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两会的实话与假话

两会的实话与假话 作者:叶檀 来源:FT中文网 来源日期:2012-3-6 本站发布时间:2012-3-6 12:53:27 阅读量:2122次     只有两会议政不再是橡皮图章,才有精英共献良策、共襄国家大计的希望。讲真话、讲智话、讲有人性之话,是议政前提,否则不能方正、不配议政。两会讲真话者越来越多,讲违背常识、违背人性、故意矫情的“雷语”者相对减少,却仍然存在。   刘明康讲智话   刘明康与李稻葵的两会讲话与访谈说的是真话,他们说的是智话,虽然一些言论会引起争议,却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对完善规则制度十分重要。   3月4日在政协小组讨论时,刘明康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做出较为客观的发言,包括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没有抵押品、信用不佳。在企业成立的前三年或者三年半,小微企业处于“死亡谷”中,风险过大,不可能获得银行商业贷款,此时需要种子基金与天使投资。但资金浮燥,天使投资接近于零,在企业成长期有少量创业投资投入,在成熟期有私募股权投资投入,大部分都用高市盈率投入较为成熟、有希望上市的公司,千军万马摘桃子,没人培育桃树,结果可想而知,竭泽而渔成为必然。   中小企业没办法得到金融支持,不仅因为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信用不佳,还因为在经济紧缩周期,银行无法从大企业、重要平台收回贷款,只能收回中小企业的到期资金,扰乱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步骤。经济预期不明确、大企业溢价过高,银行偏爱大企业、被大企业捆绑。   出人意料的是,刘明康提及民间借贷官商勾结,一些中小企业家不选择破产保护,而是选择“跳楼”、“跑路”。现实触目惊心,民间借贷官商勾结比比皆是,往往与黑社会连在一起,刘明康调研得出的结果与笔者了解的情况完全吻合,高利贷借贷者在黑社会秩序下苟活,他们或者还钱或者还胳膊还腿甚至还命,否则高利贷的血腥利益链条就会被打破。   在分析清楚原因后,答案呼之欲出。打散高利贷的铁板一块的利益结构,一要靠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与立足于地方的小微金融机构,二是坚决打散官商勾结中的利益输送渠道,三是给予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充分的退出空间,让地方小微金融机构有发展的余地。   不能否认,刘明康说的不是全部实话,如少提或者不提银行的高利润与担保公司的高风险,银行享用资金高额溢价,甚至参与到高利贷之中,这位前银监会主席语焉不详,只以银行风险防控含糊带过。即使有此瑕疵,也算难得的真话。   李稻葵讲真话   还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发言者是李稻葵。   农民、股民、网民“三民”让李稻葵闹心,农民不懂经济规律,看到肉价下降卖猪崽,看到肉价上升多养猪,每次都踏错节拍,赚不到钱还会赔本;股民让人伤心,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没有风险意识;网民让人寒心,不懂一些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和事实,把救欧洲与救温州对立起来。   批评算得上诚挚,没有用“杀戮民众”这样杀气腾腾的字眼,而是立求提供理性、公平的探讨平台。用非理性的办法讨好民众容易,把资产一分了之、把大企业家一关了之即可——谁还能没点原罪——但真正让民众过上安居乐业有尊严的生活,却十分困难。这需要独立法律的公平救济渠道,需要让民众有创业、乐业的环境,需要金融、垄断行业有更市场化的公平发展模式。   我们应该看到李稻葵逻辑线索的反面,才能深入思考。很多农民是不懂基本的经济周期,但这并不是中国特有,很多国家在工业化化初期都会陷入相同困境。此时,通过自律、政府补助的农业协会等方式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民国时就有蚕桑等农业学校,日本等国有行之有效的农协,政府必须提供充足的商业信息,可以将补贴的钱交到农民手中,让农民选择接受哪家农业学校或者农协科技督导员的辅导——中国已经有年轻农民上网卖白菜,城市化进程过半,有能力在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农民的自律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A股市场投资者有各色人等,监管层无需保障股民赚钱,只要建立公平的基础性规则即可,在这方面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市场建立基本的公平交易规则,推出新股发行改革与退市制度,定价扭曲情况就会有所好转,股民狂炒ST股的现象将有所减少,笔者领教过炒作ST股的投资者,他们甚至为了短期利益反对推出退市机制,而在套牢之后要求政府保护屡见不鲜,监管层不需要对此进行赚钱应答,只要用制度进行公平应答即可。   