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油事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

来自: 政府丑闻 – FeedzShare    免费资源下载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8日,  已有 6 人推荐 原始来源: http://sillion.blog.163.com/blog/static/910292010768292670/ 编辑说明:丫的我算无语了……   为进一步规范新闻发布和公文稿件用语,正确引导舆论,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意见的通知》(中油办字[2006]330号)和《重大敏感信息发布管理暂行规定》(中油办字[2007]315号)文件精神,参照新华社有关新闻报道禁用词,制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供新闻发布之用。   一、集团公司领导活动   1.报道公司集团公司领导出席各类庆典、会议等活动时,不使用“亲自”、“莅临”、“光临”等词汇,应使用“出席”、“参加”等。   2.报道集团公司领导赴国(境)外执行公务时,慎用“访问”、“出访”等词汇,应使用“谈判”、“签约”、“业务交流”、“参加会议”等与实际任务对应的词汇。   3.集团公司领导到基层调研、检查工作,不使用“考察”、“视察”等词汇,应使用“慰问”、“调研”、“检查”等。   4.报道集团公司领导讲话,除党组主要领导外,慎用“做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等词汇,应使用“指出”、“强调”、“要求”、“批示”、“发表讲话”等。   5.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业相关领导拜访集团公司领导时,不使用“接见”等词汇,应使用“会见”、“会谈”、“拜会”、“拜访”等。   6.报道中涉及的领导职务,不使用“首长”、“老板”、“老总”、“班长”、“一把手”等词汇,应使用“公司领导”、“公司主要领导”或使用规范的职务名称等;在党内会议上,不能称呼行政职务,应使用“同志”、“党组成员”、“党组领导”“党组主要领导”或规范职务名称等。   二、经营状况   7.报道集团公司经营业绩时,不使用“垄断”、“暴利”、“豪门”、“大腕”、“衰退”等词汇,慎用“拐点”、“借债”、“下滑”、“举债”、“亏损”等词汇,应使用“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利润总额”、“增加盈利”、“稳定增长”、“运行平稳”、“增速变缓”、“健康发展”、“发展势头良好”等。   8.报道集团公司上缴国家的“特别收益金”时,不使用“暴利税”应使用法定称谓“特别收益金”。   9.涉及集团公司税收等报道时,不使用“避税”等词汇。   三、炼化生产和市场供应   10.报道炼油能力、市场供应时,慎用“产能扩张”、“争夺市场”、“占领市场”等词汇应使用“增加”、“提高”、“扩大”等。   11.报道油品销售时,不使用“搭售”、“配售”、“断供”、“降价促销”、“礼品促销”等词汇。   12.报道油价变化时,慎用“涨价”、“降价”等词汇,应使用“调整”、“上调”、“下调”、“调价”、“波动”、“提高”、“上浮”、“回落”、“冲破”等。   13.报道油气供应紧张时,不使用“油荒”、“气荒”、“断档”等词汇,应使用“供求矛盾”、“资源紧张”、“油品紧张”、“天然气紧张”等。   14.涉及集团公司市场供应报道时,不使用“占领”、“控制”、“蚕食”、“挤出”、“通吃”、“国退民进”、“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等词汇,应使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等。   四、人事劳资和薪酬   15.报道集团公司领导职务变动时,不应用“交棒”、“卸任”、“换帅”、“更替”、“掌舵”、“替换”、“空降”、“一肩挑”、“掌门人”、“头把交椅”等词汇,应使用“担任”、“任命”、“接任”、“辞任”、“离任”等。   16.报道用工制度时,不使用“裁员”、“减员”、“买断”、“下岗”、“待岗”、“瘦身”、“冗员”、“大锅饭”、“优化下岗”等词汇,慎用“减员增效”、“精简人员”等词汇,应使用“总量控制”、“控制机构编制”、“控制用工总量”、 “控制人工成本”、“优化用工结构”、“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等。   17.报道时涉及员工岗位时,慎用“核心岗位”、“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等词汇,应使用“一线员工”、“基层员工”、“技术岗位”等。   18.报道薪酬等事项时,慎用“高薪”、“调资”、“涨工资”、“高福利”、“隐形收入”、“薪酬上涨”、“灰色收入”、“提高或增加收入”等词汇,应使用“规范薪酬分配”、“完善薪酬体系”等。   五、资本市场   19.