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胡耀邦长子胡德平亮相南国书香节,接受媒体采访谈父亲胡耀邦:父亲教我要诚实不希望唯唯诺诺

摘要:昨天下午,胡耀邦长子、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委胡德平携《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在南国书香节上亮相。在读者见面会上,胡德平特别提到,不能让农民没有生产对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之后,对农村土地性质仍然认识不清,当前发生的很多土地纠纷、群体性事件也反映了这个问题。 胡德平在南国书香节现场签售,与读者交流。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昨天下午,胡耀邦长子、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委胡德平携《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在南国书香节上亮相。在读者见面会上,胡德平特别提到,不能让农民没有生产对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之后,对农村土地性质仍然认识不清,当前发生的很多土地纠纷、群体性事件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在此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胡德平回应了自己开微博一事说,本没有开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媒体帮助开,他也不会用。 今天上午十点,胡德平将在学而优书店(新港西店)举行讲座。 谈微博:没有媒体帮助开,说实话不会用 7月9日,胡德平开通新浪微博并获实名认证。截至昨天,已有94556个粉丝,但他发送的微博至今仅有4条,关注的对象仅有3人。 昨天,胡德平回应开微博一事时说,他本没有开的积极性。但有媒体对他说,微博对于了解国家大事有好处、也便于交朋友和互相交流,“如果没有媒体帮助开,我也不会用,这是老实话。” 对于微博的作用,胡德平认为,执政者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微博现在做得很活,也很尖锐、及时。他进一步表示,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不善于宣传自己、表达诉求的弱势群体,也不可忽视。     谈父亲:他不希望孩子唯唯诺诺 胡耀邦对胡德平的言传身教,影响深远。胡德平说,胡耀邦对他的最大影响是“教导我们要诚实,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唯唯诺诺。”胡德平回忆道,1975年,传出要批判《水浒》。而父亲在《一百二十回水浒》的第一页上,写上列宁《纪念葛伊甸伯爵》中的一段话–“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并将这本书送给胡德平。 当有小记者问及胡德平年轻时的经历时,胡德平说,自己参加的第一次游行,是1967年“二月逆流”,当时自己正在读北大。因为同学们很激昂,他也不敢违背这个潮流。他坦言,“文革”开始时,也是真心实意拥护的,也走过了从狂热、盲目、彷徨、犹豫到思考、分析的过程。1976年周总理逝世时,那时正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的他参加了“四·五游行”,悼念周总理。     谈土地纠纷:农村集体土地不等于国有 胡德平在讲座及访谈中都谈到,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我们国家的土地,一类是全民所有;另一类是集体所有。在改革开放初期,明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承包土地的农民有使用权。但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之后,对土地性质仍然认识不清。当前发生很多土地纠纷,群体性事件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最近国务院要求各地对土地进行确权,这个很对。 胡德平说,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所有权上是平等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忘掉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一些干部认为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是国家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和他就此问题辩论说,农村个人使用的土地就是集体的土地,集体的土地就是国家的土地。