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崔卫平:在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2012年10月4日晚,《共识网》率先发布了一份联署声明《让中日关系回归理性》,这是由大陆民间发起,台湾、香港和全球各地朋友们跟进的呼吁书。呼吁书同时还有一个简短的说明:表达对于国家主权的看法,是我们的意愿。只有通过行使对于国家主权的发言权,参与表达对于国家主权及相关事务的意见,我们才能体现自身主人公的身份,释放出“主权在民”的这个精神实质。同时,只有运用我们的理性,才能担当此责任。   呼吁书本身及这个说明,释放了对许多人来说感到不习惯的立场,它们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既站在坚持国家主权一边,又批评了中国官方限制经济文化交流及街头骚乱的做法。用一般人们的话来说,是两头不讨好。但这样做正是我们的出发点之一:现实本身即是矛盾体,生活在现实之中,便是生活在矛盾之中;响应现实的要求,便是响应矛盾的要求。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出现的爱国风波,大多停留在两级激荡之间:一方面是街头的亢奋激烈,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上的冷嘲热讽,指责其为狭隘民族主义。整个事件期间,许多人为此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去观察去议论,然而面对一时汹涌的表面,人们所产生的仅仅是应急性的反应,来不及深入思考,所发表的看法往往是仓促的。   每回停留于此,并不能够发展出一些新的思想起点,拓宽我们的视野。这是因为没有低下头来找出事情相对稳定的结构,不去发现其中隐蔽的能量,没有依据问题本身的脉络,而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面。人们知道这个大地上许多基础设施比如大桥或公路,因为一时赶工而沦为豆腐渣工程,我们也不能因为过于匆忙粗疏,而制造观念上精神上的豆腐渣工程。   这期间读到了《国际先驱论坛导报》上的文章《让理性成为社会脊梁》,这么好的题目却不能第一时间在国内发表,令人深感遗憾。阎先生写道:“中国很大,中国众多的人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之中,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说清,他们为什么焦虑、为谁而焦虑。这种焦虑,总是在煎熬中等待一个排泄的窗口和渠道”,这是一个敏锐的观察,也是一个体谅的理解。但是,在文章的结尾处说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文化、文学被冷落、泯灭时,面积还有意义吗?”,觉得不能认同。实际上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同样的现象中得出不同的结论,看上去相近的立场而又存在重大分歧,这是完全可能的。实际上,这份两岸朋友共同联署的《中日关系回归理性——我们的呼吁》也引起了较多争议,以及自从这次应钓鱼岛事件升级以来,便始终与周围的朋友产生争论。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对于争论中的焦点予以回应,也一并回应阎连科先生。   不要羞辱他人   人们不可能事先准备好对于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总是一边观察一边学习。尤其是有关国际事务,有关领土与国家主权,这次是有关对日关系,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发言,一般人们不仅感到较少经验,甚至还会有一点抵触的感觉。哈维尔在那篇对于《沉默的解剖》(1985)一文中,深入分析了这种抵触情绪。当西方的和平组织成员,跑到布拉格来寻求签名反对在北约部署导弹的签名,没有想到东欧的人们包括勇敢的异见者,表现得如此沉默冷淡,仿佛遇到了一件带点滑稽的事情。   因为他们“每天面对肆无忌惮的权力被弄得心力交瘁”,因为他们每时每刻体验着对于自身“毫无希望的感觉和没有意义的感情”。一个人平时实际上什么也不能做,感到被囚禁被钳制,他怎么可能想到要去关心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神秘的星际条约”?他怎么不会认为面前的签名文本是一个等待着他的新的陷阱?一个可能让他倒大霉的阴谋诡计?显然,这种消极逍遥的态度,并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逼仄的环境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自由表达。   这肯定也是一种犬儒主义,没有什么特别称赞的。如果有其他人想要对于有关国际事务发表他们的看法,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哪怕这些看法尚属于不够成熟,尚嫌稚嫩。难道我们自己不正是这样,通过一步步的犯错和修正而走过来吗?   “吃着地沟油,操中南海的心”,当时网上广泛存在这样的批评。但广泛传播这句话的人们,恰恰有许多平时积极热衷于公共事务,对于我们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司法到教育到拆迁到官场腐败到环境污染等几乎一切方面,做出尖锐批评,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开拓了公共舆论的言路。事情不应该只能从自己这方面开始,而别人不能从其他方面开始。他人可以拥有他们自己的另外起点和其他要求,即使是你所不习惯的,是你所不曾参与或不愿参与的某件事情。   在出现街头打砸烧之前,“抵制日货”的口号和做法,率先变得触目。然而与此相关的另一条口号,在我看来也比较触目,即“抵制日货,先抵制蠢货。”在“蠢货”的表达中,有那么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有将“人”混同于“物”的嫌疑。抵制日货的做法未必对,但是这样的嘲弄也没有释放出更多的道理,除了帮助制造人们经常所说的“戾气”。对于那些公开主张民主自由的人们,人们对他们的要求,是否可以更多一些?   批评的理由有一些无法得到确证的。然而,即使背后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还是可以就看得见的现象本身,解剖其纹理纹路,而不是被这只手完全挡住。能够被搅动的东西,因为它事先已经存在。需要去想它们为什么能够存在?到底存在着什么和如何存在?到底什么样的淤泥,才可能被搅成混水?   无论如何,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肯定是将问题升级了,这是看得见的基本事实。不管后来什么样的人们处置不当,这个基本事实和起点不能抹杀,更不能从中得出钓鱼岛是日本的结论。事实如此,中国方面想要有所表达,无疑需要来自民间的声音。大街上出现游行队伍,想必是得到允许的。   然而,事情也可以朝另外的方向想一想:与官方之间的距离,是不是衡量事情的唯一标准?如果是,那仍然是以官方为中心,是以官方的马首是瞻。凡是官方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官方反对的,我们就拥护,这并不是独立人格的体现,而是一种反应性人格,是被动的,应激性的,甚至是依附性的;是等待官方的意见,然后再做出自己相反的反应。   爱国没有风险,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批评意见。在今天缺乏宽松的言论条件下,在有人因为言论而遭受牢狱之灾的情况下,勇气当然是需要鼓励的。然而,一个人自身具有勇气,这并不能令他居高临下,对他人采取鄙视的理由。他不能拿自身勇气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他人。这个人真的处于某种危险当中,他也许可以想到,自己的这种选择,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遭遇危险。他不会想到因为自身处境而去谴责别人缺少勇敢。   在我们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时期被剥夺,这种剥夺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而且体现在掌握话语方面。应该说,游行队伍里的一些人们,举着一些辞不达意的标语,难道不可以去想想这是一些被剥夺得更为深重的人们?他们环境更为逼仄,他们的处境更为艰难,他们的视野更受限制。