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愤

美国人比左愤右愤拎得清多了

美国列举现代中国十大迷思 . 京港台时间:2012/5/19 消息来源:新华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文章 题:关于现代中国的十大迷思 跨国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公司高管汤姆·多克托罗夫在他的新书《中国人想要什么》里写道,西方对中国的分析有很多都是杞人忧天。他说,人们对中国有十大误解。 迷思一:民众的愤怒意味着国家的权力在削弱 中国老百姓渴求秩序。稳定是增长得以持续的基础。未来,中国将采取更偏向于新加坡的模式,但有一点确定无疑:中国未来的政治制度不会在美国或欧洲制定。 迷思二: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在生根发芽 中国的流行文化繁荣发展,出现大批反文化明星和潮流,从文身馆到歌手周杰伦特立独行的歌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将拥抱美国式的个人主义。自我表达不等于思想独立。与美国社会不同,中国社会从不鼓励释放个人潜力。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仍然是家族而不是个体。多克托罗夫写道:“追求幸福是少年的幻想,等到面临结婚、房贷、岳母和买车等压力,最好还是放弃了吧。” 迷思三:当代中国人没有信仰 中国社会没有陷入生存危机,而是处在改造价值观的前夕——这些价值观一直让中国与众不同。“文革”没有清除家庭和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价值观;社会和谐仍然是崇高目标;反个人主义仍然普遍;成功的定义与其说是出名和致富,不如说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新一代将重新定义中国,并将逐渐在旧中国和新中国之间实现和谐,但老传统仍然神圣。 迷思四:互联网将使中国发生革命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而且主要是从好的方面,但革命是—个过重的词。中国的数字时代仍然具有独特的中国色彩。网民或许会嘟囔,但还不大可能咆哮。 迷思五:中国市场太像欧洲 像美国一样,中国是一元化的国家,尽管在地理和政治上各地差异很大。统一流通网络、销售渠道、零售和采购标准等挑战“仍然极大”。然而使中国经济四分五裂的是经营障碍而不是文化或政治差异。 迷思六:中国消费者不可理喻 女性希望调和自己的成就与传统的女性魅力,因此喜欢买闪光的钻石,但不要太过珠光宝气。男人希望显示自己一路艰辛爬上社会顶层但义不过分炫耀,因此喜欢奥迪和宝马而不是玛莎拉蒂。外国人一旦明白中国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口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迷思七:中国的增长模式面临危险 从短期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从长远看,当前的模式还有耐力。政府和人民都知道需要进行真正的改革。但是,改革几乎还没开始就受到阻碍。但是,世界不应低估北京专家治国论者的智慧。当改革真正在世人面前开始,变化将极其缓慢,外界几乎注意不到。 迷思八:中国公司将扼杀美国的就业 中国公司还需要几十年(就算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战略行业)才可能在美国的地盘打败美国。这种情况甚至根本不会发生。中国缺乏相应的机制来刺激新点子以及把新点子转化为货币所需的合作。 迷思九:中国将成为孤独的超级大国 中国不像美国那样鼓舞人心。中国偏狭捍卫自身利益的本能在大大小小的方面让人倒胃口,也使中国孤立。中国将成为经济强国,但不会成为文化强国或政治强国。这座山里不会只有一只老虎,另一只老虎是美利坚。 迷思十:中国在军事上有侵略性 中国正在加强军力,但绝不会以此挑战美国或入侵其邻国。想了解对中国战斗力的可靠分析,请查阅五角大楼简报。但是,想了解北京和平主义者的本能,请来中国参观。中国人把自己保护起来,防御真实的和想像的危险。这不是一种渴望战争的文化。

阅读更多

熊飞骏 | 中国教育的“南辕北辙”

中国教育的“南辕北辙” ——熊飞骏 童年时代看过“南辕北辙”成语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原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拚命往北方赶马车。当路人说他走错了方向时,中原人则夸口他的“马快、经费多、车夫技术一流”……结果他的“三大优势”导致他离目的地楚国越来越遥远。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又何尝不是“南辕北辙”呢? 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目的说得笼统点是“成才”,具体目标则是启迪智慧,提升认知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健全人格、人文涵养和强健体魄……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则是由“标准答案、谎言教科书、偏执理论、统一教学模式和官本位价值观”等要素组成。 