至于网民不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只能步步为营,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CPI、PPI是好事。中国百年现代化,往往讲究从文化革命、从新民开始,而现在开始回到经济基础与人性基础,公民能够公平地保障自身利益、有乐业之所,才是现代市场与公平市场的根基。   雷人雷语的矫情者   本次两会上,雷人雷语也不少。有人是学习来的,如全国人大代表、世界体操冠军、湖北省体育局体操管理中心主任杨威坦言,从2008年开始做代表,5年没提交过一次议案。“我这个年龄还是最需要学习,从学习里面成长,为以后的道路做铺垫”,刘翔因为训练无法出席只能遥祝。是什么让我们相信跑得快的人议政能力肯定也不错?如此荒唐的逻辑居然比比皆是。而倪萍则因为出言被误解,准备当哑巴,让人感慨善良与头脑两个都不可少。所谓的雷人提案如母乳喂养等都是,这是很重要,但要上两会由政治人物们讨论吗?   有些语言经过包装,较为客观理智,却有避重就轻之嫌。   3月4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场小组讨论会结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首度正面回应活熊取胆,提出中国名贵的野生中药材效果目前无法人工替代。他表示,在加强对濒危动物保护的同时,将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解决中药材需求问题,同时,科技部门也将加紧研究熊胆等名贵药品的替代品。   活熊取胆的讨论背后是伦理碰撞,是中药的发展路径之争。要厘清这一问题,必须厘清名贵中药材背后的利益链条,保健品市场的泛滥程度大致能看清滥用的程度,要真正发展中国的医药事业,有关方面有必要解释,为什么十几年不审批较为成熟的熊胆替代品,为什么不鼓励进一步研究,这是推广中医药事业的正确态度吗?   至于委员代表们买不起房,有可能对极少数人是事实。笔者建议最好别再说,富裕人士、有话事权人士大聚会,再说这样矫情的话,让普通公民情何以堪?对准明星委员的镜头,一年就这几天重要的集中议政时间,别玩追星行不行?

Read More

译者 | 《经济学人》暗箱操作的选举丑闻不断

核心提示:香港即将迎来新一届特首选举。但两位候选人的特殊情况,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纷纷扰扰令北京中央政府左右为难。 原文: Hong Kong politics: The rigging unravels 来源:经济学人 发自香港 发表:2012年3月3日 本文由译言网网友 Shamman 翻译,译者的志愿者校对 【原文配图:曾荫权定了调】 看起来像是选举,名字也叫作选举,现在也和”选举”这词一样臭不可闻了。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原本应该谦谦有礼且又有点民主色彩的香港特首选举,已经完全陷入混乱之中。两位领先者:唐英年和梁振英,正身处漩涡中央。唐英年被人大曝丑闻,因为惧怕梁振英会对房地产开发商采取不友好的政策,所以选举委员会的那些本土精英并不怎么欢迎梁振英(从700万香港人中只挑出1200人组成了选举委员会)。原本很多人期望奇迹能在最后一刻发生,但随着候选人提名最后截止日期2月29日的到来,所有这些希望也都化作泡影。 一直以来被认为最有希望胜出的唐英年也已经闻到了情况不妙的气息。在其被曝通奸之后,拉出夫人力挺自己一事本已够糟糕。更麻烦的是,他被曝在已拥多处房产且没有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建了2250平方英尺的豪宅,在这件事上又拉出太太做挡箭牌,说擅建豪宅是太太的意思。对于戏称自己住在鞋盒之中的香港人来说,或许可以对唐玩弄女性视而不见,但违反房产法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梁振英也曝出在利益申报的时候有所隐瞒。梁振英对此表示否认,此事也没有对梁振英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在最近一项针对全港700万民众,而非1200位选举委员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自从唐英年的豪宅事件被曝光以来,梁振英的支持度从之前的30%上升到49% 两者之间的差距被拉大到,在所有香港民众中54%的人支持梁振英,只有17%的人支持唐英年。 在同一时刻,几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现任特首曾荫权身上、他被称为道德模范、曾就任于港英政府、在2003年的街头示威行动导致其前任(董建华)自行下台而自动接任了特首职务。