他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诉求,也许表达得不够准确,缺少更多的话语资源。   这样的优越感从何而来?——“脑残的爱国者”、“爱国的SB”、“失心疯”,“弱智给人看”,类似的表达,并没有让权力感到任何压力,而恰恰针对了那些与自己处境相近的人们,同样都是被剥夺者。让人担心的是,这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歧视,因为观点立场不同,就可以将对方看作“匪夷所思”,看作可以羞辱的对象,将他们视为在某些方面(智力)有缺陷的人们。以“残疾”为理由来批评不同意见的人们,肯定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有人提到了法西斯。不错,法西斯是在街头打砸抢烧出身。然而往深里看,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土壤,是存在于不同国家若干世纪的反犹传统,是对于欧洲各地犹太人的长期歧视、憎恨和排挤,是依据民族将人们分割成高低不平的不同区域,这是它的群众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够在领袖的煽动之下,以集体的名义加以迫害和消灭。早在1933年,阿伦特便从事过一项工作,收集在学校、俱乐部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对于犹太人的歧视性语言。她为此而被抓捕关押8天。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特权社会,它就是一个充满歧视的社会。许多歧视和羞辱是由制度提供保障的。包括身份歧视、民族歧视、性别歧视,政治歧视、地域歧视等等,随处可见。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是依靠各种歧视和无理剥夺才得以运行。一般人们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世界,同时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世界存在的逻辑:因为自己受到歧视,觉得自己有理由去歧视别的人们。从自身被羞辱当中,发展出一种急切地想要羞辱他人的愿望和冲动。   如何处理不同立场观点的区别,越来越成为我们当中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网络上,人们自己闯出来的言路越来越宽,不仅是对于政府的批评,而且互相之间的分歧也日渐呈现,有了意见也就有了意见冲突。本来是站在同一阵营中的人们,很可能因为某件事情而立场相反。本来对于不同意见可以绕着走,后来发现根本绕不过去。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恶言恶语容易缺乏约束和太过任性,影响了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对话,妨碍了创造不同意见并肩共存的空间。与日常生活处在亲朋好友当中不同,在表达政治立场不一致时,运用歧视性语言和威胁性语言,应该是不允许的。现实中的暴力往往从语言暴力开始。   有人提到了义和团,提到了文革。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历史记忆,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下现象,建立必要的警觉。然而,任何比喻都有其局限性的一面。9月中旬在中国一些城市发生的骚乱,只是局部性的,不需要太过夸张。需要相信这些年来中国已经走过的道路,相信中国民众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已经培养出来的理性和某些免疫力。这就像日本曾经发生过军国主义当道,在今天也不乏右翼种种,但是一定要说这个国家正在回到军国主义,或者正在出现这样的势头,那么则是以偏概全,不能表达日本社会战后的走过来的道路。   在赋予“文革”、“义和团”理解背后,所谓“暴徒”的形象呼之欲出。是否还要准备一份理解,给那些在街头作出不明智行为的人们?有消息说在一个城市被抓四十多名人员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钓鱼岛的地理位置。他们狂暴行为的动机是杂芜的。谁知道这些人做这些事情事,头脑里到底想的什么?或者根本就什么也没有想。什么原因让他们心灵和头脑空空荡荡?让他们那么容易失去理智?   同样,拿“公知”当一个羞辱性的词汇,不分缘由地抱一种极度不信任的态度,也是一种倾斜的心态。你认为已经发言的人们做得不够好,你可以做得更好,把话说得更透彻,道理讲得更恰当,开展和平的话语竞赛或话语权的争夺,而不是仅仅在一旁讥笑嘲弄。   共同的家园   我在微博上写道:“即使是官方允许释放的,即使出现了那么丑陋的表现,但是也不能抹杀所有人的爱国热情。将一切归结为官方背后操纵,认为人民仅仅是被动的棋子,不存在任何自发的可能空间,不承认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起点,无助于从实践中培养和呼吁公民的责任感及理性精神。”   其中出现的“爱国热情”和“自发的可能空间”,招致了许多批评。关于“爱国”这个问题,是应该面向社会做出正面回答。   你看国家的“国”这个字,四面是一个方框,首先意味这一个疆界。这个疆界具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也能够感受到它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故土”(motherland)。一个人总是出生在某个地方,他的父母将他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将他养大成人,一般来说,他也会在这片土地上养育后代。而这个过程之所以延绵不绝,那是因为原来寸草不生的地方,已经被他的祖先捂热了。有一个地方,成了他的故土、故园、故乡。   即使存在许多限制,即使存在许多逼仄,但是透过灰霾的天空,在这里而不是在别的地方,我们有着太多有关亲人、亲情、朋友、友谊、爱的记忆,有着体验自身生长及与他人一道生长的经历,分享着与周围同胞许多共同的纽带:共同的教室和草场,共同的乡村、城市、街道与广场。在某些时刻,我们一起希冀,一起举杯和感到胜利,也一起体验失败、痛苦和绝望。再曲折的道路也是我们一起目击和经历的,在艰难的处境也是我们一起面对的,和需要继续面对的。这就使得我们互相之间有了更多辨识的可能,有了更多共同的纽带和默契。   如果要问我什么是“爱国”?那么我就要说这是人的一种基本感情。在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当中,就存在这样一种基本倾向,它构成了在我们生命的底色和背景。它怎么会是不存在的呢?怎么没有在我们生命的最深处,得到扎根和生长呢?我们怎么会没有得到这种感情的浇灌和滋养,而一定要拿它与自己相分离呢?即使它可能被误导,被扭曲,被污染,被利用做其他用途,正如阳光、风和土地也在被利用,但是不能说它们本身是有错的。   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对于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丑陋行为,感到特别愤怒呢?怎么会觉得砸在同胞脚面上的石头,也落在了自己的脚趾上呢?怎么会去关心隔山隔海某个地方因拆迁自焚的人们,关心因网上发帖遭遇跨省追捕的人们,关心在生命线上挣扎的小贩?怎么会感到同胞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看到他们受罪觉得如同自己受罪?我们或许应该承认,对于美国或英国眼下发生的丑行,我们是否不那么感到是一种切肤之痛,至少不如对于同胞的感受那样强烈?虽然这不是一个优点。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关心钓鱼岛的理由。从地理位置看,钓鱼岛离谁更近?台湾。小岛附近是台湾渔民们获取生计的地方。虽然是海域,也相当于被祖祖辈辈捂热的热土。岛屿附近生产鲣鱼,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台湾渔民前往作业。渔民们为避风及修补渔具,曾经长期使用该岛。争论的根子仍然通往《马关条约》。无论如何,迟至战后1972年美军托管时期,苏澳、基隆渔民们前往打渔不断。风波起至美国将其私授给日本之后,传统渔民就经常遇到日本海上保安的取缔骚扰。我们一般人不熟悉“渔权”这个说法,正是台湾渔民率先提出了“要渔权,先要主权”的口号。这之后,才有新闻媒体、知识分子和台湾社会的跟进。   因此,她不能归结为“面积”问题,也不是“荒岛”;将其归结为石油,更是一个贪婪的说法。