式有失公允,因为它不考虑车辆使用公路的次数,在一段时间内,不管车辆上不上公路,通行多少次,都收取相同的通行费。 第二种就是设置收费站,按车辆通行次数收费,每通行一次,收一次费。这样收费公平了,却增加了征费成本,要建设很多收费站,雇用很多收费员。 第三种是在某一公路网或某一收费区段,根据车辆行驶的里程收费。 现在,公路通行费有的在通行费征稽所征收,有的在公路收费站现场征收,采取多种交费形式,如现金、信用卡、预付卡和电子自动收费系统( E-ZPass )。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越来越普及,司机买一张充值卡,放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经过收费站走“ E-ZPass ”通道,汽车通过收费站不用停车,收费系统自动把通行费划走。 3. 公路为什么要收费? 不管政府还是私人,投资修路以及建成后的养护,都需要钱,这钱哪里来?当然来自公路的使用者。可见,公路与普通商品没什么不同,谁消费,谁付费。 可能有读者会问,政府修公路,不是有财政税收吗,为什么还要单独收费 ? 这是因为,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是为特定群体修建的,并非所有公民都会使用,有的人可能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公路,如果用普通纳税人的钱修建公路,就相当于让不使用公路的人掏钱为使用公路的人修路,这当然不公平。所以,各国一般都是针对公路单独征收税费,用于公路的修建和养护,也就是谁使用,谁交费,多使用,多交费。 世界上对公路收费比较规范的是 1706 年开始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公路信托机构,该信托机构专司公路收费之职,征收的公路通行费,首先是回收道路基础建设投资,然后用作现有道路的养护,最后是把通行费结存作为道路建设基金,用于公共交通网的扩建。 随着汽车的普及,一些国家的城市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于是,有的城市也在某些城区征收“交通拥堵费”,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减少道路拥堵。 也有的国家把征收公路通行费(税)作为减少空气污染的手段。通过收费,让人们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逼迫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家庭使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因为汽车尾气是 PM2.5 颗粒的主要排放源。 2011 年 5 月 25 日出版的《柳叶刀》刊文指出,由于空气中的 PM2.5 很大一部分是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汽车尾气是最危险的致心脏病因素, 7.4% 的心脏病患者是由汽车尾气引起的。据统计,美国每年癌症病例中,约 58% 是由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引起的。 4
阅读更多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9 月 23, 2012
董建华与习近平的关系颇为密切,习尤其倚重董建华对美国事务的了解,习今年2月访问美国时,董建华亦有随团访问,并与习近平一起会见了美国政要。 对董建华在CNN爆料不寻常的举动,外界普遍认为他是获得北京授权准许,公开透露中国高层人士内幕,目的是安抚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神秘失踪两个星期所引起的各种疑虑和猜测,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的政权可以顺利过渡大派定心丸。时事评论员林和立认为,董建华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居国家领导人之列,对外媒爆中共高层内幕,应有北京可靠的消息来源,属「受命主动放料」。 董建华是在接受美国电视新闻网女主播阿曼普尔Amanpour的访问时,透露了上述的信息。 在此同时,习近平在“背伤”两周之后,首次会见外宾,他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帕内塔事后形容习身体状况良好。 在CNN的访问中,董建华被主持问到外界关注习近平曾「神秘失踪两周」传闻,董建华十分肯定地回应说,习是在运动中伤了自己,但现已康复,并重新投入工作。女主播追问「是哪里伤」,董明确地用手指自己后背说:「背部问题。」主持问:「如何受伤?」,董不假思索回应称:「我相信是游泳。」 董建华态度轻松的说,媒体的报道很多都是臆测。他又为中共高层黑箱作业的行为模式辩解,指中国「领导人的健康问题不属于公众话题」,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和融入世界,「一切都会有变化」。 被问到习近平是否会如期接班,成为下任中国领导人,董说:「我一点也不怀疑。」并透露中共领导人交接班的十八大,将会在10月某个时候举行。 当女主播追问习近平接班后胡锦涛是否还会留任中央军委主席时,董建华微笑地指出,他没有这方面信息,但「根据过往经验,他(胡锦涛)将会留任这个位置一段时间。」这是首次高级领导人透露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十八大退位后,仍会仿效前任江泽民的做法,掌握军权「过渡」。 不过有大陆的政治学者质疑胡锦涛留任军委主席的说法,董建华的讲话很可能是测试水温。香港有线电视引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指,1989年六四后江泽民任总书记,5个月后邓小平才将军委主席交给江,是因情况特殊;2002年胡锦涛接江泽民任总书记,两年后江才将军委主席交给胡,是江想垂帘听政,现在胡又要仿效江交出党权续掌军权,「这对中共,对中国,都大不正常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9 月 23, 2012
中央社报道,台湾前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表示,航母正式移交给海军或者服役,和真正形成战力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尤其从曝光的照片看来,虽然大陆首艘航母已有飞机降落用的拦截索,但还没有见到舰载机,更谈不上海上的起降。 他说,即使航母开出去、飞机可以起降,要能形成战斗群,并与指挥中枢通讯顺畅,真正变成打击武力,也都还需要时间。 黄介正认為,航母虽然还无法立即形成战力,但对周边国家还是先产生心理影响;虽然这艘航母吓不了美国人,对越南、菲律宾等与大陆有主权纠纷的国家,会产生心理压力。 由於中国最近在东海与日本、在南海与多个东南亚国家发生岛屿主权纠纷,黄介正指出,航母选在这个时间点交给海军,可以说和东海、南海主权争端有关,但也可以说是庆祝中共「十一」建政或是即将召开的中共「18大」,都有振奋人心的意味。 前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淡江大学国际事务暨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先前也指出,与其说中国首艘航母能在实际的军事实力上发挥作用,不如将它视為增强大陆民众自我认同、心理作用的符号。 黄介正和林中斌都认為,北京要打台湾不必动用到航母,「因為没有那个必要」。 23日,中国大陆并没有发生引起大规模混乱局面的反日示威活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前昨天只有小规模示威活动。另据网路留言指出,广州等6座城市有反日示威,但没有其他资讯显示发生了大规模混乱局面。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前也没有发生反日活动。 此外,中国大陆警方在网路上公布本月16日破坏建筑物玻璃等20名示威份子的照片,呼吁知情人士通报,强调要严惩演变成暴徒的示威份子。 中国政府在18日,也就是918事变81週年当天,开始改採控制反日活动的措施,可能是考虑到配合国庆日连假,从本月30日起的8天假期,要避免引起更大的社会混乱。 因此有人判断,中国的反日潮已渐渐朝向平息的方向走。 与此同时,日本「读卖新闻」报导,针对日前传出中国决定向联合国大陆棚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大陆棚延伸案,日本政府22日初步决定要提出异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承认沿海国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约370公里)以内的海底及地下天然资源的探勘、开发权利。如果沿岸国有科学根据证明200海里以外,地形、地质上是自然延伸的话,大陆棚最多可延伸达350海里(约648公里)。 大陆棚界限委员会将根据沿岸国提交的大陆棚延伸案,审核申请案是否适当。 有别於钓鱼台列屿的主权,中国政府主张位於偏日本方面的冲绳(琉球)海沟也是中国的大陆棚。 一般认為,中国提交的大陆棚延伸案,范围就是从冲绳海沟到日本的西南群岛近海的海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大陆棚划界应由相关国家达成共识。日本认為中国的申请案不适当,初步决定提出异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