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渔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蔡定剑 长平-1 长平-2 陈行之1 陈行之2 陈子明 仇春川 船古佬 崔卫平 丁学良1 丁学良2 东正树 1 杜子 傅国涌1 傅国涌2 韩寒 贺卫方 胡星斗 华炳啸 季卫东 晋楚 郎咸平 老柠 李悔之1 李悔之2 李锐 李慎之 林明理 林贤治 林贤治 刘军宁 刘瑜 刘植荣 龙应台 马西彦 毛喻原1 毛喻原2 梅张一枝 木然 钱文军 秦晖 冉云飞 沙叶新 山鹰 邵建 十年砍柴 时寒冰1 时寒冰2 时寒冰3 孙立平 汪华斌 吴思1 吴思2 五柳村 五岳散人 萧瀚 笑蜀1 笑蜀2 熊飞骏1 许志永1 许志永2 颜昌海 杨恒均1 杨恒均2 野夫 余世存1 喻培耘1 张博树 张洛阳 尹林生   东正树2                       aduonuo Knight lqun15 Steven tim4918 wfchzh wkzyysm yufei 安烽雪翟 抱虎当猫 贲尼 冰路 波涛 不得不说 布谷鸟 草原帝国 常非常 陈志武 楚汉风云 大别山 丹丘生 狄马 地震8级 第一哲学 东山隐士 窦荣刚 法通律师 方心田 非常地妖 丰申王田 风暴 疯与哲 哥们儿 公民之声 公约社会 龚晓跃 孤岛闲客 管家婆 广告人 归栖 郭老学徒 郭宇宽 郭玉闪 郝劲松 合唱团 何兵 何帆-1 何帆-2 何怀宏 和菜头 和而不同 和平使者 核桃树下 胡码乱缠 胡适书会 花间半壶 环宇风 黄集伟 嵇少丞 金龙 精神站立 警世钟声 警钟凯迪 静听花落 绝对隐士 狂风沙 蓝晶石 老鸽 雷颐1 雷颐2 雷颐3 李银河 梁丁 梁文道 林达 临江仙 凌沧洲 刘东升 刘洪波 刘建锋 刘晓原 流线方块 六月里来 龙飞 龙天下 鲁克 鹿呦鸣 罗雀斋 麻辣烫 马秋葆 马玉飚 茅于轼 猛辣律师 梦回唐朝 闽江边 摩罗 内部发行 南湖水 南京郑敏 凝香歌声 匹夫 屁民002 樵旭 秋风 如梦如烟 三傻子 手术刀 守护者 司马烈文 思变思辨 宋君健 唐荒 天地一笑 天帝之怒 屠夫 汪丁丁 王大麻子 王建勋 王小峰 王怡 往东 维多利亚 维舟试望 文明进程 无弦无声 吴殷 吴志勇 午夜圣虫 武行者 西瓜 西门吹雪 夏业良 宪政飓风 宪政杂碎 向腐宣战 小乞儿 肖雪慧1 肖雪慧2 笑非 谢韬 信力健 醒世恒言 熊飞骏2 熊培云 徐贲 徐柯 徐昕 徐友渔 宣昶玮 焉烈山 言平心 杨竞春 杨开亮 杨学涛 杨银波 野草园 夜路孤客 因心之舟 于建嵘 余华 余世存2 余英时 俞可平 俞愚 与民更始 宇宙 喻培耘2 袁腾飞 远上寒山 云之 翟明磊 张雪忠 赵恢真 赵云喜 哲山 正义之声 周立新 朱大可 朱健国 自然正义 自由飞翔 义薄云天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Read More

何频:刘晓波有多大影响力

现在显赫的部长们、省长们乃至总书记、总理们,百年后会有什么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吗?百年后人们记得刘晓波名字的可能性更大。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没有谁能预测。因为过去所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有的塑造了真正的伟人;有的成为了可笑的泡沫。 世上某些精明人,工于算计,每个时段都能作出精明之举,不惜自己的人格,更不惜绑架别人的权益,在某一时段,似乎可以辉煌。但是,从长距离的时空来看,人们不会因为这个人爬得更高而对他更多尊重,最后评语往往只是两个字:奸贼。 精明计算重判刘晓波 中共 政权内部也好,参加 “ 盛世合唱 ” 的精英,以及回国抢喝 “ 盛世汤 ” 的海外人士(包括当年的民运人士)也好,就不乏这样精明的奸贼。他们中间曾有这种说法,《零八宪章》出现的时候,当局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就有很精明的人献计献策了:《零八宪章》的签署者越来越多,不打击、遏制是不行的,但打击面太大并不上算。怎么办?采取中国传统智慧:擒贼先擒王 —— 抓住主要分子,从重从严打击,对于他的惩罚,要给所有人强烈震撼。这个人,就选中了刘晓波。他有知名度;他坐过牢,在当局眼中就是屡教不改的 “ 惯犯 ” ;他也确实是《零八宪章》的核心人物之一,于是,当局把他抓起来很长时间之后,重判了他 11 年徒刑。 此举的效果,让当局相当满意:阻吓了可能签署《零八宪章》的人士,阻遏了《零八宪章》在国内迅疾发酵的势头。 但是,这些精明者却并没有想到:正是他们精明的计算之后采取的这一极端过分的举措,更加凸显了刘晓波的地位和影响力。