保卫钓鱼岛,是保卫人们自由和平的日常生活,是保卫当地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是为受到欺负的同胞站出来说话和声援,是争取一个有力的外部框架,使得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生活。难道不需要这么一个框架吗?难道可以让别人随意拿走你的生活条件吗?在这方面,大陆做得晚了,已经对不起台湾渔民了。七十年代保钓运动初起,绝大多数大陆人不知道有这么回事。莫言先生说“谁都别去,鱼类都会感激你们”,也是一个缺少体谅的说法。   “共同体”不是人们容易联想到的“集体”或“集体生活”。“集体”泯灭每一个具体的个人,而共同体则召唤独立自由、富有个性的人们,召唤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和创造的人们。共同体是独立自由的人们平等的联合体。在这里,人们感到比在别的地方更加自由自在,更加能够理直气壮和挺起胸膛做人。他们喜欢说,“我不需要一个主人”,而不说“这是我的权利”,因为他自己就是那个主人。   不仅是拥有一份独立生活的自豪,而且能够感受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那些纽带,才让他十分关切共同体的事物,关心共同体的利益。称之为“共同利益”,不是为了让少数人所窃取,而是他们共同的福祉,即人人所能够得到的那一份保护。比如和平,外部的和平和内部的和平。任何生活创造,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加以保证,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共同体成员来说,当他们说——为自由而战,怎么能不包括为自己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战?当他们说反对奴役,怎么能不包括反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欺凌与不平等?当然,这样一个共同体肯定也不是排外的。就像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才能理解另一个自由的人,共同体成员所奉行的自由原则,使得他们愿意去理解和接纳依照自己原则生活的其他人们,视他们为平等的伙伴和兄弟。   难道这不同样是自由和尊重的召唤,是独立人格的召唤?是的,眼下中国离这个目标很远,非常遥远,但是任何东西都不是静态的,在国家的疆界找“国”这个字的方框里面是什么,和能够有什么,全看我们怎么往里面放进去什么。国家的面貌和形象,取决于我们作为公民(主人)如何塑造她。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实际上,如今的人们,越来越体验到自己身上的力量,越来越参与这个社会走向正常轨道。在网上喊一嗓子,转发一个帖子,你不正是这样做的吗?促使你这样做背后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显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利益。相反,在这种争取中许多人的个人利益,是遭到损失的。然而人们为什么原因这么做?是出于对于同胞的关切关爱,是对于共同家园的忧心忡忡,是对于这个民族未来的一份责任。一个人的自由,实际上也取决于周围人们的自由,取决于人们共同分享的自由的条件,不可能少数人先自由起来。   在今天,那些为了共同体内的自由去争取去抗争的人们,为了同胞不受欺凌而大声呼吁的人们,为了反抗独裁者反抗暴政而付出巨大代价的人们,为了听从自己良心的声音而不得不说话的人们,真正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而着想的人们,才是爱国者。爱国者不是唯唯诺诺的人,不是自甘为奴的人,更不是腐败者,不是压制和欺凌同胞的人,不是从自己同胞手里夺取土地和房屋的人,不是视人民为“蝼蚁”的人,甚至以爱国的名义投机谋取个人利益的那些人。这些人撕裂了共同体的纽带,破坏了共同体的精神和道德。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颠倒的世界,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世界,我们自己也将许多问题弄颠倒了。当人们被环境所否定,便转而进一步否定自身;人们被环境所拒绝,也转而发展为自身拒绝;当他被环境所矮化,他也会进一步矮化自己,自我轻视和自我贬抑,甚至不自觉地走得更快一些。认定了自己是局促的,觉得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足以发言,这实际上是强化和固化了这种局促,是帮助加深自己的灾难和损失。在自己附近弄出另外一些敏感词来,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比如爱国,比如主权,比如领土完整。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一个自由的公民那样行事,用两只眼睛看世界,而不是眯起其中一只。如果说目前尚缺少完整的公民身份,那么是否可以争取让它完整起来?一个年轻人从爱国开始,以爱国为起点,关心自己身外的外部世界,关心遥远的他人的遭罪和疾苦,这有什么不可以吗?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难道不也曾经具有一个爱国主义的起点,作为我们睁开眼睛的开始?作为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初相遇的开始?   认为爱国会妨碍启蒙,主权的要求会压倒人权的要求,是许多人的忧虑。实际上,民族国家本身,正是现代性诉求的一部分。它的现代含义在于提供普遍而平等的成员身份,以“国民”、“公民”、“人民”取代了“臣民”或“奴才”。当人们说起“公民”这个词,首先意味着他是某一个地方的公民,是在某个地方当“主人”,而不是任何地方。当然,起点上的东西,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东西;和平生活的条件,不能替换和平生活本身;共同的生活内容,不能代替个人生活的自由和选择,但是否有可能将它们并列起来,而不至于以一个压倒另外一个。事实上,台湾的保钓运动,成为台湾民主运动的先声,使得更多的人关注自己身外的外部世界,加入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中来。有什么不可以呢?   存在这样的反对声音:台湾的保钓,是民间发起,而在大陆,则是官方发动,意义不一样。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仅是做什么事情,还在于怎么去做。具体去做的纹理纹路,同意什么如何同意,反对什么如何反对,才镌刻和释放了具体的立场本身。如果你不同意官方及街头那样一种高调的做法,那么你可以就这个议题发展出自己理性、务实的表述,在晦涩混乱的时刻引入理性清晰的立场,重新塑造运动的新形象。   这才有了我们后来的那份联署呼吁。呼吁书的第八条写道:“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故土上生活、劳作,养育后代,参与社会事务及国家事务,拥有对于国家的主权,并拥有对于国家主权的一份发言权。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在政府处理主权事务时,需要倾听民众的意见,而不是把民众甩在身后”。   换句话说,我们的公民身份,不会仅仅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行为来加以激活,表达对于国家主权的看法是其中一部分。我们是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争取一个公民的身份,和习得作为一个公民的经验。无论如何,需要这样一个共同的家园,只有他人也能够在其中安居,能够成为别人安身的地方,才能成为你的家。保卫邻人是保卫你自己。   不能因为他人的罪行或错误付出自身人性的代价   一些日本媒体来采访关于联署呼吁书的始末,我也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请教日本民众对于其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看法,从中得出的印象是:日本民众大都不觉得国有化钓鱼岛是一个什么问题。如果最近的争端引起了日本民众的关注,那么,他们主要关注在中国城市一些街头发生的骚乱。他们对于中国人如此强烈的反应,感到不解和恐惧。一位记者谈到了他不理解这个石原为什么拥有如此汹涌的人气。