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中国体育: 虚报年龄国际奥委禠夺中国体操队铜牌

澳大利亚悉尼

(Photo: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2.5)

中国体操队成员夸大年龄以参加奥运会曾被质疑,至今终被证实,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禠夺中国队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所获的体操女子团体铜牌,原因是体操队主力队员董芳霄参赛时未满十六周岁,奖牌改授予当年成绩排名第四的美国队。董芳霄其余两项个人成续亦被取消。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经传媒揭露,身为裁判的董芳霄的注册出生日期为1986年1月23日,与她在参赛悉尼奥运会时上报的1983年1月20日不符,以前者计算,董出赛2000年悉尼奥运时应为十四周岁,低于国际体联的运动员最低年龄规定。

国际体联调查后在今年二月公布,指董芳霄出赛悉尼奥运时不足十六岁,决定取消其在悉尼奥运会、1999年天津世锦赛及2000年世界杯总决赛的比赛成绩。

中国体育总局其后仍坚称,中国体操队没有造假,董芳霄的年龄在退役后被改小三岁,是其个人及家人的行为。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28日开会后显然不接受中国队的解释,决定取消董芳霄在悉尼奥运会上女子个人自由体操和跳马的第六、七名成绩,收回并重新分配有董芳霄参加的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的女子团体铜牌。

关键词 : 中国体育


阅读更多

台湾来鸿:旧居遗址有深意

王超华 台湾自由撰稿人 风光旖旎的台湾日月潭 两岸开放旅游之后,台湾的日月潭、太鲁阁、野柳等自然风景区固然天天陆客不断,故宫和中正纪念堂等与国史有关的地方同样是他们的最爱。本地做旅游生意的人,在申请立案或招揽游客时,也会以此为卖点。 上个月,一口地道北京话的亲友来玩;原准备去看新竹北埔客家村,计程车司机一听他们说话,立刻问为什么不去张学良故居,那是老蒋软禁少帅十三年的地方。这几位本来就爱好近代史,于是驱车前往,竟然走了近两小时的深山险路才到。山里清泉淙淙,吊桥横跨,怀古思乡的好地方。只可惜,这是易地重建的故居。原来那幢日据时期的建筑,被山洪冲毁,只剩地基,现已开辟为遗址公园。 大陆从一九五零年代就设立并保护名人故居,原本比台湾开始得早;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如今又遭房地产狂轰滥炸,能保留下来就算幸运。改革以来新开发设立的故居旧址,不少很有韵味,但一经重建就难免失真。台湾也有同样的问题。 民国政府播迁台湾,自己总觉得是临时状态,很久都没有注意文化建设。保护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大约是在中美建交、蒋经国转而重视本土建设的一九八零年代才开始。就连胡适这样的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都拖延到世纪末才确立。其中一大半经费来自美国友人捐赠。 民国几位著名人物来台后在台北地区的故居,都曾受益于二十一世纪初龙应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时的深谋远虑。林语堂故居,钱穆故居,都是那时落实委托东吴大学,建筑得以修复,管理进入正轨。 阎锡山的故居和墓地比较偏僻,不通公车,由他一位昔日老兵张先生长期看护。我们去造访时,张先生几次提到龙局长,感谢她关注,故居终于在前两年划为古迹。 文化官员是否能为社会长远利益着想,是否能负责任地保存具有各种不同价值的文化遗存,代表了社会的文明水准。台湾在这方面有若干欠缺,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比如,在关于古迹和故居的文宣材料中,文化意义正逐渐让位于旅游经济上急功近利的考量。制作者好像生怕访客会只进一家门,总要在网页上同时罗列当地不下五六种其他旅游项目,建议游客参访。结果,主项本来的意味无形中削弱很多。 名人故居中,这种现象不明显,但也不是没有。林语堂故居带阳台的正屋,原本是林氏客厅,现在成了餐饮部。虽然午餐精美可口,但总让人觉得整体上有喧宾夺主之嫌。林氏物品陈列,是他生前原样吗?不知主人家原来的洗手间设在哪里,应该不会是现在这样在楼下吧? 与此类似但更成问题的,还有政治干扰。绿岛上的人权文化园区,是曾在那里服刑的前政治犯施明德一九九七年担任立法委员时提议,在各方支持下设立的。前任总统李登辉和陈水扁曾分别出席那里人权纪念碑的落成和落成纪念日等活动。现任总统马英九还没有去过那里。 从2005年开始,这里每年举行绿岛人权艺术季。但园区的官方网站却没有2009年活动的正式记录。去年和今年的人权艺术季必须要到另外两个分别单列而且有版权的网址去找。那里的园区介绍很详细,只是去年那个网站竟然没有提供任何链接,即使是文建会委托代管园区的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也仅列出电话号码。今年情况好多了,相关链接一一显示。但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活动却是由台北一家公司独揽,排斥相关国立单位? 我们特意去绿岛参观人权文化园区,竟然差点与其失之交臂。当然,那么大一个建筑群,不会看不见。问题是去政治犯监房八卦楼的大院入口前有一堵写满旧式文宣的墙,却没有任何导览指示牌。我们顺着围墙转了半天,最后跑回大厅询问才知道要怎样走。 骑着租来的自行车环绿岛一圈,随时可以看到各种醒目的导览标牌。为什么这个人权文化园区的指示牌不能做得更醒目一些呢? 急于赚旅游者的钱,加上有意消除反对党执政时的痕迹,这种保护文化遗产的导向,恐怕不是台湾社会长久发展的幸事。 联络/荐言 须填写项目 你的意见反馈: 你的联络资料: 姓名: 国家、城鎮: 电邮地址: 电话: 你的信息: 你的信息 总字数不超过300字:0 免责声明 我愿意让网络制作人员与我联络

