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专制

美国之音 | 香港数百人示威 呼喊“胡锦涛出来”

香港有数百人在胡锦涛访港期间示威,要求平反六四和彻查李旺阳真相,并要求胡锦涛和示威者见面。警察在阻止示威者冲击警戒线时使用了胡椒喷雾。香港支联会及民阵等不少民运团体和其他民间团体的数百人6月30日下午冒雨游行到香港会展中心外面,呼喊口号:“结束一党专政!

阅读更多

BBC | 香港各团体及市民七一前举行抗议游行

参与游行的团体要求当局彻查民运人士李旺阳死亡的真相。 香港多个团体及市民周六(30日)在七一前夕参加了平反六四事件以及追究李旺阳死亡真相的游行。 由支联会及多个团体发起的游行于下午4时出发前往接近湾仔会展的示威区,希望向正在香港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达诉求。 香港媒体报道说,现场约有数百名市民聚集。 游行即将开始时现场下起滂沱大雨,参与游行的市民大喊“结束一党专政”等口号。 据报道,有示威者在湾仔会展附近的中环广场外推开了“水马”,警方在作出劝喻后向现场的示威者施放胡椒喷雾。 报道说,有示威者及记者被胡椒喷雾喷到,需要用清水清洗眼睛。 胡锦涛在周六稍早时参观启德邮轮码头期间,一名香港苹果日报记者高声向胡锦涛提问是否听见港人对平反六四的意愿,胡锦涛未有回应。该记者随后被警察带到一旁问话。 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在游行开始前回应称,香港已经变成了中国大陆,成为一个专制的地方,不再是自由的香港。 香港警方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港期间采用最高规格的“第三层保安梯队”,最少动用了6千名警察进行保安及人群管理。 李卓人表示,警方阻挡了所有示威,他对整个安排感到失望。 但李卓人相信如果胡锦涛有看电视的话会听到他们的诉求。 民主党主席何俊仁也对BBC记者表示,市民有表达意见的自由,当局应该尊重,但现在连示威的自由也没有。 胡锦涛将于周日出席第四届香港政府就职仪式。