下面是他的个人观察:日本八十年代著名电影演员石原裕次郎是这位石原知事的亲弟弟,已经去世,但是人气旺盛。新的日本影星渡哲也被看作石原裕次郎的传人,因此,两代银幕巨星的追随者,都成了石原知事的支持者。这有点后现代娱乐社会的味道了。   “领土问题为什么要与历史问题联系在一起呢?”日媒记者替他们的民众不断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也让我越来越陷入了沉思。两个国家民众的反应相差如此之大,明显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对于事情轻重的理解完全不同。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仿佛刚刚从战争状态中走出来不久,对于日本人仍然抱有对待当年的侵略者那样一种心态。一位网友在我的微博上写道:“我二爷就是被日本兵挑死的,村里好多老人都被日本人虐待过,虽说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提起日本人,都还恨得牙根痒痒,这种仇恨是永远无法释怀的。” 这种情绪很有代表性。   毫无疑问,日本方面首先要对这种怨气负起责任。就像我们在呼吁书的第二条中写道的:“不能否认,战后日本在承担历史责任方面,没有做到让周边国家的人们心悦诚服。在中国民间,始终存在许多积怨。首先需要面对这些积怨,然后寻找化解的途径。这一方面需要对于战争的过去有足够的认识,体现以德服人,另一方面,不能再制造新的争端,激发起本来就存在的怨气。”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观察问题的另外一些视角,并希望以这个视角来补充我们此前的认知。这便是——在处理战争遗留方面,我们自身是否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是否有一些重要的必须去做的事情,我们自己没有去做?比如战后某些必要经历的阶段而我们没有经历,某些必要采取的措施我们没有采取?因此才让这种“对日怨气”,如同我们民族记忆和民族生活中积存的淤泥,始终没有面对,也始终没有得不到疏通和释放。   我说过自己最早倡议建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但是我没有说过,作为南京大学的学生,之所以提笔给当时的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写那封信,背后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我应该是从一位日本青年那儿,第一次听说南京大屠杀的事情。那时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被混编进留学生宿舍。一个新年晚会上,一位日本留学生用不熟练的汉语对我说:他本来以为作为一个日本人来南京,南京人会对他如何如何(他做了一个手势,两只手臂从空中落下,意思是将他揍扁),但是他发现南京人什么也没有做,为此他感到惊讶。我不记得他是否运用了“南京大屠杀”这个词,但是肯定他让我明白了这个意思。当时来中国的,多是左派学生。他讲述的这个情况,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刺激。   那一年(应该是1982年)报纸上突然登载了许多当年日军入侵的照片,普通平民在南京城里受辱受死的种种惨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惊。而同样感到震惊的是,此前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我在那份倡议信中写道:“我在此学习了四年多年南京城,曾经是日本侵略军进行杀人竞赛的场所!我所熟悉的街道,曾经布满了亲爱的同胞的尸体和鲜血。” 肯定我不希望今后有人像我一样,是从日本人那里才能听说,我们自己应该讲述自己的历史。   那些被沉埋地下的面庞,她们绝望的眼神,绝望的躯体,为什么多年被死死封存,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是哪些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在受罪?是哪些母亲和女儿?哪些父亲和儿子?哪些祖父祖母和孙儿孙女?她们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到底经受了什么?事情是吃过午饭发生的,还是吃过晚饭?是在家门口还是在胡同的巷子里?她们身上哪里疼啊,哪里最疼?映入她们眼帘的最后一片树叶,是从哪一棵树上掉下来的?所有这些细节,对我们无足轻重,对她们却非常重要。那是她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她们与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最后消息。   我们没有把受害者作为主体来对待,没有将那些死去的人们,当作曾经是活生生的人,曾经与我们一道分享这个世界的人们。他们是如此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是在某个时刻,生命的钟摆突然停止。而后来的我们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口,讲述他们的遭遇和感受。我们将他们仅仅当作被动的。有两位曾经呆过纳粹集中营的作家——埃利·威塞尔和伊万·克里玛,都认为他们的写作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开口。威塞尔认为自己此后只是为了那些死难者而活着。1986年,这位威塞尔因为通过写作“把个人的关注化为对于一切暴力、仇恨和压迫的普遍谴责”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我们小时候对于战争的理解主要来自电影。电影冲突在“日本鬼子”与“英雄主义”之间展开。故事的主线当然放在战斗英雄一边,“日本鬼子”也只能是陪衬。既然是英雄赴死,那肯定是慷慨激昂的,是一曲正义压倒邪恶之歌。脍炙人口的《地道战》、《地雷战》,更是带点喜气洋洋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凯歌。然而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主体,那些深受伤害人们的故事,仅仅是为了说明“日本鬼子”的邪恶,轻轻点过,而没有站到他们的角度、他们的要求与感受来看世界。这些人普普通通,未必当得了英雄,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进不了历史,但是难道因为此,他们就不被记载、不被关注?   今年六月份我在北京访问了一位过路的法国学者石妮歌。她是在法国出生的波兰裔犹太人,70年代初作为受害波兰人的后代前往波兰老家,倾听前辈们讲述自己的受害经验。她对我说,西方国家也一样,战后人们将建设新国家和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排在了第一位。作为受害者犹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只是到了1962年在耶路撒冷审判艾克曼的时候,有犹太人出席法庭作证词,开始启动了受害者本身的讲述,引发了以受害的犹太人为主的讲述历史的方式,尤其是那部著名的长达九个小时的纪录片《浩劫》。随着1985年这部电影的放映,浩劫(Shoah)这个词也开始流行,这个来自希伯来文的词汇,更加能够释放受难者的处境,表达他们的悲惨凄凉,不存在救赎的可能性。(见《来自晚辈的倾听》《南方周末》2012年8月13日。)   同理,而我们如果仅仅用“抗日战争”来称呼那些年月,是否可能存在着遮蔽那些受害者本身的遭遇与历史?说到底,在讲述方式的背后,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即如何看待普通人的生命和价值,需要重视籍籍无名的人们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而不要被历史的英雄挡住了他们的身影和声音。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后来变成了一个无法验证的抽象数字,对于这种事情,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身的历史传统是要承担起责任来的。   而政府更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放弃战争赔偿的背后,是如何对待一个个普通百姓战争损失的问题,是如何记载他们的损失和痛苦感受。仅仅是来自官方的一笔勾销,怎么能够不让怨气转入民间,转入地下而不能释放?   