想象力、创造力是由质疑权威和成见开始的,“标准答案”应试教育,学生唯恐自己的思维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怎么可能养成质疑权威和成见的习惯呢?因此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被“标准答案”给毁了,成绩越好的学生毁灭的越完全。这也是中国不但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连理工科等意识形态较淡的领域中国一样与诺贝尔奖无缘的主要原因。 谎言教科书、偏执理论和官本位价值观则有效扼杀了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文涵养、真相判断力和常识认知能力。 标准答案和统一教学模式则使“独立思维能力”成为不可能的奢望。 ………… 所以我国现行教学体制产生的实际效应是“远离教育目的”;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离“成才”目标反而越遥远,和成语“南辕北辙”中那个想去楚国的中原人一样结局。 于是中国教育深陷如此困局: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越不容易造就出“真正的英才”。学习越认真,接受力越好的学生,越容易成为“脑残”和“偏执狂”? 北大代表中国教学质量的顶峰,可看看北大那位鼓吹“中国应该学习北朝鲜”、主张为文革平反,声称要再来一次文革的中 文系教授孔庆东,就能想象北大能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斜眼歪嘴的肉头和尚,连山野文盲也能一眼看出不是什么“正派人”?可在北大居然能呼风唤雨?真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绝妙讽刺。 难怪北大在后六十年没有走出过一位大师级的学者;前四十年则走出了十八个? 所以特色中国的一流学府北京大学只能造就出狂热从事焚书毁文物的“红卫兵领袖”;就是造就不出大师级的学者;更不会造就出诺贝尔文学奖。 近年中国社会对北大的诟病很尖锐,“北大聚天下英才而毁之”已成为越来越多清醒国民的共识。但这能单怪北大吗?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国哪所学校不是在不自觉履行名为“造就人才”实则“毁灭英才”的功能呢?只不过北大是执行中国教育方针的姣姣者,因而在“毁灭英才”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其余等而下之的大学中学,因为不具备北大那样“师资名望”和“滚滚财源”,难免百密一疏漏出极少数没被成功“格式化”的英才。 北大成为骂名的核心不是因为它的教学质量差,相反是教学质量一流造成的。因为教学质量一流,生源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智商”学生,因而贯彻教育方针也就越彻底。如果我们的现行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奉行反文明扼杀人才的体制,那么学生离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越遥远。就象“南辕北辙”里那位要去楚国但却往北赶车的中原人一样,马快经费多车夫技术好,离目的地楚国反而越遥远。 本人拥有很多大学生读者。我发现和一类重点大学的学生沟通交流反而比来自二、三类末流大学的学生更困难?和二、三类末流大学学生相比,一类重点大学的学生更缺乏基本的常识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真是咄咄怪事?也许只能从成语“南辕北辙”中找到答案。 韩寒是八0后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可他连初中都没念完?根本原因就是他没有朝相反的方向长期没命地赶车,结果离“成才”目标比同时代的青年学生更近。 当今中国拥有过人见识和独立思维能力的英才很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出生的,就是得益于这代人在童少年时期没条件接受系统教育的缘故。他们的小学初中教育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学校要么停课搞劳动玩革命战争游戏;要么坐在教室里也没有统编教科书。大脑没有受过“标准答案”的洗脑,没有被成功格式化。 本人 1978 年初中毕业时连一元一次方程都不会解? aX=b , X 等于几我不知道。等到进入高中开始正统教育时,脑袋就不那么容易被成功“格式化”了。 所以文化大革命也并非一无是处,抛弃“标准答案应试教育”就是其歪打正着的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前十七年和后二十年教育一直很正轨,但因为教育方针“南辕北辙”,与培训“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前十七年教育培养出了烧书毁文物的“红卫兵”;后二十年则造就出了未来中国的最大安全隐患“左愤”和“追星族”?唯独文革十年正统教育瘫痪或乱套,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中国人才的全盛期。