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 | 根
为了保护这些老房子还有胡同,她曾经用文化和历史的名义,希望去感动那些主管的官员,感动发展商,也感动民间舆论,偶尔也成功地保住了一些房子,但是很快,她决定,她需要的是用法律,因为这里面太多的老房子和土地是有主人的,主人是有所有权的,因此权利是必须去维护的。而最重要的是,只有把已经明确的产权拿回来,才能真正有可能把这些老房子保留下来,不然,土地被卖了,上面的房子被留下来的可能,太小了。 她带着我们去了一家依然坚守在已经被拆得不成样子的四合院里面的人家,站在那堆废墟中,我的周边是现代化的高楼。我知道,我站的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不仅仅关于北京,而是关于中国,这些人家现在的处境,如果我们不停下来好好想想,寻找解决的办法,未来,会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 ———————————————- 本周五,3月23日晚上1920,凤凰卫视中文台“走读大中华”播出相关专题,欢迎收看。周六3月24日中午1125重播。 外滩画报专栏 作“宣南”,大体上为原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一片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宣南文化”。)他和其他同道者一起,编制了一份详细的会馆地图,希望这些地方能够被保留下来。当然,结果只是让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曹雪芹故居没有了,梁林故居没有了,就连梁启超的故居,他们收到消息,也要拆除了。在这些北京人的眼中,这些就是构成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当人们谈论古都北京、文化名城北京的时候,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那文化和历史,变成了空壳。 其实不单单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当农村快速地消失,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正在自己埋藏着历史,我们快速地向前走着,留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走过来的现在,而在这样的姿态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将来快速地把我们这一代的东西抛弃呢? 一个同样关心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学教授,讲起她的一个学生居然不知道谁是孙中山,这是让她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历史的痕迹的,那又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下一代呢? 就好像我告诉教授,我听到后海的银淀桥拆了,我觉得太可惜,她笑了,原来我走过的那座银淀桥早就是复制品,原来的那座在六十年代就拆掉了,而我看到的后海,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周边一米的地方,被填掉了。只是,这些只有生长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记忆,也因为这样,我们走在后海的时候,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惋惜。 终于见到了华新民,这个为保护北京胡同和老宅子一直四处奔走的老北京,听她讲起2005年的时候,看着自己出生成长的房子被拆掉了,我看到眼泪在她的眼睛里面打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也很舒适,但是那是一个家族的记忆,在她看来,根,从此断了。 ——————– 一个北京市民,带着我和我的同事到了菜市口的一个胡同,康有为的故居就在这里。 外滩画报专栏 ——————– 一个北京市民,带着我和我的同事到了菜市口的一个胡同,康有为的故居就在这里。 下了车,经过一个大型的地盘,那里写着极其吸引人的广告标语:“二环最后的小区”,显示着这块地皮的稀缺,也预示着未来这上面盖起来的高楼的价格。走到胡同口,有点疑心这个热心的市民是不是带我走错了地方,胡同夹在好几座崭新的住宅大楼和宽大的马路中间,一副破败的样子,毋庸置疑这个地方的最后结局,那就是很快会被夷为平地。 胡同窄窄的马路两边,到处都是拆迁的标语,鼓励大家快点搬走,早搬可以早分到好房子。走到胡同的中间,我们在一个茅草丛生的门口停下来,门的右边挂着一块牌子,注明这里是“北京市级文物单位”,这里就是康有为的故居。 走进去,一个典型的大杂院,只要能造房子的地方,都盖了大大小小的房子,只不过现在,搬走得差不多了,墙身上用红漆标注着数字。康有为的七树堂门口,变成了垃圾堆,树早就没有了,留下半颗枯树,成为了现成的电线杆。 我真的很惊讶,因为我总是以为,既然已经挂上了文物的牌子,那房子一定是可以留下来的,而现在看看发展商贴在地盘外面的效果图,在角落有一个现代的四合院的图案,想必就是这个地方的将来。不知道是重新设计,然后挂上康有为故居的牌子,还是会变成一个用康有为故居作为招揽的高档会所? 离开康有为故居不远,这位市民带我们走进另外一个大杂院,他说,他在院子里面找到了一个有百年左右历史的牌匾,是当时一位很有名的书法家写的,而这个大杂院,曾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国民党将领住过的地方,不过也很快要被拆了。 这是一个热爱北京宣南文化的北京人,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胡同里面寻找那些有着不同故事的四合院,重新拼凑着宣南文化。(编者注:在清代宣武门以南地区被称 下了车,经过一个大型的地盘,那里写着极其吸引人的广告标语:“二环最后的小区”,显示着这块地皮的稀缺,也预示着未来这上面盖起来的高楼的价格。走到胡同口,有点疑心这个热心的市民是不是带我走错了地方,胡同夹在好几座崭新的住宅大楼和宽大的马路中间,一副破败的样子,毋庸置疑这个地方的最后结局,那就是很快会被夷为平地。 胡同窄窄的马路两边,到处都是拆迁的标语,鼓励大家快点搬走,早搬可以早分到好房子。走到胡同的中间,我们在一个茅草丛生的门口停下来,门的右边挂着一块牌子,注明这里是“北京市级文物单位”,这里就是康有为的故居。 走进去,一个典型的大杂院,只要能造房子的地方,都盖了大大小小的房子,只不过现在,搬走得差不多了,墙身上用红漆标注着数字。康有为的七树堂门口,变成了垃圾堆,树早就没有了,留下半颗枯树,成为了现成的电线杆。 作“宣南”,大体上为原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一片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宣南文化”。)他和其他同道者一起,编制了一份详细的会馆地图,希望这些地方能够被保留下来。