报道中石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时,不使用“圈钱”、“套现”、“敛财”、“缩水”、“破发”、“上市”、“旗舰”、“市值蒸发”、“头把交椅”、“头筹”、“A股之最”、“收益最佳”、“第一红筹”、“盈利能力最强”、“全球市值第一”、 “资本市场的引擎”、“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等词汇,慎用“走红”、“全线飘红”、“腾飞”、“登陆”、“护盘”、“荣登股榜”等词汇,应使用“增持”、 “表现良好”、“超出预期”、“高出发行价”、“低于发行价”等,可使用“反弹”等。   20.涉及资本运营报道时,不使用“救市”、“现金吃紧”、“现金短缺”等词汇,慎用“资金紧张”等词汇,应使用“发售”、“募集”、“融资”、“增持”、“回购”、“发行债券”、“公开发行”、“提升公司价值”等。   六、安全环保、稳定与法律纠纷   21.需公开报道的生产类突发事件,不使用“中国石油集团某某公司”、“中国石油某某公司”等词汇,应以事发企业名义对外发布,如“某某公司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等。   22.需公开报道的矿区突发事件,不使用“中国石油某某公司某某小区”等词汇,应以事发地所在小区名字报道,如“某省或某市某小区”发生火灾。   23.报道治安等案件时,在法院宣判之前,不使用“罪犯”“、犯罪分子”等词汇,慎用“不法分子”、“不法人员”等词汇,应使用“嫌犯”、“涉案人员”、“犯罪嫌疑人”等称谓。   24.涉及法律纠纷方面的报道,不使用“中石油赔偿”“、中石油遭索赔”、“规避法律风险”、“规避法律责任”等词汇,应使用“依法维护权利”、“某某案开审”、“某某案审结”等。   七、国际业务   25.报道海外业务收入时,慎用“海外收入”、“当地黑人”、“获取资源”、“石油安全”、“海外获得原油产量”等词汇,应使用“当地居民”、“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和权益产量”等,多强调“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26.报道海外业务拓展时,不使用“海外扩张”、“海外兵团”、“大举进军”等词汇,应使用“海外收购”、“海外并购”、“公司重组”等。   27.对于相关资源国,不使用“穆斯林国家”或“穆斯林世界”等词汇,应使用“伊斯兰国家”或“伊斯兰世界”。   28.报道达尔富尔问题时,不使用“阿拉伯民兵”等词汇,应使用“武装民兵”或“部落武装”等。   八、企业称谓   29.报道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时,不使用“存续企业”、“非存续企业”等称谓,而应使用“上市企业”、“未上市企业”或使用集团公司规定的企业统一名称。   30.涉及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报道,慎用“据悉”、“据了解”、“据有关人士”、“据该公司人士称”、“据内部人士称”等词汇,应使用规范的企业名称或人员职务名称。   九、其他   31.报道中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慎用“最大”、“第一”、“航母”、“旗舰”、“领头羊”、“排头兵”等词汇,应使用统一规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等。   32.报道中石油生产制造的各类产品、商品或使用效果时,慎用“最佳”、“最好”、“最着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汇。   33.报道集团公司科技成就时,慎用“唯一”、“世界第一”、“仅此一家”、“仅此一项”等词汇,应使用“领先”、“位居前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技术”等。   34.不要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称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不要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称作“省人大副主任”。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不要称作“人大常委”。   35.其他有关新闻发布未尽事宜,参照集团公司相关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执行。 欢迎订阅《政府丑闻》博客! RSS地址: http://feeds.feedburner.com/GoveCN 邮箱订阅: GoveC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政府丑闻》RSS广告: 威众安全路由器,硬件翻墙解决方案! http://bit.ly/9T4yAg 编辑招募: http://bit.ly/cBfPhF