那时中国的多数留学生被西人尊为姣姣者;今天的多数中国留学生则视为“留学垃圾”。 …………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学质量越好的学校越不容易造就出“英才”?在校成绩越好的学生离“成才”目标反而越遥远?那么为何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比二、三类大学更容易找到体面工作呢?成绩好的大学生为何比成绩差的学生在社会上更“吃香”呢? “能否找到体面工作”和“在社会上是否受欢迎”并非都以“才能”来衡量的。 就如当今中国基层官场,真正德才兼备廉洁自律的人反而最不容易当官升官;那些不学无术只知投其所好无任何道德底线的势利小人反而官运亨通。 中国社会是由官场控制的,官场重关系不重德能,社会也不可能自行其是任人唯才。 人人都知道淑女比妓女优秀,但在妓院里妓女比淑女更容易就业更有发展前途。 一个品味和价值取向高度扭曲的不正常社会在很多方面与妓院很相似:无耻才能体面! 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文明进步需要的是“英才”和“淑女”;而不是“贪官”和“妓女”! 妓院和反文明社会也不可能长期存在,贪恶之功者最终将被文明社会淘汰。 所以今天的“显达”者说不准将是明天的“落泊人”。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大方向错误的国家是注定没有未来的。 在南辕北辙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民,一旦激动起来就容易把集体自杀当成英雄壮举。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应从改革教育方向开始! 中国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天佑中华!!!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阅读更多

熊飞骏 | “口号式爱国者”是如何堕落成“害国贼”的?

义和团式“自残爱国”是中国挥之不去的政治噩梦 ——熊飞骏 慈禧太后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点应该是多数中华大国民的共识,可在“义和团乱华”时期,她却被义和团“反帝爱国人士”尊为“伟大领袖”和“人民大救星”? 戊戌变法志士谭嗣同为了中国的进步强盛,主动放弃逃生机会慷慨赴义从容就死,用鲜血来唤醒“为奴隶而不自觉”的中华大国民。他的绝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迄今仍令中华志士热血沸腾。这位死于慈禧太后屠刀下的良心英雄,则被义和团“反帝爱国人士”污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死有余辜? “义和团乱华事件”直到今天仍被我们的教科书誉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徒众也就自然上升为名头响亮的“爱国民众”了? 百年前义和团徒众的“爱国口号”确然喊得震天响,最响亮的“爱国口号”不是什么“振兴中华还我河山”和“打倒帝国主义”;而是“太后万岁!”“大清万岁!”“誓死忠于太后!” 本人有限的智商实在想不出“太后万岁”和“誓死效忠太后”与“爱国”有何干系?这个中华大国民公认的“赃官卖国贼”,居然被义和团徒众尊奉为“中国象征”,“爱她就是爱国”? 这是什么猪狗逻辑? 可百年前的义和团“爱国阿 Q ”们就是如此“爱国”的! 义和团徒众的“爱国壮举”除了声嘶力竭向慈禧太后和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表忠心外;就是高呼“打倒汉奸卖国贼”的豪言壮语。 义和团“爱国阿 Q ”们眼中的“汉奸卖国贼”都是些什么人?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统治末期,真正的“汉奸卖国贼”应该是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发国难财的贪官政客和拒绝变法图强的特权集团,他们才是招致中国积贫积弱并引狼入室的祸根,一个无卖国之名却行卖国之实的腐恶守旧势力。 这批腐恶守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大佬,她个人聚敛了近 2 亿两白银来历不明资产;挪用海军经费一千万两修建的供个人穷奢极欲的颐和园总耗资 2 亿两白银,能建造 10 个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就是她的超级腐败造的孽,随后中国割让台湾岛,赔偿白银 2 亿 3 千万两( 3 千万两赎辽费)。她无疑是中国最大的汉奸卖国贼。 这个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却被义和团“爱国阿 Q ”们尊为至圣至明的“伟大领袖”和光芒万丈的“人民大救星”?是最大最红的“爱国英雄”? 以载漪为首的载字辈“四人帮”是鼠目寸光只知贪赃枉法荒淫无度的满族亲贵,全是“倾天下之财来满足一己之欲”的卑污政客,“宁予友邦、勿与家奴”的卖国思想根深蒂固,是死不改悔的“汉奸卖国贼”。 这四个“铁杆汉奸卖国贼”则被义和团“爱国阿 Q ”们捧为“忠臣义士”和“国家栋梁”,是最最爱国的统帅和导师?义和团的司令部就设在载漪的府第上。 