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独立参选人选举普法宣传活动再次受阻
来源:新浪微博 继北京十三位联合独立参选人吴丽红被拘留后,北京又有了新动作。 @万柳韩颖:
Read MorePosted by Sandra Severdia | 10 月 6, 2011
来源:新浪微博 继北京十三位联合独立参选人吴丽红被拘留后,北京又有了新动作。 @万柳韩颖:
Read MorePosted by cdtmoney | 10 月 4, 2011
北航一学生与总理聊物价引发关注 北航称食堂煮鸡蛋5毛一个因有政府补贴 作者:仲玉维 来源:新京报 来源日期:2011-10-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4 9:27:18 阅读量:3次 昨日,网友@51-1在微博上贴出的北航校园内一个食堂的早餐食谱。相关链接: 温家宝国庆逛菜市场 10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范祺锋同学吃早饭,遇到温总理,交谈时说“鸡蛋好像5毛钱一个”。随后网上有言论称范祺锋“说谎”,还有网民称,事后他遭到了北航校长的批评“觉悟不高”。 昨日,范祺锋称,他并没遭到校长批评,新浪微博、人人网的签名也是别人冒充,他从没开通过新浪网微博。 北航宣传部部长蔡劲松也表示,范祺锋同学能遇到总理也是高兴的事,学校不可能对他进行批评,网上言论纯属无稽之谈。 而昨日,据北航学生称,总理所到的“合一楼”贴出“限购”通知,煮鸡蛋每人只能购买两个。 学生报物价遭网上“拍砖” 国庆长假第一天,正在学校餐厅吃饭的北航学生范祺锋遇到了温总理,温总理正好坐在范祺锋对面。 “鸡蛋多少钱一个?”温总理向正在吃饭的范祺锋发问。“一个鸡蛋、一个鸡蛋饼、一块腐乳共2元,鸡蛋好像5毛钱一个。”范祺锋答道。总理又关切地问:“这顿饭一共花了多少钱?”“再加上5个包子,一碗粥,一共花了4元钱。”范祺锋认真地说。 在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看到,网上言论多是质疑和感慨,“北航的饭菜真便宜!”、“2个鸡蛋1块钱?在哪里买得到?我买生鸡蛋一个都得7毛钱了”。 也有理解的声音,“范祺锋说的是实话。北京高校的食堂都有学校给的补贴,教育部也发文规定不让涨价。所以鸡蛋5毛钱一个是真的,清华食堂也是这个价。” 北航方面确认鸡蛋5毛一个 昨日,北航的相关同学证实,北航的学生食堂价格的确很便宜,范祺锋说得没错。 北航宣传部部长蔡劲松当天也在现场,他说他曾向学校后勤负责人询问过,证实北航鸡蛋确是5毛钱一个。 他还说,鸡蛋价格之所以便宜,是因大学生食堂是有补助的,政府和学校都有补贴。 记者从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了解到,学校食堂一般是有补助的,除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外,学校自身也要给予一定补助,饭菜相对于外界都很便宜,所以一般对外不办饭卡。 此前,北京大学曾向全校餐饮系统下达停办一次性饭卡、禁止使用现金的通知,拒绝中关村等外来就餐者到校享受学生应有的福利。 范祺锋否认“网发言论” 关于范祺锋和鸡蛋的价格还在热议,昨日,网上又出现了一条以“范祺锋”为名义的言论,让原本的物价话题再次升温。 有网友搜到署名范祺锋在“人人网”上主页的签名。据网转的签名如下:“吃完饭被校长批评了,还是觉悟不够高呀,漏了三点,没有提天宫一号,没有表决心,没有趁机邀请总理参加校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不过,记者发现,该人人网的签名很快进行了更换。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以“北航范祺锋”为名注册的非实名认证新浪微博更是推波助澜,11条微博配文配图,还有辟谣。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范祺锋否认自己开了新浪微博,也没在人人网上发表受校长批评的言论。 蔡劲松也表示,范祺锋同学能遇到总理也是高兴的事,学校不可能对他进行批评,网上言论纯属无稽之谈。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强调,网络谣言是危害网络、危害社会的毒瘤,清除网络谣言需要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网民在上网时应守法自律,做到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互联网企业和网 站要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 进展 “合一楼”就餐人数增多 昨日,在未经认证的“北航围脖”新浪微博,记者看到,该微博上挂出了一张盖公章的通知照片,通知上写道:为了保证学生在早餐高峰期能够及时买到大众主食,自2011年10月10日起,加工时间较长的食品一次性购买数量调整如下:油条、油饼,3根(张);煮鸡蛋,2个;馒头、大饼,1斤;小笼包,1屉。 “是在‘合一楼’贴出来的,当时温总理去的是那个餐厅。学校有五六个食堂,其他楼没有看到通知。”昨晚,范祺锋说,可能是由于温总理去后,很多人去该食堂就餐,所以才下的通知。 范同学解释,听到不少同学反映,“合一楼”早餐时明显多了很多人来就餐。自己昨日午餐时再次光顾那个食堂,也看到了通知。
Read MorePosted by cdtmoney | 10 月 4, 2011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而出现了一 个底层社会(樊平,1996;吴忠民,2001等)。本文将以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格局为基础,对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底层社会,以及由于这个底层社会的出现而提出的理论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从80年代的资源扩散到90年代的资源重新积聚 如同苏东的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东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Nee ,1989 Rona-Tas,1994)。从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源于”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在失败者形成之前先行造就成功者。在80年代之前,中国社会的财富主要是集中在国家手中,然后由国家依据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来进行再分配。与这种制度相伴随的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从社会边缘开始发端,以市场为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无疑会具有一种财富增长和资源扩散的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最早在改革中受益,社会中最贫困阶层的收入和生活得到改善。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同时也是由于国家提高粮食和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城市中职工的收入由于工资和奖金的增加而提高了(有时甚至出现超分配的现象);同时,一些事实上处于失业状态的人们,如部分无法进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回城知识青年以及刑满被释放的人员,在改革政策的鼓励下,开展个体经营,从而使得这部分本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成为最早的致富者。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极少数成功的个体户之外,社会中并不存在过于富裕的阶层。可以说,在80年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改革的受益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所谓”共同富裕”的局面。 其次,是社会中的边缘地带出现了兴旺的气象和发展的生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人民公社时期缺少劳动积极性的社员成为自主经营的农民。加之新的政策鼓励农民实行多种经营,农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农村中不断增多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无法流入到城市中去,而只能以乡镇企业的形式在农村内部积聚起来。尽管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利有弊,但客观的结果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后是在乡镇企业的推动之下,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 再次,随着放权让利式改革的推进,基层政府和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可供支配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基层政府和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那种消极的执行者的角色,而成为一种积极的主体。基层政府和企业掌握资源的增加,为基层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活力。 