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法广 | 中国观察: 香港市民何以这次特别敏感?

香港《明报》署名吴志森的评论称:“英国人殖民统治香港百年,没有给港人足够的民主,但近几十年来,却享有充分的自由。我们可以自由思想,自由表达,自由批评,自由抗议。我们有充分自由读什么书,穿什么衣服,看什么电影,唱什么歌。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着免于恐惧‘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生活。”“回归14年,有心人不断叫喊人心还未回归,中港要尽快融合。李克强访港那种如临大敌遇人杀人,滴水不漏遇佛弒佛的保安措施,在内地早已是标准的家常便饭,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融合就是把内地的那一套变本加厉的搬来香港,就是以国安之名肆意剥夺我们最基本的人权自由,这已碰触到港人最敏感的底线,别无选择,我们只能奋力回击。” 香港《信报》署名王永平的评论称:“当天,十多名警员把一名学生推入后楼梯,然后把门关上的画面,令人看到‘有杀错,无放过’的强权威势,是香港特区政府争取自由、民主的反面教材。”“港大百年,校庆的特别意义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修读,成为启发他后来推翻满清、创立民主中国的理想。在这个培养一名不惜以武力革命争取民主自由的伟大政治家的校园内,是什么人决定不容几名只是穿上抗议恤衫、举字牌和喊口号的学生?这简直是对历史的一个莫大讽刺。” 香港《信报》署名丁望的评论称:“‘一国两制’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香港能否维持原有的制度优势,并不断完善制度,增进居民的福祉,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香港当权者如果不依据基本法坚守‘两制边界’,如果让政治、社会往‘大陆化’滑下去,制度优势就会消失,港人岂能‘免于恐惧’?套用唐诗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香港将陷于‘自由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困。” 香港《信报》署名田北辰的评论称:“到底是‘主’变了,还是‘护主’的人变了。传媒不满政府新闻处统一发放片段的其中一个理据是,李克强在酒店与曾荫权会面,就政府新闻处提供的片段看来,宾主尽欢,一团和气;等到新华社其后的报道,大家才知道原来李克强还要求港府‘切实有所作为’、 ‘积极帮助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排忧解难,缓解生活压力’。近年香港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尖锐,来自北方的‘训诫’亦愈来愈直接,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最近针对本港房屋政策及对公务员的批评,港府再也捱不住领导人的另一番‘暗示’。试想想,万一领导人访港期间有人发动抗议,甚至来个‘拦途上访’,届时港府如何担当得起?” 香港《信报》署名林行止的评论称:“在一般情况下,市民对安检引起的种种不便,都能包容,何以这次特别敏感?”“笔者反复检视、思量事件的经过,得出此为‘曾氏综合政’有以致之。”“在曾荫权治下,”“市民对他少有好感;问题不是他没管治之术,而是他没首长风范,把‘忠则尽命’表面化,还把握一切机会向其接触到的京官倾情表达,哪里见到‘共’帮人、‘中’字号便如中蛊,额头发烧、骨头发软,矮了一截,那使港人打从心里感到难过难堪,对他少了敬重;而长于政治老于世故的‘老共’看在心里,也未必瞧得起曾荫权和他领导的特区。”“这次港大事件,警方过分紧张,为社会制造诸多不便,要不是‘曾氏综合政’倾向于过犹不及,警队所承受的压力不是那么大,市民会有那么多麻烦?”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观察: 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关键时刻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民意,这是现行刑诉法的第二次修正,修正内容有可能超过原条文的1/4。修正的大方向显然是保障人权、限制公权力,这个大方向是中国社会这十几年对公平正义不断追求的结果,今天中国人对程序正义的觉醒是空前的。然而中外舆论对刑诉法修正案并未报以掌声,反而围绕‘拘留通知条款’提出并不专业的质疑,认为修正案对就拘捕通知家属的几项例外规定,是为‘秘密拘捕’埋下的伏笔,一些人宣称这是刑诉法的‘明显的倒退’。 ” 广东《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称: “ 以草案全文正式发布为节点,法律界人士对于本部草案的评价态度迥异。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在此前后,刑诉法草案呈现给公众的印象甚至可用截然相反来形容:草案公布前,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所能看到的皆是被归结为几大‘亮点’的正面评价;但在期待值日渐升高的时候,摆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部令人五味杂陈的草案文本。‘进步处如小脚老太,退步的地方像奸夫狂奔’,这已不是个别法律人的个别感慨。”“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关键时刻,它关乎中国法治的整体进程,并将直接影响亿万共和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刑诉法大修,必须直面公众的所有不安与恐惧,更好地体现‘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的程序法要义。” 北京《经济观察网》署名张培鸿的评论称:“真正的问题不是允不允许秘密侦查和监听监视的问题,而是该如何限制这些措施被滥用,防止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对此问题,草案的规定完全不能让人放心。且不说它将通过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手段得到的线索和材料完全合法化、证据化了,而且启动这些针对不特定公民实施的手段在审批和决策程序上又实在过于随意,因此一旦颁布实施,势必面临被滥用的危险,严重侵犯人权。”“至于监视居住措施,在司法实践中使用的虽然不多,但此次修改却有几处值得警惕的动向:一是明确了可以不在自己家中,而是法定羁押场所之外的其它地方实施监视居住,这事实上已经是一种变相羁押;二是草案规定有碍侦查或者符合其它情形的,可以不告知家属监视居住的地点,这事实上就是所谓的‘强迫失踪’。鉴于监视居住时间可以长达半年,草案一旦获得通过,将是非常恐怖的。” 重庆《时代信报》署名郭文婧的评论称:“‘秘密拘捕’或许有存在的某种必要,简单将‘秘密拘捕’入法说成是刑法的大倒退,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我们必须坚持一点,‘秘密拘捕’是例外,是特殊情况,而绝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常态。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无程序正义,即无正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九条规定:‘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也就是说,即使是“秘密拘捕”,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并经正当的法律程序才能使用。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草案’让我们看到了可以‘秘密拘捕’的根据,却没让我们看到相应的程序和救济措施。”“法治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有法必依’来慢慢塑型。而对法治信仰的破坏,是非常容易的,一条不符合人性、人权的法律规定,一次不公正的法律适用,就可能将一个人的法律信仰大厦颠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立法,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观察: 国企奢靡之风是体制的产物