追随在慈禧太后和载字辈“四人帮”左右的则是一批只会贪污索贿的酒肉政客,以大学士徐桐、刚毅、山西巡抚毓贤和甘军司令官董福祥为代表。他们的最大“政绩”就是疯狂贪贿把国家墙基掏空;同时对任何有助于中国文明强大的思想言论和赤心为国的仁人志士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这批思想守旧灵魂卑污的贪官政客则被义和团“爱国阿 Q ”们引为“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和并肩作战的“阶级兄弟”。 ………… 清末最大的爱国团体则是主张学习欧美仿效日本,推动中国实行明治维新式政治变革的维新党,宗旨是“文明开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华民族的活力和主动性创造性,在二三十年时间内制日超美赶英,废除列强用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领事裁判权和海关主权;收复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岛和沙俄武力强占的 1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北方领土…… 维新党领袖是光绪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愿意放弃个人特权谋求中国文明强大的良心英雄。 维新党骨干是康有为、梁启超和“戊戌六君子”。义和团乱华前两年,有望使中国在短期内超越日本的伟大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汉奸集团”扼杀在血泊之中。康、梁亡命日本,“戊戌六君子”血沃中华, 英雄的鲜血则被首都大大小小的阿 Q 们醮了人血馒头。 维新党领袖虽逃亡身死,但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很多拥有维新思想和民族责任心的“爱国志士”则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里幸存下来,他们是真正的爱国力量和中国的希望,也是以慈禧、四人帮为首的“汉奸集团”必欲去之而后快的肉中钉、眼中刺。 这批对中华民族拥有巨大责任心的“真爱国志士”,则被义和团的“爱国阿 Q ”们污为“汉奸卖国贼”,良心英雄光绪皇帝则是最大的汉奸卖国贼? …………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义和团的“爱国阿 Q ”们是如何从事“爱国运动”的。 一、      疯狂屠杀幸存的维新派爱国志士。 除了光绪皇帝因慈禧太后的干预幸免于难外,中央政府里拥有维新思想,和变法图强沾上边的政治家被屠杀一空。 二、      把信奉基督教的中国教民污为“二毛子”格杀勿论,近五十万中国无辜教民倒在血泊之中。 三、      把使用“洋伞、西洋镜……”等西方工业品的无辜中国平民污为“ N 毛子”格杀勿论,冤死者数以万计。 四、      把中国耗费巨资修建的铁路、通信线路和近代工厂全部拆毁破坏。 五、      在首都大搞烧、杀、抢,繁华盖世的商业街被烧成一片废墟。 义和团的“爱国阿 Q ”们在“对内残杀”时如虎如狼所向披靡,其“英勇无畏”形象令手无寸铁的首都平民毛骨悚外小儿不敢夜啼。 在屠杀铲除内部的“真爱国志士”、摧毁中国的工商业基础,极大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后,义和团的“爱国阿 Q ”们在以慈禧太后为首高呼爱国口号的“汉奸集团”的“英明领导”下,在一个晚上向世界上所有与中国有邦交的国家宣战,出动十多万号称刀枪不入的“团勇”和配有克虏伯大炮的禁卫军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这真是人类世界有史以来最为荒唐疯狂的政治闹剧? 我不否认义和团的多数成员是真心爱国的,但有爱国之心者不一定能行“爱国之实”。义和团“爱国阿 Q ”们因为一无知识二无阅历,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是非不分忠奸不辩黑白颠倒认贼作父为虎作伥,通常只会被灵魂卑污的野心家阴谋家利用,在“爱国名义”下“行害国之实”。 结果“爱国者”堕落成“害国贼”! 这就好比很多中国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儿女,但却用溺爱怂恿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爱,结果不自觉成为儿女成长的“第一杀手”。 在一个晚上向所有与中国有邦交的国家宣战,并出动军警团民围攻外国使馆?有点类似一个热爱儿子的父亲,因不满身体孱弱的儿子在班上被同学欺侮,就鼓动儿子同班上所有同学绝交,并手持凶器四面出击追杀同班同学…… 这个孱弱儿子无疑会吃大亏上大当,就算不被同学打死也要落个终身残废。 残杀儿子的凶手是谁?无疑是那个溺爱儿子的父亲。 当时中国的邦交国有 11 个,其中英、美、法、德、意、日、奥等主要邦交国每个都比中国力量强大,一对一都必败无疑,就更不用说四面出击 1 对 11 了? 义和团的“爱国阿 Q ”们把他们的祖国推上了上述那个非死即残的“儿子绝境”。 因为“爱国”而把国家送上“绝路”,“爱国者”充当“害国”的凶手,是百年中国一直挥之不去的噬脐之痛。 百年后的今天,在全球共享科技文明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很多高呼爱国口号的“左愤”们,不也经常在别有用心的幕后阴谋政客的煽动忽悠下一再扬言要向美国“开战”吗? 