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之前,与财富扩散的趋势唯一不同的现象,是”官倒”的出现。而作为”官倒”的制度背景的,则是价格的”双轨制”.在80年代中期,”官倒”现象曾导致一些拥有或接近政治与行政权力的人们成为中国最早的富裕者。但总体来说,这些人数极为有限,所获得的财富也相当有限,并不足以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对于其中的有些人,人们称之为”万元户”.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有些人,正是靠着从事”官倒”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财富,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其中有的成为90年代有名的私营企业主。 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与80年代走向截然相反的财富聚敛过程开始发生。这个过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市场机制、巨大的收入差距、贪污受贿、大规模瓜分国有资产,造成收入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尽管城乡之间壁垒森严,但通过税收、储蓄以及其他途径,大量农村中的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社会;在税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央政府获得越来越多的财政收入,然后将这些收入集中投向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间的重组和兼并,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技术、设备集中到数量越来越少的企业之中。所有这一切,都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的资源配置的格局。 这种资源重新积聚的趋势,对中国社会正在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群体间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拉越大。在改革初期的”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中,是在失败者出现之前造就了成功者。但在90年代,由于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社会中的一些人迅速暴富起来,而原来在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和弱势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也就是说,90年代是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显现的年代。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一个数量不多的”富人”群体开始形成[1],福布斯评选出的2001年中国大陆百位首富企业家提供的数据表明,仅前10位首富,就拥有资产559亿元(当然,这里所说的拥有的资产不能完全等同于个人财富,但也可以大体看出财富占有的情况)。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失业者成为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改革前,无论在经济收入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处于明显的优势位置,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沦为城市社会的底层。一些开工不足企业的职工,和部分退休职工也大体可以属于这个群体。 其次,是社会的边缘地带出现明显的凋蔽。这特别是表现在农村和小城镇。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年轻人。有的村庄已经成了”空壳村”.而且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普遍破败失修。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中,农业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产业。在这一段时间里,尽管国民经济以6-8%的速度在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是停滞不前。在1997年后,尽管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还在以缓慢的速度上升,但实际上,就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来说,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 再次,基层被掏空。近些年来,财政收入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上级政府,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一些农村的乡镇政府负债累累。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没有能力支付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而据正式公布,目前乡镇政府负债已达2000多亿元。据专家估计,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字。同时,在村庄的层面上,一个村庄负债四五十万元屡见不鲜。在另一方面,财政收入更多地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手中,其中的大部分投向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 二、资源积聚与底层社会的形成 90年代资源重新积聚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开始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底层社会。在改革前,尽管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都很低,但由于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等原因,并不存在一个底层社会。改革开放之初,如同上面所分析的,在资源扩散因素的推动之下,原来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成为改革最早的受益者。尽管当时社会分化的过程已经开始,但形成底层社会的机制并没有出现。现在我国的底层社会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下面的几个原因。第一,在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这个群体的存在格外引人注目。第二,原来的底层社会主要在农村,虽然人们也知道有贫困的农民存在,但毕竟离社会的中心较远,在社会的中心那里形不成深刻而具体的印象;而现在在作为中心的城市本身就出现了一个城市贫困群体,底层社会中这个新的因素的出现,令人们对底层社会的感受更加直观和具体。 第三,在80年代,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也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善着。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在底层社会中,绝对贫困的现象开始出现。这意味着在我们的社会中,在经济相对迅速增长的同时,有一些人的绝对生活状况在下降。第四,如果拨开平均数字造成的迷雾,人们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这个底层社会的数量不仅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上升。正因为如此,在目前我们的社会中,底层社会问题正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现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底层社会主要是由如下的几个部分构成的。 第一,贫困的农民。在80年代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之下,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一度迅速提高[2],甚至在当时连城里人都多少有些心理不平衡。紧接着,在城市中的企业仍然被旧体制严重束缚的同时,乡村中由改革释放出来的”自由流动资源”,因无法流入体制封闭的城市而在乡村中积聚起来,造成了乡镇企业的暂时繁荣。这种暂时的繁荣和生机,使人们误以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现了真正的契机,一些学者也将其概括为”离土不离乡”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模式。