当然,结果只是让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曹雪芹故居没有了,梁林故居没有了,就连梁启超的故居,他们收到消息,也要拆除了。在这些北京人的眼中,这些就是构成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当人们谈论古都北京、文化名城北京的时候,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那文化和历史,变成了空壳。 其实不单单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当农村快速地消失,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正在自己埋藏着历史,我们快速地向前走着,留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走过来的现在,而在这样的姿态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将来快速地把我们这一代的东西抛弃呢? 一个同样关心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学教授,讲起她的一个学生居然不知道谁是孙中山,这是让她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历史的痕迹的,那又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下一代呢? 就好像我告诉教授,我听到后海的银淀桥拆了,我觉得太可惜,她笑了,原来我走过的那座银淀桥早就是复制品,原来的那座在六十年代就拆掉了,而我看到的后海,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周边一米的地方,被填掉了。只是,这些只有生长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记忆,也因为这样,我们走在后海的时候,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惋惜。 终于见到了华新民,这个为保护北京胡同和老宅子一直四处奔走的老北京,听她讲起2005年的时候,看着自己出生成长的房子被拆掉了,我看到眼泪在她的眼睛里面打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也很舒适,但是那是一个家族的记忆,在她看来,根,从此断了。 我真的很惊讶,因为我总是以为,既然已经挂上了文物的牌子,那房子一定是可以留下来的,而现在看看发展商贴在地盘外面的效果图,在角落有一个现代的四合院的图案,想必就是这个地方的将来。不知道是重新设计,然后挂上康有为故居的牌子,还是会变成一个用康有为故居作为招揽的高档会所? 离开康有为故居不远,这位市民带我们走进另外一个大杂院,他说,他在院子里面找到了一个有百年左右历史的牌匾,是当时一位很有名的书法家写的,而这个大杂院,曾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国民党将领住过的地方,不过也很快要被拆了。 这是一个热爱北京宣南文化的北京人,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胡同里面寻找那些有着不同故事的四合院,重新拼凑着宣南文化。(编者注:在清代宣武门以南地区被称作“宣南”,大体上为原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一片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宣南文化”。)他和其他同道者一起,编制了一份详细的会馆地图,希望这些地方能够被保留下来。当然,结果只是让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曹雪芹故居没有了,梁林故居没有了,就连梁启超的故居,他们收到消息,也要拆除了。在这些北京人的眼中,这些就是构成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当人们谈论古都北京、文化名城北京的时候,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那文化和历史,变成了空壳。 为了保护这些老房子还有胡同,她曾经用文化和历史的名义,希望去感动那些主管的官员,感动发展商,也感动民间舆论,偶尔也成功地保住了一些房子,但是很快,她决定,她需要的是用法律,因为这里面太多的老房子和土地是有主人的,主人是有所有权的,因此权利是必须去维护的。而最重要的是,只有把已经明确的产权拿回来,才能真正有可能把这些老房子保留下来,不然,土地被卖了,上面的房子被留下来的可能,太小了。 她带着我们去了一家依然坚守在已经被拆得不成样子的四合院里面的人家,站在那堆废墟中,我的周边是现代化的高楼。我知道,我站的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不仅仅关于北京,而是关于中国,这些人家现在的处境,如果我们不停下来好好想想,寻找解决的办法,未来,会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 ———————————————- 本周五,3月23日晚上1920,凤凰卫视中文台“走读大中华”播出相关专题,欢迎收看。周六3月24日中午1125重播。 其实不单单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当农村快速地消失,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正在自己埋藏着历史,我们快速地向前走着,留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走过来的现在,而在这样的姿态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将来快速地把我们这一代的东西抛弃呢? 一个同样关心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学教授,讲起她的一个学生居然不知道谁是孙中山,这是让她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历史的痕迹的,那又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下一代呢? 就好像我告诉教授,我听到后海的银淀桥拆了,我觉得太可惜,她笑了,原来我走过的那座银淀桥早就是复制品,原来的那座在六十年代就拆掉了,而我看到的后海,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周边一米的地方,被填掉了。只是,这些只有生长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记忆,也因为这样,我们走在后海的时候,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惋惜。 作“宣南”,大体上为原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一片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宣南文化”。)