尽管曾之前拥有良好的声誉,但他目前却被各种丑闻所包围。他试图躲避被人拍到受邀与商界大亨同游澳门赌场,就像他否认在富商游艇度夜与商业交易有关,以及在深圳租住豪华公寓时享受优惠。尽管曾荫权否认他做错了任何事情,但香港廉政公署仍然要对曾荫权进行调查。虽然除了香港政府跟香港商界精英沆瀣一气令公众作呕,以及使得唐英年更不受欢迎意外,曾荫权的麻烦其实跟当前的特首选举并无多大关联。 因为唐英年目前仍然拥有一些香港顶级地产商——诸如李嘉诚的支持,所以他仍然有希望在3月25日的大选日赢得特首宝座。北京中央政府也必须要批准获胜者担任特首,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果选择梁振英,会得罪香港的商界精英。如果选择唐英年,恐怕会像2003年那样,再次令香港民众走上街头。  相关阅读: 点击这里查看和” 香港 “相关的更多译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Read Mor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徐开彬对刘瑜的“方舟子行为”

方绍伟:徐开彬对刘瑜的“方舟子行为” 作者:方绍伟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3-5 本站发布时间:2012-3-5 9:33:39 阅读量:457次                    相关链接: 旁观者:对徐开彬跨专业批评的批评   不久前我在“选举网”发表了“ 刘瑜的要民主和韩寒的不革命 ”一文,目的是批评刘瑜对中国政治现实的认识,不料,该文最近被“观察者网”转载时改题为“刘瑜的学术还不如韩寒”,成为“配合”旅美学者徐开彬先生质疑刘瑜学术水平的“佐证”。为此,我有必要指出:“刘瑜的学术还不如韩寒”不符合我的原意,这个判断也根本不能成立;而且,徐开彬对刘瑜“清华副教授”资格的质疑也不能成立,他所依据的“专业期刊论文数量”的标准完全是一种食洋不化的表现。   关于刘瑜的学术水平问题,我在“刘瑜的要民主和韩寒的不革命”一文里确实说过:“中国学术界的水平之低,甚至都已经到了对现实的理解力完全不如一个韩寒的地步,这完全是因为中国学术界仅仅满足和沉溺于要民主、要革命的规范冲动的结果”。这句话显然是针对刘瑜以及整个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政治现实的一般理解力而言的,较低的现实理解力确实会拖累整个学术水平,但现实理解力并不是学术水平的全部。知识积累、考据功夫、分析方法等等也是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故“现实理解力”有问题不等于说“刘瑜的学术还不如韩寒”,这是一个简单的“专业知识及积累能力”问题,何况韩寒哪有什么学术可言?这里我自然也没有责怪谁的意思,“观察者网”只是为了集中各种讨论的方便而已,不过细微之处还是辨析清楚为好。   关于刘瑜的学术资格问题,徐开彬在“观察者网”上先后发表了“刘瑜的学术水平”和“致刘瑜博士”两文,公开批评刘瑜“以次充好”(把“时政专栏集”归到“学术成果”)、“滥竽充数”(把一般论文混同于有“同行评审”的核心期刊论文),认为“刘瑜2006年博士毕业以来,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只在与中国相关的两家地域研究期刊发表了2篇论文(这种地域研究期刊很杂,搜罗的文章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宗教、法律等各领域的,在这样的期刊发文章比在专业学科领域的期刊发文章容易),没有在其专业领域--政治科学–的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这样的学术水平,清华怎么能给她副教授的职称呢?清华不是要与国际接轨吗?如果是在美国,博士毕业6年只发表了2篇学术期刊论文,早就被学校赶人了。……与刘瑜同在清华政治系任教的苏毓淞,2009年从纽约市立大学获得博士,他的学术成果比刘瑜强很多,但他的职称还只是讲师。清华政治学系的教授和领导们,你们怎么了?难道是以貌取人吗?”   旅美的徐开彬先生的“爱美之心”的确令人共鸣(本人碰巧也是旅美),可“清华与国际接轨”就一定要“唯美是从”吗?在我看来,徐开彬在批评刘瑜的学术资格时,完全忽视了中国大学的学术层次及资格评定的现状;也就是说,徐开彬对中国的“现实理解力”也有问题,他的低“现实理解力”导致了他对刘瑜的不恰当批评和质疑(类似的“食洋不化案例”可参见我写的“《中县干部》真的有悖学术伦理吗?”一文)。   评估中国大学里社科领域学术水平的现状,其要害是理解所谓的“学科范式”。目前中国的大学社科界大致有三个“学科范式”:一是“中国古典派”,二是“新兴西洋派”,三是“苏联余毒派”。一般来说,古典派和西洋派的学术水平要比苏联派高,但具体到个别学者,范式交叉的情况也可能存在。有意思的是,“专业学术水平”普遍较低的“苏联余毒派”在目前中国的大学里反而获得了相对更高的资格地位,原因当然很简单,中国的所谓“学术水平”主要包括的是“政治学术水平”。