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布什
陌上美国 | 前总统小布什给父亲老布什总统的悼词
发布者岂能因为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 12 月 5, 2018
美国前总统卡特、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现总统川普,以及美国各界要员和布什家族的亲友等,今天应邀出席了美国第四十一届总统乔治·H·W·布什的葬礼。...
阅读更多嗨历史 | 小布什出书夸老布什却越描越黑
发布者审查你妹 | 8 月 21, 2014
阁道大参考(http://www.gedaodigest.com/)按:小布什出版传记回顾父亲,他想借此...
阅读更多雾谷飞鸿 | 趣谈老布什总统的袜子
发布者审查你妹 | 8 月 5, 2013
老布什总统穿着国旗颜色袜子参加白宫颁奖典礼(照片:美联社) 上个月白宫举行“每日光芒奖”( Daily Point of Light Award )颁奖典礼时,欧巴马总统邀请老布什总统前来白宫一起庆祝并向获奖者颁奖,事先许多人都在猜测老布什总统会穿什么样的袜子出场,结果他坐在由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推着的轮椅上亮相,脚上穿着一双美国国旗颜色的长筒袜,顿时引起全场笑声一片。《今日美国报》在报道这一新闻时,表示老布什总统没有使大家失望,穿着极有个人特色的袜子出席白宫庆典,在一群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佳宾前,显得独具一格,引人瞩目。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穿着的国家,尤其是白领阶层,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都有约定俗成的一套规矩,这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一组成部分,可以增加对美国文化的认识。过去白领上班族一定是西装笔挺、皮鞋铮亮,近年来虽然渐渐流行穿比较不那么正规的服装上下班,尤其是许多高科技公司员工喜欢穿着休闲服上班,甚至在周五还可以将牛仔裤穿到办公室来,但东部地区,包括首都华盛顿、金融重镇纽约等,政府机构、银行总部、律师楼云集,其员工上下班的着装还是十分讲究的,绝对不会有人穿着花色袜子、运动鞋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更不要说参加正规场合的仪式了。因此,老布什总统的特色袜子,就成为新闻的花边话题。 欧巴马正在看老布什送给他的袜子(照片:白宫) 按惯例,男子穿皮鞋是不能配白色,甚至淡色袜子的,但我常常看到一些刚来美国不久的移民,穿着皮鞋但却配了一双棉布白袜,显得十分不搭调,更不用说穿皮鞋配彩色袜子了。但老布什总统偏偏就一反传统,不但穿西装、皮鞋时随心所欲地配上各种颜色的袜子,而且这些袜子的颜色还特别鲜艳,五颜六色。因此。每次老布什总统出席公众活动时,他穿什么样的袜子常常受到媒体关注。 老布什夫妇与欧巴马夫妇参加小布什总统图书馆开馆仪式(照片:小布什总统图书馆) 由于老布什总统喜欢穿颜色袜子,因此在他 89 岁生日时,“老布什总统图书馆基金会”号召民众穿上各种颜色的袜子,拍成照片放到“老布什总统图书馆基金会”的网页上,以此向老布什总统表示生日祝贺。结果大批民众自拍了各种有趣的照片,其中包括前国务卿赖斯。可惜因为版权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引用这些照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老布什总统图书馆基金会”的网站上去查阅,网址是( http://www.flickr.com/photos/georgebushfoundation/sets/72157634068817473/ ) 老布什总统喜欢颜色袜子上了瘾,他曾对记者说“我是袜子汉”( I’m a sock man ),他也告诉他的孙女,说他“喜欢好看的袜子。”小布什总统也表示,喜欢色彩鲜艳的袜子是他父亲的最新嗜好,因此家人都称他为“ GQ man ”( GQ man 有风流倜傥、衣冠楚楚之意)。 老布什总统的国旗袜子与拉拉队员的服装:绝配(照片:美联社) 老布什可以穿彩色袜子配皮鞋、西装,因为他是退任总统,而且已经是 80 多岁的高龄老人了,因此不但不会引人侧目,还有人叫好,但一般的人如果有样学样,穿着花袜子到办公室上班,恐怕就不妥了。 老布什总统上个月到白宫参加颁奖典礼时,也不忘带一双自己喜欢的袜子作为礼物送给欧巴马总统,白宫官方摄影记者拍下了他们在一起谈论这双袜子的镜头,白宫还特别将这张照片“推特”给读者,标题就是“谢谢送袜子,第 41 !”( Thanks for the socks, #41! 老布什是第 41 任总统,因此人们常以第 41 作为他的昵称)。 欧巴马总统什么时候会穿着老布什总统送给他的袜子出现在公众场合,成为媒体的又一道猜测题。 让我们大家就等着瞧吧!
