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专制

“宁要微词”口号下的微博严控

中共文宣近期频现改革论调,网际也有政改“小阳春”是否来临的议论。另一方面,一些呼吁改革的网络言论却受到更严厉的压制。有知名学者还称自己遭到跟踪骚扰和语言威胁。 前不久,中共党报的一篇呼吁改革的社评令网际不少博主似有春风拂面之感。但是,随之而来的种种网际管控措施让他们感到的却是寒意。 中央党校离休教授杜光2月29日晚上正在腾讯微博上写感想时,页面突然变白,跳出几个字:“用户不存在”。 *杜光:微博写感想 突然“不存在”* 杜光在网上流传的一篇短文中写道:“这太奇怪了,我正在使用,怎么会‘不存在’呢?继而一想,这大概是网络监管部门要封杀我的微博,严令腾讯网下手。但我正在使用时宣告‘不存在’,这借口也太玄乎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 美国之音致电杜光求证此文。杜光表示有这么回事,但表示不能接受采访。 杜光近期因为撰写《回归民主 ━ 和吴邦国委员长商榷十三个大问题》一书而面临强大压力。 杜光新作原定于3月1日在香港出版发行。但是该书并没有按期发行。 *杜光新书发行遇阻 面临强大压力* 杜光新书矛头直指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去年两会时提出的“八确立、五不搞”,称该说法体现了中共一党专制的本质。 杜光显然因此面临强大压力。他曾对媒体说,接受采访需要向领导请示。 封杀杜光的不只腾讯微博。杜光的博客已经被中国国内网站全面封杀。 杜光在上述博文中说,“不久前我的新浪微博被封杀时,页面是‘抱歉,你的帐号存在异常,暂时无法访问。’这也使我又有气又好笑,我何尝有什么‘异常’?明明是你们‘存在异常’,为什么把它挂在我的名下? *杜光博客全面被封* 杜光说,3月2日,他先后打开自己的几个博客,不料都被封杀了。他说:“微博和博客同时被关闭,说明这种文化专制主义行径出自同一只黑手。” 异见作家铁流近日在《参与》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谈及他的博客三度遭封杀的厄运。 *铁流:博客三度遭封* 铁流在文中说:“总之,不准你写,不准你说,不准你哭,不准你嚎,这就是《人民日报》向世界郑重宣布的中国人民‘享受着充分的言论自由’!” 相较微博、博客被封,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被新浪微博禁言7天似乎算是“善待”了。章立凡在被新浪微博禁言后,通过其他博客发表声明,说自己“为了迎接‘两会’召开,开始享受‘休假式治疗’七天”。 *章立凡被微博“休假式治疗”期间国保密切看护* 但是章立凡说,他在被微博禁言期间,甚至受到国保朝九晚五的跟踪骚扰和语言威胁。 章立凡说,他这几天大清早出门,就有人守在外面,走到哪里都被跟踪。 章立凡昨天还收到一条短信,警告他不要接受境外媒体采访。 这条短信说,在这个敏感时期,作为一个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短信建议章立凡取消这样的安排,若不取消,后果自负。 章立凡说,他曾经也得到过类似的“劝告”,但从来没有过这种跟踪骚扰和语言威胁的方式。 *党报社论与网际禁言* 这位近代史学者说,他对此感到不解。他说:“人民日报不是有社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而我每天都发些微词。我主张改革。他们说不改革就会有危险。而我每天主张改革,还是不断地受到骚扰,而且被禁言。我对此很不理解。” 章立凡说,在上层文宣谈论改革的同时,网络空间的改革言论却遭到严控,这让他感到很奇怪。 他说:“那么到底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是因为上层意见不一致,还是中央不能协调下属的相关职能部门?我觉得这事情很奇怪。” 这位历史学者说,两会本来就是一个让人说话的时刻,而这个时候代表们在“庙堂里”开会,而不许老百姓有言论自由,这也是很奇怪的。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何清涟 | “两会”观景:李肇星的常识错误

