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方滨兴被重庆市聘请为“云计算”工程顾问

bonnae1982 写道 “据重庆日报的报道,在昨天召开的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决定聘请李国杰、方滨兴、倪光南院士担任重庆市“云计算”工程信息安全服务顾问。 重庆日报说,3位院士都是长期致力于发展计算机网络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尤其是李国杰院士正在牵头负责协助国务院编写《中国“云计算”发展规划》。3位院士聘期为3年,由市政府颁发聘书。3位院士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工作经费,按市政府经济顾问有关规定执行。此前有,”此前有媒体报道,重庆的两江新区获准办不需经过防火长城,不跟中国网络相接的“互联网特区”。”

阅读更多

云计算的困局_

有个媒体朋友打电话咨询我一个事。说在江浙一带,有一位搞国际货运代理的民营企业家,想利用云计算来整合各种资源,比如运输车队、仓库、集装箱乃至货船。这些资源的调配信息对任何一家从事外贸的企业都很重要,如果将这些信息放在所谓的“云”上,并加以运算,这些企业再以各种设备联入这个“云”,这位企业家觉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买卖。媒体朋友的电话就是想请我聊聊我的看法。 由于不是太熟,我说的还是相当客气的,我用“可能长久来说是一个方向,短期则需要足够耐心去培育”的说法。但我真实的看法是:在中国,这样的云计算,当下真得很渺茫。 云计算总的来说,有三大类功用,其一为“省钱”,其二为向物联网提供基础,其三为“协同”。 省钱,基本上都是省的信息技术投入,比如设备可以买廉价一点,服务器可以少购置一些,将大量的需要高性能处理器的计算放到“云”上,从而减低“端”的投入。这个模型看上去很美好,但不要忘记了,云和端之间,是需要网络连通的。 中国互联网接入成本之高,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坊间有一说我国宽带接入成本是韩国的7000倍,这个有点夸张,我们还是引用一个官方说法:“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的话,2008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是我国的6.9倍,这意味着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的一份报告。当前我国内地居民接入互联网的价格大概是100元/月,享受的带宽平均不及1M,而香港的价格是199港币/月,享受的带宽是1个G。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前述的都是特指“居民互联网接入”,在实际操作中,比如上海,企业接入的价格,是居民接入的10倍。 当然,中国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对它们而言,这一块已经是“沉没成本”,放着也就是放着,为何不利用在云计算上呢?但我国带宽不仅是成本高,而且还很慢。CNNIC年头的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有线(固网)用户中宽带普及率已经高达98.3%,但是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KB/s)。可以这么说,我们所谓的宽带,那是一点都不宽的,纯属窄带。 希图短期内改变这种既窄又贵的状况,是不切实际的。基本上,我国的民用互联网接入(即企业与居民)是一个由国企垄断的市场:大致上无非就是中电信一脉和广电一脉,且电信及网通在大部分地区持压倒性优势地位。我对一般性质的垄断都觉得要它改很难,更何况是国企的垄断。云计算这三个字叫了不是一年两年,但至今鲜有看到什么具体商用成果,这里头的原因很复杂,但网络支持薄弱,应该是重要的一环。 一个本来拿来指望帮自己省钱且同时还能提高效率的应用,结果又贵又慢,想必很多不像国企那般不差钱的民营公司,是要好好观望一下的。云计算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以后贵企业的IT投入就不会是象今天这样按最高需求配置投入,而是改为随需随用随结算啦,落实到现实中,便显得如此的尴尬和苦涩。 故而,美国的亚马逊云计算,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亚马逊几乎在有取代传统的IDC之势,以至于连twitter这种热门应用,起步时都是利用它的服务。而在中国呢?重要的并非是IDC,而是它背后的电信,哪里会轻易放弃既得的丰厚利润。任何一个搞过数据通讯业务的人都应该领教过,中国运营商之强势。 至于向物联网提供基础,文头那个例子其实就是和这个有关。比如运输车辆是否在途中,究竟在哪一段,装载量几何,都是可以通过物联网联入并进行自动运算的。但物联网也是叫了很多年但应用尚不广泛的概念,物联网受限于IP地址不足,也受限于数据传输标准不一(各地风风火火搞了很多所谓的研发中心,标准五花八门),更受限于这样一点:我们的劳动力还是相对廉价,高技术的投入并没有让人力投入降低多少。 物联网都并不怎么存在,又何需什么云计算来提供助力呢? 于是,相当多的所谓“云计算”,其实就是一种协同作业的玩法。这个玩法对于中国如此大面积的国土,倒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至少省去了很多差旅成本。SAAS(软件即服务)类型的云计算,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一个企业省下大把的软件购买成本(如果软件有便宜方式获得,这点还谈不上省),让天南地北的员工们共用一套进行协同作业(这个倒是很多),如果对企业商业机密并不是太在意的话——很多中小企业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机密可言——倒是一个可以考虑接受的方案。 但SAAS在三大云计算中,业务上处于最低等级的一层,之上还有PAAS(平台即服务)、IAAS(架构即服务)。比如SAAS中的佼佼者Salesforce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入PAAS。SAAS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多的仅仅是软件的标准化使用,想为自家企业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就需要再开发,这就会涉及到PAAS,乃至IAAS。事实上,SAAS的玩法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都会因为那种“削足适履”地去用某种SAAS而最终放弃。 美国的亚马逊搞云计算,几乎可以算上一个奇迹。它用了大概不到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已经拥有了数十万注册的开发用户以及为数众多的企业用户,与云计算有关的收入是亿美元当量级的。但这个奇迹是建立在整个网络环境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云和端之间的连通便宜到超乎想像,那自然就可以利用这种便宜大做文章,为成千上万的企业降低成本了。 然而,反观中国,连VOIP这种业务,都无法正名化,可见电信一脉对自己固有的收入是多么在意,以及多么强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云计算更多呈现的是一种“概念化”,一种连完整的SAAS都谈不上的低等级应用,一种其实就是web式用用email那个类型的所谓云计算。 这条路,对于国人而言,还很长。 —— 此文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6月17日报纸,忘记post了,这里做个收录 ——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 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 我的微博 访问 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是一种核技术 云计算的电脑和被计算的我们 从Google Cloud Connect说开去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卓越亚马逊摆卖场 (7) 支付宝变局的背后 (15) 团购的行业壁垒 (14) 不靠谱的效应 (7) 新浪最近有点烦 (18) 国内SNS为何不敌微博? (26) 开放,开放,开放 —— 垄断 (12) 童年消逝:黄艺博事件 (13) 信息传播:表意性?工具性? (2)

