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美国之音何清涟 | 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

这篇博文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激发”出来的。 对付那些批评中国政府腐败与社会弊端的人,中国的“爱国主义者”有一常备武器:“真正爱国的人不会嫌弃自己的祖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这句话已经收进五毛培训教材。使用者以为这是真理,一般人也很少想到这段话的荒唐,经不起推敲。 9月11日晚,我在微博上遭遇了这条经典语录。我决定回应,于是回答说:“@丐帮长老上传‘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的帖子虽老掉牙,但还应指出一条他没想到的道理:既要用虚拟的母子血缘关系来表示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其权利与义务应是双向的,‘母亲’待子女要公平,哪有‘母亲’让部分子女享尽豪华,大部分子女艰难度日甚至流落街头,母不慈,子女如何能孝?”“对 @丐帮长老‘狗不嫌家贫’的回复:在中国如不幸投生为狗,得了主人恩赐的骨头之后,除看家护院咬人尽忠之外,还得准备贡献皮肉。但问题是:14亿中国人不是狗,是 人,是人就得有人的尊严。你既为‘丐帮长老’,以求乞为乐,自然不以做狗为耻,只是还要将所有国人比之为狗,让我等为人者情何以堪?” 不到一个小时内,这两条微博分别得到了数百条转播与回复,有说是后母的,有不承认人民与政府之间是母子关系的,还有人表示说这两条博文“于平稳中颠覆了这条经典五毛语录”。令我诧异的却是这两条微博很快就被屏蔽。 于是我想起共产文化的一个特点,即喜欢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比喻人民与国家(实际是代表国家的政权)的关系,中国那只由雷锋唱成经典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还有在80年代出现的“党啊,亲爱的妈妈”,都是用虚拟的母子血缘关系来借喻党与人民的关系,而且被赋予一种儿子对母亲之间的单向的不可背叛之含义,不管这位“母亲” 做了多少不好的事情、犯了多少错,“子女”连批评的权利都没有,脱离、背叛都是违反“伦常”的。当年斯大林就以“苏联各族人民的父亲”自居,金日成与金正日父子两代都是“朝鲜人民的父亲”。其他独裁者也有类似爱好,比如卡扎菲就曾是“利比亚人民的好父亲”。 但中共偏好用虚拟血缘关系界定人民与其关系,还有一个源头,即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收养义子,结拜兄弟这种虚拟血缘关系大行其道有三个高峰时期。最早是在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样板是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尤其是刘备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旧了可以换,手足断不可再续”,成了后来中国江湖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每逢乱世,权力利益的分配与维护主要依靠刀剑来完成之时,异姓兄弟、以及义子养子之类的就多了起来。比如唐五代的养子之风。为今人熟悉的是清末会党组织的结构,天地会、洪门、漕帮均是以父子兄弟姐妹等虚拟血缘关系来建构会党成员内部关系。如果要总结,大致是这样,在朝代鼎革时期或权力斗争十分激烈的政治不稳定时期,社会上层偏好用虚拟血缘关系来强化自己的关系网络,或结成新的利益共同体;社会下层因为难以通过正常的管道获得社会认同和资源,通过虚拟血缘关系形成一种互利互助的保护关系,就成为中国底层社会成员扩大关系网络的生存手段。当年中共起家时,在工人农民运动中的动员口号就是“大家都是阶级兄弟姐妹”。 目前,中共仍然沿用“母子关系”界定“党(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其深层因素应该是对自身统治缺乏政治合法性的一种恐慌感。因为这个政权是用枪杆子打下来的,也从来不想将其政治合法性转换成选票。网上流传的那句已故元老王震等人的话“这个政权是用三千万人头换来的,谁想要,拿人头来换”,就是中共政治逻辑的体现。也因此,中共始终不愿意建立现代政治中不可或缺的利益分配关系与利益集团的谈判机制,希望仍然由党掌控一切资源及分配大权,这种潜意识就表现为在舆论上仍然坚守多年来的宣传,希望人民仍然守定成年“子女”无条件向“母亲”尽孝的位置,以此消解人民希望通过利益博弈来争取自己权益的要求,维持原来的社会等级。而这位“母亲”对人民这“儿子”的幼年哺育之恩,仍然用“红色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类宣传替代。其实有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照样生生不息,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人民整体上遭受的痛苦及死亡人数,比万恶的旧社会还要多。 21世纪是后发展国家人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随着中国人权利意识的觉醒,这种希望通过虚拟血缘的母子关系教化民众,让民众谨守“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道德谕令,维持社会凝聚力,只能说是中共宣传文化陷入黔驴技穷之境,它经不起认真的解构,这可能就是我那两条微博被迅速删除的原因。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许通美:南中国海的主权纷争