阅读更多

BBC | 台湾来鸿: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

台湾教育部(中央社图片) 台湾教育部近期以接到"民众意见书"理由,计划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引起了一群历史学者发起"我是民众,我反对窜改历史"联署,并迅速累积了近五千人联署。 参与此一联署的历史学者,质疑当局派任一名立场鲜明的政治系学者审查历史教科书,并用一份来源不明的民众意见书,凌驾专业与法定程序修改历史课本。 前国史馆长张炎宪与多名历史学者日前就此召开记者会,对于教育部一系列的作法,他们指控这是"马英九黑手介入历史教科书"。 曾在2009年被教育部聘任为历史课纲委员的台湾师大历史系教授吕春盛在记者会上说,课纲委员会多位委员,因不愿接受其中一名非历史专业的委员"指导",当局便改组委员会将不受指导委员解聘。 台湾教育部对于此一争议则发表声明说,对于历史教科书的审查程序,教育部充份尊重教育专业,并具民主与合法程序。 "拨乱反正" 从2008年马英九首次当选总统后,修改历史教科书引发的争议即不断。对为何要修改历史课本,参与制定历史课纲的哲学教授王晓波,则比教育部官方声明直白许多。 用具有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身份王晓波的话来说,这是因"新政府上台后要拨乱反正"。他说课纲的重新修订是因为教育政策从李登辉与陈水扁以来即有偏差。 台湾在过去国民党长期一党专政期间,中学的历史教科书是由当局出版唯一版本的"统编本",而民主后目前共有七八种深浅难易略有不同版本。 这些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是由民间出版商根据教育部编定课纲编写,并送交教育部审核,然后再提供给全台各地中学自行选择作为教学用途。 民主化后的历史教科书除了更为侧重台湾本身历史外,也将一些从中国历代王朝角度出发的用语修改成较中立用词,比如过去统编本教科书以中原王朝角度称某朝代对周边国家"征伐",现行教科书则这类用词修改为"攻打"。 "民众意见书" 这名受教育部青睐"民众"的意见书要求的修改方向,包括历史教科书用词应将中国称为中共、中国大陆、或大陆,台湾则应称中华民国,其一系列的要求还包括了论及国民党长期戒严时,必须注意公允原则,清楚说明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种"清楚说明"是否意谓回到台湾在戒严时期的政治宣传仍不清楚,当时国民党当局对于白色恐布及迫害人权等行为,称那是动员勘乱时代下的必要之恶。 除了要求教科书列入马英九"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是遵循中华民国宪法等当前政治议题外,此一"民众"并要求在提到琉球(冲绳)问题时,要说明日本并吞琉球时,清廷曾坚持并未放弃对琉球宗主权。 而就台湾本身的历史,这名民众的意见是台湾史前"长滨文化",虽学界无定论但此一文化可能与华夏文明有关。 其意见还包括在用词上,现行历史教科书提到的清朝末年与英国或日本等的战争,不应称为清英或清日战争,而应称为中英或中日战争等。 "复辟" 参与联署活动的历史学者对于此一"民众"意见相当不以为然,他们批评这些意见渗和非学术性的主张,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通过教育及传播广为流通的党化教育"复辟"。 像是长期戒严与白色恐布等议题,他们认为不应该用历史教科书来开脱其历史责任,并说如果滥杀无罪,白色恐布被教育成有理,人们将无法从历史中得到教训,悲剧难免重演。 另就历史专业问题上,他们质疑新的教科书是否要把有五万年历史的长滨文化,说成是源于三、四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而像是清朝时期的战争若要以"中日"或"中英"等称之,那宋朝时期与辽国的战争是否也要同样改称为"中辽"战争? 发起此一联署的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君恺说,过去台湾党化历史教育的背后有许多帝王时代的史观,这些"正统论"史料虽多但并不符合现代民主的思维,比如正统论史观认为异族需要被"教化"。 包括陈君恺在内参与联署的历史学者,多数在中学时受的历史教育即是他们批评的党化教育,陈君恺说,他在八十年代上高中时即发现三民主义课本与历史课本提到列宁时说法不同,而开始对教科书产生了质疑。 在中学后一路主修历史并取得博士学位的陈君恺,就其个人求学的经验指出,党化教育下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内容,与他在大学时读的知名史学家张玉法编的课本也不尽相同。 对于中学所受历史教育的反思,他说与当年台湾政治逐渐走向民主的环境也有关,比如他也接触了许多作品被当局查禁的知名作家李敖史学著作。 联署阻挡? 此一尚在累积人数的联署是否能阻挡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仍不确定,即使修改教科书如这些学者所言是党化教育复辟,但与当年一党专政不同的是,目前国民党的执政权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就政治实际层面来说,在国民党获得多数选票同时掌握行政与立法机关下,政府教育部这类具有高度政治性议题,并不像民进党执政时期那样受到声势浩大的阻挡。 以台北市中心的蒋介石纪念馆为例,在陈水扁执政时教育部将其改为民主纪念馆曾引起激烈反抗,相对而言马英九四年前首任上台后,教育部立即在相对几无阻力下将其改回中正纪念堂原名,随后并恢复了宪兵站岗。 参与联署的历史学者说他们要唤醒民众,反对此一去台湾化、去民主化的历史课本重写,但他们也说在民众已受"奴化教育"下唤醒其拒绝奴化教育,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一类问题。 而用其中一名学者的话来说,发出不平之鸣至少是留下纪录,就像是死前的挣扎与哀号。

阅读更多

FT中文网:“邓小平模式”的命运

今天的问题在于,邓小平之后的体系,要想以“邓小平模式”继续作出中国党政最高层的权力转交和人事安排,主客观条件越来越不具备,这才是从今年2月初到现在中国一系列事态背后的深层原因。国际上做政治学分析的、长期关注中国和类似体制(如俄罗斯及其他转型国家、拉美和亚洲不具有稳定议会民主制的国家)的很多人,都同意这样一种观察,就是目前的、即邓小平以后的中国,是“A dictatorship without a dictator”。