所有在大地上发生过的事情都不会轻易消失,即使再压抑,也仍然会通过某种方式顽强地释放。无数个人的细微遭遇,没有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但是却在我们的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也在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上,留下了看不见的深刻烙印。在某种意义上,那些冤死的鬼魂,就像我们身边的空气,不停地提示我们,拉扯我们的衣裳,向我们发出某种召唤。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在路上遇见一位漂亮阿姨,中等个头瓜子脸。右嘴角上长着一粒黑痣,但是她站在街上又唱又跳,大人们说,她是在12岁时遇见日本人被吓成那样。没有人为她的损失和生活负起责任。我的祖母裹小脚,曾祖母也是。在“跑反”需要过独木桥时,她们没有能力走过去,便贴在独木桥上运用四肢爬过去。而且,脸上还涂着锅底的黑灰,需要将自己弄得丑陋万分。童年时祖母是我心目中的仙女,她的讲述令我感到痛苦。   我们的联署是从一个理性的起点开始,我后来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感性,越来越意识到在我自己身上,同样存在那场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我自己也属于抱有对日怨气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之一,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一些沉睡的东西在我自己身上苏醒,许多破碎的故事在我喉咙口拥挤,挣扎着想要跑出来。在微博上我写道,本来是想来解决问题的,结果发现我自己正是问题本身的一部分。   当我们继承战争遗产,也同时继承了一个无主体的位置,即不发声的位置,被忽视的位置,被动的位置。说到底,是不需要让人体验到需要自己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那个无力位置。无边的愤怒从哪里来?从沉默中来,从不被开口中来。对于今天的许多人们来说,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危机,但是天生继承了这样一种无边的沉默,被压制的痛苦。它像一种野性的东西,在我们身上疯长。而如果再加上别的问题找不到出口,那么它就变得更加野性和狂乱。   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假如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上,在潜意识某些地方,有着这样一些阴影,一些被钳子夹住的部分,那么是否可以开始面对它们?并决定着手开始处理它们?如果我们不是想要继续生活在这种被隔离被排除的无语状态,不想成为怨气的囚徒,仇恨的奴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动手想一些办法,让自己得到某种能够释放和解放?   难道我们一定要让这份不幸的愤怒,原封不动传给我们的后人,让她们也世世代代生活在怨恨当中不能自拔?永远成为阴影之下的民族。一般人们称德国人在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上做得好,那么这也需要犹太人自己着手来做某些事情,需要他们作为主体,主动来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说到底——人们不应该因为别人的罪行和错误,令自己付出人性的代价,让自己从此失去人性的内容和力量,更不能因此而犯下同样的错误,成为下一轮仇恨或战争的当事人。   起码,当我们今天清醒地意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怨气,于是就可以增强意识来限制它们,尽量选择理性的表达,而不是让身上的野性和狂暴将自己打倒。当我们前面表达了我们作为公民主体需要参与行使国家主权,发表对于国家主权的看法,我们也应该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主体:能够面对和处理自己问题,从内部将自己进一步解放,而不是等待别人。一个人越是成为主人,向主人一样行事,越较少怨气。   阎连科先生提到,“让政治归政治,让文化归文化”,“文化与文学是人类存在的最为深层的根须”,难道人的心灵(哪些淤积的东西)不也正是文化与文学特别关心的吗?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自己,包括让死者开口,不也是文化的使命吗?他们的生命是无法赔偿了,但是可以记住他们,在内心里来容纳死者,用心灵的方式祭奠她们,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可能变得宽广和得到疏通。   这样说,不等于说文化万能,更不等于单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解决问题。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在解决钓鱼岛争端问题上,所有那些该做的事情继续照做,而且还要做得更好——军事的、外交的、各种民间途径的交流对话,包括在战争认错和道歉问题上,对于日本需要继续施加道德压力。但是,作为文化也好或者公民社会也好,需要想出许多聪明的办法,运用智慧来面对我们曾经遭遇的民族伤害,包括提供更多讲述和倾听的空间,让民众心理淤积得到缓释和限制。包括知识分子,不要一提到“帝国主义侵略”,就觉得与己无关。从我们的经验出发,与自身经验相沟通,才是理论创造性的起点。   从受害者主体这个角度,我们还应该想到,假如我们同胞之间互相不尊重,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怎么指望别人尊重你和考虑你的感受呢?假如我们互相之间不存在互相珍视和倾听,如何能指望别人来倾听和珍视我们?如果我们想要促进政府来尊重和倾听民众,那么也要建立民众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珍视的社会基础。这就又回到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中去了:不要歧视和羞辱他人。   2012年10月26日   为《纽约时报》中文网而写

阅读更多

南方都市报 | 平坟家庭死与生

2006年清明节,在村外麦田的祖坟里,64岁老农张方给父母立了一块墓碑。6年后,河南省周口市政府要求平坟复耕,老党员张方积极响应,继村支书之后第二家平了坟。接着,政府又要求拆碑,这次,张方抢到了第一家。 就在他带着亲戚在墓碑下挖土时,约重两吨的石碑突然倒掉,砸死了张方的儿媳和二妹夫,砸伤了一个被喊来帮忙的本家侄子。这是河南周口今年启动平坟复耕以来,发生的最大一起事故。 张方的晚年,注定已不得安宁。苦难伴随了这个河南老农的一生,他甚至差点没能来到这个世上。谈起平坟,谈起过去,他一言难尽。   墓碑倒 “咚”的一声,加“啊啊”的惨叫,张方扭过头,看到三儿媳罗军丽的一只胳膊从墓碑下探出来,动也不动;二妹夫何洪廷一只胳膊已经断了,被残留的一点皮肉和衣袖系着,铁锨把穿透了他的大腿,血流满地;侄子张富民右半拉身子被压在墓碑下,止不住地惨叫。 张方又把头扭了回去。 十几分钟后,三人被人们从墓碑下刨出。救护车赶到后,拉走了多处骨折的张富民,罗军丽和何洪廷的尸体被撇在张家的祖坟旁。 70岁的张方已经无泪可流。本来,他也带了绳索过去,要是比照着放树的办法,朝一个方向用绳索套住墓碑,再在另一面挖,根本不会出事。可是,在场七八个人,谁都没想起这一茬事。 他们更忘了,早在一二十年前,当地开始流行在墓碑上搭个小牌楼的时候,墓碑底座的固定方式,已经由传统的榫卯结构,换为了更省力省钱的砌砖。没有大块横条石镇压,墓碑可以说是一挖就倒。 这块墓碑,是张方在南阳油田退休的弟弟出钱,托他立的。1999年,母亲死,兄弟俩平摊丧葬费。2003年,父亲死,张方一个人出了3000多元丧葬费。弟弟一直过意不去,到2006年春节前后,他给哥哥汇款,在附近的一个刻匠那里定了这面墓碑。 据扶沟县民政局调查,在练寺镇河套村张庄组的麦地里倒掉的这块墓碑,高2米、宽1米、厚50厘米,大约有两吨重。按照当地的要求,平坟后,墓碑必须移走或埋于地下。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埋,在墓碑的一侧挖个深坑推倒,是最省力的办法。 事发时,干活的几人正在喝水。墓碑轰然砸下时,罗军丽12岁的独子张罗宁给长辈们倒完第三杯水,刚刚离开。这成为了家族不幸中的大幸。 10月22日,两名死者在麦地里已停尸一天,政府一直没来过问。张家和何家聚集了四五十名亲友,抬着两副水晶棺就进了扶沟县城,来到县政府大院门口。 