就算美国真个“亡我之心不死”,真个是中国最为穷凶极恶的敌人,此时若向美国宣战,结果和义和团当年向 11 国宣战有什么区别? 我们一驾飞机也飞不到美国领空,一艘军舰也靠近不了美国领海;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和战略轰炸机则可在中国领海领空随意锁定军事打击目标?结果美国国土没有一声炮响中华大地却硝烟弥漫,就算最终不亡国也会遍体鳞伤…… 中国又将再次坠入那个非死即残的“儿子绝境”? 那些高呼爱国口号的御用“左愤”们又将再次上演义和团“爱国阿 Q ”们的悲剧,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爱国者”不自觉充当“害国”凶手! “爱国者”将最终堕落为“害国贼”! 也许有些左愤会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言壮语来印证自己的“爱国豪情”? 我这里想问一个简单问题:中国慈父慈母们有几个会鼓动自己的爱子在尚有退路尚可和解或有更好办法的前提下去和力量比自己大出 N 倍的对手玩命的? 好象没有这样的慈父慈母,因为他们对子女的爱是“真爱”。 “真爱”更多表现为“责任心”,而不是为逞一时之气拿爱的对象去豪赌? 所以那些动不动就拿祖国去“赌气”的“左愤”们并非真的“爱国”?要么与国家不“连心”感受不到国家的痛;要么以“国家”为赌注来实现个人的阴暗动机。 我们在自己的力量还只是“羔羊”的情势下,只因为老虎在远方偶尔流露出不友好的表情,就冲上去煽老虎一个耳光?这是“爱国”呢还是“不负责任”? 在科技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为何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国民思维见识仍停留在百年前的黑暗岁月?在义和团“爱国阿 Q ”的文明层面没有前进一步? 这真是人类世界最为匪夷所思的困扰? 看看我们的教科书就能找到答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成果共享的地球村,我们的教科书依旧把“义和团乱华事件”誉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这不是诱迫青少年喝“狼奶”,毒害青少年心智吗? 在“狼奶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国民,价值品味思维情趣怎么可能与文明世界接轨呢? 结果是在精神领域,别人都乘上了宇宙飞船;我们依旧老牛拉破车。 停留在如此自残自虐精神层面的中华大国民,怎么可能实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呢?不大倒退不崩溃就是万千之幸了。 ………… 与“对内象狼”不同,义和团式的“爱国阿 Q ”们“对外象鼠”,在对外战争中丑态百出。当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时,那里只有不到 400 名卫兵,既没重武器也无坚固的防卫工事,可用克虏伯重炮武装起来的十多万“团勇”和正规军用了五十多天的时间也无法攻破。西什库教堂则只有区区四十多杆步枪,在“清军围困万千重”的险境下一样坚守五十多天直到援军前来解围。 西方仓促组建起来的八国联军尽管是互相猜疑勾心斗角的乌合之众,战斗力相当有限,可义和团与之接仗却一触即溃,象山崩一样败下阵来,远没有当初屠杀自己人时的“英勇无畏”,临危之际没有几个人想到要“为国赴死”,而是从事逃跑比赛,边逃边对自家人实施烧杀抢奸。 ………… 义和团式的“自残爱国”代价是高昂的:北中国成了尸山血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东北三省则落入了北极熊张开的血盆大口,从此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一直未能在那里恢复主权。 随后与列强签订的“庚子事变议定书”,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平均每个中国人摊上一两。 如果不是被义和团“爱国阿 Q ”们污为“大汉奸卖国贼”的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山东巡抚袁世凯事先“不从乱命”事后与列强曲意周旋,挑动列强内斗以夷制夷;不是美国适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坚持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将被列强瓜分从此亡国。 义和团“爱国阿 Q ”们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差一点就把中国推下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 义和团“爱国阿 Q ”们在“反帝爱国运动”期间,实质性“爱国事业”一样也不提,既没从事收复失地的努力;也不关注废除列强武力胁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富国强兵扶植民族工商业则被污为“卖国行为”……   中国人什么都肯长就是不肯长记性,一转眼就忘记必须牢记以警将来的历史灾难,导致类似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在中华大地重演。