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

美国之音 | 何清涟:缅甸民主化道路对中国的启迪(一)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 2013年3月31日,来自中国与缅甸的两条新闻让人感慨万千,一条是“中共中央禁止媒体发表反马列毛言论”,为中国媒体定出了今后的五点宣传基调;另一条是“缅甸放松报禁,准许私人办报”。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长达33年,缅甸的民主化历程正式开始不过两年时间,不少网友感叹:后起的缅甸在民主化道路上已经赶超中国了。 网友这一感叹其实有两个误判:一是将中国经济改革与缅甸民主化看作同一车道上先后出发的两辆车,其实,这两辆车从一开始就不在一条轨道上,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地都很不一样。二是中国网友忽略了缅甸人民为争取民主化而艰苦斗争的漫长历史,以及民主诉求贯穿这一斗争的始终。 *缅甸 “8888民主运动” 播下民主种子* 自1988年至2011年,缅甸人民一共发动了两轮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第一轮号称“8888民主运动”,因开始于1988年8月8日而得名;第二轮是2007年8月间开始的“番红花革命”。与中国民主运动之间缺乏精神传承不同,缅甸的两轮民主化运动有极强的多层次传承关系。运动的参加者及研究者都公认,“8888民主运动”为缅甸民主化从三方面奠定了基础: 第一,产生了民主运动的魅力型领袖。昂山素季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干使缅甸民主运动的国内国际影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缅甸军政府构成了巨大挑战。 第二,昂山素季亲手创建的“全民民主联盟“ 很快发展成缅甸最大的反对党, 并在1990年的全国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虽然军政府在该次选举后不肯交出政权,但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缅甸人民。 第三,“8888运动”使民主自由价值观在缅甸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涵育了缅甸人民的权利意识。 民主运动前,民众只是对军政府的独裁统治深感不满,但对民主自由价值理念及其对人的生存意义并不了解。 昂山素季在传播民主理念时,特别就政治与人的关系向民众做了通俗易懂的阐述,使之深入人心。此后,青年学生为了动员民众,深入城镇和乡村,让民众明白经济落后、腐败横行等各种社会问题根源于专制政治,此后,缅甸民主运动的方向从未偏离消灭独裁专制这一方向。 可以说,“8888民主运动”为缅甸民主化运动建构了三个基础条件:众望所归的领袖、成熟的组织、具有信念追求的各级组织者与参与者。 *缅甸军政府在人民压力下的改良*   “8888民主运动”虽然被残酷镇压下去了,但缅甸军政府的核心领导层已意识到坚持军人专制没有出路,因此被迫做了一些改变:首先是解除了在8888起义期间颁布的戒严令,开始与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各政党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话。与此同时,军政府通过它所支持的“联邦巩固发展协会”(后改为“联邦巩固发展党”)来扩大与基层民众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从1997年起,“巩发会”经常召开群众大会,从公务员和中学生中大量吸收成员。到1998年,该协会成员多达1100万,成为缅甸最大的政党。 2003年8月,缅甸军政府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动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恢复举行国民大会、启动制宪程序和举行民主选举,把国家权力转交给民选政府。   在这个过程中,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从不同的方向给了缅甸军政府以巨大压力,在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2007年8月15日开始,缅甸发生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反军政府示威,起因是缅甸政府取消燃油补贴,导致燃料突然涨价数倍,公共汽车收费也上涨100%。饱受物价上涨之苦的缅甸民众开始举行示威,要求民生物资价格合理化,学生与反对派政治人物趁机参与并主导示威活动,逐渐加入“与军事执政团进行对话”以及“释放昂山素季等政治犯”等诉求。自9月18日开始,约数千名佛教僧侣参加示威游行。 一些新闻媒体将此次示威活与世界各国的颜色革命相提并论,称为“番红花革命”(僧袍颜色),亦称“第二次缅甸民主运动”。 2007年“番红花革命”依然被军政府镇压下去,但强大的国际压力迫使缅甸当局不敢像1988年那次肆无忌惮地对民众实施屠杀。