他和其他同道者一起,编制了一份详细的会馆地图,希望这些地方能够被保留下来。当然,结果只是让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曹雪芹故居没有了,梁林故居没有了,就连梁启超的故居,他们收到消息,也要拆除了。在这些北京人的眼中,这些就是构成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当人们谈论古都北京、文化名城北京的时候,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那文化和历史,变成了空壳。 其实不单单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当农村快速地消失,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正在自己埋藏着历史,我们快速地向前走着,留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走过来的现在,而在这样的姿态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将来快速地把我们这一代的东西抛弃呢? 一个同样关心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学教授,讲起她的一个学生居然不知道谁是孙中山,这是让她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历史的痕迹的,那又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下一代呢? 就好像我告诉教授,我听到后海的银淀桥拆了,我觉得太可惜,她笑了,原来我走过的那座银淀桥早就是复制品,原来的那座在六十年代就拆掉了,而我看到的后海,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周边一米的地方,被填掉了。只是,这些只有生长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记忆,也因为这样,我们走在后海的时候,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惋惜。 终于见到了华新民,这个为保护北京胡同和老宅子一直四处奔走的老北京,听她讲起2005年的时候,看着自己出生成长的房子被拆掉了,我看到眼泪在她的眼睛里面打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也很舒适,但是那是一个家族的记忆,在她看来,根,从此断了。 终于见到了华新民,这个为保护北京胡同和老宅子一直四处奔走的老北京,听她讲起2005年的时候,看着自己出生成长的房子被拆掉了,我看到眼泪在她的眼睛里面打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也很舒适,但是那是一个家族的记忆,在她看来,根,从此断了。 为了保护这些老房子还有胡同,她曾经用文化和历史的名义,希望去感动那些主管的官员,感动发展商,也感动民间舆论,偶尔也成功地保住了一些房子,但是很快,她决定,她需要的是用法律,因为这里面太多的老房子和土地是有主人的,主人是有所有权的,因此权利是必须去维护的。而最重要的是,只有把已经明确的产权拿回来,才能真正有可能把这些老房子保留下来,不然,土地被卖了,上面的房子被留下来的可能,太小了。 她带着我们去了一家依然坚守在已经被拆得不成样子的四合院里面的人家,站在那堆废墟中,我的周边是现代化的高楼。我知道,我站的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不仅仅关于北京,而是关于中国,这些人家现在的处境,如果我们不停下来好好想想,寻找解决的办法,未来,会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 作“宣南”,大体上为原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一片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宣南文化”。)他和其他同道者一起,编制了一份详细的会馆地图,希望这些地方能够被保留下来。当然,结果只是让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曹雪芹故居没有了,梁林故居没有了,就连梁启超的故居,他们收到消息,也要拆除了。在这些北京人的眼中,这些就是构成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当人们谈论古都北京、文化名城北京的时候,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那文化和历史,变成了空壳。 其实不单单是北京,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当农村快速地消失,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正在自己埋藏着历史,我们快速地向前走着,留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如何走过来的现在,而在这样的姿态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将来快速地把我们这一代的东西抛弃呢? 一个同样关心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学教授,讲起她的一个学生居然不知道谁是孙中山,这是让她到现在也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历史的痕迹的,那又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下一代呢? 就好像我告诉教授,我听到后海的银淀桥拆了,我觉得太可惜,她笑了,原来我走过的那座银淀桥早就是复制品,原来的那座在六十年代就拆掉了,而我看到的后海,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周边一米的地方,被填掉了。只是,这些只有生长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记忆,也因为这样,我们走在后海的时候,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惋惜。 终于见到了华新民,这个为保护北京胡同和老宅子一直四处奔走的老北京,听她讲起2005年的时候,看着自己出生成长的房子被拆掉了,我看到眼泪在她的眼睛里面打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看来也很舒适,但是那是一个家族的记忆,在她看来,根,从此断了。 ———————————————- 本周五,3月23日晚上1920,凤凰卫视中文台“走读大中华”播出相关专题,欢迎收看。周六3月24日中午1125重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