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分类

德国之声 | 中共改革决定:不应过早鼓掌?

中共日前公布的“改革决定”文件引起媒体和舆论热议。人权组织和批评人士将之评价为“前进了一小步”,但也警告不应过于乐观,且呼吁中国当局采取更多行动,保护人权和法治。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最为吸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开放” 单独二胎 “政策,即夫妻双方中只要一方为独生子女,就可以生育二胎。虽然目前具体的实施办法还没有公布,但国际媒体和民众都对此进行了热议。 人口问题专家、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对法新社表示:”如果在一年之后,政府更大幅度地放宽二胎限制,甚至完全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我也不会感到意外。”他认为,政府目前正在”试水”,”他们清楚这个政策必须取消,因为它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目前为1.5–即平均每个妇女只生育1.5个孩子。而学术界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要维持 人口结构稳定 ,生育率水平应该达到2.1。曾就中国人口发展问题撰写了多部著作的王丰教授认为,这次的放开”单独二胎”政策涉及面仍然有限,他认为可以从中受惠的大概有1千万对夫妇,这与中国将近14亿的总人口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批评人士:应该彻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不过,根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周六表示,没有计划实行全面允许生育二胎政策。他在接受中国媒体《东方早报》采访时强调,中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人权人士和政府批评人士仍然对当局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的计划表示疑虑。八九学运领袖柴玲认为这虽然是”前进的一小步”,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彻底废除”。这位”女童之声”(All Girls Allowed)组织的创始人对法新社表示,中国妇女仍然面临被 强制堕胎 的危险。 美国新泽西州共和党议员、堕胎行为的坚决反对者史密斯(Chris Smith)警告西方国家,不要”轻信”中国,过早地为这一决定”鼓掌”。多年来一直强烈批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他强调,国家对于生育的强制限制仍然存在,”他们必须彻底取消这种强制政策,停止对妇女实施强制堕胎的做法”。 废除劳教制度:向前一小步 除此之外,《决定》文件中最受媒体关注的就是废除 劳教制度 。人权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虽然表示,这项计划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也呼吁中国当局彻底废除所有的非法监禁场所。 中国的劳教政策多年来一直受到人权人士的批评。该体系允许当局在不经过任何法庭审判的情况下,仅凭公安局的指令就将犯有卖淫、盗窃等罪的嫌疑人甚至吸毒者直接送到劳教所进行”劳动改造”。据”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组织估计,目前还有大约16万人在未经法律审判程序的情况下,被关押在全国约350个劳教所中。 德国绿党人士贝克(Volker Beck)认为,中国当局废除劳教制度的决定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让人们对于中国人权状况可能得到改善抱有希望。”贝克还指出,北京方面这一做法,也是对于10月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针对其劳教制度的批评所做的回应。 此外,《决定》文件还宣布,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让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个人和企业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北京维权律师浦志强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刑事诉讼体系可能会得到”一点改善”。他表示,过去当局可以不经过任何审判,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让某个人失踪,更不用说允许其会见辩护律师了。他说:”今后如果你要抓人的话,必须得有依法指控的罪名。” 来源:法新社、路透社、基督教新闻社 编译:雨涵 责编:乐然

阅读更多

法广 | 法国报纸摘要: 费加罗报:中共政策忽左忽右

法国媒体确实还有比足球输球更要紧的话题要报道和评论,在法国总统奥朗德即将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前,费加罗报刊登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采访,以色列总理赞扬法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并希望法国的立场不要发生动摇。 法国前总统萨克齐昨天到法国国民议会出席纪念在1969年到1972年间担任法国总理Chaban-Delmas沙邦 戴尔马斯的会议,这是萨克齐8年来第一次回到国民议会这个地方,也是他在竞选连任失败一年后,首次在法国发表政治性讲话,萨克齐在20分钟的讲话中,推崇沙邦 戴尔马斯当年提出“新社会”理念,展开社会对话的历史意义,强调今天在法国也要提倡社会多元化,团结和相互尊重的价值观。费加罗报就此评论说:“现在要问的不再是萨克齐会不会重返政坛,也不是他什么时候重返政坛,而是他将以右翼还是左翼的面貌来重返政坛了。历来喜欢出其不意的萨克齐有可能以左翼形象重回政坛。” 奥巴马陷入医保改革的泥潭,是今天法国世界报,十字架报等大报评论的重点。 有关中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取消劳教制度,今天费加罗报给予整版的报道和评论。署名葛朗日的评论文章标题是:“中共政策忽而全左忽而全右”文章写到:“一会儿全力向左,一儿全力向右,分析家们在解读大中国的航线时,有时不再知道该用哪个罗盘仪了。在这次中共18届3中全会后,人们都说这是一次向右打的大棒,因为北京庄严地宣布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打击火力对着国有垄断大公司及其连体婴儿即沉重的行政体制。与此同时,人们又注意到中共的政治方向前所未有的向左转,即那条僵硬保守的政治路线。一年前中国官方媒体曾经大胆地公布一项民意测验: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希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3中全会前,同一个媒体公布新的民意测验说:希望政治改革的中国人降到只有百分之三十三了。” 署名葛朗日的费加罗评论文章继续写道:“总之,人们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上开放,在政治上关闭,这是1978年以来一直传统实施的战略。星期五公布的两项政策改变,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取消劳教制度,好像是中共对批评者的回击,是好主意好办法,中共领导人给中国民众两件礼物。长期受到批评的独生子女和劳教两个制度曾经侵害了中国人的自由。中国领导人再一次显示出掌权者的聪明:在放弃这两个制度的同时,中国政权也保护了自己。在获得子民好感的同时,也部分减缓了中国网民反对专制的怒火。一下子,中国政权又可以在别的方面加紧控制了。在实质上控制媒体和不入耳的批评,在形式上采用毛泽东的群众运动和自我批评。在创设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同时,习近平确认他有了全部权力,他还有九年时间让人对他认识的更清楚。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应松年:完善行政组织法制探索