阅读更多美国之音 | 前总统小布什首晤陈光诚 重点谈人权自由法治
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4 月 3, 2013
华盛顿 — 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夫人劳拉·布什美国中部时间4月3日(星期三)上午11时热情会见了正在他们的家乡德克萨斯州访问的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夫妇和两个孩子。会晤进行了大约一小时,谈论的重点是人权、自由和法治。 陈光诚在会见结束后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表示,布什总统对我们非常热情,非常感谢他们抽时间和我们交流。谈到对这次见面的印象,陈光诚说,“感觉非常好,自由、人权、法治,好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电话采访期间,由于接下来接待方安排的现场访谈即将开始,陈光诚表示,以后会详细介绍他们一家与布什总统夫妇的会见情况。 会见时在座的基督教团体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牧师对美国之音表示,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都很关注中国的人权状况和陈光诚在其家乡山东临沂受到迫害的情况,以及他侄子陈克贵仍在遭受迫害的现实。 傅希秋牧师简要介绍了会见时的谈话内容。 他指出, 这是一位美国前总统首次会见人权活动家陈光诚,会见地点在新建成的布什总统中心的自由大厅,双方交谈的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 当天下午,对华援助协会和以这位前总统名字命名的乔治·W·布什研究所举办“自由与法治”座谈会。布什研究所创办人之一兼所长吉姆•格拉斯曼(Jim K. Glassman),与陈光诚进行了现场直播的公开交谈,探讨中国的自由和法治。 对华援助协会负责人傅希秋牧师表示,该协会星期二晚上在德州美德兰市举办年度联谊会,陈光诚和袁伟静一家应邀出席。陈光诚在会上被授予对华援助协会2013年度“捍卫自由勇气奖”。去年获得此奖的是三位中国大陆法律界维权人士滕彪博士、范亚峰博士和江天勇律师。 傅希秋牧师介绍了陈光诚获奖的有关情况。 自幼双目失明的陈光诚成人后坚持自学法律,并用法律知识帮助家乡山东临沂民众维权,反抗当地实行的暴力计生政策,有“赤脚律师”之称。2006年他被当局以 故意破坏财物罪和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的 罪名判处监禁4年3个 月。这种罪名被批评人士称为莫须有。陈光诚刑满出狱后被软禁在家两年,当局并未说明软禁理由,陈光诚将其形容为“非法监禁‘。陈光诚在去年4月成功逃脱,进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美中达成协议后,陈光诚率家人到美国,现在纽约大 学学习法律。 fullrss.net
阅读更多美国之音 | 小布什夫妇将会见陈光诚一家
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4 月 3, 2013
华盛顿 — 美国前总统乔治.W 布什和夫人劳拉.布什星期三将会见正在德克萨斯州访问的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一家。会见将在新建成的布什总统中心的私人会所进行。基督教团体对华援助协会(China Aid)创办人兼会长傅希秋牧师将陪同陈光诚和袁伟静夫妇及其儿子陈克睿和女儿陈克斯参加会见。这将是陈光诚首次会见一位美国前总统。 同一天美国中部时间中午,对华援助协会和以这位前总统名字命名的乔治.W 布什研究所将举办“自由与法治”座谈会, 陈光诚将作为特邀嘉宾与会。布什研究所创办人之一兼所长吉姆•格拉斯曼(Jim K.
