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帖子】菲姐聊政经|中美对账,“承认别人过得比你好点就那么难吗?”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马斯克,为什么普通人也趋之若鹜呢?除了少部分人从众外,绝大多数人是目标清晰认知到位的:要么为了孩子教育,要么为了自己摆脱事业瓶颈,过一种相对富裕的生活。美国经济好工作机会相对较多,不用996、007,也能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至少不必征婚的时候,时时刻刻把“有房有车有彩礼”挂脑门上。同样的努力,美国更容易达到中产状态。
阅读更多发布者南方街头运动员 | 1 月 26, 2025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马斯克,为什么普通人也趋之若鹜呢?除了少部分人从众外,绝大多数人是目标清晰认知到位的:要么为了孩子教育,要么为了自己摆脱事业瓶颈,过一种相对富裕的生活。美国经济好工作机会相对较多,不用996、007,也能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至少不必征婚的时候,时时刻刻把“有房有车有彩礼”挂脑门上。同样的努力,美国更容易达到中产状态。
阅读更多发布者南方街头运动员 | 1 月 22, 2025
看到“自己的缺点”很重要,看到“别人的缺点”也很重要。但实则,看到“别人的优点”更重要——月亮是他人的,六便士才是自己的。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 月 20, 2025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意外给中美两国的民众之间创造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中美网友开始“对账”,对账内容不出意外非常朴实:你赚多少?花多少?日子过得怎么样?学费多少,房租多少。这样的交流很好,但很快这种“对账”,就被异化了。一时间仿佛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完全赶不上中国人。有些人又添油加醋的说,关于美国的虚假宣传被打破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南方街头运动员 | 1 月 19, 2025
小红书的兴起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对全球社会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考验。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 月 16, 2025
小红书上来了美国人,中国和美国的年轻人能够多多交流,对全世界都有好处。但是要知道,即便在中国,小红书也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平台。想要融入世界,还有很多路要走。前两天,书店来了一个外国朋友。他说自己以前是彭博社记者,“你要写什么报道吗?”“我已经失业了,不写。”他只是到书店打卡,来和我聊天,接下来准备去玉林,听说那里有很多年轻人,他的一个朋友(也是英国人)在那里等他。我把这理解成是美好的事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