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文库】时光我不语|北大学者《经济学》发文,评估教育减负政策效果
总的来看,一方面,既往的减负政策没有使高收入家庭和学生“减负”,他们反而增加了各项教育投入,参与到基础教育的“内卷”当中;另一方面,减负政策却使得低收入家庭减少各项教育投入,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获取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被动从升学竞争中退出,不得不“躺平”。
阅读更多发布者温都尔汗空管 | 9月 19, 2023
总的来看,一方面,既往的减负政策没有使高收入家庭和学生“减负”,他们反而增加了各项教育投入,参与到基础教育的“内卷”当中;另一方面,减负政策却使得低收入家庭减少各项教育投入,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获取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被动从升学竞争中退出,不得不“躺平”。
阅读更多发布者温都尔汗空管 | 8月 22, 2023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有143名编制员工家庭,其中72户家庭有子女参加今年的高考,其中有10户职工家庭的子女考入清北,比例高达15%。这个比例绝对是冠绝全国的。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7月 7, 2023
当前,一方面是师范专业扩招,就像当年各种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一样,如今,一些非师范院校也争着开设师范专业;另一方面,则是需求萎缩。就是出生人口减少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南方街头运动员 | 6月 27, 2023
从村小的孩子到县中的孩子要经历多次大面积的粗筛。在村小就读的孩子,本来就是家庭资本较弱、父母辈已经经过社会筛选后剩下的孩子。在镇中心学校就读初中的孩子,面临城乡分流和普职分流交叠在一起的第二次筛选。最优秀的学生去城市高中;次优学生读本县高中;去不了普高的去本县职中、私立民办高中,或者上“3+2”五年制大专;个别家庭实在无力提供支持且孩子成绩较差的则直接走向社会。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6月 27, 2023
两代人的努力在这里融汇到一起,这就是我在“高考优胜者”的视频中看到的,一种城市主义:以孩子为中心建构家庭生活,长期规划和投入,相信未来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状态”,相信努力会有回报,更相信个人努力而不是背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