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北斗 | 与启蒙簇拥着自由

——北斗武汉年终演讲稿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北斗武汉的年终聚会。作为一个依托北斗网而自发形成的读者群体,北斗武汉之所以能够成气候,甚至形成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和内部专用术语,并产生远超于北斗网其他读者群体的能量与规模,实是仰仗与依赖于到场的诸位以及尚未到场但我们知道他们会在场的诸君的热情与信念。 但我们为什么会如有如此的热忱与信念,来参与一个跟我们现实利益毫无瓜葛,乃至有些悖逆的集体行动?凡事都有个机会成本,我们为什么会捐弃业余时间来到北斗武汉的活动之中,而不选择其他日常社交活动?这里不但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更有参加过多次依旧乐此不疲的老成员。我想,本质原因,还是在于我们有着共同的道德理想与信念,对现实秉承着强烈的不满,渴望变革,又无出路,在缺乏公共场域的情况下,偶然得知在你我的身边还有北斗武汉这个一起讨论甚至参与政治的场域,于是激情被信念点燃。换句话说,北斗网只是适逢其会,将一群有志向的青年串联起来,从而产生社会联系。如果没有北斗网,其实还是会出现南斗武汉、地煞武汉,甚至是乌有武汉。 中国人缺乏公共场域,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理由,我们没有广场、议会、媒体等公共场域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与不满。我们缺乏政治参与的途径,因此我们无法学会如何去参与政治,去维护我们的权益,去改变我们的国家。天然带有公共场域性质的网络的诞生固然为万马齐喑的中国打开了僵局,但严格的管制又使得难得拥有唯一一个公共场域的政治控们不得不随时带着镣铐在跳舞。这就凸显了北斗武汉以及其他类似的大学生团体在当下的重要性,作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中介,北斗武汉们填补了政治参与的空隙,为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不仅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现实感到苦闷与困惑的大学生的孤独与彷徨,并按各自团体的特性,为青年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 可是,为政治控提供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并不代表这些大学生团体能够提供的事物就一定是好的。前面提到过北斗网只是适逢其会,将一群对现实感到不满,渴求改变的青年串联起来。但乌有之乡也同样能够将青年们串联起来,也能够为青年们提供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一点一滴地改变中国。我们的北斗武汉不是乌有武汉,之所以区别于乌有武汉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在参与我们这个小团体,就算以后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到来的青年,能够从北斗网、北斗武汉之中怎样得益?我们凭什么保证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方式要好于尚未出现,当然以后也不一定会出现的乌有武汉? 我想,北斗网、北斗武汉之所以优越于乌有之乡、乌有武汉,实则在于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试图努力为来访的读者、来参与活动的读者提供一个自主运用理性的环境,北斗网、北斗武汉从不试图向读者灌输我们信奉的理念,我们不愿意居高临下的,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将北斗网、北斗武汉的负责人的观念灌输给参与北斗网、北斗武汉营造的政治空间的人,如果这观念有的话。我们不愿意,也不相信我们手上握有解决世界一切问题的真理,我们不会说凡是不认同我们观念的人都是傻逼,我们更不会说你们不赞同我的观念你们在道德上都没救了天哪为什么我会跟这群支那猪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公知式话语。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提供各位到场者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掌握参与公共政治适当的方法,学会公共辩论的风度与技能。我们不会像乌有之乡、乌有武汉一样强制到场者信服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不同的认知让每一个到场者做出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被我们所影响的人能够信奉宽容,所谓的宽容指的是在面对那些不违背社会底线的观念的时候,求同存异。我们可能讨厌,但是我们会容忍这些异己的观念。尽管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努力,就好像生活在这个国家这块土地上的所有公民,其实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国家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斗网、北斗武汉所试图做出的服务与努力,是在启蒙。但我一直在强调,我们不是在填鸭子一样灌输一种唯一的信念,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到场者掌握自由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所做的是为了自我的启蒙,是与大家一起在启蒙。什么是启蒙?按康德的话语说,就是大胆地运用你的理性,不被自造和他造的阴影所束缚。人类都有运用理性认识真理的能力,只是一直被压抑一直被束缚。而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我们所为的,能够唤醒每一位到场者运用理性的能力。启蒙永没有终结,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不会终结,因为人类总会存在个体无力用理性认识世界,从而被自造他造的阴影所困惑。我想,这样的启蒙观其实是与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坚持的政治观紧密相依的。在奥克肖特看来,所谓的政治分为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所谓的信念论政治,指的是人们相信存在拯救世界一切问题的唯一真理,人们掌握了这真理便可以成为世界的救世主,便可以快速地改造世界,使得我们理念中存在的那个完美世界降临。而怀疑论政治则否认存在这样的唯一真理,就算能够存在,也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点一滴的改变世界。我以为,启蒙的根骨就是怀疑,在遵循真理的前提下用理性怀疑一切,从而将遮蔽真理的灰尘祛除。我们发自肺腑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我们谁都无力拯救世界,但是我们的努力却可以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 如今,二零一二年已经过去了,传说中的末日一直未来,从而只是个传说。但我们却一直要生存要生活,要为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奋斗。在这一年里,北斗网已经换过一位负责人,而北斗武汉这一年也前后有三位负责人接替。旧皇东狩上海,先帝忙着考研,而在场的诸位有许多,想来明年也要各奔东西,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着。而我两年后也要离开武汉,回到故乡。但北斗网、北斗武汉,以及千千万万青年们对自己梦想所秉持的信念与热忱不会熄灭,中国的未来也不会那么悲观,固然还是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流着鲜血。这一年,北斗网与北斗武汉与所有人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年初的王督军夜奔美利坚,年中的钓鱼岛大游行,年末的斯巴达。网络为围观中国,乃至参与中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希望为启蒙,更确切地说自我启蒙所做的努力能够越来越多。与启蒙簇拥着自由,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新华字典说:张华考上了大学,王力考上了中专,李红在新华书店当服务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是的,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愿上帝保佑中国。 您可能也喜欢: <天璇>自由感 <摇光>现实在讽刺启蒙 <摇光>以自由的名义 自由,抑或民主? <摇光>不自由恐惧症 无觅 该日志未加标签。