阅读更多雾谷飞鸿 | 美国各州首府系列(31):新罕布什尔州首府康科德
发布者审查你妹 | 1 月 24, 2013
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康科德(Concord)是州的首府,地处州的东南部,与马萨诸塞州接近,离新英格兰重镇波士顿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梅里马克河(Merrimack River)流经市区。 康科德市中心钟楼(照片:Smuttynoser) 康科德原为土著人活动区,这里河流、湖泊纵横,鲑鱼、鲟鱼、鲱鱼沿着梅里马克河不断迁徙,是捕鱼的好地方。1725年至1727年来自马萨诸塞的移民在梅里马克河西边定居,1733年定名为拉姆福德(Rumford)。但在1741年的时候,有人发现拉姆福德应属新罕布什尔管辖,由于当时北美的13个殖民地还是英国政府的领地,引发法律纠纷,官司打了20多年,一直打到英国上诉法院也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765年,才由新罕布什尔总督提出方案,最终解决了争端,并将城市重新命名为“康科德”,意为“和睦”,表示友好地解决了争端。 独立战争后,新罕布什尔成为美国最早的13个州之一,1808年州议会决定将首府定在康科德,1819年州议会首次在新建的议会大楼内开会,州议会大楼也是美国最古老议会大楼之一,这座议会大楼与位于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大楼一样,以金顶闻名。 康科德以盛产花岗岩著名,全国许多重要建筑都采用这里出产的花岗岩,如州议会大厦、首都的国会图书馆等。在早期城市的发展中,印刷工业、家具生产、马车制做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十分发达;康科德家具、印刷品以及花岗岩久负盛名。到了19世纪末,康科德成为地区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以及各类维修商店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纺织业也很发达。20世纪后,城市经济向多元化转化,电器、皮革、半导体、工业设备制造、乳制品、印刷业、医疗健康、保险、教育、政府等,分别在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康科德有几所大学,包括新罕布什尔州理工学院以及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法学院等。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法学院是新罕布什尔州唯一的法学院,这所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法教学质量很高,闻名全国。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康科德现有居民42695人,其中91.8%为白人,白人占绝对多数,其余的包括黑人、亚裔、拉美裔等。根据2009年的资料,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中间值为53262美元,大大低于州的60567美元水平;城市房价中间值为227657美元,也低于州的249700美元水平。收入与房价比值为一比五点八,也就是说居民需要用近六年的税前收入,购买一栋或一套房屋,这个标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康科德的房价不便宜。 远眺康科德市区(照片:AerialPhotoNH)
阅读更多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我考虑加入中国共产党 ——独家专访“布什总统家族”成员尼尔·布什
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9 月 28, 2012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张蕾 实习记者 王曦娴 他是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的儿子,是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弟弟。他在中国做“促进志愿服务和中美关系的工作”以及“房地产、能源与矿产资源方面”、投资咨询方面的生意 近日,尼尔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他头戴军绿红星帽,斜挎军绿色“为人民服务”雷锋包,手端毛泽东光芒头像搪瓷杯,上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配的图说是:“我正在考虑加入中国共产党。