近年来,“苏联余毒派”也在开明化,但他们身上的“苏式味道”还是依然如故。   刘瑜自然是属于“新兴西洋派”,按照一个考虑了中国“学科范式”的综合学术标准,刘瑜的“清华副教授”资格是恰当的。徐开彬质疑刘瑜的资格,实际上就同方舟子质疑贺卫方的“北大教授”资格一样食洋不化。   问题的关键是那个“专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标准。可是,“专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标准本身就有问题,美国学界早就对其涉及这个标准的终身教职评选制度多有诟病。在我看来,“专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的标准是“洋八股”的根源,也是窒息学术创造力的根源。一些美国学者做过统计分析,他们发现,被普遍认为重要的学术观点最早都不是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上的“林书豪落选”现象在美国也比比皆是。在美国经济学界颇有成就的张五常就特别反感这个所谓的标准,张五常甚至认为中国在引进这种标准时已经近乎走火入魔了。   实际上,“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不仅有崇洋媚外之嫌,这个标准也根本无法套到中国现实中的那些“苏联余毒派”的学者身上。即便是国内期刊,“关系发表”和“腐败发表”也已经泛滥成灾。所以,看一个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根本不能不看他(她)在校内外的实际社会影响。   我的观点很清楚:看“国际专业期刊”未必就是“向上看齐”,看“苏式味道者”的依然故我也未必就是“向下看齐”,中国的社会转型独特性,决定了中国的学术水平评定的独特性,所以,不能只看学历和论文而不看社会影响,特别是不能在一个社会影响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国度里不看社会影响。想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纷纷以教授和博导自居,刘瑜的“清华副教授”资格哪有什么问题?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都有垃圾,只不过包装不同罢了。   刘瑜的学术随笔和时政评论,当然不可能成为徐开彬所津津乐道的“美国式学术成果”,但中国人正是在刘瑜的这些文章中看出了她有学术水平的。我虽然批评刘瑜的学术有问题,但我无法否认刘瑜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徐开彬拿清华的苏毓淞与刘瑜作比较,我认为这种比较根本不着边际。刘瑜的“清华副教授”资格是在她的《民主的细节》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后获得的,而且这个副教授资格是清华吸引刘瑜的“起点头衔”,否则,人家凭什么放弃“剑桥大学讲师”的资格呢?搞计量的苏毓淞也许应该升副教授了,但当年他入清华时却并不顺利;同是来自台湾,他与入北大的林毅夫就无法比。中国人对搞计量的也许有成见,但美国人对计量的迷信显然是过头了。大学的行为目标是“声誉最大化”,你如果才高八斗却默默无闻,你又如何帮助要你的大学提高声誉呢?   不过,从刘瑜对徐开彬的回应上看,我发现刘瑜自己已经“对徐开彬的质疑缴枪投降”了。刘瑜向徐开彬解释说:“我过去几年发表论文的确不算多。一则因为作为新教师,在剑桥、清华两地开新课占用颇多时间;二则因为在公共领域里的写作占据颇多时间;三则六年跨三洲搬家四处也破费周折。生活颇动荡的情况下,五年半内发表论文5篇,出版书两本,写时评若干,开新课5门,我自认为还算勤奋。两本书的确都不是学术著作,但我并不认为没有社会价值。学者不是我唯一的身份认同,我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我唯一或至高的追求。当然目前作为一个大学教研人员,的确应有更多论文和专著产出,这也正是我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论文和专著计划若干,有些已经动手。当然这不是为了向谁’证明自己’,仅仅是仍有一份对学术的喜爱之心而已。”   为什么说刘瑜自己已经“对徐开彬的质疑缴枪投降”了呢?因为刘瑜上面这段话表明了她的“小气”,她太忙于承认论文少的“错误”,所以就已经不自觉地落入了“论文和专著的数量陷阱”。让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经济学家科斯凭着两篇文章就拿下了诺贝尔奖,他的文章充满了独创性和想象力,尽管未必没有逻辑漏洞和错误(见我写的“精英是如何走上独裁之路的?”一文)。“论文和专著的数量陷阱”说的就是,数量是世俗的“无能信号”标准,质量才是真正的“唯一或至高的追求”。清华容得下一个刘瑜,拿论文数量逼不出一个科斯来。   如果刘瑜的“论文和专著计划若干”还是我所批评的那篇文章的样子,再多的“若干”也接近于零,即便那可能会堵住了徐开彬们的质疑。