阅读更多

明鏡新聞網 | 劉霞很虛弱 走路像老太婆

【明報專訊】「看到她,感覺她很虛弱,走路就像是一個老太婆,眼睛裏全都是絕望和恐懼。」胡佳表示,他看到的劉霞是那麼無助,「一個女人長期要面對這些兇惡的保安,每次出門去錦州監獄看望丈夫、去探望父母,都要坐國保的車子才能出行。把一個中國女性公民逼害成這樣子,他們這是要承擔歷史和道義的責任的」。 胡佳說,行動前已預計到會有衝突,「我們去,就是為了闖關」,「我身經百戰了,幾個保安的暴力實在是小菜」。胡佳還表示,內地關心劉霞的人,相對於關心陳光誠的少,當年不少網友不遠千里到山東東師古村探望陳光誠,引起世界關注,可是劉霞身在大城市的北京,前來探望只有區區幾個人,他希望更多人以實際行動對劉霞表示支持。 參與者翌日遭國保調查 胡佳說,他在這次事件後沒有遇到什麼麻煩。另一參與者劉荻稱,翌日有國保人員上門調查,要求她把去劉霞家的情說一遍。郝建則表示,探望劉霞沒有任何違法的理由,當局現在要做的就是恢復劉霞的自由。他認為,目前對劉霞的監控沒有放鬆,「現在的情形和我過去探劉霞一樣,沒有任何的象顯示劉霞會獲得自由」。 明報記者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2年点击排行榜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部 2013年01月01日 全网站点击量排行前五名: 1.  前妻李丹宇眼里的薄熙来     黄安伟, DAVID BARBOZA 联合报道 2012年10月08日 薄熙来前妻李丹宇讲述了她与薄熙来的婚姻,在她眼里薄是个执迷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她至今相信,薄熙来怀疑他们的儿子李望知欲加害谷开来,是听信了谷开来的挑唆。 2.  “打黑英雄”王立军的双面人生   黄安伟报道 2012年08月18日 他是一名蒙古族警察,钟爱昂贵的大衣,领导打击有组织犯罪行动,进行过尸检,对多款警服的设计申请了专利。除了面具和披风,他什么都不缺了。 3.  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   DAVID BARBOZA 报道 2012年10月26日 目前尚不清楚,以平民总理和改革派形象示人的温家宝,对他亲属掌控的价值逾27亿美元的资产知情多少。这些财富掩藏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合伙关系背后。 4.  薄熙来涉嫌巨额受贿    黄安伟报道 2012年09月29日 正值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领导层换届的关键时刻。新华社对薄熙来列出了一长串指控,似乎意在清除他在党内和公众中的残余支持。 5.  王立军叛逃前与薄熙来矛盾激化     黄安伟报道 2012年09月20日 新华社周三披露了官方版本的王立军案细节及庭审过程,称王立军叛逃前曾遭时任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怒斥,并被打了耳光。 国际 1.  奥巴马罗姆尼极力争夺女性选民    JIM RUTENBERG, JEREMY W. PETERS 联合报道 2012年10月19日 随着选战进入白热化,奥巴马和罗姆尼不仅要争取一个又一个州的领土,而且开始使尽浑身解数争取那些尚未拿定主意的女性选民。(本文曾获有道网推荐) 2.  缅甸争夺战中国落败   THOMAS FULLER 报道 2012年10月15日 日本通过大手笔的政府援助和企业活动快速提升在缅甸的影响力。而缅甸人对中国的印象则是,中国正掠夺缅甸的自然资源,这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华情绪。 3.  金正恩夫人的迪奥手包   CHOE SANG-HUN 报道 2012年08月09日 韩国记者很快认出李雪主的手包是迪奥品牌。如果是正品,其价值约为1600美元,相当于开城工业园朝鲜工人月平均工资的16倍。朝鲜第一夫人的时髦装扮显示出,金家仍与公众严重脱节。 4.  越南政界精英裙带关系曝光引来众怒   THOMAS FULLER 报道 2012年09月03日 随着越南国有企业在丑闻和沉重债务的冲击下艰难挣扎,裙带关系和各种肮脏交易的细节开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其中包括越南总理阮晋勇,及其他越共政治局委员。 观点与评论  1.  香港国民教育的败笔   余咏恩 2012年08月03日 如果香港特区的国民教育手册中,赞颂共产党的同时,也能平衡地讨论共产党的失误,那么我还能接受它。目前教材对历史的片面叙述实在令人担忧。 2.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   吕晓波 2012年08月24日 不光很多热爱中国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也纷纷开始移民海外。当人们要离开中国这件事折射了中国社会正发生变迁这个重要背景,便不能轻视了。 商业与经济 1. 审视中国模式之一: 中国,建设狂潮背后的危险游戏   DAVID BARBOZA 报道 2012年10 月02日 哈佛教授罗格夫预测,十年内中国房地产泡沫和债务会引起亚洲衰退。他说,中国是“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最佳案例,“他们有大量外汇储备,还有大笔存款,他们是勤劳的民族。