许通美:南中国海的主权纷争 (2011-09-1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52年来最多 美国穷人去年达4620万 [中国早点] 不能说的秘密 [全球反恐] 王义桅:九一一对美国的七大教训 [中美关系] 中国新增部队 导弹能打到美任何地方 ● 许通美   南中国海的局势在过去两年不断升温。因为联合国的一个组织,为沿海国家对延伸大陆架提出要求设下了期限,在2009年于是出现了好些对主权要求的争执,包括由马来西亚和越南联合提出的要求,以及中国的反应。   南中国海海域也发生了一些事件:中国和越南间的捕鱼纠纷;中国同菲律宾关于收集地震资料,及菲律宾同越南对石油公司探讨碳氢化合物的争执。   在去年7月于河内举行的亚细安区域论坛上,中国外长和美国国务卿也就此针锋相对。   对南中国海课题的讨论很多,但对所牵涉的法律和事实的重要问题还是不明确。我将尝试回答10个最常被提及的问题。   问题一:什么和哪里是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其北部是中国;东部是菲律宾;西部是越南;东南部是东马来西亚和文莱;西南部则是印度尼西亚和西马来西亚。整个海域的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它是全球公共领域之一的太平洋的一部分。   问题二:南中国海有什么重要性?   首先,它是贸易、航运和资讯的通道。世界贸易的80%依靠海运。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和世界一半石油和气体燃料的运输都经过南中国海。因此,南中国海的航运自由对中国、日本、韩国、亚细安和其他贸易伙伴及海上强国至关重要。   其次,南中国海含有丰富的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鱼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捕鱼则是住在沿海地带数以百万计的亚洲人的主要生计。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法国核电站爆炸的冲击波

法国核电站爆炸的冲击波 (2011-09-1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52年来最多 美国穷人去年达4620万 [中国早点] 不能说的秘密 [全球反恐] 王义桅:九一一对美国的七大教训 [中美关系] 中国新增部队 导弹能打到美任何地方 ● 张敬伟   在全球华人喜迎中秋之际,法兰西却发生了一起核电站爆炸事故。据英国BBC报道,发生爆炸的是位于法国南部省份的马尔库尔(Marcoule)核电站。据悉,爆炸已经造成一死三伤并有3万升铀溶液溢出,并可能流进附近河流,未来形势不容乐观。更为讽刺的是,这家核电站被法国公司阿海珐(Areva)用来处理核废料,而阿海珐为地震中发生核泄漏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提供核燃料。   事故原因目前不得而知,但这场核电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很有可能将很快从法国蔓延至欧洲大陆乃至全球,让国际社会再次产生核恐惧,并对核电未来进行深刻反思。   人们对核电的恐惧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强烈。在亚洲,一场并不算突然的大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放射物外泄的次生灾害。号称高科技的日本国,面对核泄漏的风险几乎无计可施,只能用最为笨拙和原始的海水冷却方式应对危机。遗憾的事,日本核泄漏的污染和风险并未随着灾后重建而消弭,亚洲乃至美国还在检测着核废液是否随着太平洋的波涛到了本国海岸。在欧洲,如果算上斯洛文尼亚和乌克兰核电站事故,法国核电站爆炸已经是第三次了。   相比日本,欧洲不仅拥有核电高科技,而且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这三场核电事故,对欧洲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可想而知。之前,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德国已经通过法案,确定到2022年左右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如果说之前德国民意对此还有争议的话,法国核电站爆炸将可能坚定德国上下关闭核电站的决心。 法国未必有决心放弃核电   德国下得了决心,法国未必。首先,法国是严重缺乏一次性能源的国家;其次,法国核电技术世界领先,和美国日本在全球三足鼎立;其三,法国发电量的85%来自核电,离开核电,法国整个国家将要停摆。除此之外,由于法国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和核电技术全球领先,出口核电技术和设备,已经成为法国抢滩全球市场和出口创汇的主力。可以说,核电产业攸关法国核心国家利益。   关键是,除了技术和装备,法国人也为自己标准化和一元化的核电管理模式,严密的废料监控方式引以为豪。他们认为,靠完善的立法、严密的监管,安全的监控,就能确保核电安全,为法国人服务和创汇。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到2011年,法国50%的核电机组服役超过30年,设备老化带来了潜在的核风险。不过,第三代核电反应堆机组要到明年才能建成,批量建设则要等到2015年以后。由于福岛核电泄漏主要是机组设备老化所致,也就意味着法国50%的核电机组存在着风险。此次核电站爆炸,为法国核电事业敲响了警钟,也给沾沾自喜的法国以猛然的当头棒喝。   日本、法国两大核电强国先后发生核电事故,其他国家还敢大刀阔斧地发展核电吗?这确实是个难题。核电和其他能源利用不同,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一旦遭遇“万一”,就会酿成大事故,而在核污染面前,人类几乎没有更好的破解之策,只能靠原始的封存,或者时间去冲淡灾难和悲剧。因此,在人类现有的科技局限下,发展核电站是危险的选择,有时甚至是饮鸩止渴。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张云:九一一事件与美国的变与不变

