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默存|宋石男:归去来
你可以看见别人的朋友圈,但他们看不见你的,你的朋友圈在他们眼中是一条横杠,带着炸号的悲怆或者拉黑的愤怒。不少人会私信你,试探一下你有没有拉黑他。其实不用试探,我几乎不拉黑人,除非看到他发了我不能忍受的东西,是原则上不能忍受的,政治原则。别的我都不在乎。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4 月 25, 2023
你可以看见别人的朋友圈,但他们看不见你的,你的朋友圈在他们眼中是一条横杠,带着炸号的悲怆或者拉黑的愤怒。不少人会私信你,试探一下你有没有拉黑他。其实不用试探,我几乎不拉黑人,除非看到他发了我不能忍受的东西,是原则上不能忍受的,政治原则。别的我都不在乎。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2 月 31, 2022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回看自己朋友圈转载的文章,点开链接,大抵都是红色感叹号。现在能被清晰记录下来的,只剩下残存的标题,以及我转发时候的引用和评论。这些完整的标题和评论凑在一起,直接就发不出来了。我一删再删10多次,只剩图片了,还是想为2022年做个纪念,权当是我的年终总结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8 月 27, 2022
就在八月中旬,因为无意间的一张截图,我的微信帐号被限制群聊和朋友圈功能24小时,在短暂的24小时里,我除了痛悟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世界更要「谨言慎行」之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条款,想要与你分享。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6 月 10, 2022
社会学家们和媒体研究者关注一种更深层的信息部落,他们被困在“信息茧”里,没有意愿也无力突围而出。这样的信息部落,不只是情感上的,而且更是认知上的,是一些信息单一、思想封闭、自以为是的“部落”,这样的部落与开放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2 月 29, 2021
12月26日傍晚,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乡村女教师李田田,在自己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向外界报了平安。文章顿时在朋友圈刷了屏,极短时间就冲上了10万+。截至我推文时,文章已有一万多人点了“在看”,8668个人打赏。按照这个数据,起码有一百多万人看了这篇文章,打赏金额至少6位数,或有数十万元之巨。我的很多朋友都打赏了李田田,因为在打赏页面上,前排就座的是很多熟悉的头像。我还知道,其中两个朋友,一个打赏了500元,一个打赏了5000元。我也打赏转发了这篇文章,略表寸心。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