义和团悲剧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又在中华大地重演了一次,造成的破坏比庚子事变大出十倍,按叶剑英元帅的说法是“一共整了一亿人,整死两千万,浪费八千亿人民币”。国家主席被污为“叛徒、内奸、 工贼”被迫害至死。南沙群岛的绝大多数岛屿也是在文革时期沦陷的。   义和团式的“爱国阿 Q ”们根本不可能干出有利国家民族的事业,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沦为阴谋家的“害国打手”,不自觉充当孔庆东式高呼爱国口号的阴谋家实现个人政治野心的冲锋队员,干尽害国害民之勾当还自以为很豪壮很“爱国”。等主子的政治目的达到后,就会象当年的义和团红卫兵一样被主子一锅烩,不是被屠杀罄尽就是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阅读更多

易中天 | 那时我们唱红歌

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 答:因为毛泽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当时很流行──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东有个说法,当时很流行。意思是说,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就看他是否愿意并且实行跟工农群众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 问:哈,按照这个标准,你当然是革命的。 答:而且,那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没开始。因此,我还是“老革命”。我革命的时候,现在那些“左愤”还没生出来,或者还穿开裆裤。他们挺革命?那就唱唱“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也上山下乡去吧,别尽在网上唱高调了! 二 文革之前:唱红歌也唱《鸽子》 问:呵呵!请问“老革命”,啥时候学会唱红歌的? 答:三四岁吧,能唱歌时就会。那时,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歌已经是主旋律了。 问:都唱些什么? 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曲目也不同。比如上小学,入了队,队歌是要唱的。 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答:这是后来的,我们那时没有这个,队名也不叫“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叫“少儿队”(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现在我还会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这歌是进行曲速度,歌词一共三段,段与段之间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二段开头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第二段最后一句是“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第三段开头就是“我们要拥护青年团,准备着参加青年团”。但每段都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句话。 问:拥护青年团?共青团吧? 答:那时叫“青年团”,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成“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57年5月的事。 问:那你参加了青年团,或者共青团吗? 答:呵呵抱歉,没有。只入了队,还是中队委员。也有臂章,两道杠。 问:没弄个“五道杠”什么的? 答:哪有这种事?那时三道杠就到顶了。就算“三道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当“两道杠”,三姨奖励我一条绸子红领巾,也不敢戴。那是老师、辅导员才有资格戴的。 问:戴上了红领巾,就只唱红歌了吗? 答:倒也不会。“文革”前,总体上还算宽松。五十年代,还有六十年代初,甚至有半公开唱《鸽子》的。 问:《鸽子》? 答:对!一支由西班牙作曲家在古巴谱写、在墨西哥首唱、具有阿根廷音乐风格的爱情歌曲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一 我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请问,你唱红歌吗? 答:当然。我们那一代,没有人不唱。我自己,就是唱着红歌参加革命的。 问:那是哪一年? 答:1965年,高中毕业。 问:参加什么革命工作? 答:屯垦戍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当“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问:怎么会想到去呢?才18岁。 