“国家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都这么想,那么农民的利益就会被损害。” “全民所有制的利润应该拿一部分用在社保、教育;而集体所有制,我们一直都很空,结果空得大家都不相信这是集体所有的了、谁想占就占。”胡德平认为,土地不是按照国家、集体利益来处理,那剥夺的是农民生产对象的问题,这不是用多少钱来算的。胡耀邦生前就很重视土地问题,说不能让农民没有生产对象啊。     谈深圳:希望多出华为这样的企业 胡耀邦在1983年视察深圳时题词写下“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表示对深圳特区的支持。胡德平说,当前,深圳在高新技术、绿色产品、新能源、IT产业方面发展很好,这一势头应该保持。希望深圳能够多出华为这样的企业。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南方都市报:湖南张家界城管局副局长龚厚钦: 实名举报市长我官场的路,已到头

2011-08-13 8月8日上午,一条题为《步入地雷阵,无惧无悔!》的举报帖,出现在湖南省张家界公众论坛等网页上,反映张家界市长夫妇涉及重大工程招标等问题。举报人则为现任张家界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龚厚钦。     张家界市城管局副局长龚厚钦曾获奖章14枚,连续三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他表示,举报绝对不存在任何交换,这不是他的为人。 南都首席记者 姜英爽 发自张家界 8月8日上午,一条题为《步入地雷阵,无惧无悔!》的举报帖,出现在湖南省张家界公众论坛等网页上,反映张家界市长夫妇涉及重大工程招标等问题。举报人则为现任张家界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龚厚钦。 43岁的龚厚钦,出生于桑植县陈家河农民家庭,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派出所民警、特警队队长等。龚厚钦提供的证书显示,其曾获奖章14枚,连续三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曾被评为“全省勤政廉政先进个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湖南十大杰出民警”。一位功绩显赫的劳模,为何实名举报顶头上司?他与市长有何私人恩怨?龚厚钦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一一详述。 旁白:今年5月1日,张家界市城管局副局长龚厚钦寄出了厚厚一沓信,信的内容是向省纪委等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担任市长以来,该市重建11.2公里的“四路”:永定路、崇文路、迎宾路、子午路“工程采取假招标,实际指定由长沙顺天建设集团和长沙市政公司承建。”共耗资6亿多元(含拆迁费用3亿元)。 “花这么多钱修路,肯定不正常” 龚厚钦:张家界每年的财政收入才两亿元,这四条路就修掉了3年的财政收入,透支这个钱怎么还?今后老百姓怎么过日子?杭州的丰潭路延伸段,1.2公里造价1600万元,已经被称为高造价,我们这11.2公里要3亿元,是不是也是天价路?这些公交亭,一个造价是5万多元,经过重重转包,最后决算价20多万元。 南都:你怎么知道它的造价? 龚厚钦:生产商就是我们本地人,我自己去问的。还有观音桥的栏杆,高达3900元一平方米。 南都:以你的观点看,这几条路修得怎么样?合格吗? 龚厚钦:比以前的路肯定要好,但是花了这么多钱修路,肯定不正常。 南都:难道张家界不该修这些路吗? 龚厚钦:该修,但要切合实际地修,就像动车一样,速度太快就要出问题。或者说不花那么多钱,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我们经常去娄底考察,他们城市和我们差不多大,他们花的钱比我们少,可是修的路,比我们标准要高。张家界的冤枉钱花得太多。 南都:或者说,只是花了冤枉钱而不一定有什么你认为的腐败? 龚厚钦:这种可能性很小。 “只要去查,很多时候听说的就是真的” 旁白:一则流传甚广的消息则说,龚厚钦是对市长个人有意见。赵小明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批评龚厚钦的公交管理工作“谁说管不好,谁主动辞职”,两个人不和才导致龚厚钦举报一事。 龚厚钦:以前在警队感觉很单纯,现在很复杂。 南都:这么多年适应了这种复杂了吗? 龚厚钦:不适应。看不惯。以前人家管的时候,可以不说,但是我不能不说,因为影响老百姓的利益。 南都:真的吗?这中间没有任何别的恩怨吗?只是为了正义? 龚厚钦:之前(赵小明)有在会上批评我,有那么一次。也不只是他,其他领导也有批评过我,我为什么没有举报别人?而且我觉得我没有错。 南都:据说在公交管理问题上,你曾经在会上说过自己管不了? 龚厚钦:我从分管全市公交线路那一天起,通过认真调研,就提出很多问题,市长也表示要听专家汇报,结果一直到开会批评我那天也没有开会听取调研,再说当时已经发文:公交已经移交给交通局管了,我们局里也研究决定不再管了。