   【摘要】我国于1954 年起,陆续制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组织法,并经多次修改。但仍存在诸多缺失,导致一些机构设置缺乏法律依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同时,对已有规定,实践中常有背逆。必须检视行政机构组建和活动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完善中央及地方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组织法制,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的需要。    【关键词】组织法制;行政组织法;行政机构改革    组织法制与程序规则,是一国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之一。组织法制确定国家机关成立缘由、权力来源、法定权限,进而规定该国家机关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程序规则则明确国家机关设立、变动或撤销的程序以及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内部运行规则和对外行使权力的运行规则。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解决的是国家机关得以成立和进行活动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问题,是对国家权力主体的规范,因而无疑是法治国中最带根本性的制度之一。    本文仅探索行政组织法制问题。    一、历史回顾    新中国最早的组织法是《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949 年9 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其中第三章政务院,是专门规定最高行政机关———政务院的组成、职责权限、机构设置( 并一一列举) 和活动原则的行政机关组织法规范。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政府的组织通则,如《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区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组织通则》、《乡( 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1]等。1954 年,根据《宪法》,通过了《国务院组织法》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由于体制的改变,原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的政务院组织,现需单独制定《国务院组织法》。后者则是在综合1949 年制定的各级人民政府的单行的组织法的基础上合并为一个地方人民委员会( 即地方人民政府) 组织法。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各省人民委员会设置工作部门和办公机构的决定》。[2]1955 年,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陆续制定了部门行政机关组织法。现在看到的有: 1955 年10 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暂行工作条例》,11 月《监察部组织简则》,以及秘书厅、计量局、法制局、人事局、档案局、专家工作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七个组织简则。[3]    此后,《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曾几次作过修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构改革开始从单纯缩减机构和人员,转向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权力配置适当、运作协调、廉价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机构改革,包括1982、1988、1993、1998、2003 和2008 年的六次大的行政机构改革,这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深入的改革过程。改革紧紧围绕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使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始终能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结合起来。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或转变不到位,单纯地对机构分分合合,效果是有限的,机构和人员将难以精简; 即使精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需要”,机构和人员就始终只能在数量增减上兜圈子,无法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从1988 年的机构改革开始,就十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相结合,以后的改革都是从转变职能入手,因而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在依靠法治来推进、规范和保障改革方面,似着力较少。1988 年改革时,《国务院组织法》继续有效,但上世纪50 年代制定的几个部门组织简则,早已失效,也未制定新的组织简则,因此,虽然当时已认识到国务院各部门的成立、性质、职能、机构设置等需要制定部门组织法来规范,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正在进行之中,部门设置尚不稳定,且时间匆促,故创造了一种“三定”方式,即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使得行政机关的职能界定、内部机构设置和编制规模,都有一个大致的规范可以遵循。沿用至今。在制定部门组织法方面,中央编办也曾作过几次努力,提出过几个部门的组织法草案,但尚未定稿。编制方面,曾举行过全国性的讨论会,1997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2007 年又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为今后的编制立法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探索    从现有行政组织法的情况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的问题。    ( 一) 行政组织法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指出要确保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对行政机关而言,就是按照法定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的规定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这一要求十分重要,因为这涉及行政机关得以成立、取得行政权力和依法运行权力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问题。行政组织法是行政管理科学性和合法性的集中反映和基本保障。行政机关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成立,必须按照组织法授予的职权和行政程序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承担责任。    依法行政,首先就是行政主体的依法设立,即成立和取得职权的合法性。机构成立之后,就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我们的行政组织法一直很不完善,影响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和我们对行政组织法在依法行政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有关。在强调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今天,完善行政组织法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 二) 行政组织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的特点是无所不管,政府包揽了社会的一切事务; 同时,政府部门的设置,以产品为依据,如能源产品有煤、电、水、核能等,交通运输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于是行政机关就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因而,必然造成机构林立、职权交叉、人员臃肿。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应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管理的事,就要放手让市场、企业和社会去管。