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GDP增量为负,这些省域“第二城”怎么了?
这些城市均为省内经济第二城,其经济发展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他们怎么了?
例如柳州,近年来GDP实际增速基本保持正增长,但2024年的GDP比2018年还低,经济总量“停滞不前”。实际增速为正、名义增速为负,通常出现在当地物价水平下降时期。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PPI下降较多,对工业产品影响较大,而上述四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传统工业城市。
阅读更多发布者温都尔汗空管 | 5 月 13, 2025
这些城市均为省内经济第二城,其经济发展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他们怎么了?
例如柳州,近年来GDP实际增速基本保持正增长,但2024年的GDP比2018年还低,经济总量“停滞不前”。实际增速为正、名义增速为负,通常出现在当地物价水平下降时期。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PPI下降较多,对工业产品影响较大,而上述四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传统工业城市。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3 月 7, 2025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也记载:1985年,当苏布高层首次看到真实的经济数据之时,如同遭遇了核打击。比如1970年到1985年的真实工业产值,竟然还不到统计数据的45.4%。为什么苏布热衷于经济数据造假?很明显,经济数据造假并非是偶然的行为,而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政治高压环境共同催生的必然结果。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2 月 11, 2025
苏联的GDP造假史,荒诞而又深刻。数据可以被篡改,数字可以被夸大,但现实终究不会被谎言永久掩盖。在统计报表上,苏联曾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仅次于美国,一直都是苏联的宣传语。但在现实世界里,苏联的经济却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了一张张漂亮的报表和文件。纸上的繁荣或许能欺骗苏联人一时,但终究无法改变苏联的结局。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2 月 14, 2024
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从好的方面看,它有利于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增加未来国家举债的空间并用于反哺民生……从不好的方面看,利率的下降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其他可靠的投资物,导致资金涌入无风险的国债,这说明无论是实业经营还是其他大类投资,赚钱真的变得越来越难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