阅读更多

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

作者:钱理群 钱理群 一、“鲁迅”是谁?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鲁迅当然就是中国的周树人,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二、“鲁迅”的“现在价值” 我在一篇讲述鲁迅“远行以后”的命运的文章里,有这样的描述—— 八十年代末,鲁迅运交华盖,突然变得不合时宜。 风行一时的新保守主义者反省激进主义,把五四视为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罪恶源头,鲁迅的启蒙主义变成专制主义的同义词。 悄然兴起的国学风里,民族主义者,还有新儒学、新国学的大师们,鼓吹新的中国中心论,自然以鲁迅为断裂传统的罪魁祸首。在某些人的眼里,鲁迅甚至免不了汉奸之嫌。 号称后起之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者,视理性为罪恶,以知识为权力的同谋,用世俗消解理想,告别鲁迅就是必然的结论。 用后殖民主义的眼光看鲁迅那一代人,他们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 的批判,不过是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扩张的附和。 自由主义鼓吹“宽容”,炫耀“绅士风度”,对“不宽容”的“心胸狭隘”的鲁迅,自然不能宽容,他被宣判为极权统治的合谋。 还有自称“新生代”的作家,也迫不及待地要“搬开”鲁迅这块“老石头”,以“开创文学的新纪元”。 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思想文化现象: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主义”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 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我读韩国朋友的鲁迅研究论著,也多少感觉到这样的意味。因为在这个美国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猖獗的世界,鲁迅所参与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遗产,同样显得不合时宜;“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正是要和这样的“否定鲁迅遗产”的社会思潮针锋相对,我提出了“把鲁迅精神在孩子心上扎根”的教育命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它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三、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问题看“鲁迅”的“现在价值” 我注意到,这是一个国际鲁迅研究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要特别提出日本权威的鲁迅研究专家,也是我所尊重的学术前辈丸山升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2004 年12 期上的《活在二十世纪的鲁迅为二十一世纪留下的遗产》。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对当下中国与世界的精神危机的一个分析——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来讨论鲁迅的遗产的价值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与前提。他指出:“前世纪中,各式各样的‘希望’、‘理想’出现而消失了,……严重的是,这些历史悲剧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幻想’,使他们知道‘理想’本来有往往化为‘幻想’的危险,也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结果。那就是人们找不出代替的新的‘理想’、‘理论’,似乎丧失了对‘理想’、‘理论’本身的信赖。这样,二十一世纪是在不能相信任何‘理论’、‘理想’的情况下开始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提醒:21 世纪初的中国、东方与世界,正面临着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面临着理想重建的任务。而“鲁迅”的“现在价值”正是在这样的新的挑战与新的历史要求下呈现出来。丸山升从思想与文学两个方面提出了三点。即(一)“在未来的希望看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容易信仰现成的‘理论’、‘反抗绝望’的‘韧性’”; (二)“对本国、本民族之负面的传统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三)“‘杂感’尤其是他自己叫过‘杂文’的比较长的评论的意义”。 四、“信仰”、“革命”与“实践” (一)“信仰”问题 如前文所引丸山升所说,理想与信仰的缺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当代中国,这样的信仰危机是特别严重与典型的。成年人社会“做戏的虚无党”与“伪士”的猖獗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包括中学生) 中“什么也不相信”的虚无主义“, 一切都无所谓”的玩世态度,以至“生活没有目标”的空虚与淡漠。面对青少年的精神危机,有人试图回到“虚假的信仰主义”那里,实际是要制造大大小小的新“伪士”,这是既无效也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式的“信仰主义”就有它的特殊的借鉴意义。 这涉及对鲁迅的理解。我理解鲁迅的“虚无”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他对“本味”的追问,形而上的思考所形成的研究者所说的“本体性的黑暗感”;另一则是现实层面的他自己所说的“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与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彻底的怀疑精神、否定批判精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敢于正视现实的血淋淋的真实的求真精神;前文所引丸山升所说的“在未来的希望看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容易信仰现成的‘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也是这样的清醒。