当夜,包括张方三儿张富春在内的12名亲友被警方控制。第二天,张富春和罗军丽的一个表姐被办了拘留手续,其余10人释放。当晚,张富春签字同意火化妻子后,两人也恢复自由。又过了一天,张何两家各自签了两份协议,一份是15万元的“救济补助款”,另一份是7万元的“生活照顾款”,每家领到了22万元现金。 这是两人为各自家庭挣来的最后一笔财富。他们的祖坟都已被平掉,只能埋入新建的水泥公墓内。   逃亡 父母墓碑的碑文,是张方写的。现在,他说他已经忘记写了什么。总之,都是些夸赞尊敬的话。在同龄人中,像张方这种高小毕业生少之又少。在60年前,父母勒紧腰带供他读书,只图他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前程,尽量不要靠扒坷垃生活。 墓碑上,刻着张方父亲张国汉生于1920年,母亲赫彩生于1917年;墓碑上,还刻着两老数十个后代的名字,以示年代久远,却永志追忘之意。张方现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可以称得上子孙满堂。 但张方知道,至少还有四个人的名字没有刻上去。他有两个哥哥,之后,还有另外两个妹妹,都夭折在乱世的饥寒病苦之中。父母几乎从不提及这四个孩子,张方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死亡,是父母和张方的老朋友了。在1942年河南豫东黄泛区的饥荒中,张庄每天都在死人,榆树皮都被剥光吃净。22岁的村民张国汉决定带着怀孕的妻子去逃荒,他们推着一辆独轮车,一路向西。据史载,当时从豫东到郑州,下洛阳,到陕西一路上,倒毙的灾民尸体几成路标,野狗们都吃得膘肥体壮。 第二天正月初八,在陕西乾县,险些来不到世上的张方出生。张方说,父母显然无法在灾民云集的陕西求活,就接着要饭,一直要到了兰州。 然而,当逃过饥荒,战争又开始操弄着这一家人的命运。在兰州没呆多久,张国汉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大战,携妻带子又开始往东,走上了漫漫返乡路。 张方这一生的记忆,就是从返乡途中的平凉开始的。他记得,刚刚打下平凉城的解放军沿路设卡,询问路人的籍贯和去处。当张国汉告知他们老家是河南扶沟之后,解放军显得非常热情,告诉他们扶沟已经解放,让他们赶快回家。   回乡之后 当张国汉夫妇带着两个幼子回到张庄时,已经是1950年的夏天。他们活着归来,让乡亲们很惊奇,却也给村里带来不小的麻烦 他们的地已经被别人种了。 他们只能等别人收了那季冬小麦之后,才能播种,来年夏天才能收获。在此之前,他们又得面临饥饿的威胁。于是,张国汉一家又折回许昌,辗转于各个集市村镇要饭。每到一处,父母都先把兄弟俩安置在窝棚和破屋里,然后端着碗出去,要来吃的了,再端给他俩。 “爹妈要饭都不愿意让我们跟着。”张方说,少数跟随的几次,他看到父母小心翼翼地走进小饭馆,把剩菜剩饭用筷子轻轻刮进自己的碗里。他们向每一个见到的陌生人低头哈腰。 直到1951年夏,张国汉一家才结束了逃亡和乞讨。这距他离开扶沟,已9年了。 两年后,张方开始读高小。1958年,张方高小毕业,为村集体放羊,共有几十只,有山羊也有绵羊。“人们说饿,都说1958年咋着咋着,其实1958年还可以,真正饿,是从1959年开始。”张方说,当他放了半年羊后,17年前的饥荒卷土重来。 一家人都饿得皮包骨头,他的大妹妹当时只一岁多,饿得哇哇叫,母亲也没奶,只好喂她大人们吃的用水草熬的稀汤,她也喝;喂她用榆树叶贴成的饼,她也吃。 过了一两年,高级社和合作社都散伙了,村民们才吃上饱饭。这时,张方开始给生产队当记工员。1964年8月,张方又从记工员升为了会计。在农村,这意味着他不用下地干活,也可以领到壮劳力的工分,有时候还可以吃到干部们的小灶。总之,这是一份让人艳羡的工作。 村里人都知道,张方是一个勤奋负责的会计,一辈子几乎没有算错过账。这让他在长达20年的生产队时代,拥有某种不可替代的威望。 1966年,张方结婚。1970年,他入党了。   子孙满堂 张方的妻子魏爱云小他一岁,家里穷得很,结婚时一分钱嫁妆都凑不来,一个箱子和一个柜子,都是张方家出钱做的。 这对夫妻四十多年来,感情一直很好。他们抱了一个闺女,又生下两儿一女。在张国汉夫妇生命的晚期,子孙兴旺曾让他们感到舒心和骄傲。尽管,两人都是在缺医少药的病痛中死去。 比如母亲赫彩,死于常年肺气肿。临死前几年,她只能靠张方从乡村医生那里买药维持呼吸,一包一块钱,可以管一天。 她似乎并没怨怪子孙,就像张方现在也是肺气肿,遇到冷天越来越喘不上气,但他也从没想过让孩子们花大钱送他去城里彻底治治,还是靠村医开的单子凑合。 母亲死后,张方突然发现自己也老了。孩子们都出去打工,把孙子外孙都撇在家里。在2005年前后,张方和魏爱云曾一度照顾过6个娃娃,有的还在喂奶粉,有的上幼儿园,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满院子爬。 妻子魏爱云也越来越依赖老头子了。今年夏天的一场雨中,她摔伤了腰椎,为省钱,硬撑了一天。被张方发现后,给她贴了几张陈年膏药。又撑了几天,再到医院拍片,医生说有骨头断了,让她卧床休息。她却闲不住,花生收了,还坚持要摘,不能坐,就半躺在花生秧上,侧着脸摘。 11月22日,提起儿媳妇的死,提起儿子和孙子可怜,魏爱云对着一群记者大哭起来。“老天爷呀,我可咋办呀……”她说着,跪倒在地,试图向来客们磕头。 10月21日事故发生后,魏爱云非常害怕黑夜。几十年来,她一直和张方一人睡一个床头,现在,她把枕头和他的枕头挪一块儿。晚饭后,拉上电灯,老两口都在床上挺着,都不说话,却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啥。 “我不怕,你怕死又有啥用?”张方说,“她怕,她夜里也不哭,就是紧紧抱住我,一直睡不着。” 很多年前,魏爱云就开始信基督教。附近的教堂需要一个会计,她就鼓动张方去做。2002年圣诞节之夜,张方把村组里这辈子经手的账目算得一清二楚之后,出了一个明细,永远告别了村干部生涯。   一代接一代 事后,张富春也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在官方拟定的协议上签字。“我头蒙蒙的。”张富春说,39岁的妻子罗军丽还有12岁的儿子需要抚养,所谓救济金却和53岁的二姑父何洪廷一样,这显示标准存在问题。 可是,他还没有力气再去计较这些。妻子的死,已经把他击垮,他已经不想再见任何陌生人。在罗军丽生前,丈夫张富春是她的骄傲。她自小丧父,很难吃上饱饭,一天学都没上,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嫁给张富春后,张一不嫌她家贫,二不嫌她没文化,恩爱有加。 在夫妇俩一起闯荡的十几年里,再苦再累,张富春也舍不得让妻子出去打工,一来她不识字,二来,他怕她被人欺负。 张家还保存着他们在北京等地拍下的合影,衣服虽土气,精神倒也昂扬。当时,两人并没有领结婚证。婚后两天,为了躲计划生育,他们把嫁妆拉回罗军丽娘家,从太康坐车赶赴北京。张富春的第一份工作是保安,前八个月,他一共挣了200元钱。后来,他又打了几年零工,最后在丰台一家小公司装抽油烟机。儿子张罗宁,还曾在京郊的黑幼儿园里上过几年,学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两年前,张富春一家三口回到扶沟。罗军丽在家帮助公公婆婆干活,虽然她之前干活不多,但非常勤劳。张罗宁回到当地小学读书,很快染上了豫东口音。张富春又去考了驾照,远赴厦门开大冷藏车。 今年中秋节,张富春返乡帮助家里秋收冬播。没想到,他遇到了政府平坟,又目睹了妻子和二姑父的死亡。他说,他现在不想再回忆和妻子的过去。 父亲张方自责疏忽,又埋怨政府,“坟你说平了能多种麦,就平了,可是一块碑能占啥地方?”这个老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全村70多个祖坟,他第二家平,3块墓碑,他第一家挖。他想不通为啥会有这样的结果。 来自:南方新闻网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34106/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平坟家庭死与生 发布时间:2012/11/28, 10:31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卡扎菲家庭相册曝光 一个脱北家庭的10年 咆哮的电影,超狗血的家庭伦理剧 北大毕业生匿名发帖引热议 揭露家庭教育问题 中国,脆弱的中产家庭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超狗血的家庭伦理剧!! (@fun4hi) 一张图,两个家庭,两种阶层,两份人生。 (@fun4hi) 80后网友晒家庭账单:年收入10万仍“赤字” (@fun4hi) 清洁工绳牵儿子上班 年底突击花钱帮帮这些底层家庭吧 (@fun4hi) 狗血的八点档家庭伦理剧,修行不够求指点啊…… (@fun4hi) 无觅

阅读更多

网易另一面 | 入职体检 美国怎么做?