然而好景不长,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的能量基本释放完毕,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便开始明显放慢[3];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走到强弩之末。加之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农民的”弱势”特征开始逐渐表露出来。据专家估算,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中,粮食的价格下降了30%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来说,近年来实际收入是下降的。一方面是农民实际收入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结果就是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之比是2.4:1,到1983年缩小到1.7:1,呈明显缩小的趋势。但到了1997年,又迅速扩大到2.5:1,2000年扩大到2.79:1(朱庆芳,200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历史上的新水平。从占有的金融资产来看,1999年末农户储蓄余额约为10000亿元,不到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而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65%.农民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上述数字所表明的农民的贫困状态,更重要的是,只要农民被束缚在”乡土”上这一结构性条件不变,农民问题几乎看不到有解决的希望。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现在中国农民的收入,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收成状况已经几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最近几年粮食生产基本是丰收或持平,即使是在丰收之年,农民的收入也没有增加,甚至反倒是下降的。而在中国已经”入世”,且国内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依靠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显然是不可能的。 问题很清楚,在一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时代,”乡土”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和财富将会是非常有限的,其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差别只是在于,在西方国家,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乡土”上的人口越来越少;而在我国,当这个过程发生的时候,城乡的壁垒仍然将广大的农村人口束缚在”乡土”之上,由偌大的农村人口(将近10亿)来分享日益萎缩的那点资源和财富。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种植业为生的农民沦为底层社会,就是必然的。 而在农村当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那些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4],截止2000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为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3%左右。就这部分人口来说,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仅以健康和医疗为例,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农民认为目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20%明确表示已看不起病。无钱看病买药、无钱住院治疗的病人增多。农民生病无钱就诊的比例由1985年的4%上升到1993年的7%,需住院而无钱住院的比例由13.4%上升到24.5%.在贫困山区,由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农民患病未就诊的比例有72%,应住院未住院的有89%(王延中,2001)。 第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底层社会的含义不仅仅是经济的,同时也是社会的。农民工就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一个底层群体。从90年代初开始,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到目前为止,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上亿人的规模[5].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身分和社会地位相当独特的社会群体。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工一开始就是以一种不平等的社会身分进入城市的。对于其中的许多人来说,他们虽然是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之中,但在制度上他们不是城市社会的一员。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值得关注的是,在90年代初”民工潮”刚刚发生的时候,虽然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众多,但或是在城市中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或是在一些边缘性的工种中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那个时候,他们更像城市中”临时的过客”.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许多”临时的过客”似乎开始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城市中安顿下来。在一些 行业中,比如建筑业,他们已经成了一线工人的主体。那些在这里从事拾遗补缺工作的人,也拉家带口地在城市中安顿下来。然而,尽管是这样,僵硬的户籍制度仍然将他们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这个城市之外。在这个城市社会中,他们无疑是下等人。其中的相当一些人有过被收容和遣送的经历。本来,按照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工作主要是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但在近些年来,它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某些部门专门用来对付农民工,甚至以此来创收的手段。 而在工作场所中,他们的基本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工所从事的都是城里人所不愿从事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在一些地区,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名义工资没有显著增加,而实际工资是在下降。2000年在惠州曾发生一起一个月工作500个小时而使得打工仔当场累死的事件[6].第二,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第三,工资经常被拖欠。 第三,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在城市中,失去职业意味着基本生活来源的断绝。因此,在最近的几年间,在我国的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新的贫困阶层[7].这是原来不曾有过的现象。与农民相比,这个贫困群体有一些独特的特征。第一,农民还有自己的一块土地,即使缺少现金收入,吃饭的问题还可以自己解决。而城市中的居民没有这块土地,当现金性收入断绝的时候,可能连吃饭都成为问题。有关部门1999年对北京市1000名下岗职工的调查显示,职工下岗前后个人收入平均下降61.15%,特困户下降的幅度还要大些。第二,普遍贫困是农民所处的基本环境,在农村中缺少贫富差别的刺激;而在城市中,贫富 差别以极为鲜明的状态存在着,不时对城市中的贫困群体产生强烈的刺激。第三,城市中生活费用高,且缺少弹性。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物价和生活费用急剧上升,在90年代末,虽然物价相对稳定,但增加了一批原来属于社会保障而现在则需要自己负担的消费项目,如住房、子女的教育费用、部分的医疗费用和养老等。由于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之间,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其工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一旦下岗,全家就会陷入贫困的境地。第四,在单位仍然具有很强福利化特征的情况下,失去工作和收入的同时意味着失去诸多的福利。 