阅读更多

中国网络: 互联网中文域名七月起可全面开通

山西长治一网吧

路透社/Stringer

全球华语网民可望在今年七月后直接使用繁体或简体的「.中国」域名,登入网站,打破英文垄断互联网域名的局面。不过,有评论指,中文域名笔划多,流行程度将不及英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二十八日宣布,互联网名称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已通过以简体和繁体“.中国”登记域名,两种文字同样有效,而在网址输入中文句号「。」,效果会与英文字符「.」相同。

上海世博已率先设立中文域名「上海世博会。中国」,方便全球华语网民登入。

《新京报》引述CNNIC主任助理齐麟表示,一切顺利的话,全球华语网民七月起即可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纯中文域名后缀访问互联网。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在中国大陆试行,并有公司提供中文域名服务,但并不流行,业界人士指出,中文笔划比英文多,怀疑其日后的流行程度,单以「中国」一词为例,英文只须输入两个键码,中文则至少须输入六个键码。

不过,亦有网民指出,如以谷哥拼音输入法,个别网站的输入速度不比英文慢,因为有关网站单以拉丁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加空格来输入,例如中国流行的百度网站,谷哥输入要按键BK空格加句号加ZG空格,然后输入,与用英文打BAIKE点CN,然后输入的敲打键盘次数是一样的,相信随着中文域名的流行,中英文笔划差异的问题可望缩少。

关键词 : 中国网络


阅读更多

腾龙说事:高速铁路,英国第四次运输革命?

BBC中文网 腾龙 史蒂芬森蒸汽机车一号是在世界上第一条成功的商业性铁路运输线上奔跑的第一台机车。 火车的摇篮,铁路的鼻祖…让火车跑快点,竟然要打出革命的旗帜? 中国说有志承建跨洲际的高速铁路,让新东方快车在欧亚大陆千里驰骋。 手笔之大,犹如泼墨写意;信心之足,胜似闲庭信步(或像我女儿在客厅地板上搭玩具火车一样随心所欲)。 无独有偶。英国运输大臣阿德尼斯勋爵(Transport Secretary Lord Adonis)也在议会向国人展示了英国兴建高速铁路的蓝图。 120英里,170亿英镑,2025年 计划中贯通英伦岛南北的高速铁路,第一阶段从伦敦到伯明翰,距离120英里,预算耗资158亿-174亿英镑。 如果一切按计划走,最早可以在2017年开始动工,2025年通车。250英里的时速可以将伦敦到伯明翰的时间缩短到49分钟。 如果实现了第一步,还有决心(和钱)继续北进的话,蓝图中的高速铁路从伯明翰分叉,成Y字型连通英格兰腹地的利物浦、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利兹。 理想中的终点站是苏格兰的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不过,这遥远到了甚至不能预计一个时间表的程度。(跨世纪工程?) 阿德尼斯爵士说,如果高铁工程上马,将吹响21世纪英国第四次运输革命的号角! 英国的运输革命史 18世纪,英国修建完善了其运河网络,第一批工业化制造业产品通过运河运往英国各地,被视为是英国第一次运输革命。 19世纪,英国人领导的第二次运输革命—铁路运输,不但彻底改变了英国,毫不夸张的说,也彻底改变了世界。 人们都知道,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铁路。恐怕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条成功的商业性铁路运输线早在1825年就确立了,这就是史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的Stockton and Darlington铁路线。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铁路不但像蜘蛛网一样覆盖了英伦三岛的城镇乡村,而且伴随着日不落帝国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20世纪,铁路为公路让路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运输重点就开始从铁路向公路倾斜。1959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起,经过30年,完成了覆盖全国的公路网,20世纪的英国第三次运输革命大业成就。 而这个过程中,英国的铁路却是江河日下,破败萎缩,惨淡经营。 我刚来英国的时候,住在北伦敦的Finsbury Park,虽然是闹市,出门就是一条跑步的林荫道。两旁茂密的灌木丛挡住了咫尺之外的房屋车流,恍如置身乡间小径。只是隔不远,道旁就有一个站台,或是一个过街涵洞,绿草从退色的红砖缝中窜出,透着沧桑。 后来发现,英国各地,无论是城镇乡村,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小道–这其实是拆掉了铁轨、枕木的旧铁路路基。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英国公路网的延伸,5000多英里的铁路线被拆除,三分之一的火车站被关闭。 维多利亚的老底吃光了,革命了! 如今,要享受准时、舒适、廉价、愉快的火车旅行,英国人恐怕只能扶老携幼,开着汽车到旅游景点,搭乘作为旅游项目保留下来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 如果是实打实的要坐火车上班、旅行,21世纪的英国铁路…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一词以蔽之,丢人,disgrace。 如果你觉得我太过偏激、建议读读我挂在文章右边的运输大臣自己的旅行日记。 去年复活节期间,阿德尼斯勋爵拎着一个手提电脑,揣着一张普通车厢车票,独自一人倒了45条火车线,坐了2200英里的火车,亲自体验普通人坐火车的滋味。 滋味是不好受的。微服出访的体验是否给阿德尼斯勋爵筹划革命蓝图增添了灵感?不得而知。 但是,要革命就要有牺牲。英国修建高速铁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值不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挑战究竟有多大?我在下周的《腾龙说事》中继续探讨。