这其实就是对“伪信”的拒绝。而唯有拒绝了伪信,才不会成为“伪士”,才有可能超越虚无,成为真正的信仰者。什么是鲁迅的信仰,这是需要深入研究与讨论的。在我看来,这些年经常提到的鲁迅的“立人”思想,至少是可以看作是鲁迅的理想与追求的。或许更重要的是,是他由此焕发出来的对现实世界一切剥夺“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奴役现象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与丸山升特别强调的“反抗绝望”的“韧性”战斗精神。我以为正是这样反虚伪、反虚假的求真精神,与为“理想之光”所照耀的反抗绝望的韧性战斗精神,构成了鲁迅式的信仰的基本特点,这正是当下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一代所需要的。 (二)“革命”问题 在鲁迅的概念里“, 革命”是与“改革”、“不满足现状”、“批判”、“反抗”、争取“沉默”的国民的基本权利等命题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当下的中国与世界却都成了问题。在美国为主导的所谓国际“反恐”里,一切反抗都被看作是“恐怖主义”。鲁迅在《这样的战士》里说:“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太平??。但他举起了投枪。”但在现实的中国,却只见“太平”,没有“战士”。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是知识分子自己放弃了“战士”的选择。他们中的“先觉者”更是早已宣布“告别革命”。或许正因为如此,鲁迅对“永远的革命者”的呼唤,就正是切中时弊。在我的理解里,鲁迅说的“永远的革命者”也就是他所说的“真的知识阶级”,其内涵有二,一是永远不满足现状,是永远的批判者;二是永远站在平民一边。这是能够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的。 我还想强调为毛泽东所盛赞的鲁迅的“硬骨头”精神,这是作为“永远的革命者”、“精神界战士”的鲁迅最重要的精神品质,而如毛泽东所说,“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记得40 年前我写的第一篇鲁迅研究论文里,曾将这种“硬骨头精神”与“韧性战斗精神”两者的结合称为“东方风格”,这个观点今天好像也还有意义。在我看来,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思想与精神的独立自主性与主体性,这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实践”问题 回顾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鲁迅的实践精神恰恰是被忽略以至贬斥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对鲁迅后期的评价上。我们知道,正是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鲁迅的实践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方面他用杂文为武器,直接参与政治、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进行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另一面又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抗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实际革命运动相配合,直接参与了群众的抗议运动。但在某些中国知识分子看来,这都成了鲁迅的“罪状”,至少也是鲁迅的“局限性”:鲁迅的杂文战斗被看作是“意气用事”,是“浪费才华”;鲁迅与工农革命运动的结合竟被诬为“与极权合谋”。这同样不是偶然:它正是反映了当下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中的犬儒主义、伪清高、伪贵族主义的倾向,他们真的如鲁迅在《伤逝》里所描写的那样,被关在金丝笼里,“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甚至是失去了行动的欲望与要求。正是这样的精神萎靡状态,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但在现实中国社会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在中国未来的社会变动中也将同样无所作为。在我看来,鲁迅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实践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中,显示出了它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版权声明 文章编辑: 冷眼 ( 点击名字查看他发布的更多文章 ) 文章标题: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 文章链接: http://www.cdig.info/18278.html 分类: 多向思维 , 时事评论 . 标签: 钱理群 , 鲁迅 相关文章: 2012 年 5 月 25 日 — 下了鲁迅能不能上林语堂 (0) 2012 年 5 月 20 日 — 黄宗英:我亲聆毛泽东罗稷南对话 (0) 2011 年 11 月 25 日 — 余华:鲁迅 (0) 2011 年 5 月 6 日 —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伪胜利 (0) 2011 年 4 月 27 日 — 最懂中国的人是鲁迅 (0) 2011 年 1 月 20 日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 (0) 2010 年 12 月 11 日 — 诗歌杂谈 (0)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中房原董事长呼吁小产权房征房产税!网友:柿子捡软的捏,怎么不提议去征收豪宅税?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