3月4日人大开幕前夕,十一届中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在记者会上答记者提问时,首先肯定直选制的优点,但话锋一转,重申中国不适合一律直选,其理由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交通不便,一律实行直接选举还有困难”,中国选举制度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这一席话,顿时将前一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宁要微辞,不要危机”激起的“政改想象”击得粉碎。要知道,中国这种所谓直选只是在中共地方党委严格控制下的一种政治游戏,各地代表的参选资格必须经过地方党委与政府认证背书。君不见上百独立候选人只是想尝试参选,就遭受当局各种花样百出的打压。既然连一党专制下的一律直选,都因“中国的国情”而不能成行,更别说那通向民主之路的政治体制改革了。 但李肇星的话实在太过荒唐,荒唐到让人怀疑这位中共党内的洋务派——前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号称“铁嘴”“诗人外交家”,并集中国各名牌大学学衔于一身的政治精英是否具备常识。 世界上比中国土地辽阔的国家多的是,比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这些国家都已实行了以全民选举为基础的民主制度。俄罗斯民主制度的成色就算不足,因普京好玩些个政治小动作,民众崇拜强权的文化传统打了个大折扣,但人家的选举制度可是认真实行了的。而且人家的气候条件比中国要寒冷得多——说这点,是想要李肇星等类政府发言人将来别把天气太热或者太冷,选民不愿意在日头下曝晒或顶风冒雪投票拿来做中国不能直选的理由。 李肇星强调“有些地方交通不便”的困难时,显然忘记了一点,即美国实行民主制度时,这个国家的交通工具还是时速不足10公里的公共马车。在那个年代,美国的公共马车曾担当起了在西部和东部城市之间传递资金、金融文件,运载单身商旅的主要角色。直到电报和火车出现后的1861年,公共马车才结束了其长达150余年的历史使命。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也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陆续建成,此前,铁路是美国最主要的交通动脉。但这些都未阻碍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及各种选举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现在交通状况远非百余年前的美国可比。路网发达,且不说飞机航线与近几年以“大跃进”速度建成的高铁,仅说公路一项。截至2008年,全国县道、乡道(不含村道)里程达到142.46万公里,公路密度为19.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58%。通公路的行政村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92.9%。由此可见,李肇星所云“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不适合一律实行直选”纯属权势者的信口开河。 至于“人口众多”的托辞,有印度作为证明其荒谬的例证。印度人口现有人口12.1亿,仅次于中国,该国早在1947年就实行了议会制民主,而且政府更替一直比较稳定,不象中国一样,权力交接充满了斗争与变数,政治人物个个成了阴谋大师。 李肇星还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拿来做为不能实行一律直选的理由。这一点说明他这些年来的驻美大使白当了。要知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包括民主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以美国而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平衡,以中国习惯的用语形容,北部是美国的“第一世界”,西部是美国的第二世界,南部则是第三世界。这三大地区的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有明显的市场分工和技术分工。历届联邦政府为了调节区域经济的差异,采取各种财政措施,收效甚大。其它如英国、加拿大、德国莫不存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如果都要等到李肇星所说的那样,等到“经济社会发展平衡”的那天才能启动选举,当今世界上就没有民主国家与全民选举这套制度了。 是李肇星们真的不了解上述政治常识吗?不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不让政治体制改革动摇一党专制统治下的利益格局,并保证利益顺利传递给权贵的子孙后代,北京及其帮闲曾想了千万条理由证明中国不适宜实行民主制,试列举如下: 中国经济基础太薄弱,要等到经济发展之后,实行民主制的条件才成熟——中国在本世纪前十年成为经济大国,后来还位居世界GDP老二了,这条理由不再提起。于是“民众素质太低宜缓行民主”被再次搬出来做为说辞——大家别忘记近两年口头宣示要实行民主的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被一美国人问及中国何时开始实行民主时,还以“中国人民未准备好”做为托辞。此理由经一些人以美国、台湾、印度实行民主制时,人均受教育程度远低于今天的中国加以驳斥,于是又有人开始体恤党情地说,要给胡温这代领导人一点时间。如今到了胡温行将交班下车,就有了“铁嘴外交官”李肇星这套说辞,“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一毛时代高调标榜的中国优势,竟然成了今天中国不能实现一律直选的理由。由此可见,北京当局对不能实行政改真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即使换了“铁嘴”出马,也只能信口开河、随意乱说了。 其实,中共不肯实行以民选、民治为特点的民主制度,真正的理由只有一条:民主制度会结束中共这一以自我服务为特点的自利型政治集团的统治。一旦开启民主化之门,中共权贵及官员将再也不能视国库为私库肆意掠夺,将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在党内私相授受。只是这条“理由”无论如何太过丑恶,搬不到台面上来,于是才有了李肇星在3月4日上演的这幕戏剧。

阅读更多

蟹农场20120229

CDT: Hexie Farm (蟹农场): Remembering Lei Feng 版权所有: CDT Copyright: CDT Filed under: 蟹农场 Tagged: Censorship , China , comic , 雷锋 , 宣传 , 河蟹 , 专制 , 漫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中房原董事长呼吁小产权房征房产税!网友:柿子捡软的捏,怎么不提议去征收豪宅税?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