在镇压的同时,军政府开始立宪改革:9月3日制宪国民大会确定制宪的基本原则,10月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2月起草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5月举行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 值得一提的是,反对派从未因为缅甸军政府这些筹备工作而放弃自己的诉求(即消灭独裁专制),并因此做出原则性的妥协;当然也更不会为缅甸军政府从未做过的事情鼓掌(这两点恰好都是中国知识界及某些有影响的“异议”人士经常做的事情)。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多党选举之时,不少反对党还都嗤之以鼻,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自由联盟就以选举不具合法性为由而拒绝参加。这次大选之后,有“干净先生”之称的吴登盛当选总统,军政府将权力移交民主政府(评论称之为“政府脱军装”)。以后,吴登盛频繁发力,推进缅甸民主化,并主动向美国等示好表示民主化决心。至此,西方世界及缅甸反对派才敢相信:缅甸人民流血奋斗了20余年的民主化进程终于开始。 至此,可以对缅甸民主化进程做一简单总结:20余年的民主化进程当中,前赴者的牺牲为后继者积累了各种资源,如领袖、组织等各种社会运动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各界(包括宗教界)都将推动民主当作自己的职责;学生对市民与乡村的启蒙;国际社会的共同制裁;军政府在压力下的让步与释放的和解诚意;一位深明时势、行止“干净”的戈尔巴乔夫式政治人物。 接下来我将分析中国自1989年之后的20多年内,是否积聚了缅甸民主化的类似要素。 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其他评论文章,发表在 何清涟美国之音博客 。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浙江民主人士清明节祭扫中华英烈活动受阻

(维权网信息员江天青报道)为响应中国国民党名誉主 席连战 先生在大陆地区试点恢复中国国民党基层组织的倡议,经泛蓝联盟浙江省负责人魏祯凌提议,浙江部分民主人士准备清明节去浙江宁波奉化市溪口镇为已故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 蒋经国 先生故居进行祭扫活动,缅 怀蒋介石 先生对统一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贡献 和蒋经国 先生对实现台湾民主化,为中国树立民主样板的贡献。 魏祯凌等浙江民主人士准备通过祭扫蒋氏父子等活动,筹建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委员会。但这一计划被国保侦知,当局惊恐万状,如临大敌。 4 月 1 日晚上 10 点 ,杭州市国保支队支队长蒋晓明、副支队长蔡月丹、郑博和上城区国保大队大队长等人亲临魏祯凌家里,与他作了一个半小时的“长谈”,威胁他不要去奉化。 4 月 2 日 ,国保又找中国民主党人吕耿松、楼保生、谭凯等人谈话,阻止他们去奉化。 与此同时,中国民主党人祭扫力虹(张建红)、王东海的活动也受到阻止。 4 月 2 日 ,任伟仁、楼保生、吕耿松、胡臣、王富华、谭凯等人准备到三敦镇都市水乡 王东海 先生家里( 王东海 先生的灵堂设在家里)去祭扫王东海,缅怀这位为中国民主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民主党创始人,但由 于王东海 先生的夫人程云惠受到当局的压力,胡臣等人到了都市水乡后家里没有人,楼下又有不少不三不四的人在悠转。此时,又传来吕耿松被国保传唤的消息,胡臣等人只好离开。中国民主党浙江委员会原来打算派人到宁波去祭扫力虹,但由于当局竭力阻止魏祯凌等人去奉化,此计划又遭到破坏。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戈尔巴乔夫:俄罗斯需要真正民主 应再次重建

前苏联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巴乔夫认为,民主进程半途而废导致苏联解体以及后来的俄罗斯面临众多问题。他呼吁俄罗斯需要真正民主,并应再次重建。普京亲信和俄罗斯执政党猛烈批评了戈尔巴乔夫的主张。   *戈尔巴乔夫呼吁民主 执政党批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最近在莫斯科发表演讲说,俄罗斯需要新的国家管理体制,需要真正的民主,应该选举,应该创造条件使民主机制的所有功能真正运转起来。戈尔巴乔夫说,虽然当局把抗议浪潮暂时压制了下来,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将会恶化,到那时俄罗斯将会过渡到真正的民主社会,而这个过程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俄罗斯执政党激烈批评了戈尔巴乔夫在演讲中的主张。统一俄罗斯党的领导人聂维罗夫说,正是目前的政治体制和普京的施政方针才保证了俄罗斯的国家完整,并解决了包括贫困在内的俄罗斯社会近些年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聂维罗夫说,这些问题恰恰是戈尔巴乔夫当的改革遗留下来的。他说,戈尔巴乔夫当年倡导所谓的重建和民主,但结果却是我们丧失了一个国家。   