张云:九一一事件与美国的变与不变 (2011-09-1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52年来最多 美国穷人去年达4620万 [中国早点] 不能说的秘密 [全球反恐] 王义桅:九一一对美国的七大教训 [中美关系] 中国新增部队 导弹能打到美任何地方 ● 张云   历史似乎总喜欢同人们开玩笑,美国纪念九一一事件十周年的前夕,6月奥巴马总统宣布从阿富汗撤军,8月初美国两党在最后一刻才就放宽债务上限达成妥协,而后标普(S&P)取消了美国长期以来AAA顶尖信用评级。布什前总统发动“全球反恐战争”后美国没再受到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功绩”似乎被上述预示着美国衰落事件的阴影遮盖了。反思过去十年美国的反恐行动,笔者认为,九一一事件和“反恐战争”的确改变了美国,但从另一些层面来看,九一一也没有改变美国。 巨大代价与短暂的单极时代   过去十年,美国总体而言享受了短暂的至高无上单极时代带来的光荣,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物质代价,美国的国家运转也以“反恐”为中心。   首先,过去十年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美国处于长期战争状态,并付出了巨大物质代价。为了支付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争以及“胜利”的国家重建(处于经常的恐怖袭击中),美国财政某种意义上成了“战争财政”。十年前,美国的财政有盈余,而十年后的2011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预计达到1.58万亿美元。10年间,美国国防预算翻了一倍,今年国防预算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2000年,美国联邦债务为3.5万亿美元,与GDP比值为35%,2010年美国联邦债务将达到9万亿美元,与GDP比值达到62%,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近2万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计算,到2020年该比率将会达到90%,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算2015年该比率就会达到100%。   此外,布朗大学的研究指出,约6000多名美国军人丧生,按照非常保守的估计大约有13万7000的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平民在战争中丧生,并造成了780万难民。而战争最后的成本(包括利息支付,老兵赡养等)将高达4万亿美元,这将是越战的4倍。反恐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让美国政府变成了“反恐政府”,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新设立了由22个部门构成的本土安全部。而且,几乎政府所有机构内都设立了相应的反恐部门,例如财务部属下也有反恐部门。反恐预算还带来了巨大的“反恐产业”,据《华盛顿邮报》去年报道,有超过1200个政府机构和2000家公司为反恐项目服务。   第二,美国十年反恐的隐性成本体现在软实力的牺牲上。在国际上,美国无视联合国,奉行“单边主义”,美国的北约盟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追随美国了。关塔那摩的虐待战俘、刑讯逼供、以及将嫌疑人转送到埃及等国的秘密警察审讯等违背日内瓦人权公约的行为,让美国在道义上备受国内及国际社会严重质疑,一夜之间,似乎美国自己就成了“流氓国家”。在国内,《爱国者法》(The Patriot Act)授权国家安全局,可以国家安全与反恐为由对私人电话、邮件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监听、录音,甚至有权向银行、医生等方面获得被监查者的信息。被誉为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在过去十年已成为了完全被监视的国家。 十年反恐 美国未更改战略目标   眼下许多人似乎把过去十年美国的变化看成是美国的衰落,并且将所有的责任推给布什前总统。此时下此定论,恐怕有失公允。   冷战结束为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1989年,弗朗西斯· 福山(Yoshihiro 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的终结》,认为自由民主体制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态。1991年,查尔斯·库拉桑马发表的《单极时刻》提出美国必须“领导一个单极世界,无愧坦然地(unashamedly)制定世界秩序规则,并准备好实施这些规则。”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美国经济前景堪忧