阅读更多

共同网 | 富士通期待与中国电信开展云计算业务合作

【共同社北京6月29日电】富士通公司社长山本正已29日在北京的记者会上透露,正与中国电信公司就云计算业务合作进行谈判。 富士通正积极开展在华业务,本月起开始在中国销售手机,并计划在广东省建设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富士通2010年度的在华销售额为1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山本称希望在“三年后实现翻一番”。 富士通与中国电信在IT领域有着合作关系。山本希望最快于年内开展新业务,表示“云计算时代来临,正在探讨能否在新的服务领域进行合作”。(完)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黑云朵朵,吓跑美国网民

中国几个大城市正全力发展云计算中心,希望能够抢夺广大互联网云端商机。但中国的云计算中心,是否真能如愿吸引外资,将他们的资料储存在中国的云端呢?美国之音记者在华盛顿随机采访了几位美国人,谈谈他们看法。 重庆市在今年3月宣布,将在两江新区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兴建一个有创新监管机制支撑,并由中国国家相关部委支持的“国际离岸云计算数据特别管理区”。重庆市长黄奇帆说,将在2到3年完成布局,将形成3到10朵云,预计衍生产值将达6000亿美元。 原名赵静的中国作家安替5月31号在他的推特上转载了这一段话:“重庆的云计算特别试验区是个陷阱吧,谁敢把数据放在那里啊。” 美国之音记者访问了几位美国人,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将资料放在中国的云里头。 *担心资料安全* 来自华盛顿的安德鲁斯.申克尔(Andrew Schenkel)对美国之音说,他不敢信任中国:“我想那很难吧。中国在许多东西上面都有动手脚,在那边发生事情,很难查的水落石出,也很难信任他们,因为他们持续都有言论审查。所以如果要我将资料放在一个中国有机会碰触的地方,我不会愿意。” 来自纽约的安.蒙梭(Anne Muncil)是名退伍军人,她对云计算不太了解,但清楚中国有防火长城等箝制互联网的工具。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将资料存放在中国的云计算中心时,她坚决的表示不会:“绝对不会!为什么,因为安全防护就是不够。即使在我们自己的系统当中都存在着问题。我是个退伍军人,听过某个人的手提电脑被偷,资料被偷等等,然后我们收到警告,说我们已经被入侵了。所以,天呀,不会,我绝对不会。” 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德蒙.威廉斯(Damon Williams)则担忧将资料放在中国,是给中国黑客方便:“不会,不会。因为经常听见他们黑掉别人,诸如此类的事情,所以将资料放在中国,他们就更容易侵入了。” *云特区能防谁?* 根据《南方周末》报导,在重庆建设的云计算中心,将是个“云特区”,在严格安检的围墙之内,是个不需经过防火长城,不跟中国网络相接,不与中国境内法人机构或个人发生经济关系,是通过专用光纤直达国际互联网的特别管理区。 不过来自华盛顿的安德鲁斯.申克尔说,即使中国云特区这样宣称,他依旧不敢将资料放在中国:“那并不会让我放心。为什么?因为从历史看来,不管是谷歌事件,或是中国其他方面的压迫天性,如果我能选择去其他地方存放我的资料,我不确定我会放心将资料存放在一个像中国这样箝制信息、扭曲事实兼造谣的国家。” 退伍美军蒙梭女士则认为,互联网本身的安全性不足,是她担忧信息安全的主因,即使中国宣称云特区不与中国网络接轨,她也无法放心:“这样的说法对我一点意义都没有。并不是针对中国本身,而是因为整个互联网仍像蛮荒大西部,有太多东西无法确保安全。所以我不会感到安心。” 除了重庆,上海、北京都各自提出不同的云计算中心发展计画,上海声称要建立“亚太云计算中心”,北京则想要成为“亚洲最大超云服务器生产基地”。