阅读更多

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

中国环保部门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污染问题严峻,在今年上半年,每个月至少发生10起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事故。中国环保人士呼吁,除了政府要加大环保力度之外,要给予公众更大、更宽松的抗击污染的空间。 *上半年发生逾百起环保事故* 7月份中国连遭重大污染灾难。福建汀江遭受一座铜矿的铜酸水渗漏污染,导致大量鱼类中毒;大连新港石油管道爆炸,漏油污染了大片海域;南京废弃塑料厂爆炸;吉林7000多个化工原料桶被洪水冲进松花江,当地政府发动大规模打捞行动,防止出现大规模污染。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7月底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一共发生了大约102起环保事故,去年全年则是171起。环保部发言人陶德田说,部分环境质量出现反弹,治污形势仍然严峻。 *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 从报告看,中国污染的程度与范围都在加大、加深、加剧。报告说,在该部检测的443个城市中,189个出现酸雨。包括上海南汇区和厦门在内的8个城市出现100%的酸雨。 中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七大水系都受到轻、中和重度的污染。辽河支流、黄河支流和海河水系为重度污染。受到重度污染的中国湖泊有太湖和滇池,其它各大湖泊为中度和轻度污染。中国沿海海岸水质则差于去年同期。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报告还说,自2005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也出现下降,空气好的天气数量减少,吸入的颗粒尘埃首次上升。 走在北京街头的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变坏有切身体会,认为空气确实不如从前好。 一位市民说:“差不多前半个月左右,天都是雾蒙蒙的,有不好的味道,我觉得我的呼吸不舒服。” *今人伐树,后人买单* 虽然市民感到空气质量恶劣,但却普遍表现出一种无力感,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自己做不了什么,只能独善其身。 另一位市民说:“我很担心家里人的健康,但我不能改变什么,只能作为一个普通人,尽量不去作一些事情,我尽量不开车,或者是去坐地铁。” 北京市民王卫平说,北京城里的河前些年几乎都臭了,最近几年经过治理,一些河已经不再发臭。他说,总要有人为污染买单,这一届政府不买,以后也要有人替他们买单。 王卫平说:“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就是先把树都伐了,后人他爱怎么着怎么着。” *经济增长背负沉重的环境代价* 中国经济过去20年来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最近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水泥和能源的消费国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一些专家作出否认,认为中国“被第一”了。 中国环保人士张世和曾骑车走5省观察环保形势。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当他骑车路过青海省乐都县盛产硅铁的姜湾村时,正值麦收季节,可他看到所有的麦粒都是瘪的;包心菜里一层层都是灰尘,没有人要买。 他说,他还没有靠近该村的硅铁冶炼厂,已经闻到空气里弥漫的刺鼻味道。当地农民告诉他,厂里上班的人回来说,车间里两、三米以外就看不见人,大家都戴着防毒面具或口罩上班。烟尘常年直接排放进空中。当地人说,也有负责人员来检查冶炼厂的烟尘排放情况,但是一个月来不了一次。检查人员来时,工厂就开烟尘过滤机,人一走就关机。 张世和说:“所以农民感到很悲哀,就是这个情形将越来越悲惨。他们说,到了晚上,工厂开始大放烟尘,就是所有的过滤设备都全部停机,因为它认为耗电、费钱、成本增大。” *“淮河卫士”呼吁政府放宽抗污环境* 被誉为“淮河卫士”的霍岱珊本周刚刚荣获2010年麦格塞塞奖。这一奖项被视为亚洲诺贝尔奖。霍岱珊过去10年来一直为治理淮河污染奔走,历尽骚扰、打骂和威胁。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推动环保,民间的力度太小,资金全无。他呼吁政府加大抗击污染的参与力度,同时要给予公众更大的参与空间和更宽松的环保环境,真正推动科学发展观。