刘瑜关闭微博是明智之举,但“有论文和专著计划若干”却反而表明了她自己的局限。快速回应徐开彬对私人问题的搬弄而一直回避别人对学术问题的质疑,这也表明了刘瑜回到“浮躁中国”之后的轻飘,至少是不够厚重,毕竟“社会影响”也有质量问题。另外我认为,徐开彬这种类型的“方舟子行为”不值得鼓励(方舟子不打孔庆东和刘菊花的抄袭之假,还“立此存照”痛斥“海内外156位流氓学人”,大有“孔三妈”之势),学界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放到学术内容的具体讨论上,不能象娱乐界那样把精力放在无聊的“八卦”上。   一句话,我批评过刘瑜,但我从没怀疑刘瑜是中国学者中学术能力较高的,“清华副教授”对她来说决不是给高了。刘瑜对此根本无需解释、更不必回应,对“洋八股”也不用太本能地认同。我不是说徐开彬把目标从“谈具体学术问题”转向“砸人家饭碗”有多么不厚道,我是说这种转移不能以“洋泾浜”的方式进行。清华和刘瑜的事情不会因为你去了一趟美国而突然变得无一是处。还是那句话:食洋不化不是中国人不懂西方,而是中国人不懂中国甚于不懂西方。   我这篇文章真正要说的当然不是刘瑜或徐开彬,我要说的是一个学者的自我认同力和一所大学的“伯乐气魄”。没有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又怎样?没有专著又怎样?没有学位又如何?没有职称又如何?真正有水平和有意义的思想,那怕就是在有高贵来头者也纷纷被迫采用的卑微的网络上发表,能经得住考验的照样能经得住考验(想想科斯的那两篇文章),社会忽视它也只是表明了这个社会的造化不够而已。所以,真正的学者一不要太小气(批评或辩解失当),二不要太娇气(经不起批评)。   现代经济学把文凭、论文数量和发表处,看成了评定者为减少信息费用而接受的、从被评定者那里发出的“资格信号”,我在一个“无能信号理论”里则提出:文凭、论文数量和发表处,实际上已经堕落成学历和职称泛滥时代大家都知道的“假资格信号”;更加重要的是,文凭、论文数量和发表处还变成了缺乏判断能力的评定者自我暴露的“无能信号”—批评者拿文凭、论文数量和发表处说事,正好表明批评者自己无能认识真货。   刘瑜是徐开彬所无能认识的真货,清华聘用刘瑜的做法和采用的标准都毫无问题。无事生非者喜欢搬弄私人问题的外在形式而不讨论学术问题的实质内容,但“假打”决不是“打假”。如今,用“假资格信号”腐蚀学者的不仅是中国的制度环境,徐开彬这样的“假洋鬼子”也难逃其责。“不谈问题、大谈虚名”的风气很难改,但也该变变了。 (方绍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家;作者文集: 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Read More

汪洋:乌坎选举没有创新

汪洋:乌坎选举没有创新 作者: 来源:凤凰网 来源日期:2012-3-5 本站发布时间:2012-3-6 5:40:05 阅读量:3次    3月5日下午,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召开。被问及乌坎选举,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示,乌坎的民主选举是按照按照法律进行,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我们把选举法和组织法的落实过程做得非常扎实,让这个村子在过去选举中走过场的形式做了纠正。谈到“王立军事件”,汪洋以“好象找错了对象”作为回答。   据香港媒体3月5日报道,对于乌坎事件,汪洋说,“其实今天有个思想准备大家会问,因为乌坎事件一个时期以来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乌坎事件海内外的媒体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港媒记者认为我们这件事情处理首先村民是满意的,社会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如果把刚才几位记者都涉及到的这个问题串起来说,我围绕这个问题答一点意见。第一位路透社的记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第二位日本记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在回答路透社记者第一个问题时我说了我们关键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就能够处理好利益格局的影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我们改革,但是站好这个立足点非常重要。”   汪洋接着表示,这次在处理乌坎事件上,我们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就是判断乌坎群众所反映的诉求是不是合理合法的。