阅读更多

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著名咨询机构 Gartner 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将庞大且可伸缩的 IT 能力集合起来作为服务提供给多个客户的技术”;而 IBM 则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 IT 服务交付方式,应用、数据和计算资源能够通过网络作为标准服务在灵活的价格下快速地提供最终用户”。   虽然这几个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看来还没抓住云计算的核心,在我眼中, 云计算应该有如图 1-1 :云计算是新一代 IT 模式,它能在后端庞大的云计算中心的支撑下能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体验和更低廉的成本。          具体而言,由于在后端有规模庞大、非常自动化和高可靠性的云计算中心的存在,人们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非常方便地访问各种基于云的应用和信息, 并免去了 安装和维护等繁琐操作,同时,企业和个人也能以低廉的价格来使用这些由云计算中心提供的服务或者在云中直接搭建其所需的信息服务。在收费模式上,云计算和 水电等公用事业非常类似,用户只需为其所使用的部分付费。对云计算的使用者(主要是个人用户和企业)来讲,云计算将会在用户体验和成本这两方面给他们带来 很多非常实在的好处。     1.1.1 用户体验   对个人用户而言,在云计算的时代,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这些服务丰富多样、功能强大、随时随地接入,同时也无需购买、下载和安装任何的 客 户端,并只要使用浏览器就能轻松访问,而无需为软件的升级和病毒的感染操心。还有,人们可以将文档等数据放在云来进行共享和协作,比如,共同编辑同一篇文 章,而且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来确保协作是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对企业用户而言,可以利用云技术来优化其现有的 IT 服务,使现有的 IT 服务更可靠和更自动化,更可以将企业的 IT 服务整体迁移到云上,使企业卸下维护 IT 服务的重担,从而更专注于其主营业务。   1.1.2 成本     对个人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使用的服务运行在云端,本地计算需求比较少,所以无需像过去那样不断地升级电脑的配置或者购买昂贵的新电脑,只需一个廉价 的 可以上网的智能终端,比如:手机和上网本等。同时由于互联网服务是按需使用,而无需在初期购置不廉价的软件客户端。对企业用户而言,除了可以通过利用先进 的云技术来降低企业 IT 初期的投资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之外,更可以通过将 IT 服务外包或者整体迁移到外部的云中来削减 IT 部门的规模,这样能使得公司成本的结构更完善。   上面提到的一些云计算的优点和好处,而这些东西都没有远离云计算自身的特点,而是息息相关的。     云计算的特点     在特点方面,主要有十点,除了常见的超大规模、高可扩展性和按需服务之外,还有自动化和节能环保等。     (1)    超大规模:大多数云计算中心都具有相当的规模,比如, Google 云计算中心已经拥有几百万台服务器, 而 Amazon 、 IBM 、微软、 Yahoo 等企业所掌控的云计算规模也毫不逊色,并且云计算中心能通过整合和管理这些数目庞大的计算机集群来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抽象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都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这样能有效地简化了应用的使用。   (3)    高可靠性:在这方面,云计算中心在软硬件层面采用了诸如数据多副本容错、心跳检测和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还在设施层面上的能源、制冷和网络连接等方面采用了冗余设计来进一步确保服务的可靠性。   (4)    通用性:云计算中心很少为特定的应用存在,但其有效支持业界大多数的主流应用,并且一个“云”可以支撑多个不同类型应用的同时运行,并保证这些服务的运行质量。   (5)    高可扩展性:用户所使用“云”的资源可以根据其应用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动态伸缩,并且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云计算中心本身的超大规模,使得“云”能有效地满足应用和用户大规模增长的需要。   (6)    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就象自来水、电和煤气等公用事业那样根据用户的使用量计费,并无需任何软硬件和设施等方面的前期投入。   (7)    廉价:首先,由于云计算中心本身巨大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其次,“云”大都采用廉价和通用的 X86 节点来构建,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计算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才能完成的任务。   (8)    自动化:云中不论是应用、服务和资源的部署,还是软硬件的管理,都主要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执行和管理,从而极大地降低整个云计算中心庞大的人力成本。   (9)    节能环保:云计算技术能将许许多多分散在低利用率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整合到云中,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云由专业管理团队运维,所以其 PUE (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电源使用效率值)值和普通企业的数据中心相比出色很多,比如, Google 数据中心的 PUE 值在 1.2 左右,也就是说,每一块钱的电力花在计算资源上,只需再花两角钱电力在制冷等设备,而常见的 PUE 在 2 和 3 之间,并且还能将云建设在水电厂等洁净资源旁边,这样既能进一步节省能源方面开支,又能保护了环境。   (10)  完善的运维机制: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用户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用户保存数据。