北京《法制日报》署名王石川的评论称: “哈药六厂的‘皇宫’,正是老百姓的惶恐,它越奢靡,人们越担心药贵,此外人们还惶恐于国企利润的流向,如果利润被糟蹋,受损的是国人利益。”“近几年,央企上缴分红不足,是坊间诟病的一大焦点话题。就连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0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也认为,目前中国央企给国家分红不足,使得不断增长的利润并没有通过再分配回馈给社会。”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署名一记者的评论称:“哈药六厂生产的‘纯中纯’饮用水致癌物超标风波尚未过去,又因主楼豪华装潢赛皇宫而引发质疑。”“哈药六厂接连爆出的这两条负面消息,都是很容易引来观者恶感的事件。前者涉及敏感的食品安全问题,后者涉嫌的是一个国企的挥霍。而当两起事件在时间上又如此密集时,舆论的激烈情绪自然就不难理解了。”“人们仍然清晰地记得,两年前中石化的‘天价吊灯’事件,被视为垄断企业奢侈型消费的标本案例,一度引发的是怎样的批评潮。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一向是暴利型企业的样板。一边是极少的分红,一边是奢侈型的消费,两相比较来看,确实让社会舆论情何以堪。” “概言之,哈药六厂暴露出的问题,并不孤立,是这个社会上相关问题的缩影。哈药六厂只是一个‘靶子’,在承受着宽泛意义上的舆论批评聚焦之后的痛楚。” 上海《文汇报》署名顾骏的评论称:“问题在于,哈药六厂挥霍公帑背后的体制机制因素,在国有企业乃至各地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不同表现形式下,其共同特征就是将公共利益或公共资源部门化。仅仅今年引发舆论强烈而且集中质疑的几起公共事件,如故宫‘十重门’、由郭美美炫富而发端的官办慈善机构不规范运作,等等,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公共管理的职权配置和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本应服务于公共目标,但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却有可能演变成部门私利,成为一小部分人可以形式上合法地享受甚或直接非法地占有的猎物,形形色色的‘监守自盗’层出不穷。”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张华的评论称:“在中国这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大型国营企业拥有无上的政治光环,代表着国家的政治属性,拥有超凡地位:可获国有银行提供大量贷款,国家政策的偏袒,垄断经营及收费高昂,只需上缴小部份利润,毋须公开财务状况,更不须向公众问责。大型国企轻而易举就可在行政主导的市场经济获得的暴利,其出路无非四种。一,被负责人贪污掉;二,变成员工的高薪及优厚福利;三,建造超豪华办公楼,购买先进设备及吃喝开会旅游等行政开支;四,在中央要员心腹的辖区内投资,刺激当地经济,又或跟领导人家族的企业合作,间接向中央领导输送利益。可以说,国企奢靡之风乃体制之产物,体制一日不改、奢华之风绝不会改变!” 北京《中国经济网》署名任超文的的评论称:“哈药六厂的豪华装修再一次证明,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举措都难以根除国企觊觎利润私分蛋糕的欲望,只有建立系统完善、特别是透明可监督的国企利润分配模式才能使财尽其用,进而有效遏制分配过程中的贪污腐败,以及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等衍生问题。”  

阅读更多

BBC | 音频下载:BBC中文网系列节目《百年沧桑话中国》

BBC中文网特别推出35集大型系列节目《百年沧桑话中国》,欢迎网友下载。 这部系列首播于20世纪末,是为迎接千禧之年而做。我们邀请听众通过中国与海外众多历史见证人的回忆和专家学者的观察评论,以及大量的历史音响档案,回顾中国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 这套节目一共35集, 我们将在每周三更换。