试想,如果他们将刘晓波付诸三年劳教,或者让他 “ 被旅游 ” ,或者安排一些看起来更轻、但更周密更为多样化的限制处理,刘晓波会得诺贝尔和平奖吗? 中国当局不少决策都与此类似,初看比 民主 社会中的决策要精明许多,但是后患无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有的石头当时就砸,有的则是过了很久很久才砸。为什么许多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当局的决策表示疑虑甚至焦虑?原因正在于此。 刘晓波其实是一个边缘人物 圣人需要远距离才能出现。口吃的 作家 刘晓波离我们太近了,他不是完人,不是圣人,他犯过错误,他在某些方面的缺点或比常人更多,更明显。他软弱过,他的言论在异议人士中至今也有质疑声(这太正常了!)。但是,刘晓波为了理念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常人更多。他其实是一个边缘人物,几年前他得吭哧吭哧爬格子,写到凌晨四五点钟,挣一点 生活 费。他坐几次牢?三次吧! …… 现在显赫的部长们、省长们乃至总书记、总理们,百年后会有什么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但是,百年后,人们记得刘晓波名字的可能性更大。 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说老实话,没有谁能预测。因为过去所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有的塑造了真正的伟人;有的成为了可笑的泡沫。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并不是绝对公正。不可能经过定量的科学比较、不可能平衡所有 政治 力量。人们批评和平奖评选,许多都不无道理。但是,问题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还有哪个和平奖、人权奖,会比诺贝尔和平奖更有权威?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给奥巴马自然是可笑,但是授予其他很多人就一点也不可笑 —— 授予前苏联、纳粹德国、波兰、捷克、缅甸、南非、 印度 等等许多国家的人士,甚至授给达赖喇嘛,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要比当选一国总统、比像比尔 ? 盖茨那样天文数字的财富,在政治层面上,影响不知要大多少。诺贝尔和平奖,当之无愧地可被视作当今 世界 最有权威的和平奖、政治奖、人权奖,这种公信力,这种权威性,不是轻佻、恶毒的言辞就能抹杀得了的。 怎么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也难以预测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也许过了若干年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盘点这件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年主张重判刘晓波的这些精明人,尝到了难以下咽的苦果。且不说最近官方媒体奉命刊发的种种批判刘晓波和诺贝尔和平奬的 “ 文革 ” 式语言的文章了,而堂堂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对德国国防部长发飙,竟然用了 40 分钟时间语无伦次、毫无根据地痛斥诺贝尔奬,称 “ 如果有人反对美国 政府 ,那么他就是一个恐怖分子;如果有人反对中国政府,他就成为可以获奖的人 ” ,执意将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与美国政府挂钩。这样高层级的军事官员,总参谋长呀,应该是最掌握情报的人,却如此不了解对手和国际形势,连对手的基本情况都毫无所知,实在是个 “ 愚人节 ” 的笑话。 我们当然知道,中共高层的信息并不短缺来源,多数领导人的头脑不会象总参谋长那样浆糊,他们不会相信要老百姓相信的那些谎言。有如此低能的公开表现,无非透露出,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奬问题上,中南海确实陷入了茫然无措,抓狂了,不知该采取什么様的对策了。 现在大家都在猜测,对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中共到底会怎么办呢?一般说,有三种做法,但哪一种对于当局都不美妙。 