另一面专题:入职体检,美国怎么做? 导语 :近日在湖北省人保厅门口,一群大学生表演了“询问月经史,怎关公务员”的行为艺术,抗议考试体检被要求妇检。妇检要求接受阴道窥器检测,还需回答月经初潮年龄、周期、出血量、持续时间等。不妨看下美国入职体检怎么做,两相比较就不难看出荒唐所在。 体检是不是必须要做? 在向职位申请人发出雇佣要约之前,雇主不得对申请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健康检查 1990年美国颁布的《残疾法》在健康检查和询问中规定:在向职位申请人发出雇佣要约之前,雇主不得对申请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健康检查,也不得查问与残疾有关的任何问题,即使是与工作有关的健康检查和残疾调查也不例外。雇主只能询问申请人是否有能力完成相关工作职能,以及如何完成工作职能等问题。 对40岁或40岁以上的求职者而言,雇主在面试时不能涉及生理健康、怀孕等问题 1967年美国颁布了《雇佣年龄歧视法》,该法案明文规定歧视40至65岁的雇员或求职者为违法行为。准则禁止对40岁或40岁以上的求职者作异类对待。例如,在面试过程中,雇主要求求职者填写的申请表或询问求职者的问题中不能涉及到以下问题:第一,会让雇主识别求职者受保护群体成员身份的问题。如生日、生理健康、出生地、怀孕、组织成员身份、种族、宗教等问题。第二,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却对一个或几个受保护的群体有着不合理的影响的问题。如身高体重问题会对妇女有不合理的影响,她们通常要比男人个子小。 雇主在提出邀约前可让求职者接受心理测验,用做证明履行工作能力是否得当,但不能是医学测验 作为一个应征者,雇主在提出邀约前可以让你接受心理测验,但不能是医学测验。这个区别要根据一些因素,类似测验的目的与雇主施行测验的用心。如果考试的设计只是为了量度类似诚实、品味、与习惯等等,那不算医学测验,所以可以在提出邀约前进行。在一项肢体敏捷测验(physical agility test)里,作为应征者需要示范执行实际或是模拟工作任务,这也不算医学测验。体能测验之中,做类似跑步或是剧中等体力活的表现受到度量,不算医学测验。一个雇主可以进行视力测验除非该项测验属于医学测验。评估应征者阅读标签或是分辨物件,用做证明履行工作的能力的一部分,不算医学测验。但是眼科医师或是验光师分析您的视力则是医学测验。同样的,要求您读诵一张视力检测表将是一项医学测验。 正常的体检该怎样检? 检查项目要“与工作有关而且与业务必要一致”,以缓解求职者对是否可以适任职务的合理顾虑 体检要“与工作有关而且与业务必要一致”,医学测验可以容许,如果它是跟随着一个合理安排的申请,而合理安排的需要并不明显,或者它们有助与缓解对于个人是否适任与履行他/她的职务之必要任务的合理顾虑。 例如,一位患忧郁症的员工在请假之后想要回去上班,假期中她住院疗养并且调整了药物。根据该员工的住院以及药物调整,雇主有理由相信她履行工作必要任务的能力可能持续因某种病症受阻,雇主可以要求一个适合职责检测(fitness-for-duty examination) 。但是检测一定要限于忧郁症对她无论在有无合理安排下,履行工作必要任务的能力之影响。譬如对她整个精神病史,或者她治疗过程细节的询问,都超出了这个有限范围。 发出雇佣要约后雇佣开始前,可要求职位申请人进行健康检查,并可将结果作为雇佣要约的条件 雇主向职位申请人发出雇佣要约后,雇佣开始之前,可以要求职位申请人进行健康检查,并且可以将检查结果作为雇佣要约的条件。但是,雇主的健康检查要求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通过录用程序的所有职位申请人都应当接受检查,而不管他们是否有残疾;(2)雇主获得的有关申请人健康状况和历史记录的信息应当以分别的医疗档案收集并分别保存,且应当将其作为保密的病史档案。(3)仅依照 ADA(美国残疾人法案与其他相关法律下的就业权的规定)使用健康检查结果。 如果雇员患有名单中可通过食物传染的疾病,那么雇主有权拒绝指派该人到涉及食物处理的岗位上工作 患有传染病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威胁,还必须考虑传染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该病传染的可能性,以及雇主能否对此作出合理适应等因素。传染病是否构成直接威胁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来确定。比如,感染HIV的教师对工作场所的其他人不构成直接威胁;感染了HIV的外科医生则构成直接威胁。如果雇员患有可通过食物传染的疾病,且该病包含在卫生和公共事业部发布的相应名单中,雇主有权拒绝指派该人到涉及食物处理的岗位上工作。非传染性疾病也可以使用直接威胁抗辩。比如,雇主不必非得雇佣一名患有控制情况较差的糖尿病司机作为校车驾驶员,因为该司机可能对他自己、学生或其他司机造成太大的危险。 体检被歧视找谁求助? 如果求职者认为受到歧视可向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提出申诉,雇主出于诉讼成本的考虑多会答应和解 如果求职者认为受到歧视,可以向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简称EEOC)提出申诉,EECO会对此进行调查。EECO的处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EECO将求职者的申诉通知雇主,由雇主决定是私下协商解决还是接受控告。如果是协商解决则达成谅解协议。第二阶段,如果不能协商解决,EECO就会安排一个雇主和控方参加的“无过失”会议,即对雇主有无过失不予追究,只是就双方的纠纷进行中立性的调解。会中,EECO的官员听取双方的陈述,询问双方的证人,调解解决双方的纠纷。大约有40%的案件是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的。 第三阶段,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如果问题仍未得到解决,EECO将进行一项全方位的调查,可以要求雇主以书面形式回答质询,例如EECO可能要求雇主描述它挑选员工的过程,提供与可能的异类影响有关的统计数据。最后,EECO将作出确有歧视或没有歧视的结论。如果EECO认为雇主的行为确实构成歧视,那么雇主出于诉讼成本的考虑,一般会答应和解。如果EEC不支持求职者的申诉或求职者对和解的结果不满意,那么求职者仍有向法院起诉的权利。 对干扰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履行职务的就业歧视者,法律可处以“不超过500美元的罚金和不超过一年的监禁” 根据《1964年民权法》第六百二十九条规定:“任何人使用暴力抵制、反对、阻碍、威胁或者干涉‘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正式授权的代表根据本章履行职务,应当被处以不超过500美元的罚金或者不超过一年的监禁,或者并处不超过500美元的罚金和不超过一年的监禁;但是,除已经根据本条事先定罪的以外,不得根据本条监禁任何人。” 