三、断裂:底层社会的结构性特征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在分析法国近些年来社会结构变化的时候,将其概括为:从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变为一场马拉松。他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法国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这样的一种结构之中,人们的地位是高低不同的,但同时又都是在同一个结构之中。而在今天,这样的一种结构正在消失,而变成一场马拉松。今天的法国,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样,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即被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经不再是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是处在了社会结构之外。他认为,现在法国还在继续跑下去的只有四五百万人,其余都是掉队的了。坚持跑下去的,就是那些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去的就业者。图海纳所说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发生。前几年,由于持续的经济低迷,大量失业下岗这个事实被掩盖在经济低迷或国有企业的不景气的表面性理由之下。学者们一般是从三个角度来解释失业下岗问题的。一是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普遍的亏损;二是连年的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三是产业结构的转换。总之,都是一些暂时性的原因。于是,就造成人们(包括政府在内)的一种幻觉:失业或下岗是由某些暂时的原因造成的,一旦这些暂时性的问题(如经济不景气或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得到解决,这些人就会获得重新就业的机会。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幻觉,人们总是对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寄予厚望。 当然,并不是说上面这三个问题不是原因。而是说,应当对另外一些因素的作用给予足够的关注。事实是,由于新的技术革命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职业正在被淘汰。当然也会有一些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但如果我们看一下失业和下岗群体的状况,再看一下新创造出来的职业的需求,就可以发现,新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再就业的机会。目前的下岗和失业者大多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年龄基本在35岁或40岁以上,大多数只受过中等教育,过去所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的工作。而新的就业机会,则需要相当高的受教育程度,这些工作岗位主要是提供给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即使是新的经济增长来临,即使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搞好了,他们的状况也难有根本的改变。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第一,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根本没有可能;第二,在目前的体制之下,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去,根本没有可能;第三,朝阳产业不会向他们提供多少就业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下岗和失业者,事实上是社会中的被淘汰者,他们已经成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的一个群体。而且这个群体的规模很大,指出这一点是重要的。如果将现在的失业者和下岗者仅仅看作是由于某些暂时的原因而失去工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如果承认这些人将永远也不可能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甚至无法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在创造边缘性就业机会的同时,做出某些制度性的安排,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经济和社会需求。两种不同的思路,具有完全不同的政策含义。 说他们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还有一层含义。在我国,由于过去的社会保障大都是与单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下岗和失业并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工作和工资收入,同时也意味着失去许多福利和社会保障。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的调查显示,职工下岗之后最担心的是”失去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83.4%)。其他的一些调查也表明,在下岗和失业人员中,其基本生活发生较大困难者,并不多见。其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发生较大疾病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二是在支付住房、子女教育等大宗费用上发生困难;三是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会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 社会断裂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在城乡之间。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够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变,也将不会继续保持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而会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盖尔·约翰逊在一个讲座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总产出和就业中的比例必将是下降的。这首先是由于真实收入增加而导致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要远小于对非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在2000年的收入水平上,中国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最多只有非农产品的三分之一。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高于其他经济部门,无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日本经济起飞时期(1950-1980年)的农业人口下降了65%.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美国同样在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在中国,由于种种限制移民的政策,如户籍制度等,1985年-1990年只有1.5%的农村人口转移出去[8].在一个工业化时代,大量人口继续被束缚在土地之上,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要远小于对非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在人均的意义上越来越微不足道;农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能赢利的产业,甚至越来越不能成为一个产业,而成为农民自我消费、自我维持生存的一种自然经济活动。如果说在50年代到80年代农民还可以用农业的收入换来品种和数量有限的工业品的话,在今天,许多农民反倒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不从事其他产业的经营的话,他们反倒比过去几十年更像小农。 须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意味着大量的劳动力和人口涌入城市,也意味着农业和农民自身的转变。也就是说,留在农村的数量越来越少的农民,通过对农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并以产业化的农业与整个工业化的经济融为一体。