中共 到底会怎么办呢? 现在大家都在猜测,对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中共到底会怎么办呢?一般说,有三种做法,但哪一种对于当局都不美妙。 第一种,是流放出国。这种办法,在当局看来是有 “ 成功 ” 先例的:魏京生、王军涛、王丹 …… 在监狱中俨然成为 “ 国际反华反共势力的红人 ” ,一旦释放出国,过不多久,不就废了他们的 “ 武功 ” 吗?作为个人,他们或许能开创一片生存空间,但是,作为民运领袖,他们的影响力确实大为衰减,对中国当局的威胁大为降低。那么把刘晓波放逐出去,不就也可以一劳永逸吗? 不过,这种办法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刘晓波会不会同意出国呢?目前我们听到的消息,他并不同意出国;第二个,我们就假设一下:就算刘晓波同意被流放,中共成功地将他驱出国门,他就一定会重蹈魏京生、王军涛、王丹的覆辙吗? 我觉得不会。原因非常简单:就在于诺贝尔和平奖的影响力。诺贝尔和平奬是 全球 性的,颁发给谁,就把获奖者变成了一个 世界 级的精神领袖。刘晓波若真的来到海外,他最大可能性的选择,不是成为某个民运组织的领导人,或者一头钻进唐人街;他会向国际社会发出最大声音,他会遍访各个国家,见到各国总统、总理 —— 他到美国来,美国总统无疑会接见他;他到加拿大、到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首脑也会接见他;他到法国去,别看法国总统对胡锦涛 “ 称臣 ” ,也会接见他!我敢断言:刘晓波将见到西方所有国家的领袖。一直想提倡和促进中国人权的组织,找到了一个力量的支点;也使那些由于西方与中国发展贸易而利益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找到了一个支点。 对媒体而言,刘晓波的影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想一些达赖喇嘛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使他的威望提升多少!刘晓波虽然不像达赖喇嘛那样有一个流亡 政府 在后面支撑,也不像瓦文萨有一个 “ 团结工会 ” 可供依托,他只有一班相对松散的朋友圈。但是,刘晓波有中国正在崛起、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这个背景,他的影响力便也同步放大。 以前胡锦涛出访,海外反对势力会去抗议,西方媒体也会报导,但反对势力毕竟缺乏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如果未来胡锦涛出访,刘晓波正在海外,他运用他的号召力发起什么活动,会出现什么局面,就很难想象。西方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媒体的影响力。在当今时代,刘晓波就是媒体最好的 “ 宠儿 ” 。他如果出来,影响力是魏京生、王军涛和王丹这些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甚至不亚于达赖喇嘛。因为达赖喇嘛领导的 “ 西藏 流亡政府 ” ,虽然在世界上经营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更多人给予达赖喇嘛的主要还是同情,对西藏 文化 的欣赏。 从达赖喇嘛,到赵紫阳,到刘晓波,达赖代表的是宗教,赵紫阳命运则是体制内的震撼,刘晓波是民间,三个人是一种递进,一种晋升。刘晓波所激发的,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发展惊讶同时的一种疑惑、惶恐的态度。对于西方领袖,在与中国交往事务的决策中,刘晓波的影响力会超过人们想象。 关押就是造就神 第二种方式,是保外就医。过去很多良心犯保外就医,被当局软禁起来,使这些异议人士的声音萎缩在非常小的范围内 —— 媒体总有降温的一天吧,他们的知名度毕竟有限,西方媒体提到他们,名字前面会冠以 “ 中国异议人士 ” 的名头,这些报导讲的是一个很遥远国度的 故事 ;未来刘晓波被软禁,西方媒体报导他的名字,前面要冠以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他每时每刻都能辐射影响力,就像好莱坞的影星、皇马俱乐部的球星,再平常的话,也可能上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就和缅甸的昂山素姬一样。他是媒体永远紧盯的人物,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制造国际媒体的大新闻。