这太天真了。你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幸运。” 2.  Libor的缺陷真能修复吗?   FLOYD NORRIS 报道 2012年09月29日 Libor就是个骗局,而且这个骗局还将继续存在。你既可以选择维系这个骗局,也可以选择接受一个不那么美好的现实。(此文曾获有道网推荐) 3. 审视中国模式之二: 中国,脆弱的中产家庭   DAVID BARBOZA 报道 2012年10月08日 很多中国中产家庭仍感到很大经济压力。在一个偏袒国有银行和国企的体系中,存款利率被压得很低。有限的储蓄正在贬值,这让工薪阶层在上涨的物价前感到脆弱。 教育 1.  中国留美本科生众生相   TOM BARTLETT, KARIN FISCHER 联合报道 2012年06月 27日 中国赴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已经达到4万,大多来自中国迅速壮大的中产家庭。对于面临预算削减的美国高校来说无异礼物从天而降。但申请中的弄虚作假也常令美国高校困惑。 2.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董郁玉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04日 当我领着儿子赴港,在机场、酒店和SAT考场,看到黑压压一片大陆考生时,还是被这阵势震撼了。一句话萦绕在我脑际,“我也到了该领儿子朝它跪去的时候啦”。 3.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董一夫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7月17日 董一夫是北京四中学生,即将升入高三年级。他的父亲此前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董一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应他为什么想去美国读大学。 文化 1.  消失的故乡:三百年去来   李海鹏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03日 一次旧地重游后,作家李海鹏洞察到一个消失的故乡。“张村”是作家故乡的指代,也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符号:那里湮没无存的不仅是亲人、口头记忆、 家族传说,或当地神话,不复存在的还有几代人追逐美和幸福的能力。 2.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纽约时报书评 2012年07月02日 《纽约时报》评选出“2011年年度十大好书”。选择“年度十大好书”不是随意的过程,但也不是科学的过程。一个指导方针是,它们得在过去12个月内的某个时候被我们评论过。 3.  《白鹿原》的“政治观”   黄子予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9月17日 导演王全安讲了一个中国农民成为掌握政权者的故事,他相信革命动力更多来自私欲与处境,他对中国人分享革命胜利果实时的成熟与精明有深刻的认识。 风尚 1.  邓文迪的独立宣言   AMY CHOZICK 报道 2012年06月29日 要说谁有资格教别人如何修炼得刀枪不入,肯定是43岁的邓文迪。 她已经树立了一个全新形像,超越了以往所有身份,她所怀有的野心和她参与社交活动的忙碌程度,让世界上最剽悍的社交名流也望尘莫及。 2.  年过三十难交友   ALEX WILLIAMS 报道 2012年07月31日 步入中年,年轻时那种探索式的生活、每天如同约会一般的日子便渐渐远去。生活的重点改变,人们对朋友变得越来越挑剔。能交上好朋友的时期就像十几岁或者二十出头交朋友那会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  梦想与现实:两种时尚摄影师   洪晃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6月28日 现在的年轻时尚摄影师是软暴力高手——你让我拍我就拍,你让我这么拍我就这么拍,与我无关。在残酷环境中成长的中国时尚青年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感觉关掉,再打开,再关掉。 健康 1.  你不需要每天睡够八小时   DAVID K. RANDALL 报道 2012年10月20日 很多人担心自己没法连睡八小时而焦虑,近期不少研究表明,连睡八小时并没必要,其实哪怕半小时的打盹都能让大脑快速充电,提高我们的认知表现。 2.  一个医生面对的生死   莲子清如许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10月25日 本文作者是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她讲述了自己工作以来经历过的一些生死时刻。她说,普通人对死亡是很恐惧的,但是他们未必能真正理解死的含义,那是生命最后的尊严。 旅游 1.  2012年应该去的45个地方   《纽约时报》 报道 2012年09月29日 《纽约时报》评出年度全球最应该去旅行的45个地方,既有热门旅行地,也有曾被忽略的新秀,它们在2012年因特别的原因,成为本年度不能错过的旅行首选。 2.  我的伦敦啊,欢迎你来   A. A