而在目前的我国,农民之所以被甩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之外,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导致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根据许多地方调查的结果,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只够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和农民显然无法与日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成为一体。 而由于户籍制度的作用,在大量农民以农民工的方式流动到城市之后,这种断裂在城市中又以另一种方式映射出来。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并没有从事投资经营的资本,他们有的只有劳动力。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从事那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特别是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或具有某种危险性的工作。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由政府制定了种种规定,明确规定许多工种是不许他们从事的。因此,他们事实上是被排斥在城市的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的。更重要的是,一张农村户口使得他们在社会身份上无法成为他们居住和工作于其中的那个城市的一员。他们没有城市的户口,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和其他城里人能够享受的社会福利。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城里的学校里念 书。他们往往居住在狭小拥挤、秩序乱和卫生差的城乡结合部。同时,他们还要为取得在城里居住和工作的资格支付多种费用。以北京市为例,一个外地农民工要想在北京合法打工,首先要在户口所在省市区办理《流动人口证》,同时缴纳管理服务费50元——80元/年,到了北京之后又需要办理的证件多达六七种,每个打工者每年至少需要支出450元。而遭到公安、城管、工商等等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无疑会滋生出社会仇恨。 一个断裂的社会将向我们提出许多难题。 四、理论的思考 1.社会结构的断裂与社会分层的特征 学术界对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改革推动着社会分化的加剧。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将社会中的人群分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新近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将目前的中国社会分成10个阶层(陆学艺,2002)。当然,也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进一步的问题是,这种阶层的特点是什么?阶级和阶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阶级阶层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开放性。阶级阶层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位置,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社会身份。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位置上,不断地有人进来,也不断地有人出去。也就是说,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个人的社会身份是流动的、易变的。而通过上面我们对目前中国底层社会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底层社会与整个社会结构是断裂的,其自身是相对封闭的。农民和农民工都是一种固定的社会身份,在目前的户籍体制下要改变这种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一种特点与作为现代社会现象的阶级阶层是有明显区别的。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国贫困问题的时候,都指出了其中的一个特征,即这种贫困带有很强的群体性。贫困的群体性与社会结构的断裂性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2.底层社会与市民社会 从一个方面来看,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分化的过程。在改革之前的总体性社会中,国家控制和垄断着几乎所有重要的资源,全面地控制和渗透着社会生活。在那个时候,实际上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的存在。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开始出现,市场和社会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源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发育起来。这特别表现在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的形成和民间社会组织形式的发育。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来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行认识和研究。 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早就指出的,国家-社会的两分法甚至”市民社会”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存在诸多的问题(邓正来,2001)。这不仅表现在国家-社会两分法将国家与社会截然分开,并暗示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而且也表现在”社会”或”市民社会”这样的概念本身过于笼统,事实上是包含了极为不同而庞杂的内容。对于中国底层社会的分析,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个正在形成的”社会”的内部进行仔细的分析。如果我们承认国家-社会的两分法是具有分析能力的话,这里所说的底层社会无疑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既包括人们通常所重视的精英和民间组织,或者说市民社会,也包括这里所讨论的底层社会。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 )等印度”底层研究”(Subaltern Studies )的学者在研究印度铁路旁边棚户区居民的抗拒行为的时候,曾经将这些社会底层的居民与市民社会的精英进行过比较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这些底层社会居民的抗拒行为与市民社会非常不同。他们并不想与国家建立制度化的关系,其中的领袖也并不想成为市民社会中的精英(陈光兴,2000)。因此,这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关注底层社会的特征,对于认识转型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3.市场转型与底层社会 近些年来通过研究苏东和中国市场转型过程而形成的”市场转型”理论,具有很强的自上而下的视角。在他们的理论视野中,市场转型的过程主要是制度、结构、组织、精英转变的过程。但对普通人特别是社会中的底层社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的位置和境遇,他们在这个转型中的作用,则几乎完全没有涉及。但如果像许多学者所做的那样将目前(原)苏东和中国正在发生的这样一种社会变革看作是与波拉尼所说的”大转变”(Great Transformation)具有同样意义的社会变迁的话,不涉及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和作用,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就不会是很全面的。这涉及到:市场转型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过程,还是只是涉及社会精英的过程? 如果我们认为普通人包括底层社会是市场转型过程必然会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层面,是”市场转型”理论应当关注的一个层面,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个群体在市场转型中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表现为其作为一种存在客观地制约着改革和市场转型的过程,还是表现为他们在市场转型的实践过程中,使用各种技术和策略来参与和影响这个转型的过程?对于前一个方面是不难确定的。市场转型过程中,在宏观政策层面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而就对市场转型的主动参与和影响而言,在过去20多年的过程中,则有着明显的变化。