在我看来,他的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过被软禁的赵紫阳。赵紫阳虽然贵为中共 中央 总书记,西方媒体看赵紫阳,是一个 政治 领袖,是一个在权力争夺的败北者 —— 虽然他在晚年也有很清晰的 民主 观。在西方的老百姓之中,赵紫阳的震撼力远远超不过刘晓波的震撼力。 第三种方式,是继续关押。这就使得刘晓波的拥护者、追随者,有了抗争的最好理由。他可以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也不做,他的锦州监狱每时每刻仍然都在向认同刘晓波的人、向对现实不满的人产生吸引力 —— 在被关押期间成为诺贝尔和平奬得主,这在该奖历史上只出现两例,前一例,就是纳粹德国的奥西茨基。多关刘晓波一天,就多一天让刘晓波扩大影响,就多一天被全球民众用纳粹德国与共产中国做比较。他的精神的感召力,他个人的 “ 神化 ” ,致使同情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西方政府是短命的,价值观是永恒的 人们会持续追究:这个诺贝尔奬得主,怎么还是个囚犯?他干了什么危害社会的怪事?抢劫,强奸,贩毒,还是杀人放火?一查,原来只是冩了些批评当局的文字!如果缅甸这样做,国际社会会因为它的偏远、它的狭小,而不以为然;但这是中国啊,中国经济总量如此巨大,中国经济活动如此活跃,不仅买下了非洲很多地方,而且买下了美国、西欧的许多企业,这样一个政府,在声称要成为现代大国,要成为国际领袖。那么,在中国愈来愈强大的时候,刘晓波的精神力量将与之相适应,而不会因为中国日益繁荣而降低。 西方,政府是短命的短视的,但选民是长期的,价值观是永恒的,不讲道义、追捧胡锦涛的西方政客和商人是有的,但是,秉持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广大民众,不允许无止境向侵犯人权、对抗民主自由的势力低头妥协。政客们迟早会感觉到来自民众的这种压力,他在下一次选举的时候就会得到教训。西方的老百姓当然也 生活 在现实之中,也有各种日常难题需要面对。但他们不可能长期容忍不尊重人权、不尊重民主价值观的政权,要跟西方国家平起平坐。西方的首脑也就不得不在与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不断地提起刘晓波之事,刘晓波就成为国际社会用通行准则约束、曳引中国的一条缰绳 。 最恐怖的可能,最大的恶果 除了上述三策,还有人讲得更恶毒、更毛骨悚然:将刘晓波不声不响地去干掉,埋了!但他们敢不敢做,会不会做?我是非常怀疑的。虽然一些人不是没有这样想过,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恐怖的事情。 我们不能说 “ 让政府不喜欢的人士永远消失 ” 这种可能性绝对不存在,但是非常非常低。一旦有这样的事发生,刘晓波就成为了一个神,一个号角,那些对刘晓波有各种议论、各种批评的人,在当今社会中得过且过的人,休眠的良知就会被惊醒,连绝大多数体制内的人也不会接受。 这最恐怖的可能性,为什么最不可能?因为它对中国当局有最大的恶果,最大的风险。 左右为难,这就是今天中国领导人的处境。当局当然可以开动宣传机器,鼓吹 “ 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刘晓波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 只要中国搞好经济,反华反共势力就不会得逞 ” ,但这都是自欺欺人。 胡温旗下一些官员太嚣张 有人说:胡温是刘晓波获奖的推手,确实如此。胡锦涛、温家宝对于异议人士的态度,远远不如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当年他们面对反对的声音,还知道保持一些弹性,保持一点互动,还多少顾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现在,胡温旗下的一些官员已经非常嚣张了,不仅在对 外交 往中出言不逊,而且对内部的不同声音,施行压制手段也无所顾忌。这表明了他们强大吗?毋宁说,表明了他们的虚弱。奥运、世博、亚运, 60 周年国庆 …… 都是在极端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最后将刘晓波重判 11 年,这都是他们的刚性维稳政策的恶果。 刘晓波获奖只是个开头,这种刚性维稳政策的恶果还将继续延伸,我没有看到由于刘晓波获奖,当局有任何幡然悔悟、改弦更张的迹象。看看他们 “ 文革 ” 式批判文章,看看总参谋长信口雌黄,看看当局对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对学者徐友渔、对艺术家 艾未未 、对记者高瑜 …… 那些师出无名、蛮横无礼的举动。