他说一天归你管,就要管好,所以我说我管不了。 南都:你为什么就不能说,可以?即使第二天就不归你管了? 龚厚钦:我不说假话,要么我不说,但是我说出来的都要是真话。 南都:其实你也是带有负气的成分? 龚厚钦:是的。 南都: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是让别人下不来台的?反正也不归你管了,你何不说得漂亮点? 龚厚钦:我觉得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确实管不好。我觉得能做好我就会说做好,做不好,我就不想吹那个牛。 南都: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种表态,一种态度。 龚厚钦:这跟警队完全不一样,以前破案别人都说破不了,我去破了,那你就是牛,但是在官场,你做得再好,领导说你不好,也是白搭。不过这一点,我适应了。 南都:你没适应? 龚厚钦:同流合污,欺骗百姓,说假话,这些我还没学会。 南都:这样的事情,你看到过? 龚厚钦:听说过的多。 南都:听说,可能只是道听途说。 龚厚钦:对。不过我认为,只要是去查,很多时候,听说的就是真的。         “举报后,知会其他市领导系自我保护” 旁白:在举报之前,龚厚钦就是张家界官场上的另类。他是张家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名制在网络上和群众交流的处级干部。几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当地论坛,就主管的公交等工作和群众沟通,还组织过网友见面会,征询对自己主管工作的看法。 南都:我相信你做这个实名举报之前,一定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犹豫,或者说,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龚厚钦:是的。 南都:具体的导火索是什么? 龚厚钦:3月份我分管市政维护后,陆续发现一些问题,我就有这个冲动了。再过一段时间,我发现防洪堤查处的一个案件,也是关于防洪堤栏杆的,1900元/m 2的栏杆被证实有问题(与赵小明无关),那这个(观音桥)3900元/m 2的绝对也有问题。 南都:你就没有顾虑过,他是你的顶头上司? 龚厚钦:有。 南都:任何一个举报者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何况是你同样身处官场,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 龚厚钦:我有这个准备。别人都是匿名告状,结果很快公安局就查到那个告状者了。 南都:你的意思是,匿名和不匿名的后果差别不大? 龚厚钦:对。第一,不实名,上面的领导不会重视,第二,不实名,也会查得到(举报者)。而且我不是做了不承认的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人,就像我都是实名上网一样。我不想浪费国家的资源。国家动用公权力,需要调查才知道是我的话,会浪费很多钱。是我,就是我。所以我选择了实名制,寄出举报信后,还给市里其他3位主要领导发了一条短信:“我于前天发出举报信,举报市长问题,一切后果自负。” 南都:为什么发这个短信? 龚厚钦: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至少让别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南都:有回信吗? 龚厚钦:没有…… 南都:你让他们说什么呢? 龚厚钦:是很难回复。(笑了)我也不需要他们回答。 南都:你跟你家人沟通过吗? 龚厚钦:我不敢告诉她。信是我5月1日寄出的。她是7月才知道。 南都:她的态度是? 龚厚钦: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公,我支持你。我收到短信,流了很多眼泪。 南都:你自己曾是一名警察,你应该知道,要调查一个人,必须要有确凿证据,而你很多时候是不掌握这核心内容的,只是靠听说来的。你觉得你有这样足够的证据扳倒他吗? 龚厚钦:就举报而言,完全够了。举报只要线索,立案才需要证据。 南都:或者说,你有多大的把握? 龚厚钦:我觉得只要认真查,就能查出来。 南都:你觉得是百分百? 龚厚钦:我觉得是百分百。 南都:这是基于你多年的特警队长的经验? 龚厚钦:对,以我们这个防洪堤1900元就有问题和这个3900元相比,以杭州的造价和我们的造价相比,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南都:那你成功的把握呢? 龚厚钦:至少有六七成。   “我就痛恨官场的潜规则” 南都:如果赵小明和你关系比较好,比较赏识你,你还会去举报吗? 龚厚钦:他的批评我不在意。我20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基本上和所有的领导都是工作关系,没有私人感情。我承认,最初的(举报)动机跟这个 (关系不好)有直接关系。 南都:我相信,这是出自你内心的一个答案。 