答: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想当解放军。那时,我们兵团的全称,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前面有“新疆军区”四个字。这就很牛!而且还给发军装。那时取消了军衔,军装也只有两种,干部服和战士服。干部服四个兜,战士服两个。我们的是战士服,没有帽徽领章吗,但穿上还是感觉很好。不明就里的小孩,还追着叫“解放军叔叔”。 问:怎么会这样? 答:因为兵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军事化”体制,而且执行的也是双重任务,即屯垦和戍边。所以跟部队一样,也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干部的职务名称,也是司令员、政委,连长、指导员等。文革前,兵团的司令员是陶峙岳,上将;第一政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将。但平时的任务,是生产建设,有农业师和工业师。农业师下面,有军垦农场。军垦农场的基本成员,是农业工人,简称“农工”,美其名曰“军垦战士”。军垦战士穿军装、干农活、拿工资,亦工亦农亦兵,全了。 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参军? 答:哈,体育课都常常不及格,还当兵?也就能混个山寨的。 问:第二个原因呢? 答:读了一本苏联小说。顺便说一句,是“苏联”,不是什么“前苏联”。说“前”,得有“后”。比如西汉叫“前汉”,是因为有“后汉”(东汉)。那么,有“后苏联”吗?没有。因此,也没有“前苏联”,只有“苏联”。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们那代人,影响很大。 问:把你影响到新疆去的,是一本什么书? 答: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长篇小说《勇敢》,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年轻人,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我就想,到了新疆,好好体验生活,也能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问:就唱着苏联的红歌去了,比如《共青团员之歌》,对吧? 答:不,我唱的是中国红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您建设得更富强 问:唱这歌时,什么感觉? 答:加入革命队伍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毛泽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当时很流行──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天上飘着明亮金色的彩霞 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 亲爱的我愿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问:为什么只能半公开地唱? 答:内容,形式,风格,都很容易被看作“靡靡之音”,所以有一定风险。 问:没有风险的呢? 答:风险比较小的,是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某些插曲,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当然还是比较革命的。因为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也就是革命高于爱情。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很难说算不算红歌了,虽然那花儿是红的。结果,便“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和清算。 问:只能唱《九九艳阳天》? 答:也不能。就连《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后来也在禁唱之列。前面说的《鸽子》,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然更是严禁。 问:那是什么时候? 答:文革期间,从1966年开始。 三 1966:全国山河一片红 四 那个岁月:激情燃烧,也头脑发热 五 凝聚人心的,不仅只有红歌 六 在田间地头,跟毛主席学说人话 七 偷听《梁祝》,把“黄歌”唱“红”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八 人性是共同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 九 传统必须尊重,左倾更要警惕   本文刊载于《白纸黑字》一书。该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鄢烈山主编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2dudb.html ) – 那时我们唱红歌_易中天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