你觉得我的装备怎么样?” 这条微博引来了中国网友围观,他们有的调侃,有的不解,有的欣慰。而这事儿在美国媒体那里,却引发争议,有的美国网友甚至愤怒地说:“布什家族就是把我们卖给中国的卖国贼” 尼尔为什么特别 他穿着一件有些皱巴的蓝衬衫,戴着黑框眼镜。身后一面墙,挂着一幅山水画。一架柜子上摆着一艘小帆船——中国小商品市场里常见的“一帆风顺”礼品。 另一面是照片墙。中心是全家福,那是他们全家第12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戴维营过圣诞节时的合影——在他们家还没出现第3个美国总统之前的最后一次。 全家福下面很抢眼的位置是他和江泽民先生的合照。其余空间被他的子孙的照片占据。 尼尔·布什Neil Bush 办公室连着的一个房间里,几个柜子上摆满了他的藏品,全是中国玩意。 “我喜欢把屋子装点起来,塞满它。我一件都没买过,全是别人送的。”他说。 藏品里有大红色的盘子,绘着金光闪闪的龙。各式花瓶,各样盒子,里面装着纪念章。他一边展示,一边嘀咕:“我也想知道他们(在中国接待他的主人们)为什么回回都这么慷慨。” 在众多收藏品中,他最喜欢的是一幅毛泽东红太阳的画像。 他每去中国一个地方参观,当地就会把他参观过程的照片制作成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册——里面有他会见各个级别领导的合影,各自身后陪着一个翻译,跟《新闻联播》里大人物们见面的阵仗差不多。这些书册一摞一摞也保存在这里。 还有他的摄影集,全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拍的照片:中国街上的行人、毛主席像、长城、他们骑自行车出游——那感觉符合他的父亲乔治·H·W·布什先生留给中国的那些著名的自行车话题。他指着其中一张说,“你看这两个中国男子,他们的目光,他们就是在直愣愣地盯着我的兄弟姐妹们,那个年代的人对我们太好奇了。” 他第一次来中国是1975年,“当我父亲还是‘自行车大使’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时中国的情景。街上满是自行车,到处都是行人,橱窗里仅仅展示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穿着款式相同、颜色有限的服饰,很少有自由。”那个时候,他跟兄弟和妹妹一起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当地人围观他们,比看大熊猫还感兴趣。 在休斯顿这个美式简装的办公室里,尼尔·布什先生展示了他与中国的深厚联系,从1975年至今,他往来中国百余次。 他是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的儿子,是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弟弟。他在中国做“促进志愿服务和中美关系的工作”以及“房地产、能源与矿产资源方面”、投资咨询方面的生意。 “在我看来,尼尔被视为美国派来中国的‘非官方大使’,代表着他父亲。他父亲在当年美国投票恢复联合国席位时任联合国大使,台湾被踢出联合国时,小尼尔就在现场呢!他父亲也是1974年第一位驻中国大陆的美国官员。他在做里根的副总统的8年以及自己做总统的4年时间里,支持中国取得了极高的国际地位。而在很多这样的重大时刻,尼尔都跟随在他父亲身边。”爱德华·雷曼先生说。他在中国专门从事商业法律事务,是雷曼布什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布什家族 11.一级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第51届总统,俗称老布什,曾为里根政府两任副总统,所属政党为美国共和党 芭芭拉·比尔斯·布什(老布什的配偶):为丈夫的事业、孩子们的成长默默奉献一生,善良贤惠,热衷慈善,令人崇敬 2.二级 (1)乔治·沃克·布什(老布什的长子):1946年出生,美国第43任总统美国第54、55届总统,俗称小布什,曾任得克萨斯州州长,所属政党为美国共和党 配偶:劳拉·威尔士·布什:温柔聪明,直来直往 孪生姐妹:詹娜·布什和芭芭拉·布什 (2)波琳·鲁宾逊(罗宾)·布什(老布什的大女儿):她生于1949年12月20日,因白血病而死于1953年10月11日 (3)约翰(杰布)·埃利斯·布什 (老布什的二儿子) :1953年出生,两次当选佛罗里达州州长,职业为银行家,地产商,政治家有,所属政党为美国共和党 配偶:哥伦巴·加尼卡·布什 2子1女: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青年代表主席,约翰·埃利斯·布什,罗亚路·布什(女儿)。 (4)尼尔·马伦·布什(老布什的三儿子 ) :1955年出生,职业为银行家,石油商,他继承了对石油的兴趣并获得成功。高中时,被诊断患有阅读障碍症,但其父母给予了他莫大的信心,以至后来尼尔成为全家公认的演讲天才。他在中国担任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联席董事长,与大型钢铁企业首钢控股合作,帮助其进入非洲。2011年8月30日尼尔·布什在新浪开通微博。 配偶:沙伦·史密斯·布什 2子1女 (5)马文·皮尔斯·布什(老布什的四儿子) :1956年出生,职业为商人、投资顾问 配偶:玛格丽特·莫尔斯特·布什 2子女 (6)多萝西·布什 (老布什的女儿) :1959年生,一直致力于布什家族史研究 配偶:威廉·勒布朗德;罗伯特·科克 子女人数:勒布朗德2人(科克无) “我们法律事务所在过去的25年里一直为美国大使馆处理业务,就这样我认识了他(尼尔)。我们一起创建了一个公司(即雷曼布什),来帮助中美之间的投资运作。我们在两边政府主要决策者的帮助下,解决了中美不少公司运作上的高难度问题。所以这就是尼尔为什么特别,我们的生意为什么特别。” 对于自己在中国所受到的欢迎和他的中国朋友们,尼尔拿出了外交家式的解释:“我不会告诉你(我中国朋友的)名字——因为我在中国有很多朋友,这会伤害感情的。”“我必须承认,作为布什家族的一员,中国很多人的确对于能和我见面非常着迷。无论是在哪里,我想人们都会对一个这么著名的政治家族成员给予超级的关注。这和在美国又不同:在美国,这样一个家族的人有着特别的责任——要时刻忍受闪光灯的追逐,要处处被媒体监督挑刺。而在中国,人们只是好奇,单纯的好奇……” “共产党员” 8月27日,尼尔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他头戴军绿红星帽,斜挎军绿色“为人民服务”雷锋包,手端毛泽东光芒头像搪瓷杯,上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身行头套在他一身西装领带和白色皮肤外。他配的图说是:“我正在考虑加入中国共产党。你觉得我的装备怎么样?”后面是一个“嘻嘻”的笑脸。 “我是一家公司的联席主席,公司拥有并且管理一家酒店,在我到访北京的时候,那里就是我的家。酒店的员工把我当作VIP来对待,并且玩笑式地送给我帽子、手提包和杯子作为礼物。”尼尔说。“我就想,我为什么不拍张照片呢?” 这条微博引来了中国网友围观。 “写份申请书,看你表现。” “您加入的是红军,亲。” “您父亲和您哥会把您从家族中除名的,亲。” “一个曾经有信仰的时代,确实能感召无数人。” 网友们有的调侃,有的不解,有的欣慰。尼尔的助理给他翻译了很多评论。 “我觉得大部分都非常幽默和机智。”他说。而这事儿在美国媒体那里,却引发争议,有的美国网友甚至愤怒地说:“布什家族就是把我们卖给中国的卖国贼。” 对此,尼尔两手一摊,“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觉得他们没有幽默感……人都要有理解笑话的能力啊……我拍照也纯粹是为了好玩,我并非真正想加入共产党——我以为我脸上那个微笑就说明了一切呢。” 虽然说是开玩笑,但尼尔身上曾经显露出“共产党员”亲民的气质。去年9月28日下午,他在重庆参观解放碑,在八一路“好吃街”一家小吃店准备就餐时,“当时一个“棒棒” (重庆挑夫的俗称)就坐在我们旁边,我朋友便邀请他入席。他是个很棒的家伙,明亮的眼睛,幽默,充满活力。”据当时重庆当地媒体报道,尼尔此举是“想听听最基层百姓对重庆的看法。”饭后还和这位幸运的“棒棒”一起合影。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听说此事之后,笑着说:“我要表扬尼尔·布什先生,你工作作风不错,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能与百姓交流。” “我与‘(重庆)棒棒’的午餐……是我希望通过与人们的交流而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作为一个政治家庭的成员,也许在我的基因中就有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互动的因子。……那些没有钱,却努力工作并且保持着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总是给我很多启发。” 对于一个从改革开放之前就开始观察中国的美国人,尼尔对中国的变迁和民众的心理有自己的认识。 “美国就像是河边的一座美丽的大房子,而中国就在另一边。我的印象是,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政府官员、年轻人和工人都希望能拥有美丽的大房子。我从微博上看到,有些人希望现在就能拥有。