龚厚钦:是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 南都:你觉得你在他眼中是个什么干部? 龚厚钦:他以前会认为我是个敢想敢干的干部。自从去年,他开始对我有看法了。 南都:现在? 龚厚钦:(笑了)我不知道。想这个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我就不想了。 南都:以常识来讲,一般来说,举报者的下场都是不好的,不管对方倒不倒下。 龚厚钦:不是一般。而是所有的下场没有一个好的。 南都:如果被举报者不倒,你的处境肯定不妙,即便是倒了,他的继任者或者其他官员,谁还敢再用你呢?起码,你是个破坏了潜规则的人。 龚厚钦:对。我知道,我在官场的道路,已经到头了。 南都:你做好了这个准备? 龚厚钦:这个准备,我有。即使就像举报程维高(河北原省委书记———编者注)的人,我还要继续出来举报。 南都:这事,你后面没有人指使? 龚厚钦:我告诉你一件事情。我的一个朋友,错收到一条本来是发给市委书记的短信,上面说,尊敬的某某领导,我已经当副局长这么多年了,已经快换届了,上次你答应我换届的时候让我当一把手,希望你给予考虑。我看到这个短信,就把它发到了论坛上,只是隐去了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名字。一天就是回帖1000多条。我后面还写了一条:难道不提拔你就会死吗?拿了老百姓的钱,就要为老百姓干事。 南都:实际上,别人、起码内部人都知道你说的是谁? 龚厚钦:都知道。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知道这件事肯定惹书记不高兴了。我就痛恨官场的潜规则。 南都:你和别人关系处得好吗? 龚厚钦:老百姓,同事都处得好。领导可能对我有想法,但是我不在乎,相关的事情,我不在乎。 南都:你当时升到处级干部时,是非常年轻的,你已经10年没有再上升,这跟性格有关吗? 龚厚钦:在我亲戚朋友家人里,我是最大的官。我很满足。 南都:人家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你还这么年轻,市长年纪都这么大了,为什么你不再忍耐几年,熬到换一个领导? 龚厚钦:要是为了我个人,我肯定选择忍耐,但我既然知道了,我就做不到忍耐。也有人来说和,是不是我可以先和市长沟通一下,我说我绝不,如果你要我这样,我就会在网上发帖,因为我举报绝对不存在任何交换,这不是我的为人。 南都:很多举报别人的人,最后反而被人查,因为别人会拿放大镜来看你,你经得起别人查你吗? 龚厚钦:当我第一次获得全国优秀警察的时候,我对自己就是这样要求的。把自己放在外面,让别人用放大镜照。 南都:你才40来岁,你把自己的人生都赌进去,值得吗? 龚厚钦:多种结果我已经考虑了。至少,第一可能会引起高层重视,查个彻底,我个人什么结果,都是胜利的。第二,万一没有查处,对我个人进行打击报复,我仍然是胜利者,因为我敢站出来说。尽管面子上我输了,但是实际上我站出来,就赢了。 南都:你的性格有什么缺点? 龚厚钦:不知道拐弯。坚持的一直坚持。这应该是缺点,但是我不认为这是缺点,我也不想去改变。 南都:主要是指什么? 龚厚钦:跟书上写的不一样的事情,行为,我就不去参与。 南都:结局是自觉不自觉被孤立了? 龚厚钦:(沉默)是的。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南方都市报:“官员财产公开”在湖北一个县级区的实验样本:掇刀试路 路有多长

47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的个人事项并未触及最核心问题——— 究竟有多少财产 摘要:被湖北省视为“破冰之旅”的荆门市掇刀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试点,迄今已运行一年半。与之前新疆阿勒泰的“阳光法案”、浙江慈溪的“廉情公示”不同的是,掇刀区的试点“申报更全面,公开更广泛”。 湖北荆门市掇刀区还公开了“廉政专户”账号———按试行办法,报告人如有违纪违法所得,在报告前可以无记名方式上缴到廉政专户。 南都记者 占才强 摄 掇刀区委书记王保举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王保举说,改革如果不把“一把手”包括进去,那么这种改革往往没有说服力。 南都记者 占才强 纷扰20余年的中国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至今难产。鲜为人知的是,一些地方已在悄然试路。 被湖北省视为“破冰之旅”的荆门市掇刀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试点,迄今已运行一年半。与之前新疆阿勒泰的“阳光法案”、浙江慈溪的“廉情公示”不同的是,掇刀区的试点“申报更全面,公开更广泛”。 47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仅其本人工资、奖金、住房、配车等,其配偶及子女的工作就学、名下房产、投资经商等信息也一应在网上公开。 然而已历时两个年头的掇刀试点,网上“晾晒”官员家底后却遭遇了几乎无人举报的“冷场”。“仍然没能触及改革的最核心部位”,当地有官员这么认为。 