如果按照罗纳-塔斯(Rona-Tas,1994)的说法而将市场转型分为”侵蚀”和”转型”两个具体阶段的话,可以说,在作为侵蚀阶段的80年代,普通人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农民对于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农业生产制度的实行,还是城市中的下层人(主要是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员)对于最初的市场经济的催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讳言的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精英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支配地位,普通人对这个过程的作用和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弱的趋向。 但尽管如此,对于普通人和底层社会在市场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采取完全忽视的态度。李静君(Ching Kwan Lee)在《中国工人阶级转型的政治学》一文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应当把工人阶级的转型纳入市场转型研究的视野之中。李静君以在中国进行的经验研究的资料为基础,细致地分析了农民工中以乡土关系为动员基础的抗拒形式,以及国有企业工人以怠工和寻找第二职业为方式的抗拒方式,同时特别注意到失业和下岗工人的更为激烈的抗拒形式。她特别指出,原来大的国有企业的相对集中的方式,方便了下岗失业工人在抗拒中的动员。就总体而言,除了偶尔发生的以失业下岗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较为正式的社会抗拒之外,更多的社会抗拒的方式,是以斯科特所说的”非正式反抗”(Scott ,1985)的形式发生的(Lee ,2000)。但这样的抗拒方式决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作为社会成员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的行动如同其他部分一样,对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起着重要的形塑的作用。对于底层社会的研究,将会丰富对市场转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变迁的复杂性的理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注释: [1]经济学家于祖尧的分析结论是,”他们的巨额财富不是靠积累而聚敛起来的。暴富者发迹多为‘白手起家’,既不靠劳动积累,也未经历资本积累;其收入既非劳动报酬,也不是合法的剥削收益,而是利用各种非经济手段,通过非常态的再分配途径来侵占或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暴富群体是由体制转型时期特殊条件和环境滋生的。这个社会群体具有过渡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尚未形成一个稳定的定型的阶级。这个群体成员分布极广,遍及各经济领域,触角深入到政界、文艺界、文教科技界。尽管他们占总人口的比重少、分布散,但这是一个具有共同物质利益的共同体。”(于祖尧,1998)。 [2]1978-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加到397.6元,平均每年增长16.8%.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5.2%(张旭宏,2001)。 [3]1986-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23.76元增加到708.55元,平均每年增长10.8%.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2.7%(张旭宏,2001)。 [4]新华网,2001年10月15日。 [5]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中新社北京七月二日电);动态地看,据”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今后几年,每年新增外出打工农民将不少于800万人,即使考虑到回流因素,新增外出打工农民的数量也不会少于600万人。《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4日。 [6]《羊城晚报》2000年5月11日。 [7]对于城市失业下岗人员的人数和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在官方和学者中有着差异非常大的估算。比如,就失业率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就指出,现在,甚至连失业率到底是多少都搞不清楚,有人说1.7%,有人说17%,相差10倍!(《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03日)。而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官方的数字为1500万人左右,但学者认为对城市的贫困问题存在明显的低估。 [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18期(总第240期)。 参考文献: 陈光兴主编(2000),《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殖民民主》,巨流图书公司。 邓正来,(2001),”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http://www.cc.org.cn/wencui/010416200/0104162003.htm.樊平,(1996),”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延中,(2001),”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第3期。 吴忠民,(2001),”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http://yncomm.com/wwwboard/messages/617.html.于祖尧,(1998),”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 张旭宏,(2001),”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其对策”,http://www.jlagri.gov.cn/old/zjzx/zjzx-0041.htm.朱庆芳,(2002),”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协调调度解决快慢混行”,《中国企业报》1月11日。 Lee ,Ching Kwan,(2000),The politics of working-class transitions in China.提交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劳工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 Nee,Victor.(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267-82;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6:267-28;1995; Institutions, social ties, 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corporatisttransformation.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 :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edited by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na-Tas, Akos.(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Cad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Read MorePosted by cdtmoney | 10 月 4, 2011