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机构设置、职权配置方面,都有较大进展,这也是我们取得经济发展重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这一改革还没有彻底完成。计划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加上利益驱动,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艰难就反映了这一特点。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当前经济社会新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需要列入政府职责的新问题,或者说,是市场经济体制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众多的民生问题,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在政府职能中充分、全面地作出反映,这说明,在现阶段,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我国同时存在,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依然突出,科学的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还有相当的空间,还需要很好的研究。    近几年来,有两件事与组织法制有关,一是大部制改革,这无疑是解决职权交叉和减少同类机构的重要对策,这需要我们重新梳理政府的全部职能,按照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配置权力,推进机构改革。二是社会管理创新,笔者理解,社会管理创新,是要求我们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社会管理的旧的模式,树立公共行政和公共治理的新观念。当代,社会管理已经不能单纯归为政府管理,社会组织同样要通过他们的自律、自治,管理好他们的自身事务。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公共行政,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新的公共治理的格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其能够担负起自律和自治的公共行政职能,逐步清理、界分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治理功能。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许会有更多的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样要求深入研究。    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当上层建筑适应于经济基础时,上层建筑将成为推动经济基础发展的强大力量; 上层建筑如果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就会成为经济基础发展的阻力。在又适应又有部分不适应的情况下,就可能既推动经济基础发展,又存在某些阻力。改革就是要消除这些不相适应的阻力。    ( 三) 关于职权法定    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首要原则。职权法定指明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由宪法和组织法规定并授予的。首先是关于权力的规定,在国家层面上,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行政机关具有哪些基本职权,这由《宪法》规定。行政系统内部,横向的各行政机关职权如何分配,纵向的各层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如何配置,这些都由宪法和组织法来划定。由于行政权力的行使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影响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因此,对权力行使的“边界”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行政组织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既要授予权力,又要通过划清行政权的“边界”来防止行政权的滥用,“授予”与“界定”、“控制”并存。    职权法定的另一层意思是,由法律明确界定的职权,通过法定程序“授予”行政机关。对一个具体的行政机关而言,获得“授予”,才拥有某项行政权力,实行的是“授予原则”,法无明文授予不得为。这与公民权利实行的“禁止原则”不同。“禁止原则”指的是法无明文禁止皆可为,这可以从法律责任的追究上明显看出。对公民追究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和行政责任,刑法规定的是“罪刑法定”,《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处罚法定”,只有公民从事了刑法或行政法中明确禁止的行为,才能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没有明文禁止的就不得罚。但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实行“禁止”原则。如果对行政机关实行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皆可为,那就可能“超越职权”,引起行政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此类超越职权的行为还时有发生,是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行政组织法正是关住权力的重要笼子之一。    ( 四) 关于中央行政机关组织法    中央行政机关组织法包括国务院组织法和国务院部门组织法。    1.《国务院组织法》的完善    《国务院组织法》于1954 年制定,1982 年修改。与1954 年国务院组织法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不再一一列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名单。在组织法中列举组成部门的名单,在实践中如需变动,必须通过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程序比较麻烦。但笔者认为,法治正需要这个麻烦,因为这是法律对于行政机构变动的程序控制功能,《国务院组织法》应该恢复1954 年的模式,即列举国务院全部组成部门的名单。 从《国务院组织法》看,国务院内的机构设置,分为部、委和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4]部、委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其设置、撤销或者合并,以及部长和委员会主任的任免,必须由总理提名经全国人大批准;而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其设置、撤销或者合并,以及领导的任免,由国务院决定。需要讨论的是,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部”和“委”,有何区别? 是在职权范围上有区别还是工作方式上有区别? 据说,部、委的区别在于部所管理的事务比较单一,委则是管理综合性事务。但此前的教育部后改为教委,又改为教育部; 体委则改为体育总局,(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学术 >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9588.html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2013年2期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卡梅伦要求斯里兰卡须解决人权议题

台北 — 英国首相卡梅伦警告斯里兰卡要加快提升内战之后的人权以及和解脚步,否则将面临国际调查。 ‪ 卡梅伦星期六在科伦坡举办的英联邦峰会上,告诉记者们,在斯里兰卡27年的冲突当中以及之后产生的战争罪行、人权侵犯等议题,并不会消失。他说如斯里兰卡不处理国际对其人权纪录的关注,英国将会推动联合国进行调查。   卡梅伦同时也说,在星期五前往战乱的贾夫纳地区寻求真相之后,他与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坦白交谈过,而他认为该政府并没有想要在这些议题上取得进展。不过,斯里兰卡水利部长席耳瓦反驳卡梅伦的说法,他说斯里兰卡将抗拒国际讯问。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网易另一面|美华人游行抗议美电视台”辱华”中的七件错事(原文已删)

【编者注】该专题已在网易另一面专栏里被删除。以下内容来自谷歌缓存 作者:罗雯 导语:11月9日,美国爆发华人抗议美国广播公司(ABC)辱华言论的示威活动,游行人数将过万。起因是其脱口秀节目中一美国儿童说”杀光中国人”,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回应”OK, that’s an interesting...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