是一次勇吃螃蟹的改革试验,还是一场流于形式的官员秀?通往“阳光政府”的掇刀试路“未来的路还很长”。   低调 领导干部“晒家底”一年多鲜有报道 王保举,女,大学学历,年工资48328元,奖金福利8160元;有私家车一辆,二手富康,购车款7万,来源为个人收入。 配偶李新德,省电力公司京山疗养中心副主任,年工资315600元;子女李舟,现居美国洛杉矶,2010年8月由纽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转入加州大学,学费为自费。 现居143平方米商品房,购建金额375000元,资金来源自筹。另有住房(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两套,面积390平方米,购建房产总价值948000元。 本人配公车一辆,旧奥迪1.8T,购车金额41万。2007年因公出国到韩国、日本8天,由财政拨款;2009年本人父亲因病去世,没有大操大办;2011年上交礼金22000元、上交礼品及购物卡折价19000元。 …… 这是一则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公开的个人信息,“报告人”王保举,是当地的“一把手”———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委书记。 登录掇刀政府网站,点击首页“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专栏,进去后便会发现,和区委书记一起“晒家底”的,不仅包括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家领导班子,还涵盖了全区所有机关、街道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每个干部的公开内容,前后分两张表格。第一张表为“个人情况”、“配偶情况”、“子女情况”、“共同生活父母情况”,第二张表则为“工资收入”、“其它收入”、“经商办企业情况”、“私家车情况”、“房产情况”等。 网页醒目位置,公布了两部专用举报电话,同时还公开了掇刀区“廉政专户”账号——— 按试行办法,报告人如有违纪违法所得,在报告前可以无记名方式上缴到廉政专户,缴款人可将上缴凭证留存备查。 而报告过程中,凡是能主动说明情况,并积极上缴违纪违规所得的,将视情节从轻或免予党纪政纪处分。 问责则是严厉的。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隐瞒不报或不按组织答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将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处理;经查证有违纪违规行为的,除依照相关规定从严从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从网上发文日期看,掇刀区的这一廉政举措并非“新鲜出炉”。从2009年12月区委、区政府首推“试行办法”,到2010年4月形成一整套“试点工作制度”,迄今已历时一年半有余。 然而一年多来,掇刀的这场试验却鲜有报道,并不为更多的外界所知。这与同在2009年岁首,由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国“破冰”,高调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相比,掇刀似乎选择了一条刻意低调的路径。   机缘 “先行试点是重大政治责任与发展机遇” 官员财产公示在国际上一直被视为“阳光法案”,甚至被称为“终极反腐制度”。但在中国,自1988年提出这项立法动议后,20多年来一直进展不大。 直到2009年1月1日,喊了大半年的新疆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制终于面世。 但事后为人诟病的是,阿勒泰的申报公示仅限于官员工资、奖金、福利费等,更为外界关注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庭成员的财产,包括汽车、住房等动产、不动产,股票以及个人银行存款等7项内容,仍属秘密,仅供纪检监察机关、预防腐败部门掌握。 而在该地区首批由5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中,除工资、奖金、福利费外,“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情况”一栏,则全部填报为“无”。 这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申报内容少得不能再少,信息含量几乎为零的个人财产申报表,被当时评论认为是“史上最山寨的财产申报制”。 阿勒泰纪委工作人员解释,之所以没有做到完全公开领导干部及其家庭成员财产,主要是考虑保护领导干部的合法财产和人身安全,还有隐私权,所以采取公开申报与秘密申报相结合。 不过,给以掌声的评论认为,阿勒泰毕竟开了历史先河。随后浙江慈溪、四川高县、湖南浏阳和湘乡、宁夏银川等地也相继效仿进行类似尝试,但步履同样寒酸。 “先行试点是掇刀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大发展机遇。”在掇刀区被确定为湖北省惟一试点后,区委书记王保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当时面对的改革机缘。 “改革如果不把‘一把手’包括进去,那么这种改革往往没有说服力。作为区委书记,理应带头接受监督。”王保举说。 掇刀区,是湖北省荆门市所辖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荆门市南郊。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 掇刀区还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示范区,自2001年建区以来,在省市多次廉政建设考核中名列前茅。2009年,掇刀被确定为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的工作联系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掇刀肩负起了改革试点的历史重任。”掇刀区委组织部一名人士介绍当年的缘起。   阻力 “能不能完成试点,考验区委执政能力” 2009年9月,掇刀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但设想并非一帆风顺,在掇刀区常委的“吹风会”上就遇到阻力。 据披露,在11名常委班子成员的“闭门会议”上,很多人针对这项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担心:报告内容公开后会不会招致弱势群体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有的担心:个人隐私在网上公布后会给家庭带来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还有的担心:群众会不会认为我们在“作秀”,这一制度最终会不会半途而废?第一次酝酿在担心和困惑中结束。 行还是不行?这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是对区委执政能力的考验。”王保举坦言,其实,当时她的压力也非常大。 在省、市纪委建议下,掇刀区委决定到外省考察后再做商议。2009年10月,区考察专班一行前往新疆阿勒泰和浙江慈溪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考察组发现,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公布的信息主要限于官员本人的工资等收入现状,至于财产以及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被列入秘密申报、内部掌握的范畴;而慈溪的“廉情公示”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公开。考察让掇刀区委找到了信心,“要做就做到全员参与、全面申报、全程公开,彻底点。” 随后,围绕申报什么、公开什么、怎么公开,掇刀区委先后4次召开常委会议讨论。经过12次修改,最终《掇刀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试行办法》出台。 官员“财不外露”的传统被“颠覆”,2009年12月8日这天,登录掇刀区政府门户网,全区479名副科级以上担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以及后备和拟提拔干部(包括市管县处级干部和双管单位干部)个人报告内容一览无余。 在“晒家底”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其中45人是单位“一把手”,县处级干部30人。 与新疆阿勒泰等地的公开相比,掇刀区除领导干部本人工资、奖金、住房、配车等情况外,其配偶及子女的工作单位、就学情况、名下房产、投资经商等一应在网上公开。另外还包括领导干部因公(私)出国(境),登记上交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以及家庭婚丧嫁娶操办等信息,共计7大项16小项多达上百个内容。 “在这次申报公示中,479名干部中有十几名干部开办实业,交易股票;107人拥有保障性住房外的第二套住房;77人拥有私家车。很多信息甚至连单位内部同事都不知道。”掇刀区纪委书记李克英这样介绍。 李的这种说法,区教育系统一名老师深感认同。和区教育局某位领导常打交道的他,“我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一直以为他只有那一套房子。公示后上网一查,原来他子女的名下还有一套房。所以我认为公开还是管用,便于群众监督。” 但对官员来讲,在网上露出“家底”,还是颇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适应”。   