美国经济前景堪忧 (2011-09-1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52年来最多 美国穷人去年达4620万 [中国早点] 不能说的秘密 [全球反恐] 王义桅:九一一对美国的七大教训 [中美关系] 中国新增部队 导弹能打到美任何地方   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动总值4470亿美元的就业法案,计划通过减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来促进就业和提振经济之际,美国人口普查局新出炉的一项报告,却令人对这个世界第一富国的经济前景感到忧虑。   根据美普局9月13日发布的《2010年美国收入、贫困和医疗保险报告》中的各项统计数据,美国的贫困率从2009年的14.3%上升至2010年的15.1%,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沦为贫民(根据美国官方定义,2010年,一个人年收入在1万1139美元以下、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在2万2314美元以下即为处于贫困线下的贫民)的人数多达4620万,更是美普局发布相关数据52年来最高的;家庭年均中位收入从2009年的5万零599美元减至2010年的4万9445美元,下降了2.3%;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去年增至4990万,比前年多出9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6.3%。   美普局数据反映出的情况,比不少经济学家预期的还要严重。这也说明了美国在2007年注资千亿美元挽救次贷危机后所出现的所谓经济复苏,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从中获益。   失业率长期高企是美国面临的另一严重问题。美国8月份的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当月新增就业岗位为零,失业率依然保持在9.1%的高位。尽管奥巴马总统希望通过就业法案来解决问题,但是他提出向富人征税的主张却受到茶党和共和党的反对。9月13日,籍籍无名的共和党候选人图尔纳(Bob Turner),在纽约州举行的联邦众议员中期选举中,竟然在这个民主党固守了88年的势力地盘,击败了出身政治世家的民主党候选人韦普林(David Weprin)。这个意外胜利,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共和党的议价能力,使奥巴马政府在推动就业法案方面遇到更大的困难。   持续多年的高失业率,必然造成美国人收入减少。事实上,美国家庭年均中位收入减少已经连续了好几年,从2007年至2010年下降了6.4%。这样的情况,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未见的。收入不断下降,又无法找到工作,必然会影响美国人的消费能力。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消费能力下降,就意味着进口减少,这又会冲击到那些以出口为主、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包括不少新兴经济体的经济。   比起长期依赖高福利制度而被讥为“懒汉”的欧洲人,深受“五月花号”清教徒精神影响的美国人其实是很勤劳的,因此几代美国人才能通过辛勤致富来实现“美国梦”。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这些年来,美国企业或是把厂房外迁,或是把业务外包,致使越来越多美国人陷入“我要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窘境。久而久之,就有更多人失业,更多人贫困,需要救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久前,一名美国失业男子因为没有医疗保险,买不起抗生素,结果死于智齿发炎引发的大脑感染,就是美国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致使美国陷入困境的全球化魔咒,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后,世界各国经济都按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利润”的资本主义法则运作所致。这个魔咒是所有经济体都会面对的,我国也不例外,电子业因为全球经济放缓,订单减少,使得员工失去加班机会少了三成薪水,就是魔咒在起作用。   美国的经济困境是否会导致“二次衰退”的出现,迹象是较前明显了。与几年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相比,这一回如果再次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美国经济疲软,欧洲又面对债务危机。在上次危机中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萧条的增长引擎中国,正在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探讨联手救助欧洲,能否发挥作用,又能起着多大作用,尚待观察。毫无疑问的是,在全球化下受益或受害的各国,只能齐心协力才能解除这个魔咒的封印。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