阅读更多

BBC | 记者来鸿:上传下载干革命

看不见的相机、卫星电话,向外部世界传递着信息 在贝鲁特,两名来自邻国叙利亚的年轻人在网上积极活动,支持国内的抗议示威,期盼着祖国的变革 BBC 记者侯赛因走访了这两位靠“上传下载干革命”的青年异见者。 贝鲁特。在一间狭小拥挤、弥漫着烟雾的公寓内,我遇到了两位年轻人。现在,在我看来,他们把叙利亚的抗议示威具体化了。 这两人都是流亡者,先后逃离了阿萨德统治下的利比亚。现在在黎巴嫩,过着非常相似的地下生活。 其中一人名叫拉米·纳克赫尔,在推特圈儿中,化名马拉斯·奥姆兰。今年1月,拉米被迫逃离叙利亚。当时,安全部门开始怀疑,他在脸书上激烈批评叙利亚当局。 拉米年纪不大,但人很严肃。他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仿佛都是伴随着电脑完成的。他每时每刻都在网上关注国内的抗议示威,孜孜不倦地向世界各地发布叙利亚事态的进展。 叙利亚的抗议示威开始后只有几个星期,我们第一次在贝鲁特见面。 和其他一些异见者不同的是,拉米不怕在摄像机前露面,解释从叙利亚搜集新闻、以及如何向大众媒体传播这些新闻的过程。 那天是星期五,穆斯林的祈祷日。拉米和网上的其他活跃分子一道,等待着国内传来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和当局强硬压制的消息。公寓内充满了焦虑、不安。 一段视频 拉米好像靠香烟和上网过活 被人引见给拉米之后没过多久,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运到了大马士革。拉米的全部存在价值,仿佛都奉献给了他所说的“叙利亚斗争”。 看上去,他可能好几个星期都没睡过囫囵觉了。拉米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只有当外国电视和电台请他去做现场连线时才暂时走出房间。 我坐在拉米身旁,看着他监视脸书和推特。突然,电邮发来一段视频,标题是“哈马市的烈士”。拉米说,“我一般都不看这类视频。”但是,他还是点击了一下打开邮件。 我做好准备,原本以为屏幕上会出现死尸的画面。但是,这段视频中的男子刚刚中弹倒在地下,一片深红渗透了他身上的衣服。身边有一些人在手忙脚乱地急救,另外一些人则举着手机拍照。 拉米和我都大受震惊,一时无语。过了片刻,拉米突然站起身来,走出屋外。 我留在屏幕前,看着最后一幅静止的画面。在任何一个其他地方或者场景之下,旁观者拍照死亡的现场,都会被看作丑陋的行为。但是在这里,好像每个人都有分配好的任务—-你的任务是挽救生命,我的任务是拍照取证。 那天晚些时候,我看到新闻报道,一人在哈马市被打死。这一次,我可以清楚地想起死者的样子。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诗人 另外一名流亡的异见者是奥马尔·艾迪尔比。他和拉米看上去很不同,但同样很有说服力。 奥马尔说,我是诗人,不是政客 奥马尔有个年幼的儿子。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为下一代创建一个更美好的叙利亚。 和拉米不同的是,今年三月抗议示威刚刚开始有动静的时候,奥马尔仍然在叙利亚。他也开始鼓动、组织人们上街。 他说,第一次在大马士革示威集会是为了声援埃及、突尼斯。当局甚至曾经鼓励他们,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声援别人家的民主同时却在自己家里搞打压的滑稽之处。 和拉米一样,奥马尔心中也很内疚。在被他说服上街的人当中,有些就在他的眼前被打死。很明显,他深切地体味着别人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责任。 支撑奥马尔的是一个理念:一个能够让他引以自豪的叙利亚,一个能与邻里和平共处的叙利亚。 奥马尔的一番话不仅非常诚挚,而且字字句句都能拨动人的心弦。摄像机停止后,我说,将来,你应该在叙利亚参加竞选。 奥马尔笑了笑,摇摇头说,我不会去的。我是诗人,不是政客。 17 个密码 随着示威活动的继续展开,富有的叙利亚流亡者开始在贝鲁特购买卫星电话,然后走私带到边境另一边。 这样做很危险。但是,在当局试图将示威者彼此、以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掐断的时候,卫星电话是活跃人士的生命线。 活跃人士互相掌握着对方的密码。如果其中一个人被逮捕、突然失去了联络,那个密码很快就会被改掉,以防止信息落入阿萨德令人生畏的安全部门手里。 在我和拉米的一次会晤中,他承认,他掌握的20个密码当中,已经改掉了17个。这就意味着,20个人中,17人已经被捕了。 在黎巴嫩,叙利亚异见人士生活在一个秘密世界中。我从来也没搞明白,拉米和奥马尔是否互相认识。 他们两人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叙利亚抗议示威的结果。也许现在他们并没有距离目标更近,但是,拉米和奥马尔都坚信不疑,最终,他们一定会胜利。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