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中国现在真正需要做的是继续建造自己的家园,让它变得大而美丽。这需要时间。1975年,我在中国看到的房子都是破旧的窝棚。如今,它已经有巨大改善,但与河对面的美丽大房子相比仍然相距甚远。我非常希望中国人能够安下心来,努力工作,完善法律系统,继续反腐斗争,保持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最终,中国将会拥有一座美丽大房子。” 要不是那桩丑闻 相对于在中国的长征,尼尔在本土的美国梦并不顺利。 高中时,尼尔被诊断患有阅读障碍症,母亲芭芭拉带他就诊,并给予鼓励。渐愈后,尼尔成了演讲高手。 政治评论员杰弗里·克莱尔曾这样评价:“尼尔·布什一直被认为是布什家的新星,他有型(唯一一个金发的儿子)、举止友善,代表了中产阶级政治,看上去比两个哥哥聪明。要不是那桩丑闻摧毁了他的前途……”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卷入科罗拉多州“西尔弗拉多”储蓄贷款机构的破产案。尼尔正是该机构的董事,被认定授意它贷款给经营不善的地产公司,其中部分贷款进而转给自己濒临破产的室友勘探公司。后来,他还被拉入了得利的地产公司。最终,贷款机构倒闭,留下13亿美元的债务。1991年,联邦储蓄监管办公室认定尼尔与破产案有利益关系,从中渔利。加之老布什在总统任上,一时间此事沸沸扬扬,尼尔·布什几乎成了金融丑闻的代名词,投资人讨债,抗议者张贴讽刺画像,上面写着“把尼尔·布什送进牢房”。而对此,尼尔则说,作为外部董事,他根本没有决策权。虽然称自己无辜,但承认自己在部分交易中“有鬼”,在缴纳5万美金罚款后,免遭牢狱之灾。 老布什后来对朋友说:“如果他(尼尔)不是姓布什,而是姓琼斯的话,我相信他的名字就不会见报。我知道那孩子完全无辜。” 在老布什的总统特别助理道格拉斯·威德看来,如果不是这次丑闻,尼尔说不定也会像他的父亲和哥哥一样,进军政界。据说,他在家里时,也曾和几个兄弟讨教竞选州长的秘诀。 威德说:“他们当时在一起讨论,乔治·布什竞选得克萨斯州长,杰布·布什竞选佛罗里达州长,而尼尔则可以竞选科罗拉多州长。布什一家都看好杰布,但就个性而言,尼尔最有希望。他是布什几个兄弟中最有魅力的一个,他很活泼,风趣,口才比其他几个兄弟都好……竞选议员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然而最终,尼尔成了自己口中“美国一个非常政治的家庭里的非政治成员”,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经商和继承父亲的“中国情结”上来。 “我遇到过一些一般人看来很严峻的事情,比如生意上的挫折和婚姻上的失败。但我不会陷进负面,而会更在意那些快乐的源泉:一个温馨的家,出色的孩子们,始终支持我的美丽的太太,以及促进志愿服务和中美关系的工作——所有这些都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动力。”他说,“从政固然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崇高召唤,但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帮助他人的办法。”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尼尔这是雷锋般的精神。而于他而言,是家庭教育让他寻找“服务他人的方式”。 老布什为推动志愿服务建立了亮点基金,现在尼尔是这个机构的主席。同时,他在中国也经常参与探讨中美关系的场合,代替他的父亲出席。 “他当然想念(中国),那里有他的朋友、回忆、青春和生活,他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他已经很久没有造访过中国了,他也再也不会回到中国了,再也不会了……” 今年6月12日,老布什88岁大寿。布什家族借此团聚在缅因州的海岸。为了向老总统致敬,美国海军将以他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舰开了过来。这样的团聚又充满荣耀的场面,让尼尔回想起父亲和哥哥出任总统时,他在“人民之家”里体验历史的特别感觉。 父亲已老,行走不便,生活节奏迟缓下来。 “不过,尽管他不在政坛,但对之了如指掌,因为政治已渗透到了他的血液之中。”今年的总统大选,老布什也曾为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背书。 “我父亲之所以为他背书,也是因为和罗姆尼的父亲私交甚笃,再加上都是共和党人……”尼尔转而解释:“至于现在的政坛,我父亲早已经离政治越来越远,他会刻意保持距离——因为他已经老了。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他的政治。他不再对现在的政治圈子发表任何看法。” 