阅读更多

Solidot | 邮政局和财政部打算向快递企业收“份子钱”

除了工资什么都涨价 写道 “以资助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等“无利可图”的邮政服务为名,国家邮政局和财政部打算向快递企业收“份子钱”,最终可能向快递消费者转嫁每年至少10亿元的额外收费。 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邮政局组织快递企业开会。据悉,《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起草完毕,强制规定“快递企业必须缴纳‘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同城0.1元/件、异地0.2元、港澳台1元、国际2元,预计每年可收10亿元。”

阅读更多

纵览中国 | 徐友渔: 2013新年前夕的生日问候——我们见到了刘霞

2012年12月28日是刘晓波囹圄中的生日,这晚21:00刚-过,刘霞和刘晓波的朋友胡佳、郝建、刘荻、徐友渔等来到刘霞的住-处,向她表示祝贺与问候,期望她尽早获得人-身自由。 朋友们先是站在刘霞住处的窗下呼唤刘霞,她听到后推开窗与大家应-答,然后,大家设法一面应付保安,一面设法弄开门锁,? 鱼贯而行,从底楼小门上楼梯,进到刘霞的房间。刘霞从房内出来迎-接朋友们,进屋后,大家高兴地握手、拥抱,千言万语,都化成了哽-咽和哭泣。 为了避免在刘霞的房间内与长期受命监守她的小区保安发生冲突,朋-友们在室内待了三分钟,在大批监守人员冲来之前主动与刘霞道别。-在楼下,有的人继续与刘霞说话,接住刘霞抛-送朋友的巧克力,有-的面对气势汹汹的监守人员解释说,我们只是作为朋友,在刘霞丈夫-的生日赶来看望她,人之常情,你们没有理由乱来、耍蛮横,那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最终所有去看望刘霞的朋友都平安归家,大家衷心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期望刘霞的处境和心情随着新年的到来变好。 內地維權人士胡佳和徐友漁等人,成功突破保安的封鎖,在12月28日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北京住所探訪。  網上流傳的片段長約4分鐘,各人抵達劉霞所住的大廈,當時一名貌似保安員的男子向他們查問,他們表示要找劉霞,這名男子說不可以,之後大門打開,幾人分別擋開這名男子,並將劉霞帶到樓上。  *************************************************************************************************************   胡佳等人突破封鎖探望 劉霞再激動落淚 香港电台 內地維權人士胡佳和徐友漁等人,成功突破保安的封鎖,在12月28日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北京住所探訪。 網上流傳的片段長約4分鐘,各人抵達劉霞所住的大廈,當時一名貌似保安員的男子向他們查問,他們表示要找劉霞,這名男子說不可以,之後大門打開,幾人分別擋開這名男子,並將劉霞帶到樓上。 他們沿樓梯走上大廈上層的一個單位,穿著灰色外套、戴冷帽的劉霞上前,激動地攬著徐友漁,在他耳邊講話。劉霞表現激動並落淚,不斷感激各人,片段完結前見不到各人如何離開。 胡佳在社交網站Twitter留言形容,探望劉霞的片段是送給2013年元旦的禮物,又說當日與幾名朋友跟保安「鬥志鬥勇」,才能成功上門見到劉霞。他接受本台訪問時又說,自己現時沒有危險,正在北京家中靜候新年來臨。 另一名有份探望劉霞的人士郝建,就在Twitter留言說,12月28日是劉曉波生日,他們打算探望劉霞,跟她一起慶祝丈夫生日。 他們先在劉霞寓所樓下呼叫她,劉霞開窗回應,之後各人走上劉霞寓所,雙方見面時擁抱流淚。保安人員其後到場,要求各人離開。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