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

勿忘关心农村“留守男”

  如今,说起农村的留守群体,人们通常关心的是留守孩子、留守妇女,或者留守老人。其实,还有一个“留守男”群体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则往往被忽视了。   所谓“留守男”,一般是指妻子中长期(半年以上)离家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丈夫却留守家庭,肩负起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被称之为“留守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政府优惠农民工新政策不断出台,农村外出打工群体,也由原来的以男性为主,逐步发展到夫妻同时外出打工。但是,有一些男性文化不高、身体不佳不宜外出,只好让妻子出外打工挣钱;也有因心理素质因素,不愿意外出闯荡;还有当地农业生产重任妇女难以承担,且父母或子女必须留人照顾。如某村地形都是梯田,必须靠人力耕作,犁田耙地挑草头女人弄不动,女的只好大多外出工作。据初步统计,该村中长期在外省打工的560人中,女性占80%以上,已结婚出去打工的妇女也有130多人,而男的仅几十人。绝大多数男人都窝在家里,故被人戏称为“男人村”。   “留守男”与“留守妇女”一样,同样有着“三重”(体力劳动重、抚养任务重、精神负担重)、“二少”(社会活动少、夫妻见面少)现象。一位“留守男”感叹:“女人走后,二个伢都留在家里,我是既忙里又忙外,既当爹又当妈,做饭洗衣服带孩子,过去这都是女人的事,如今全让我摊上了;伢们一生病,急得更没法子了,看来,“留守男”心理似乎更脆弱。如果长此以往,不仅直接影响农业正常生产,也不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要切实解决“留守男”的现实问题,靠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政府和社会应加快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加快公租房建设,让进城农民工家属也能居有其屋;逐步推行农民工带薪休假制度,给外出农民工带薪探亲权。农村基层组织,要根据农村“留守男”的特点,采取帮扶、关爱、疏导、管理的措施,对心理压力过大者,要及时予以有效的疏导;乡村妇联要多和“留守男”的外出打工妻子联系,促进夫妻多相聚多交流,以缓解“留守男”的心理压力。

阅读更多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

  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6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调查中,那些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内”的家长多属于年轻人,他们的子女目前还比较小,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他们今后继续外出务工经商的可能性非常大。   调查结果还发现,父母外出务工1年、5年的比例分别为37.8%、28.5%,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不断延长,因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亲情团聚频率低,儿童将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将越严重。

阅读更多

中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重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中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重,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   “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用水方式转型最紧迫、水资源管理要求最严格的关键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胡四一说。   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   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水资源刚性需求日益增强。据介绍,“十一五”(2006-2010年)以来,北京每年增加54万人口,由此新增的刚性用水需求达6000万立方米;上海市每年增加近30万人口,由此新增的刚性用水需求达3000万立方米。北京市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44%,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他同时表示,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加速推进,全国能源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导致工业用水“十一五”以来增长10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部新增用水的三分之一强。人口增长、区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城市用水需求刚性增长,加上资源禀赋的变化,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才能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胡四一介绍说,“十二五”(2011-20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不突破6200亿立方米,万元总产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提高,重要流域和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地级以上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阅读更多

中国慈善不应娱乐化

  9月30日,当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头也不回的离场后,“巴比中国行”这场举世瞩目的“慈善秀”也随之收场。   回想过去3个月,”巴比效应”从6月份就在大洋彼岸引起我们的关注,“巴比”广邀美国富豪慷慨解囊,在生前或死后至少捐出一半财富。劝捐、裸捐等行为一下子拨动了中国富豪的敏感神经。   “巴比”表示,劝募善款活动,初期将以列名《福布斯》杂志的美国四百大富豪为主,未来将扩展到世界各地。   一场娱乐大戏   当众人为这上千亿美元的慈善募捐津津乐道时,“巴比”又出惊语,在今年6月份决定将慈善之旅海外第一站定为中国。   但谁都没有想到,巴比来中国会这么快。   众人认为,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亿万富翁(用美元计算)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根据福布斯杂志统计,中国2009年出现了64位亿万富翁(资产以美元计算),仅次于美国的403位。巴比也认为中国慈善发展会超过美国。   随后,“巴比”对外宣称,要邀请50位中国富豪赴宴。但是,其“过分”般的神秘却让人们更多的关注谁参加宴会、谁会当场裸捐这种“花边”新闻。而这场“慈善之旅”在8、9月份也成为了来中国游说富豪、慈善晚宴变鸿门宴的笑谈。   尽管“巴比”强调,邀请50位中国富豪赴宴,是就中国的慈善工作进行交流,了解中国慈善事业的概况,并且分享捐赠如何对社会和世界产生影响的经验。   9月29日的晚宴、9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巴比在千呼万唤中露面。   参与29日晚宴的与会者,对其评价是“轻松、友好、坦诚。”30日,巴比的50分钟发布会巴比草草数语,轻描淡写,所谈内容也让很多人失望。   回想过去,盖茨的每次演讲与聚会,巴菲特每年的股东大会、以及被拍卖的免费午餐,哪次不是轻松、友好、坦诚。这些信息对于中国来讲,毫无意义。   难道这个让我们关注近了3个月的晚宴,只是这场娱乐八卦新闻?