六中全会试图寻求破解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观察人士注意到,近期中南海高层不断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本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讲述一位公路管理员爱岗敬业故事的话剧《郭明义》,勉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赴吉林、北京等地考察文化传媒发展等事宜。官方媒体则频频发表长篇论述,呼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图片说明:2011年9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观看话剧《郭明义》。这是演出前,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剧组主创人员。)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寻求解决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 (中国新闻网,2011年9月28日)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按照公开议程,此次会议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此次会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张希贤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软实力仍然偏弱。与GDP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经济成就相比,中国的文化事业没有充分发挥育民作用。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严重,我们必须面对这一难题。”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直指“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李长春说,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任务要求。 据专家分析,提交此次会议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稿,料将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重要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而在具体措施方面,中共究竟将如何着手破解“文化命题”?从首都北京的动作中或可看出端倪。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日前提出多项文化改革举措:一是研究解决文化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二是依法加强对互联网和手机的管理;三是建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四是提炼“北京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寻求破解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 观察人士注意到,近期中南海高层不断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本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讲述一位公路管理员爱岗敬业故事的话剧《郭明义》,勉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赴吉林、北京等地考察文化传媒发展等事宜。官方媒体则频频发表长篇论述,呼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张希贤教授认为,在精神导向层面,中共目前面临着如何处理官方主流文化、传统母体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关系的问题。 今年初,一尊孔子雕像悄然出现在富有象征意味的天安门广场,引起民众热议,3个多月后雕像又被悄然搬离。专家认为,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文化选择的困境与彷徨。 张希贤认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是要寻求一条解决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融合多元文明,实现“先进文化的中国化”,同时通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扬传统精神,凝聚文化共识。(符永康) “十二五”规划第十篇: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华网,2011年08月24日)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辽艺用郭明义精神排演《郭明义》话剧 (光明日报,2011年9月5日) 9月2日晚在北京演出,9月3日一早就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辽宁中华剧场。谈起昨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话剧《郭明义》副导演张玉春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整场演出12次掌声雷动,高潮一个接一个。” 9月3日凌晨2点36分,郭明义第一时间给张玉春微博留言:“祝贺你们北京演出成功,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是你们的出色表演感动了更多的人。” 话剧《郭明义》为什么这样打动人心?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浩对记者说:“辽艺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不仅在外形上接近郭明义,而且在情感上贴近郭明义,从而让一个有血有肉的郭明义形象在观众心中立起来。” 郭明义“拍桌子” 此次创作演出《郭明义》,辽艺动用了一流的团队,邀请刚刚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的《我那呼兰河》编剧黄伟英、工业题材剧作家黑继文担任编剧,三届“梅花奖”获得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任导演。 黑继文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和演职人员一起到齐大山矿采访郭明义。去之前心里直打鼓,听说郭明义话不多,这趟能否挖出鲜活的东西?去了之后才发现,郭明义的事迹俯拾皆是。黑继文面对的难题不是素材不够,而是舞台容量有限,如何把最有价值的素材选出来。 为了深入挖掘郭明义坚持30年做好事的真实动机,编剧和演职人员反复“逼问”郭明义。比如:“你三次把电视送人,自己的孩子不是没电视看了吗?”郭明义轻描淡写地说:“我女儿要高考,没时间看电视,不需要这个。”编剧追问:“那你爱人还要看吧,你把自己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都捐出去了,为啥?”郭明义说:“别人比我更需要电视。”编剧还是不依不饶:“不对,这不合常理。”结果把郭明义问急了,他一拍桌子站起来:“党章不是没改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没变吗?我作为一个党员,,先人后己有错吗?!”现场的人全都被震住了,心底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黑继文一拍大腿,得!郭明义的思想动机找到了,他始终在用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啊! 导演宋国锋说:“以往有些典型为什么不感人?就是因为他们被有意无意地拔高了。典型的脚尖一离地,就脱离了大众,变成了一尊神。”为此,宋国锋在排练场反复强调:“我们不要在舞台上造神,而是要向人们动情地讲述一个好人的故事。” “我对你最有信心,因为你能吃苦” 今年3月25日,记者第一次走进话剧《郭明义》排练场。这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老楼,180平方米的排练场地又阴又冷。墙上,挂着“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话剧”的横幅;排练场内,导演宋国锋带领几十名演职人员在斑驳陆离的地板上摸爬滚打。换场时,主角、配角和群众演员一起搬道具。 “这是一块功勋排练场,,生产出四部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副导演张玉春告诉记者,“主角和配角一视同仁是辽艺的传统,逢戏必体验生活是铁打的定律。” “为了排好这台话剧,辽艺全体演职人员专程到齐大山铁矿考察,下采场、进车间,还来到郭明义家中,寻找创作灵感,解角色性格特点。”鞍钢矿业公司总经理邵安林向记者介绍说,扮演郭明义的演员李跃民,从早到晚和郭明义在一起生活、工作了一个礼拜。为了切身体验郭明义的工作辛苦和内心世界,他几乎每天都穿着郭明义送给他的工装,和郭明义一起徒步行走在矿区盘山公路上。郭明义爱心团队献血,他也捋起袖子,献了400毫升血。在拍摄雨夜抢修道路背景画面时,他拒用替身,自己从十几米高的砬子上向下翻滚了3次,身上多处擦伤。拍摄结束后,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捐款3万元,,集体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 郭明义对李跃民说:“我对你最有信心,因为你能吃苦,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为了反复打磨作品,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60岁的导演宋国锋每天伏案工作到深夜,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怕他累坏身子骨,天天陪在他身边,给他端茶倒水。 扮演郭明义妻子孙秀英的演员顾玲玲,丈夫因病在北京的医院做手术。此时正值话剧《郭明义》的紧张排练期,顾玲玲一天也没请假,只能发短信请求丈夫的理解。 18天时间,80多名演职人员没白天没黑夜地排戏,累得嗓子直冒烟,一看到盒饭就恶心,终于把戏排出来了。 “话剧和影视所以有一拼,就在于话剧可以与观众一起创作。”著名表演艺术家、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李默然说,话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演出中,不断地修正、完善,使之达到艺术顶峰。