苏联解体前夕的宣传画。勇敢些,同志。公开性是我们的力量(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x 苏联解体前夕的宣传画。勇敢些,同志。公开性是我们的力量(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 *人能影响历史 启动苏联民主是人生最大成就*   戈尔巴乔夫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执政后,以在苏联倡导民主与开放而出名。戈尔巴乔夫说,指责他推动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这些批评毫不负责,没有根据。他表示,他一生中最为亮眼的成就就是在苏联启动民主化进程,使国家和民众获得自由,使苏联从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能撤走军队。   戈尔巴乔夫还特别强调了人对历史的重要影响。他说,如果不相信人能影响历史进程的话,从事政治活动就毫无意义。他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中断了重建工作,才导致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背景:国家社会停滞 人心思变*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认为,当年他作为一个地方领导人被调到莫斯科苏共中央工作时,苏联当时情况是,工业增长几乎为零,农业领域的状况也非常糟糕。只有国防工业还好一些。苏联的这种景象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苏联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陷入到了停滞状态。这造成了80年代的苏联社会强烈呼吁变革。   戈尔巴乔夫说,普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本来有可能实施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但普京和后来的梅德韦杰夫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认为,普京利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使俄罗斯获得稳定之后,本应继续推动改革,而不应使国家再次陷入停滞。   *民主化仅完成一半 历史和传统影响转型* 纪念碑组织领导人拉钦斯基(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x 纪念碑组织领导人拉钦斯基(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 俄罗斯纪念碑人权组织领导人拉钦斯基说,俄罗斯的民主进程的确仅仅完成了一半。如果同东欧的捷克,波兰等国比较的话,俄罗斯的民主进程不顺利出现波折同历史传统有关。   拉钦斯基说:“传统和历史在民主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捷克,那里早就有欧洲式的公民社会,有捷克式的民主传统,以及非暴力抵抗运动的传统等等,这些都使东欧国家的民主转型要比俄罗斯更加顺利。”   *民主结构外表 实际运转是专制极权*   他说,俄罗斯的确需要真正的民主制度,因为当今俄罗斯政治体制外表上来看是民主政治结构,但这个政治体制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却表现出了专制极权体制的特点。   拉钦斯基说:“对于前共产主义国家来说,俄罗斯目前实施的这种政治体制可以说是最难克服的,因为必须要做大量工作,让人们了解这个体制的真相。”   戈尔巴乔夫在演讲中还提到,在当今的俄罗斯,经济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生存,中小企业的活动遇到各种障碍,教育,科学和卫生健康等社会领域的状况也非常不好,而在政治上,只有在民主条件下实施联邦体制才能避免国家分裂。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周锋锁到港追忆六四 促中国民主盼回归故土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流亡美国的1989年北京学运领袖周锋锁近日抵达香港。他呼吁,更多六四镇压目击者出来作证,还原历史真相。他还表示,希望中国民主,流亡者能自由地回家乡。 因为六四事件流亡海外的学运领袖周锋锁上周五晚上顺利入境香港,成功踏入中国土地。周六他到“1098”书店与友人进行交流,周锋锁表示:这是非常难以忘怀的,(包括)镇压以及血腥屠杀,大家不能忘了这一切。当时大家没有忘记对自由有强烈的渴望,何况当时也体验到自由的滋味。 有现场参与交流的人士表示,香港民众应该争取机会和大陆人进行交流:我们要争取机会跟中国内地的民众互动,因为共产党是靠民众运动起家的,(所以)我们也要靠群众运动。中南海不多人吧,就七人,我们要把军队和群众的思想进行改造,我们每天都要在QQ上和他们谈。 今年是六四事件二十四周年,北京当局对于这场大屠杀虽态度转趋低调但仍未作任何反省,对于民间呼吁平反六四的声音更不断打压,周锋锁表示希望更多的六四证人出现,他说:作为中共,他们应该是希望大家遗忘,希望受害者不再愿意去谈,最后大家把这个事情忘掉就变成一笔糊涂账。