如实 史无前例的“诚信考验”和“压力测试” 张宇峰是区房管局拆迁办主任,他向记者坦言,刚通过网络公开时,还是“很有压力”,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什么事情都低调,不愿公开。打个比方,(有的领导干部)好不容易借钱贷款买了辆车,一般是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但如实报告后,你的东西就曝光了。另外还怕外人产生猜想,会不会是通过非法手段啊?肯定就有压力。” 张宇峰说:“但后来就觉得很好,你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就应该公开嘛。你怕曝自己隐私,你就不当这个干部,不做这个公务员。而且跟国外比,我觉得我们还做得不够。” 而在掇刀区政府,一名宣传部官员就“(领导干部)孩子的情况适不适合公开”,与记者展开了辩论。这名官员表示,网上公开后,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家庭隐私”也被外人所知,至今仍有不少异议。 “有的领导干部的孩子在国外留学,这个公开说得过去;但有些领导干部的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也要公开?他们的姓名、学校这些信息透露后,万一造成负面的事情发生(指被人报复、伤害等),责任又由谁来担?所以涉及孩子的情况,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适合公开,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敏感。”这名宣传部官员说。 从有顾虑、有争议到制度性申报,从战战兢兢到必须去面对,掇刀区官员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诚信考验”和“压力测试”。 而如何确保领导干部的报告内容“如实”、没有“漏报”?按照试行办法,报告人在填完资料后,由所在单位党务公开栏公示一周,并经单位党组织审核,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然后再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又经审查组再次复核,才在掇刀区政府网上公示。 对此,掇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田继芳说:“作为单位一把手,我需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在确认其他人报告的真实性后在上面签字盖章。当时,有一名校领导因为担心家庭财产等隐私曝光不利,在报告中隐瞒了其配偶开美容院的情况。我提醒他,作为领导干部的配偶同样有义务申报个人财产。最终他及时补报了上去。这种情况往往在公示的第一关即单位公示栏公示时就会被同事发现。” 而对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隐瞒不报的,试行办法规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责令辞职、撤换或罢免等处理。这一硬规定,使得掇刀区领导干部申报率达100%,公示率100%。 那么掇刀区领导干部在网上公开的个人信息到底有无“水分”?有没有虚报、瞒报的情况存在呢?记者到部分报告人的单位作了走访。   公开 领导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 走访发现,这项在当地业已推行一年多的“阳光”举措,许多人仍未知晓。 在掇刀公安分局,记者随机分别向两名干警询问:知道你们局长的工资收入以及住房等情况吗?一个摇头,一个答:这是他自己私人的事,我们无权过问。 那知道局领导的个人信息在掇刀区政府网站上有公示吗?记者再问,回答则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反问记者:有这样的事吗? 同样的回答出现在掇刀区检察院,当记者向几名工作人员询问,是否知道检察长卢良恳有几套房?孩子在哪里上学?(网上公示卢有两套房,孩子在英国留学)有工作人员对记者的问题感到奇怪:领导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而对网上公示也均表示不知。 在掇刀国土资源分局,连续咨询的几名工作人员,也表示不知网上有公示,“也不关心那事”。对局党组书记、局长施以武在网上公示的“有一套住房”、“女儿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留学”等信息,记者找到了为局长开车的陈姓司机。他证实施以武确实只有一套房,而且是老房子,登记信息属实。 但对其女儿 ,司 机的说法却是“华(中)师(大)毕业的,还没工作”,并不知其留学一事。当得知实情后,司机猜测,“可能后来留的学,费用应是她男朋友出的,她男朋友是开公司的。我跟他(施局长)几年了,感觉还是蛮清廉的。” 掇刀石街道办事处一名干部,是受访者中为数不多的知道有网上公示的。记者就街道办几名主要领导网上公示内容向其一一求证,“这些申报信息,我感觉都是准确的。” 对报告人有可能虚报、隐瞒的猜测,他则认为“可能性不大”,“街办领导我不看就知道他的信息,他要弄虚作假,很容易被投诉。