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金建国|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个人行为无法代表整个族群,这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滑入到种族歧视与仇恨中。但在现实里,除了社会学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场景下,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生活指导,反而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倾向于将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个群体。
Read MoreZARA辱华事件
辱华,本意是指冒犯、侮辱、抹黑和歧视华人的言行,早期多来自白人至上主义者或者仰慕白人的“高华”群体。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官方的民族主义煽动之下,“辱华”一词被滥用。这一概念也被中共官方所“劫持”,上升到任何批评中国和中共的言行,都被扣以“辱华”的帽子。因此,也被网友戏称为“万物皆可辱华”。
例如,2018年,知名时装公司杜嘉班纳(D&G)发布品牌宣传短视频《起筷吃饭》,其中涉及中国文化的片段被中国网民质疑是对中国文化的贬低。
2019年,时装公司ZARA聘请了中国模特,因为其“眼睛小”的特点,也被中国网友质疑为“辱华”。之后,又有多家时装公司,因为聘请“眼睛小”的模特,而遭到同样的质疑。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Posted by 既要又要还要 | 10 月 29, 2024
个人行为无法代表整个族群,这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滑入到种族歧视与仇恨中。但在现实里,除了社会学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场景下,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生活指导,反而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倾向于将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个群体。
Read MorePosted by 既要又要还要 | 10 月 14, 2024
当一个人不会唱国歌、不记得建国日期、不知道“宫廷玉液酒”的下一句时,意味着他不具备多数人所拥有的“正确的集体记忆”,是污染集体纯洁性、需要被净化的杂质…这种“杂质”往往会被粗暴地归类到外部势力的阵营,给予其声讨、网暴甚至举报、封号的惩罚。
Read MorePosted by 既要又要还要 | 9 月 19, 2024
在泛舆论场中,我看到了一些非常刺耳的声音,也就是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出现了对于生命权的漠视,对于“家仇国恨”的曲解,对于中日关系的逆向定义。不要忽视泛舆论场中的这些声音,这些声音,就是苏州警方当时所说的“偶发事件”的源头所在。
Read MorePosted by 既要又要还要 | 9 月 19, 2024
“深圳日本人学校”,仅剩下“深圳”两个字。这让这个词有点孤单,它失去所指,也失去了情感的依托。献花的人还会来。看不到下面那些字,它们的花就是献给“深圳”。这实际上恰恰构成一种批评……这也让我终于明白,深圳缺少的是什么…..
Read MorePosted by 既要又要还要 | 9 月 19, 2024
爱国群众日益高涨的仇恨需求,与仇恨对象不稳定、供应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正在中国集中爆发。无序仇恨,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爱国情绪的蓬勃表达,急需权威部门出台《仇恨指南》对民间自发爱国的仇恨对象作出明确指引……就差一份权威的《仇恨指南》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