中国国安、公安的控制对象的名单,究竟有何等庞大!这将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让纳税人买单!而且,日后这种名单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因为中国的开放不可逆转,百姓民智会更加开启。当局当然可以收买一部分精英分子,可以收买一些民运分子,难道还能收买天下所有的精英、所有的民运分子?压服不了、收买不了的精英、民运分子,人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爆破口。看一下参加艾未未的 “ 河蟹宴 ” 有数百人参加,就可以多少明白了。 过去我曾经判断 “ 星星之火,不可燎原 ”—— 当局对任何局部地区的星星之火,都以高压态势全力扑灭,不使蔓延;但是这几年来的形势发展修正了我的认识:扑灭了任何一粒星火,这个社会就没有火了吗?不!星火被逼到地下,就成了地火。地火更不可知,更可怕:辛亥革命不就是从一个莫名其妙的小事件发难吗?清廷就这么崩溃了! 历史就是如此吊诡 这位专家,那个智库,这家媒体,那个商人,给中国变局算命,预测来预测去,分析了无数可能性。但是历史就是如此吊诡:它可能将重任托付给一个我们没有看重、没认为多了不起的人身上,或者将种子埋藏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件小事上。有时候,有效地影响这个世界的就是些边缘人物、就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产生影响力的人。 中国到了必须有一个变革的时代,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但是最基本的公平没有解决 —— 西方当然没有做到绝对公平,但是他们有基本的公平;西方当然没有做到绝对自由,但是他们有基本的自由;西方当然没有做到绝对民主,但是他们有基本的选举;西方的人权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他们的人权是可以讨论的 …… 西方的民众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公开表达意愿的渠道,而中国这些东西都被官方高度垄断,在民间属于 “ 极度紧俏物资 ” 。连这些东西都没有的国度,却 “ 大国崛起 ” ,这难道不令人可怕吗?国内民众感到可怕,国际社会也感到可怕,历史上这样的强国危害一方甚至挑动得整个地球不得安宁的先例,难道还少吗?一个精明的、有效率的、财力充裕的政府,对于国际社会来讲,可能是个更大的灾难,而并不是更大的福音。 中国掌权者正在继续精明地走向国际舞台,他们迫使法国总统屈服,而不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外交战略和政治体制。这将被历史证明是大错特错。从眼前看,有时得意,有时徒劳;若从长远看,必是愚蠢 —— 就像将《零八宪章》核心人物刘晓波重判 11 年,似乎一时拦截《零八宪章》的扩散,最终却造出了一个比《零八宪章》更可怕、更有威慑性的对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Read More

【装聋作哑之44】凤凰周刊:2010年,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2010)

2010中国问题意见书 艾未未:2010年, 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 2010-2-26 凤凰周刊   这是《2010中国时局报告》特殊的一章,你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次纸上的圆桌恳谈会,也可以把它当作一辑“微博”版的“论语”。我们邀请了数十名著名学者、专家、媒体高管和媒体评论家,共同把脉中国时局。他们大多活跃在中国时局观察的一线,因每个人关注点不同,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视角和新观点。   我们向每位嘉宾提了两个简单问题:1、2009年中国时局,您最关注哪一个问题?为什么?2、2010年中国时局,您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我们希望每位嘉宾能用最简短的文字,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希望听到的是真话、实话,相信这些话语有助于每个人了解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状况。