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这样,用户无需花费重金就可以享受到最专业的服务。           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云计算能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体验和更低廉的成本,同时这些特点也是为什么云计算能脱颖而出,并且能被大多数业界人员所推崇的原因之一,那么云计算是怎么诞生的呢?     1.2 云计算的由来     虽然很多伟大发明和技术在我们看来都是些突发奇想的产物,但当真正探究起来,这些东西大都通过一代人,甚至于几代人的积累演变而成的,其中最明显的例 子,莫过于计算机本身。早在 2000 年前,我们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算盘这一强大的计算工具;在 1642 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在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得所制作的“计算尺”的基础上,将其加以改进,制成了能进行八位计算的“加法器”;在 1673 年,德国大师莱布尼茨在巴黎制造了一个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名为“乘法器”;在 1820 年,英国人查尔斯•巴比奇已经在构想和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可惜介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经费限制,使得这台计算机始终未能在他有生之年问 世;到了 20 世纪,艾伦•图灵的图灵机思想和新兴的电子技术都对最后 ENIAC 的问世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还有,我们耳熟能详,但晦涩难懂的相对论也同样如此,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尔、迈克尔逊和洛仑兹等大师的积淀,估计爱因斯坦是很 难完成相对论的谱写。     当我们谈到云计算时,难道它就是突发奇想,就是特例吗?其实虽然云计算这个名词只是 Google CEO 埃里克•施密特博士当年在担任 SUN 系统公司的 CTO (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术官)时候的一次偶然所得,但是其概念本身不仅和前言中提到的过去电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更是整个 IT 产业非常自然的发展和演化。这些发展和演化不仅存在于思想方面,而且涉及技术方面的进步。     1.2.1 思想演化   云计算在思想方面主要经历了四个步骤才发展到现在这样比较成熟的水平,这四个步骤依次是电厂模式、效用计算、网格计算和现在的云计算,如图 1-2 所示。         1. 电厂模式   由于 IT 行业本身是一个比较新生的行业,所以从其他行业取经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最出名的例子之一莫过于从建筑行业,引入“模式( Pattern )”这个概念。虽然在 IT 界,电厂这个概念不像“模式”那样炙手可热,但其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有许许多多的 IT 人在不断地实践着这个理念,它的意思是通过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来降低电力的价格,并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且无需维护和购买什么任何发电设备。   2. 效用计算   在 1960 年左右, 当时计算设备的价格是非常高昂的,远非普通企业、学校和机构所能承受的,所以有很多人产生了共享计算资源的想法,特别是在 1961 年,人工智能之父麦肯锡在一次会议提出了“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这个概念,其核心就是借鉴了上面所提到的电厂模式,具体目标是通过结合分散各地的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应用程序来共享给多个用户,使得用户能够象把灯 泡插入灯头一样来使用计算机资源,并且根据其所使用的量来付费。接着,在 1966 年 D.F.Parkhill 在其经典的《计算机公用事业的挑战》一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由于当时整个 IT 产业还处于初创期,很多强大的技术还未诞生,比如互联网等,导致虽然这个想法一直被大家所传承,但是总体而言“叫好不叫座”。   3. 网格计算   谈到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主要由于翻译的问题,使得国内的技术人员无法领会其精髓和真谛。网格计算中的网格,也就是“ Grid ”,其英文原意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网络的网格,而是电力的网格,所以其核心与上面的效用计算非常接近,但是它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 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许多相对低性能的计算机来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攻克一个非常大的 难题。可惜的是,由于网格计算在商业模式、技术和安全性这三方面的不足,使得其并没有在工程界和商业界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的应用,比 如用于寻找外星人的“ SETI ”计划等。   4. 云计算    云计算的核心和前面的效用计算与网格计算非常类似,也是希望能使 IT 技术能像使用电力那样方便,并且成本低廉,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现在在需求方面,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同时在技术方面,也已经基本成熟了,所以云计算和前两者相比更有前途。   1.2.2 技术支持       光有理念不行,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撑的话,云计算也会像先前的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那样只能局限于学术界,如图 1-3 所示的那样,云计算主要有五大类技术的支持,而就是由于这些技术所提供的强大动力,使得云计算不再是空中楼阁。   1.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