演员的职责就是感受观众的每一次叹息、每一次跺脚声,并把它消融进你下一次的演出中。 “辽艺大幕一拉开,就能闻到一股泥土香” 今年7月15日,话剧《郭明义》第一次走进鞍山,在辽宁科技大学礼堂上演。之前,演职人员听说郭明义要来观看,但直到演出铃声响过两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演出开始后,细心的副导演张玉春才发现,舞台后面站着一个人,正一边看一边抹眼泪,是老郭!话剧尾声,本来应该是演员“郭明义”带着他的爱心团队走向观众。张玉春临时动议,调了一个包。当郭明义本人带着爱心团队走近观众时,大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当观众认出这是“真老郭”时,全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郭明义的工友、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生命的许平鑫,看了这场话剧后,连连说:“太像了,太像了,李跃民就是我们身边的郭明义。” “《郭明义》的成功,是辽艺长期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为人民放歌的结果。”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浩告诉记者,辽艺成立60年来,共排演话剧300余台,有200多台是现实主义题材。有观众评价:“辽艺话剧大幕一拉开,就能闻到一股泥土香”。 据了解,话剧《郭明义》今年4月22日上演以来,已在辽宁、天津等地演出60多场,观众超过12万人。 网友“冬日的阳光188”说:“看了胡锦涛总书记观看《郭明义》话剧的新闻,我也掩饰不住眼含的泪水。我们的社会是崇尚道德的,是人心向善的。”网友“曲梦的小微博”说:“非常期待话剧《郭明义》。在如今的社会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比房子和汽车更珍贵的东西。” 本报记者毕玉才本报特约记者刘勇
Read MorePosted by 图样图森破 | 10 月 4, 2011
开学后上课和杂事太多,差不多一个星期没有更新博文,有一个博友写信询问,另一个博友甚至写信批评,实在对不起每天来逛我博客的朋友。 我毕竟是靠吃粉笔灰为生的教书匠,所以对教学和科研不敢马虎,整整写了一个暑假的博客,发现写博客文章和写学术论文,二者行文着墨和思维方式都大不一样:写博客文章尽可机智俏皮,写学术论文必须准确严谨;写博客文章不妨酣畅淋漓,而写学术论文务求言必有据。既写博客又写论文,我的大脑还不能“转换频道”。写博客文章只是我生活中的小插曲,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再在网络上“瞧这世道”,而应该枯坐书斋专心读书。 肯定还会常常推开窗户“瞧这世道”,但很难再像暑假那样每天或隔天更新一篇几千字甚至一万多字的博文了,真抱歉。 (一)说中文还以为是个外国人,说英语才知道是个中国人,看他那派头好像是在扮高人,听他一开口才明白是个蠢人。 @热点世界 :阮次山:稳定才是我们的福!他在凤凰卫视评论说,利比亚动荡佐证了社会稳定重要性。政府经过多年努力有了现在状况,我们吃饭没问题了,食衣住行获得改善,平静才是我们的福,稳定才是我们的福。网精彩友评论:看护照是美国人;看长相是日本人;看名字是越南人;听口音是台湾人;一开口原来是党的人! (二)时装给人的美感是飞流直泄——明快,旗袍给人的美感是半掩琵琶——含蓄;穿时装大可尽情坦露——刺激;穿旗袍不妨欲说还休——隽永;时装之花样百出——新潮,旗袍之依恋传统——怀旧;时装之可贵——其艳在形,旗袍之可贵——其美在韵。 @书香数缘 :穿旗袍的女人,优雅的韵致让人着迷。不是没有诱惑,亦可以妖冶。却与时装之不同。旗袍重自身骨子里的气质,优雅亦好,妖冶亦好,所有的诱惑,都在精神里;时装重装不重人,突显玉颈、丰乳、大腿神马的,多外在性感。看朱毅勇油画《窗外的阳光》,想:当代女孩至少该有一套旗袍,再养一种传统的气场。 (三)一直跪着,最有尊严;歌功颂德,最为安全;投怀送抱,最能赚钱;吹牛拍马,最能升官。当猫做狗,前程无限…… (四)老娘是婊子,你们也要跟着卖淫;老子是坏蛋,你们也得成为恶棍;老娘人老珠黄,大家也要成为丑八怪;老子是宦官,天下男人都应该净身! @韩志国 :【骆家辉让中国感到恐惧】骆家辉的清廉和亲民让舆论和民众从感性观察到理性思考,从更深层面反思中国的体制和制度,这令中国官员感到恐惧和不快。《环球时报》今日发表评论,要求骆家辉好好做大使,别再”廉洁秀”;要求媒体和民众不要再围观。知道什么叫无耻,但真没想到《环球时报》竟这样无耻! (五)《环球时报》虽然是张报纸,但它毫无新闻价值,因为它的新闻不是歪曲就是捏造;《环球时报》虽然不是学术刊物,但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把奴性展示得淋漓尽致,是研究奴才心理学的绝好素材。 @胡锡进 :福布斯宣称“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这个排名不能说科学性为零,但它的参考价值一定要放在仔细甄别和过滤之上。税负在国与国之间作比较,很容易形成舆论陷阱。中国经济发展快,税法普及快,逃税者在减少,税源在扩大,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平均税负在减小,这些都是事实。明天环球时报社评。 (六)“我差点没哭出来的骄傲”,“勉强的个人冒险”,仅凭这些句狗屁不通的句子,就知道胡总编很喜欢撒娇,主子听多了估计不会肉麻,屁民听起来却是一身疙瘩。 @胡锡进 :进入萨拉热窝。18年前第一次进入战争中的这座城市,枪炮声在身边噼啪响起来,想到我站在了波黑战争的最中心,当时的第一个感觉不是害怕,而是让我差点没哭出来的骄傲。今天有幸重回,看着扑面而来的和平,像在梦中。 @胡锡进 :进入波黑,一个我在战争期间二十几次进入的国家。绝大多数时间里,我是当时在这个国家的唯一中国人。那时没有手机,通讯困难,我孤身一人,如果失踪,编辑部要一周后才察觉。那时中国记者的战地报道都是很勉强的个人冒险。 (七)今天夜晚连续看了胡锡进先生几条微博,发现随处都是半通不通的文句,随处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语言,这种素质的人都能当上总编,谁说在中国找工作非常困难? @胡锡进 :飞离俄罗斯,落地塞尔维亚。在飞机上一直闷头学稿子,想把标题定成“脱意识形态看俄罗斯”。中国人似乎总是很难客观看别人,很喜欢预设主题。希望我这次能避免。 (八)青年危机有两种:一是尚未找到人生的方向,没有拼搏的激情,二是没有学到什么本事,不具备拼搏的才能;中年危机有两种:一是一睁眼儿女都有了继父,老婆已经改嫁别人,二是一睁眼发现自己的梦想,这辈子毫无实现的可能;老年危机有两种:一是一生既没有干出名堂,又没有享受生活,二是一生既没有爱过别人,又没有被别人爱过。 @环球商业经典案例:【危机】青年危机有两种,一种不知道奋斗的出路,另一种不知道奋斗的理由。中年危机有两种。一种早上一睁眼,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没有一个自己能依靠的。另一种早上一睁眼,梦想全实现了,脑子里一个冲动都没了。老年危机有两种,一种人死了,钱没花完。一种钱花完了,人没死。 (九)天朝这六七十年无事不荒唐,所以这六七十年无时不说谎;这六七十年无时不扯淡,所以这六七十年无官不操蛋。 @权静: 听老辈人讲过文革时“武斗”,活剥人皮的故事。 封得住报告封不住嘴。 @丁学良 :谭合成《血的神话》首发表80年代胡耀邦主持书记处批准的对湖南道县67年大屠杀调查报告:66天里共杀死4519人,死者最大78岁最小10天。绝大多数县领导参与布置杀人,武装部为主。杀人方式十余种包括火烧水溺开膛破肚钉板凌迟。官方县志只写“7人死亡”。一部官方史就是一部说谎史。该调查报告做完后被封。 (十)吃得昏天黑地,喝得烂醉如泥,说得天花乱坠,贪得古今第一。 @张晨初艺术空间 :【中国的饭局】饭局三大要素:酒、菜、烟;饭局三大纪律:让座、劝酒、抢埋单;饭局三大特色:吹捧、忽悠、讲段子;饭局三大主力:宾客,主人,陪客;饭局三大功能:求人,密谋,庆功;饭局三大境界:豪言壮语,疯言疯语,不言不语。饭局三大局:布局?迷局?骗局? (十一)开始是太太反腐,接着是情妇反腐,后来是二奶反腐,现在是女儿反腐——中国反腐可谓步步深入,已经自发地组成了“反腐娘子军”,谁说我们政府反腐是做做样子? @网络牛博 :尤美美,闺名尤异希。其父尤成华,官拜贵州锦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她左手提LV,右手挎爱马仕,一套行头,足10万余,合当地农民50年收入。她微博炫富,称出手奢侈品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唉,锦屏县年财政收入刚破1亿元,农民收入刚破2000,这倒霉女儿,真是老爹的墓志铭…啪啪… (十二)中国早已成为权贵们“最好的国家”——官员荒淫奢侈没有限制,屁民受苦受难没有尽头。 @珠宝翡翠电视台 :【王岐山:中国没吃够苦头】中国副总理王岐山日前访问英国时,曾经在牛津大学与来自英国各个大学的多位经济金融领域的华人学者共进午餐,交谈国家和国际大事。王岐山说:中国要成为世界最好的国家,我们的苦头还没有吃够,路还很漫长。贵党没吃够苦,但贵党奴役下的劳苦大众,却是吃够了苦头。 (十三)只有在中国的《光明日报》里,才能看到中国的“光明”。 (十四)普京被吹捧成俄罗斯的“红太阳”,俄罗斯的“大救星”,俄罗斯的“大丈夫”,他不断发动官方机器宣传“嫁人就要嫁普京”,不仅整个俄罗斯都“嫁给”了他,而且整个俄罗斯都“卖给”了他,全部俄罗斯人都成了他的“老婆”、“二奶”、“小三”。他想当总统就想当总统,他想当总理就当总理。独裁者被神化得无所不能,被独裁的人民就被贬得百无一能。 @趣图美文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普京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十五)被神化为民族大救星的人,最后都成了民族的灾星;让全民族都对他膜拜的人,最后全民族都成为他的冤魂;被打扮为全民族希望的人,最后都将全民族推向了绝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