经过初步了解后认为乌坎群众在土地等问题上的诉求既是合理的又是合法的,因此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那个村子里面村支书所实际代表的小圈子的利益,这是我们妥善解决乌坎问题的一个立足的基本判断或者是基本点。   汪洋说,解决乌坎问题,刚才提问的日本记者认为是在民主选举上开了先河。“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话,乌坎的民主选举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和《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进行的,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我们把选举法和组织法的落实过程做得非常扎实,让这个村子在过去选举中走过场的形式做了纠正,如此而已。”(图片说明: 2012年3月2日,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抵达北京,汪洋书记切蛋糕开香槟预祝两会圆满成功。)   汪洋称,“我们没有说因为担心像乌坎村这样的事件去扩散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采取一些什么变通或者其他的态度,没有!我觉得我们对乌坎村事件的处理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要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因此,我们从乌坎村这个问题中间也有很多启示,我也说句老实话,当时决定省委工作组到这个村里去,省委副书记当组长,副省长任副组长,并不是因为这个村子本身的矛盾已经复杂到要出动这个阵容,而是我们有这个想法要解剖麻雀,而且要取得经验,推动村级组织的建设,改进我们村这个执政的基层单位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理念。”   汪洋表示,开会之前也刚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广东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若干意见的报告,可能会在2012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召开全省性的会议,把从乌坎这个点上取得的经验、教训用来指导全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工作。   此外,当被日本媒体问及之前热门的“王立军(专题)事件”,汪洋回答道,“问王立军(专题)好象找错了对象,我虽然在重庆工作过,但是没有多长时间,王立军也是我离开以后到重庆的。当然,对于重庆这几年的发展我还是有所了解,这几年重庆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庆的干部群众对重庆的变化也表示很鼓舞,我作为一个在重庆工作的人对重庆这几年的进步也感到很高兴。”   3月3日,广东乌坎村采取不设候选人、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成功选举产生村委会1名主任、1名副主任。由于当天其他人得票均未过半,7名村委会成员中的1名副主任和4名委员于进行了另行选举。此外,由于2月11日乌坎村选举村民小组长时,没有人得票超过法定票数,无人当选,当日还依法另行选举了乌坎7个自然村的村民小组长。

Read Mor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李悔之:摸摸方舟子的“老虎屁股”

李悔之:摸摸方舟子的“老虎屁股” 作者原标题:方舟子的“老虎屁股”和“牛二”脾气 作者:李悔之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3-4 本站发布时间:2012-3-5 0:27:32 阅读量:275次 昨晚,正想就几位首长的文凭真伪问题和《雷锋日记》的几点疑问,请教一下“学术打假”专家方舟子先生。我想: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学术打假”专家,鉴定文凭的真伪和日记的真假对方舟子先生而方无疑是小菜一碟。不料,上网后却发现了方先生的奇文:《 【立此存照】海内外 156 位流氓“学人” 》——原来方舟子先生读了 《海内外 156 位学人就刘菊花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事件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开信》后,一时“革命怒火高万丈,”痛骂海内外 156 位公开信签名者是“流氓学人”不算,还发出“今后我有得忙”的威胁性暗示。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