这个表面上远离政治的老人依然有着雄心。 “当我父亲渐渐衰老的时候,他强令自己尽可能忙碌起来。他想要为其他老人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他在85岁生日时去跳伞。在缅因,他驾驶自己喜爱的快艇,并且跟我母亲一同乘坐伊丽莎白女王2号完成一次浪漫之旅。我的父母正在优雅地老去。” 《布什家族》(The Bushes)的作者之一Peter Schweizer评价布什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王朝”。尼尔在自己从政无望而外界热议侄子George P.之时,总是不忘提醒,自己的儿子Pierce也有服务美国民众的“使命感”。 “我对于兄长乔治在任职总统期间的荣誉感和清醒头脑感到很骄傲。他言出必行,充满活力,发表众多的演讲,积极投入到与受伤老兵、艾滋病、疟疾病患者有关的事务中去,并且也大大提高了他的高尔夫球球技——高于标准杆的杆数已经控制在了个位数。哥哥杰布曾经非常成功地完成了长达8年的佛罗里达州州长任期,并且仍在倡导和推进美国教育改革。我希望他继续保持活跃,并能找到新的方法来服务国家。也许有一天,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中的几位也将进入政治角逐,包括George P. 和我的儿子Pierce,他们都是对于公众服务领域特别富于热忱的年轻人。” 原文: 点击 © 壳子人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09/28.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人物周刊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公共主页!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南方周末 | 老布什救不下苏联命
发布者Josh Rudolph | 12 月 9, 2011
苏联自己要解体,美国总统救不了 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现在开始起跑。民主党一边,没有人愿意“僭越”奥巴马,暂时没什么动静。民主党人都认为小布什是傻的。一个傻呼呼的白人可以干八年总统,却不让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黑人总统做满两届?这对以民权先锋自居的民主党来说,要算天大的政治不正确。所以至今无人出头与奥巴马竞争党内提名。作为挑战方的共和党,则已经非常热闹,十来个候选人一起登台辩论。辩论中,就是那些对中国政府向来态度温和的候选人,也会撂下狠话。这让人想起前总统老布什的一段故事。 1987年12月,当了两年半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第一次访问美国。最后一天,他在白宫与里根总统告别时,里根说:我就不送你去机场了,让副总统布什送你吧。里根带有深意地笑笑:他可能是下一届美国总统呢。钻进轿车,老布什对戈尔巴乔夫说起悄悄话:他的党内初选对手、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罗伯特·多尔非常右,但是党内民调领先。为了与多尔竞争提名,老布什说他必须讲一些戈尔巴乔夫应该忽略的话。老布什请戈尔巴乔夫信任他,他上任后一定对苏联搞缓和。 第二年,1988年竞选期间,当老布什攻击苏联政府时,戈尔巴乔夫阻止了党内保守派的反击要求。 老布什要戈尔巴乔夫保密。但戈尔巴乔夫后来还是讲出来了,还说这是老布什对他说过的最重要的话。 老布什曾在北京当过联络处主任(相当于美国首任驻华大使),这一招或许是向毛泽东同志学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长期隔绝后开始接触。毛对尼克松讲:以后,我们的报纸还是要骂你们的,你不要看我们怎么说,要看我们怎么做。 老布什还真是说到做到。1991年,苏联出现解体征兆,已是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赶去苏联帮戈尔巴乔夫撑场子。他在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会谈后,又飞到乌克兰首府基辅。当年8月1日,在乌克兰最高苏维埃(相当于全国人大)作演讲时,老布什说了这样一段话:美国支持自由,“但是自由不等于独立。美国人民不会支持那些将远方的暴政换为当地专制的人,美国人民也不会帮助那些鼓吹基于民族仇恨的自杀性民族主义的人”。 老布什的车队从机场进入基辅市区时,乌克兰人自发地聚在街道两旁热烈欢迎,却不料听到的竟是警告:美国政府不支持他们退出苏联的要求,甚至怀疑他们追求的是不是民主和自由。老布什的话,在美苏两国都引起轰动。