纪委每年也都要查的。至于说把房产什么的,找个亲戚、熟人安在他的名下,到时候他不给你了,他卖了怎么办?很容易引起经济纠纷。所以要想违纪,风险和成本会很高。” 在掇刀区财政局,两名受访的离退休老干部亦对网上公示表示不知,“没听说这事”,而在得知后两人看法却是“恐怕又是走过场的吧?” 据两名老干部向记者一一核对,该局副局长刘青松、张锐,区国资局副局长杨小华在网上公示的内容也大多属实。但二人另透露,刘青松、张锐今年分别购买了一辆私家车,但网上相应的“私家车情况”一项,两人都是空缺。“张锐买的是一辆雪铁龙轿车,花费约13万。两人都是最近半年才买的,也可能都还没来得及更新。” 在逐条看过网上公开事项后,两名老干部也提出疑问,“公开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是不是还有没公开的呢?谁来监督?” 而且在二人看来,“目前所公开的还不够彻底。”    缺憾 干部到底有多少资产,仍是模糊概念 这两名老干部认为,他们其实最关心的还是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庭有多少财产。“除了住房、车辆等看得见的,还有多少存款?这些财产是否超出合理收入?如果明显超出其来源是否合法?而这些并没有在公示中看到。” 而这,正是被国外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最核心部分。 国际上认为的,真正的财产申报,不仅要申报官员本人的财产,还有配偶和抚养子女的所有财产,以及这些财产所带来的收益。与之相随的,还有一套对虚报、谎报、漏报和拒不申报严厉的预防和惩罚措施。 “我觉得我们还做得不够。”掇刀区拆迁办主任张宇峰以自我申报中的体会认为,“还要把领导干部更多的所谓的隐私,更进一步地公开。比如平常开支啊,都有哪些开支?特别是私人的重大开支,还有公务活动中的重大开支,都要公开。你的公车,一年跑多少公里,花了多少钱,也应该公开透明。另外还有存款这一块,你看国外有的领导人有多少存款都是公开的,很清楚,我们也应该更加透明。” 显然,掇刀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试点,虽然较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等地又迈进了一大步,但仍未触及官员财产公开最敏感、最核心的部位。“公开后,对区领导干部到底有多少资产,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透明度不够,叫群众监督什么?这样的公开有多少意义?在许多人眼里,这就是一场官员秀。”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不同声音。 一年多来,掇刀试点的“反腐”效果究竟如何?对此,掇刀区委有关部门先后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韩玉兰对记者的解释是,这是湖北省纪委的一个内部试点,还没达到完全成熟的条件,目前还不适合采访。 湖北省纪委党风室是具体负责掇刀试点的指导部门,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掇刀的“这个面不大,并不是所有(事项)都公开了,只公开了一部分”,而对记者提出的进一步采访,被省纪委办公厅一王姓人员以“要向上面汇报”为由婉言谢绝,记者留下电话一直没有回音。 掇刀政府网上公布的两部举报电话,一部设在区委组织部,另一部设在区纪委。组织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所知,针对网上公示的举报电话“基本上没有”,“也没有听说哪个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被通报,批评,受到处分。” 而2010年发表于湖北省《党员生活》的一篇公开文章显示,掇刀区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工作以来,“尽管领导干部财产等重大事项‘晒’在网上已经4个月有余,截至目前,没有收到群众举报电话。” 文章说,对此,区纪委书记李克英认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区委书记王保举的态度很坚决:“尽管未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我们绝不会让这项改革半途而废。”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新浪微博:南都经典照片见证岁月蛮荒(图)

@南都视觉:#南都经典照片# 见证岁月蛮荒 【残酷视频】“残酷的不是照片,是现实本身–《暴力城邦》”。谭伟山在南方都市报从事突发新闻摄影记者将近7年,他把多年突发新闻摄影作品做成短片,在短中里这样安慰自己:可能残酷的不是照片,残酷的是现实本身。http://t.cn/apS4p4 南方都市报@谭伟山@王景春@潘劲松 原文转发(1077)|原文评论(216)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