阅读更多

大连原油泄露数量有新说

大连沿海原油泄露的清理工作继续进行之际,有报道说,7·16原油管道爆炸事故中,泄露到海中的原油数量,可能远远大于最初公布的数字。大连环保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此予以否认。另外,大连民众自发清理油污的志愿活动令人印象深刻。 *绿色环保组织质疑* 纽约时报8月4号报道,大连市新港7·16原油管道爆炸事故中,官方公布的原油泄露数量为1500公吨,即约11000桶。不过,绿色和平组织上星期公布的一项报告说,事故中所泄原油可能高达5万公吨左右,折合约31万5千至36万5千桶。 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说,爆炸引发大火后,有工人担心高温和大火会泱及岸上储油罐,因为一旦发生爆炸,附近装有可燃有毒气体的其他储存装置也会连环爆炸,进而酿成更大灾难。现场工人于是打开了岸上储油罐的泄油阀门,将罐内储存的原油一并泄入海中。 绿色环保组织的最新的原油泄露数字就是依据空储油罐体积推算出来的,当然不排除罐中原油不满,部分原油后来燃烧和挥发等情况。纽约时报援引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的话说,上述情况属实,一旦发生连环爆炸,所形成的毒气云可能会使数千人丧生。 *环保局否认* 美国之音就此首先采访了大连环保局办公室,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断然否定最新数字的可信度:“这是胡说八道,没有这种数字对外公布哇。实际情况看,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啊!不可能,不可能。” 为了说明最新数字不现实,大连环保局这位人士还介绍的目前的油污清理工作。他说:“现在是可能不太了解这边的情况,因为现在清理的进度已经很快了,如果说达到那个数字,就不可能把清理工作达到现在这样的程度。这个数字有点太夸张了,太夸张了。” *非政府组织的反应* 记者接着采访了“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主任唐在林,这是大连一个致力环保事业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正在动员和组织市民参加自发的海滩油污清理工作。 听到原油泄露的最新估计数字时,他表示:“整个泄露的原油到底多少吨?我们媒体报导的应该是一千五百多吨吧。要远远多于这个(数字),但是真的不是太了解实际情况。” *市民志愿清海滩* 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唐在林,也谈到了大连市民自发行动起来,清理海岸油污的志愿活动的进展。他说:“我们所能看到的是,经过大约不到一周的时间吧,我们把整个海岸线,以及海面上的油全部清除干净了,海面上已经没有油了,这是我们亲眼所见的,因为志愿者已经沿着海洋线做了调查和观察,已经基本上没有油了,现在唯一有油的地方,就是事故爆发点周边的海岸线上,沙滩上,岩石上或者岸壁上,还能看到被油污染的痕迹。” *中国媒体批油王* 大连海岸原油泄露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澄清。除此之外,“中石油”被某些中国媒体指责有推卸事故责任之嫌。中财网8月5号的文章说,中石油副总经理最近表示,事故责任方是有关的承包公司。 中国证券网8月2号说,事故发生后中石油的形象公关,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动作迟缓,不仅缺席多场新闻发布会,公司各级对媒体记者采访搪塞推逶,而且极少用其他形式与公众沟通。 中国证券报说,中石油对事件的唯一一次原则性表态,是在爆炸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即7月17号下午,自那以后,这家中国最大石油公司便“失声了”。

阅读更多

焚烧13亿具尸体让低碳成为扯淡

来自: 河蟹娱乐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已有 5 人推荐 感谢河蟹网友 _胖胖哥丶 的分享 截至2008年1月1日,中国人口总数有13.8628亿。而火化一个人需要柴油10—15公斤,需要电能25度左右,浪费大量的柴油、电能,还污染空气约半个小时。 根据中国人口年死亡率6.9‰来计算,仅2008年,我国就为9565332具尸体的处理消耗掉近15万吨的柴油和2.4亿度电。 目前中国人火葬的费用平均为3000/人(单烧人是600,租用展厅一天是300——500不等,在冰库里存放一天也要200左右,不足一天均按一天计算,加上骨灰盒等杂费最少也要3000多)。这还不包括从数千到数十万不等的墓地费用以及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的费用(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丧葬费用大概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方式了)。 也就是说,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每年仅在火葬费用一项就要消耗近300亿元人民币,加上迎来送往和墓地修建大约670亿元的费用,这还叫低碳吗?难怪石油年年涨价,等十三亿多的尸体都烧完了,地球的石油资源也该枯竭了。 难为年年为火葬制度背黑锅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石油垄断巨头了。少烧几具尸体比实施单双号限行的装逼规定强多了,要我说,低碳首先应该从拒绝火葬开始。看看美国的阿灵顿公墓,比中国人的别墅美多了。 原文链接: http://kisshi.com/2010/08/04/fen-che-dan/ 河蟹娱乐 Copyright © 2007-2009 爱祖国,爱人民,唉派对。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kisshi.com ,更加欢迎 投稿 稳定快速独立博客主机 破盘价只要100元

阅读更多

中国-生态: 绿色和平:大连泄油危害超过官方所报道

环保组织称,大连泄油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官方所报道的。 Reuters/Jiang He 法新社北京报道,根据绿色和平组织指出,大连港油罐爆炸污染事件的危害比中国官方报道的情况严重很多。据悉,7月16日,大连港两条输油管线爆炸口储油罐爆炸,导致至少六万至九万吨原油流入黄海,比中国政府所公布的一千五百吨原油数量多了六十倍。 中国当局在油管爆炸的十天后,也就是本周一宣布,污染已经控制住,而大连港的港口作业也回复了正常。但绿色和平组织人员说 :“在海上及沙滩上仍存留有石油,清洗工作八月份应继续下去,直到今年秋天。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地的环境才能从这起油污染事件中恢复过来。” 另外,原油码头爆炸发生大火后,为了紧急救火,当局动员当地全体渔民捞油。法新社报道指出,由于缺乏救火人员,缺乏设备,紧急打捞原油时,许多平民百姓是赤手空拳地直接接触原油。当局以每桶报酬计算鼓励大家打捞漏油,许多渔民可说不分昼夜地拿桶捞油,但直接接触有毒的原油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