当时参与救治的医院有40多家,医生加上护士有上千人,现在只有一个医生公开写过,在一个诊断书上我们看到四个医生,这些医生我们都可以去问他们看到什么,这些不是个证据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死了多少人(的问题)。 现年46岁的周锋锁是陝西省长安县人,原清华大学物理系85级学生。学运期间组建了清华大学学生广播台和天安门广场「学运之声」广播台,参与组织游行示威。期间他和另一名学生建立的「学运之声广播站」,成为天安门广场后勤救助的骨干,维护了绝食和示威群众的医疗和安全。 作为1989年4月22日学生第一次请愿的领导者,周锋锁被列为首批通缉21名学生领袖名单的第5名。同年6月13日在家乡三桥镇被捕,1990年6月6日获释,但被开除学籍。1995年1月抵达美国,199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MBA(商业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周锋锁与他的清华校友赵京共同创办了「人道中国」组织,他曾担任中国民主基金会的会长。 周锋锁周日出席香港网络电台节目《听风者》,对香港市民支持平反六四表示感谢。 一九八九年六四期间香港爆发了百万人规模游行,支持北京学生的民主运动,周锋锁回忆当时有许多在北京做生意的香港人也积极的参与到学运当中,还有来自香港的团体为他们提供高速打印机以及帐篷等物资。 周锋锁出国之后被禁止自由回国,不少流亡海外的异见人士如方励之等都已经客死异乡,许多人也已经步入中老年。周锋锁告诉本台记者,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见中国的民主,也希望所有的流亡者可以回到中国与亲人团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网友联署呼吁释放广州民主践行者刘远东

香港 — 中国一些网民近日发起的“声援广东民运人士刘远东先生”签名活动,几天内便有500多人联署关注。发起人表示,广州街头民主行动践行者刘远东不过是行使宪法保护的权力,而当局给他编织罪名是政治迫害。 广州从事生物产业的年轻企业家刘远东,今年2月23日与多位民主人士在街头举牌,抗议朝鲜核爆,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罪名为“非法集会和示威游行”。参与举牌的其他人多数也被处以7到15天的行政拘留,不过期满后先后获释。但是,刘远东在行政拘留期满后却被转为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抽逃注册资金罪”。 *短短数天过五百人签名* 刘远东被刑拘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不断有人在网上或在街头举牌呼吁立即释放他。广西南宁的黄雨章和深圳的民主人士余刚3月29日发起声援刘远东、要求当局释放他的签名联署。余刚星期一中午对美国之音表示, 3天多的时间内,已经有500多位各界人士签名。 发起人之一的黄雨章星期一向美国之音表示,他不是民主人士,不过是个普通公民,但是当他看到广州的刘远东被编织罪名遭受打压时,他应当出来说话。 他说:“我也是一个公民,我看到当局这样打压一个抗核爆的公民,凡是有正义感的公民都会拍案而起呀。而且它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人关进去。如果我们今天不站出来,下一个,明天你就站不出来了。” 刘远东多次参与广州街头民主行动,包括今年年初声援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抗议新年献辞被阉割的南周事件。刘远东的许多朋友认为他已经成为广州国保的眼中钉。 *选择性借罪陷害* 广州维权律师刘士辉曾撰文介绍刘远东说,“做令人艳羡的老板就罢了,哪怕你去偷税漏税,哪怕你去坑蒙拐骗,哪怕你去假冒伪劣,哪怕你去违法违规,这在‘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你都是安全无虞的,偏偏你这个老板要关心公共政治,关心民主自由;你偏偏要走上街头举牌抗议,以‘民主行动派’的名义公开呼吁宪政民主,反对独裁专制,试图要突破公民运动从网上到地上的‘音障’,将键盘与鼠标为主要元素的网上公民运动变成手足口并用的街头公民运动”。 深圳行动民主派人士余刚表示,他们发起联署信就是唤起社会对刘远东案的关注,声讨针对民主人士的选择性借罪陷害。 他说:“抽逃资金罪在中国是个潜规则,90%的公司都是这样注册的。实际上当局也不去过问这些公司,它这样就是明显的政治迫害。” 美国之音记者星期一打电话给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询问有关刘远东的案件,接电话人称非具体办案人员,不了解情况,天河公安分局人员以记者非家属为由拒绝透露任何情况。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三月之声(2025)——“老百姓没有活路”

【404文库】“以后拿起摄像机或者手机进行纪录和创作,都要考虑一下,你是不是‘擅自’了?”(外二篇)

【CDT关注】“谁,还能告诉他们,他们的世界并不只有一个被中共当局编写的版本?”(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