这些回答虽然简短,但分外珍贵,因为这同样显示了他们作为公民,对中国公共事务的热情与责任。   以下就是他们的观察,出场以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艾未未 曹景行 陈朝华 陈彤 程益中 樊建川 封新城 傅国涌 傅佩荣 何力 侯小强 黄纪苏 贺雪峰 雷颐 李慎明 厉以宁 刘军宁 刘再复 莫少平 南方朔 秋风 王久辛 王小东 吴稼祥 吴思 吴祚来 伍皓 笑蜀 谢泳 熊万里 徐友渔 许嘉璐 许小年 杨子 鄢烈山 叶檀 于建嵘 袁伟时 张鸣 张颐武 赵少康 朱大可 朱德付   ———————————————————————-   艾未未   著名艺术家   2009年,有人说是“维权元年”,事情发生得非常多。这种爆发性涌现,实际上跟互联网有很大的关系。对我来说,我们做了一个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尝试,给了国务院、四川省,以及其市县,写了六七十封要求信息公开的申请信件,含有几千个问题,问的很详尽。我们做了很认真的工作,但是没有得到一条回答。这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百姓的知情权和执政的透明度,决定了一个社会能否平稳健康发展,这是现代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做了这个尝试,我们发现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在许多地方成了一纸空文,就是说我们的问题得不到任何回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无论是财务、行政的方式、法规条例,包括对法规条例的解释和执行情况的公开,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政府如何能够取信于民?或者说一个公民如何才能感受到他是可以参与到社会中来的?这很重要。只有参与,才有所谓的公民责任感,没有公众知情权的社会是巨大的倒退,所以我认为2009年,至少在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上,仍然需要改进。   2010年,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 来源:http://goo.gl/NLBmz

Read More

崔卫平:人心是弯曲的

作者: 崔卫平  |  评论(3)  | 标签: 窃听 , 交代 , 感受 , 眼睛   “你有什么主动要交代的吗?” “不,没有。我没有做过什么。” “你以为国家安全局会将一个无辜的公民带到这儿来吗?” 这是《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2006)里的开头部分。被审讯者涉嫌帮助邻居去了西德,这在当时东德是一桩弥天大罪。有人将这个审讯过程录了音,作为给学生的示范教材。当录音带里放送出折磨和呻吟的声音,这位名叫魏斯曼的审讯官解释道:“如果这个人是无辜的,要么大喊大叫,要么哭泣;如果他沉默,就说明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他是有罪的。”他显得非常有把握,也很称职。 然后就发生了那个著名转变。这个人被派去监视、窃听剧作家和演员(那对伴侣),他得以近距离观察艺术家的个人天地。他本人的生活枯燥乏味,住房单调得跟一座监狱差不多,四壁空空,下班之后他只有拿着遥控器看电视,甚至招妓。他希望妓女能够留下来陪他一晚,但是被拒绝了。没有人与他谈话,他没有朋友,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当他坐在窃听机器面前,眼前打开了另外一个新奇的世界。 他从剧作家的书桌上拿走了诗集,读到这样的句子:“初秋九月的每一天都是蓝色的/我们头顶着美丽干净的天空、云朵慢慢移动它的脚步/它是那样洁白无瑕/只要你从心底里相信/它就一直会在你的身边。” 当好友艾斯卡自杀,剧作家悲愤难抑,弹奏钢琴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琴键上跳跃着滚烫优美的音符,也让窃听者本人听得热泪盈眶。所有这些艺术和人性的内在光辉,是一切“危险”的根源,也是力量所在。 为美好的事物而感动,魏斯曼先生内心的岩石开始松动。此前从来没有人教会他这些,没有人将他带到人类精神活动的瑰宝面前,没有机会让他接触到人心中最为柔软的部分。