阅读更多

八旬老人义务为民修路感动网友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杭州景翠公寓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为了小区一千多位居民的出行方便,一个人干起了“铺路工程”。   网友“ZJHZCDF”拍到了这位老人挑着碎砖去铺路的照片,并上网发帖称这是“这个国庆节最感人的一幕”。而记者随后采访发现,这位铺路老人已经82岁高龄,并且曾是一位癌症患者。   网友发帖:这个国庆,杭城最感人的一幕   网友“ZJHZCDF”说,10月1日,他在景翠公寓到石桥农贸市场的一条泥泞小路上,看到一位老人,肩挑两大桶碎砖块,艰难地走在泥泞小路上。   老人说他正在铺路,改变这条小路的泥泞现状,“以后到石桥农贸市场就好走多了”。   为了有足够的砖块铺路,老人特地跑到小区里和清理垃圾的人商量,请他们把小区废砖拉到空地堆放。老人则会拿一把铁锤,先把这些废砖敲成鹅蛋大小,再用铁锨装进两只铁桶里,装满两桶,就用扁担挑到铺路现场。   网友“ZJHZCDF”遗憾地表示,他没来得及问清老人的姓名。他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到了杭州本地论坛,并称“这是这个国庆节最感人的一幕”。   记者探访:200米泥路变成石子路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石桥农贸市场,而在石桥农贸市场东侧就是景翠公寓,这是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   景翠公寓前面有高架,居民得绕一个大圈、大约走2公里才能到农贸市场。而景翠公寓西门正对着石桥农贸市场后门,中间仅隔着一片菜地,直线距离不过200米。不少居民为了方便,直接从菜地边上的土路穿行,走的人多了,这里自然形成一条便道,但一到下雨,便道就泥泞不堪。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这条便道时,便道上已经平整地铺上了一层碎砖块。   正在菜地劳作的张师傅告诉记者,整条路上的碎砖都是一位老人铺的,现在走这条路再也不怕下雨了。“听说他就住在景翠公寓,年龄有些大的。”    老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   在景翠公寓保安亭,问起铺路老伯,工作人员马上自豪地说,他就是我们小区的业主!   记者随后找到了景翠公寓11幢。老人就住在这里,敲开他家家门,老人正巧出门了,只有他的老伴、76岁的方奶奶在家。   终于知道铺路老人的真实身份了:老人名叫姜裘顺,今年82岁,是位老党员,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的退休工人。   提起老伴铺路的事,方奶奶显得很不好意思。“哎,这算什么,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之前住的小区,他也铺过路。”   方奶奶说,他们都是老杭州,膝下有三儿一女。两位老人是今年4月搬到景翠公寓的,而姜爷爷从今年5月就开始了铺路。   “住在小区的人每天要去农贸市场转转,都走这条小路,有一次下雨,我们两个人也走着去,小路上都是泥,两个人互相搀扶着都滑得很。”回家后,姜爷爷想起了找砖块铺设路面的念头。   想到就做,推车、扁担、铁锹、砖块……经过一番准备后,5月起,姜爷爷正式动工。“每天早上,他4点就起床了,吃完早饭,5点多出去打打太极拳什么的,然后就开始铺路,除了中午吃饭,一般都要忙到下午5点多。”   铺路第一期现在已经基本完工。现在基本上整条路上明显的泥泞处都被铺上了砖块。方奶奶说:下一步还要对一些不稳定的重点地段进行加固。   铺路老人: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昨天下午,记者一直等到4点多也没有等到姜爷爷。方奶奶说,他晚上回来很晚的,因为铺路一般都是在雨天,那样可以知道哪一块要加石头、哪一块要加土,天晴的日子他一般都会出去找砖块。   昨天晚上,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姜爷爷。姜爷爷兴奋地告诉记者,再过10天时间,整条路就完工了,到时候大家走在上面就更舒服了。   当问到铺路累不累时,电话那头的老人笑了起来。“不累的,不累的,这算什么,看到大家走得平坦了,我心里很高兴啊。”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姜爷爷早在2003年的时候得过肠癌,开过刀,肠子都被截掉一大截。但现在的老人一直很开朗,从不吃保健品。“一天三顿饭,饭量很好,中午的时候能吃四五两米饭。”姜爷爷说:“反正退休了,也没有事情,就当做点好事,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