共和党内的保守派甚至送了他一个绰号“基辅孱鸡”(Chicken Kiev)。 国内颇有些同志将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苏联确实和美国长期对立,但是,在苏联即将解体之时,至少,以老布什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并不希望苏联分裂,他们宁愿与一个完整的苏联共商国际大事——大国交易也确实有其方便之处。但老布什影响不了苏共的党内保守派。基辅演讲半月之后,8月19日,苏共保守派在莫斯科发动政变。没有人民的支持,政变三天后失败。这一震动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退出苏联。至此,解体已不可避免。 苏联瓦解的第一波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寻求独立。斯大林是在1939年与希特勒德国签订了瓜分波兰的秘密协议后,按协议的“谅解”而吞并三国的。这一吞并从未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在西方得到广泛同情和支持。但是,即使波罗的海三国退出联盟,只要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三个同文同种的斯拉夫民族继续结盟,苏联仍然可以维持下去。后来的独联体(独立国家联合体)就是以这三个斯拉夫民族为发起国的。原来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只有波罗的海三国始终拒绝加入——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加入欧盟和北约,这三国其实属于西欧文明圈。 加盟共和国中人口第二多、在联盟中稳坐第二把交椅的乌克兰坚持退出,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一步。既然同文同种,乌克兰为什么坚持要独立? 根子要追溯到斯大林在1930年代强制推行的合作化运动。由此引起的大饥荒,导致六百万乌克兰人非正常死亡。乌克兰曾是沙俄帝国的“面包篮”,饿死这么多人,半个世纪之后,再是同文同种,乌克兰人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作者为旅美学者)
阅读更多BBC | 国际特赦敦促逮捕美国前总统布什
发布者cdtv | 12 月 2, 2011
国际特赦指责布什授权对恐怖嫌疑人使用酷刑 人权组织国际特赦敦促非洲有关国家在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非洲期间将其逮捕。 布什即将访问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参加防治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宣传活动。 国际特赦说,这些国家有责任根据国际反酷刑法律逮捕布什。 国际特赦高级法律顾问麦特·珀拉德(Mat Pollard)说,“国际法要求不应给为那些为酷刑承担责任的人提供庇护。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履行他们的职责,结束布什一直享受的豁免权。” 国际特赦在10月份也曾向加拿大发出同样呼吁。当时布什在加拿大访问,参加经济峰会。 国际特使指在2002年到2009年间,布什授权对被中央情报局秘密扣押的人使用超强审问技术和“水刑”(Waterboarding)。
阅读更多CDT/CDS今日重点
蓝灯·无界计划
近期热门视频
近期热门播客节目
媒体报道
- What’s on Weibo – China Is Not Censoring Its Social Media to Please the West
- 纽约时报 – “川主席”、“眼线男”万斯:特朗普政府在中国遭群嘲
- The Guardian – ‘Why would he take such a risk?’ How a famous Chinese author befriended his censor
- The China Week – Chinese mercenaries fighting for Russia, Beijing schmoozes the world
- Made in China Journal – Loud and Mighty: Navigat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Diasporic Media | Made in China Journal
- 更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