他是按照另外一个模式训练而成的,这对他是一个不幸,但是他还有救。 任何人可以从任何地方重新开始,寻求自身的救赎之路。就像年轻的导演兼编剧所说:“你是有选择的。”看到部长大人利用手中权力强占女演员时,魏斯曼感到本能的厌恶和拒绝。他良心的软骨并没有失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一个人有他工作上的要求,有他职务上的使命,但是,一个人与他的工作,不可能像两块门板那样合在一起,两者之间不存在缝隙。因为人不是门板,不是那种失去了生命活力的死东西,仅仅作为实现他人意志的工具。作为一个人,有他与生俱来的良心,有他与生俱来的感受能力,有他基本的是非善恶判断,也同样有他自己对于历史的洞察力以及对于未来的想象力。如果拿掉了这些,这个人就不能称其为“人”了。 在这个意义上,人心像一条长廊,一个人可以从这头走到那头。窃听专家魏斯曼从一个贫瘠匮乏的起点开始,经过一系列转换,眼前的世界起了变化,他看待世界的立场也发生改变,变得丰富和富有人性。他的眼睛不仅用来监视别人,在这个世界中充当搜索引擎,也是用来流泪的,为自己和为他人,为美好的事物。 在“人心的长廊”里还住着各种各样的“客人”。有戴着面具的,这面具也许已经深深嵌入这个人的面孔;也有率性天真的,对世界与他人始终保有一分真诚。当然,有忠诚于“主人”的,真正为“主人”长远利益着想;也有阿谀奉承的,每次将最坏的方案提交到“主人”的案头。“客人们”之间互相对话、吵架、协商,互相拉扯和消耗,也互相调整和过滤。在这场内心战斗中,良心未必总是占上风,也未必总是甘居人后,最后还是“主人”说了算。“主人”有什么样的造化,那真是他自己多少世修来的。 有一部美国影片《对话》(The Conversation,又译《窃听大阴谋》,1974),更早涉及了窃听这个话题,而且是大名鼎鼎的科波拉导演的。其时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因为《教父》(1972)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再过几年《现代启示录》的好戏还要登场。这位科波拉早先编剧出身,《巴顿将军》里有他改编剧本的功劳,《窃听大阴谋》由科波拉本人担任编剧。与近期的《窃听风暴》一样,都是30多岁的人同时担任编剧与导演,其中反映了某种社会思想及折射出某种社会现实。 夏利是一位监听专家,他在这方面的造诣颇深,业内有名。他拿钱受雇于别人,不问缘由,不涉及意识形态,干得十分出色。但是他终究没有变成一块“门板”,与他的专业机器、专业手段完全合二为一。他从这项工作中受益,反过来也因此而落下了人性的伤痕。刺探别人养成的警觉,使他无法与人们建立亲密关系。他不留电话、行踪不定,女朋友只有在漫无尽头的黑暗中等待。一旦问及他的个人情况哪怕是做什么,他马上感到厌烦之至。他不能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骄傲。他卷入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他因而不能站到阳光底下。 扮演夏利的演员人们并不熟悉,这更加增添了他无人知晓的卑微色彩。他身着一件灰色的透明雨衣,始终神情黯淡忧郁,如同一只鼹鼠或一枚暗器。在他忧郁的背后,是他受伤的生活和受伤的人性。他挥之不去的烦恼有一个具体原因——因为他的“出色”工作,曾经有三个人命丧黄泉。那是一桩难度极大的窃听阴谋,某位总裁与他的会计师只是在水面的游艇上讨论如何伪造福利基金,任何船只接近时他们就会停止谈话。然而身手不凡的夏利还是将事情搞定了。会计师被认为是泄密者,一家三口大人小孩被残忍地杀害。 同行们对他的高难技术深表钦佩,然而他自己却陷入良心不安。内心的阴影在此后的工作中发作扩散。新任务是在广场上窃听一对男女的谈话,而他们仿佛知道有人在暗中作祟,于是尽量压低声音,或选择躲在广场卖艺人的嘈杂声响之下。从技术上去除噪音是一件能够办到的事情,即使是在那个年代。这样一句话跳进了他的耳朵:“有机会他会杀了我们”。这引起了他的警觉,此前发生过的悲剧仿佛就在眼前。于是他不愿意将做好的录音带交给雇主——也是一位总裁。 “我不怕死,但我害怕谋杀案。”他对枕边的时髦女郎说。对方劝他:“只是一些任务。你不需要感受它,只需要完成它们即是。”其中“感受”是一个关键词。能够“感受”会带来工作上的“障碍”,但是人如果不去“感受”,不会感受并失去了感受能力,岂不是失掉了用来证明人生命存在的有力证据,成了一个纯粹的物件?一颗能感受的心灵,在世界面前是随时准备弯曲的,准备朝向他人的苦难低头,准备在真理面前弯下腰来。 事情甚至也不朝向他感受的方向去发展。窃听是因为有强烈的不信任存在,那么逻辑推断的结论必然是——为什么别人要信任窃听者本人?他作为高手受雇于别人,必然也会有其他更高的高手,受雇于其他雇主。