阅读更多

香港观察:情绪“炸弹”

叶靖斯 BBC中文网记者 香港观察 抑郁症成为许多都市的计时炸弹。 同一个周末,两篇跟精神健康有关的发布叫人摇头叹息。 先来中文大学医学院说,香港有31万人很可能患上情绪病而不自知,以为那些怎样也治不好的胃疼、头疼就是找普通医生抓点药就好。 再来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说,青少年自杀比率与父母带同子女寻死案例都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抑郁症等情绪病是自杀的一大元凶。 虽说大城市内人人有压力,但是香港的情况如此严重,又是什么理由呢? 潜伏都市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情绪中心这项调查访问了3000多名香港市民,并对其中149人作进一步的临床检测,发现大多数被访者都受到疲劳、睡眠问题等至少一种身体毛病困扰,而且身体毛病越多,患上情绪病的机会越高。 中心主管李诚教授指出,这些人本身也许没有患有什么长期病,但却经常身体不适,可是他们一般只集中在治疗症状,忽略了其背后的情绪问题。 他提出的理据是,当人体内的神经传递物质陷入失衡,诸如血清素和脑肾上腺素等,大脑就会发出错误讯息,引发疼痛等各种身体不适,甚至于反过来让情绪困扰加深。 这种情况,也许是家庭医生也看不出来,但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讳疾忌医。 但是为何讳疾忌医? 也不是第一次说了。香港人(或者说是大香港主义)的问题之一,就是看不起人家,也怕人家看不起自己。 说香港人人有压力,所言非虚,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衍生出一种质疑的心理。一个人透露自己有情绪病,人家也许就回敬一句:这么容易就有病?比你可怜的还多着呢! 这听来凉薄、冷血、偏激,但在现实世界中却见怪不怪。 在这种风气之下,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高高在上的企业高层,都不敢轻易透露自己可能患有情绪病,因为大家都怕受到歧视。 关怀社会 惠英红在颁奖礼上坦承刚从抑郁症康复过来。 这里想起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曾一度涌现的Facebook自杀练习群组和随后的各方舆论。 自杀是愚蠢的——这说法相信不会有多大的争论。可是同一句说话,有人说得摇头叹息,有人说起来却是充满鄙视。 在网上论坛讨论自杀群组议题的帖子上,最为常见的字眼又是离不开白痴跟无聊;民众茶余饭后翻开报纸,看见这些香港人抑郁患者比例有多高、患者年龄有多低的报道,也比看见别的报道更具备批判思维,随便就是一句有没有那么夸张? 轻视情绪病对于许多社会来说都是一个计时炸弹。世界卫生组织早些年也已经认定精神健康问题将对社会构成显著负担。 那到底要如何拆弹?社会关怀是许多精神病学家的一致共识。 一周多前,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最佳女主角惠英红在舞台上发表得奖感言时,亲口证实自己曾经患上抑郁症,更曾经自寻短见,还好获得家人跟朋友的支持才熬得过来。 惠英红现在成了最新鲜的抗抑郁成功例子。但愿这样的成功例子能越来越多。 或者是,跟抑郁症打交道的人能够越来越少。 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联络/荐言 须填写项目 你的意见反馈: 你的联络资料: 姓名: 国家、城鎮: 电邮地址: 电话: 你的信息: 你的信息 总字数不超过300字:0 免责声明 我愿意让网络制作人员与我联络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