如此循环往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位夏利先生试图按下不表的含有杀机的录音带被别人偷走,对他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他放在抽屉里从不示人的电话突然响起,威胁他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仿佛他本人陷入了另一张天罗地网当中。高度紧张的思维,令他做噩梦,思维出现幻觉。 他试图通过头脑拼接出事情的完整脉络,但是那些碎片总是从他手中滑落,无法将它们衔接起来。他无法看清事情的全部。他始终被挡在外面的某个地方,并不像他自己所认为和希望的那样,进入了某个核心。 最终的结局令他瞠目结舌。他原先以为的一对受害者仍然在世,而那个可能的谋杀者车祸身亡。到底谁是凶手?在整个过程中他本人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是否被其他的人们再度利用? 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恰好造成了该片的批判力量。在一个人人不信任的环境里,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没有人仅仅是陷害者,他同样被陷害。没有人仅仅在暗处,他同样在另外的明处。没有人仅仅得手,而没有失手的时刻。恩怨和因缘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锁链,将每个人带进其中,没有人能够逃脱,除非自己不作恶。 在一个人的背后,总有一双关注他的眼睛,也许不止一双。这可能是有名有姓的其他人,也可能是他自己未曾意识到的良心,他本人的子孙后代,乃至是民族的未来。在历史的审判台面前,每个人都要作好准备。《窃听风暴》中的文化部长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来源: 《财经》杂志2011年第10期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崔卫平的最新更新: 徐友渔先生在贾葭沈亮婚礼上的证婚词 / 2011-04-23 23:27 / 评论数( 5 ) 琐碎之恶 / 2011-04-08 11:31 / 评论数( 3 ) 构成我们世界的其他原料 / 2011-03-27 08:17 / 评论数( 3 ) 如何面对丛林社会 / 2011-03-20 17:29 / 评论数( 13 ) 非人之恶与人性之恶 / 2011-03-13 11:41 / 评论数( 4 )

Read More

崔卫平 : 徐友渔先生在贾葭沈亮婚礼上的证婚词

2011年4月23日,贾葭先生与沈亮女士在北京蓝色港湾举行婚礼,徐友渔先生担任证婚人。这个证婚词也可以看作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殊文本,故特地向徐先生要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荣幸地为新郎贾葭和新娘沈亮证婚。 贾葭和沈亮是当今少有的有理想、有见识、有学识的年轻人,他们的热情与正直赢得所有朋友的尊敬和喜欢。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为我们这对可爱的年轻人的结合庆贺,祝他们今后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我相信,因为贾葭和沈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两人的职业,他们今后的生活不会是平庸的、也很可能不会是平静的。我希望,幸福、美满的家庭将是他们两人奋斗的栖息之地,是他们不断奋斗的出发地和加油站。 在今日之中国,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像贾葭和沈亮这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坚持自己认定的价值原则的人来说,生活更不容易,但我高兴地看到,在他们过去的共同经历中,他们相互理解和支持,经受了不得不面对的考验,我坚信,他们还能经受未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考验。 让我们共同祝愿,贾葭和沈亮生活甜蜜、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   徐友渔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