歧视案件中以协议方式限制救济手段则该协议是无效原则,雇佣者保留上法庭寻求民权法保护的权利 华芙屋(WAFFALLEHOUSE.INC)是一家资金雄厚、遍布美国20个州,拥有1200家连锁饭店的大公司。华芙屋在劳动者就业时,要求和员工签订“仲裁协议”,规定在以后发生涉及禁止歧视的民权法争议的时候,放弃在法庭上寻求民权法保护的权利,有了争议只能申请仲裁。 贝克被公司录用为华芙屋饭店的烤炉操作工。艾利克.贝克在受雇华芙屋饭店之前曾经遭遇车祸,并留下了后遗症——他会突然产生痉挛,自己却无法控制。艾利克.贝克受雇后仅仅16天,就在工作中发病。这家华芙屋饭店经理解雇了他。解雇的理由是:艾利克.贝克是一名厨师,这个突发的疾病有可能导致贝克本身的安全问题。雇主说,结束雇佣关系,对饭店对劳动者都好。贝克对解雇有异议,可是按照事先签下的协议,他已经不能到法庭去控告华芙屋歧视残疾人,寻求法庭的保护了。这样,贝克于是遂向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简称EEOC)投诉。2002年l月15日,该案件在历经7年之久后,由联邦最高法院做出裁决,艾利克.贝克获胜。 结语 :湖南省曾在招考女公务员时要求“乳房对称”,如今公务员体检还有强制的妇科检查项目,而美国反就业性别歧视,主要针对的是性骚扰、怀孕与生育歧视和同工不同酬,可能他们无法想象,检查月经数据和乳房对称的荒唐体检项目居然会堂而皇之存在。 (出品:网易另一面,编辑:詹万承) [详细]

阅读更多

十年砍柴 | 成为剿匪英雄的匪首

(载《文史参考》) 上世纪80年代初,湘中隆回县荷香桥一带,刚实行“包产到户”,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们开始吃饱饭了。人们常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走村串户卖冰棍、麦芽糖,或者修雨伞、雨鞋。这人面相和善、做事利落,很得小孩们的喜欢。但一些老人却私下告诉小孩:这个人,以前是杀人不眨眼的大土匪。 大土匪怎么能活到这个时候,事情得从二十世纪20年代说起。 一个冬天,荷香桥附近的刘峡—— 一个全是刘姓族人居住的小山村,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带着一儿一女乞讨,她姓蒋,丈夫一年前故去,大儿子送与他人,带在身边的次子张光标5岁,女儿三岁。 刘峡有一户人家,家境殷实,户主叫刘季平,妻子前不久故去,也留下两儿一女。看到这位叫花婆很有几分姿色,且谈吐间能看出其精明能干,于是心思一动,让人和她商议娶她填房,并将其一对儿女收养。——从乞讨者一下成为女主人,蒋氏哪有不允之理?于是两家合成一家。 随母乞讨的张光标总算有了一个家,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养父对他并不好,养父的次子刘东楚长他一岁,两人都聪明伶俐,年龄相仿。但刘家主人亲疏有别,让自己的儿子读书,这个拖油瓶张云标只能在家干农活。刘东楚总是欺负这个外来的弟弟。——可寄人篱下,母子只能忍着。 张光标长到15岁时,就离开刘家,外出混世界。抗战期间,他找到了族叔张云卿,希望在其手下谋职。张云卿是武冈、邵阳一带有名的大匪首,国民政府对他三次招安,他三次反叛。最鼎盛时,手下拥兵1500人,在国民党政府败退大陆前,被授予将军衔,以此来激励他带领兵马,抗击解放军。 对族侄的投奔,张云卿当然很高兴,而且张光标颇有杀人放火的胆量和天赋,再加上族叔的提携,在抗战胜利后,升任张云卿所统领的保安警察总队的中队长。抗战后期和抗战胜利后那几年,因内外战争交织,民国政府对湘中、湘西一带基本失去了控制,民间完全是有枪便是王,张光标拥有上百杆枪,便在老家作威作福,以抢劫、敲诈为生。 刘东楚因家境优越,有条件读到中学。中学未毕业进入社会,当过保长、乡政府户籍干事等低级小吏,就如《水浒传》中宋江、雷横、朱仝一样,结交黑白两道。但小吏收入太低,且因为八年抗战,政府财经状况更是窘迫。于是,他找到了已发达的异姓弟弟张光标。 尽管两人在少年时有过争吵与打斗,但刘家毕竟将张光标养育成人。张光标对刘东楚来投,很是高兴,委任刘东楚为自己的队副。胆大心狠的张光标,再加上识文断字的刘东楚,两兄弟可谓“强强结合”,作恶指数直接上升。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在1947年析分邵阳县一部分与武冈县一部分,成立隆回县。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湘省和平起义。但国民政府任命黄杰为湖南省主席,以邵阳为省会,企图固守湖南西南半壁。10月衡宝战役结束,白崇禧领导的桂系部队退却到广西,邵阳数县政权易手。 张云卿以及他们手下如张光标、刘东楚等被招安的土匪,选择隐居大山,与南下的解放军部队周旋。张光标、刘东楚率部不断袭击土改工作队,杀死农会积极分子和地方党政干部。 1950年3月,山穷水尽的张云标选择了第二次向解放军投诚,地方政府鉴于他血债太多,很有可能再次诈降,1950年9月,被枪毙在隆回荷香桥。 而刘东楚比张光标多几个心眼,他没有跟着老兄投诚,而是继续向雪峰山身处逃窜。最终看到无路可走时,让妻子回老家,散布“丈夫已在湘西战死”。而自己装扮成小商贩,化名刘伯顺,逃到广西柳州的融安县,最后落居在该县板榄铺。通过店主认识了该县武装工作队的炊事员向延炳。向是湖南溆浦人,溆浦和隆回交界。刘和向延炳攀老乡,成为好友,又经店主证明:刘是本店多年来的主顾,加上向延炳的极力保荐,刘东楚于1950年11月15日加入剿匪武装工作队,当了一名炊事员。 进入武工队后,刘东楚工作十分积极,很快从炊事员变成一名持枪的战士。在剿匪中,他这位惯匪出身的战士表现突出,他曾经空手抓获三名土匪,受到嘉奖。一次攻击土匪巢穴时,进攻部队被土匪的机枪压制住,无计可施。他自告奋勇,利用土匪轮换弹卡的空隙,跃步向上,把两个匪徒击毙,端掉了那台机枪,使土匪全军覆灭。从此,他在广西融安一带声名大振,成为有名的剿匪英雄。1951年2月转为国家干部,4月调任融安县龙虎乡副乡长,6月任古木乡乡长,8月调九区武装部任政治、军事干事,1952年7月任区公安助理员。 新中国建政之初,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核实一个人的真实经历,很不容易。刘东楚档案中所填的经历是:父母早亡。本人读过一年书,从小就给人家放牛、帮工,学砖瓦匠。后来作小贩生意,在来广西路上被土匪拦路洗劫一空,为此,投奔革命。在历次组织鉴定中,他被评价很高:立场坚定,思想纯正,业务熟练,工作热心负责,生活朴实严肃,组织性强,有进取心,能密切联系群众,对问题有分析能力。 1953年7月,上级组织准备提拔他为县公安局副局长。组织干事有一次问他故乡的详细地址,他回答是:邵阳县八区荷叶乡茅山村人。—-当地政府来函调查,函件被退回,说无此地址。 1953年9月,在邵阳地区的县公安局长会议上,隆回县公安局长谈及该县荷香桥茅铺乡群众对逃亡匪首刘东楚的义愤,但此人似乎蒸发了。这引起了邵阳县公安局长的警觉,联想到广西融安的外调函,因为隆回大部分在1948年前属于邵阳,荷香桥一带在清代时俗称“隆回八都”,“荷叶乡”可能指的就是“荷香桥”。于是,隆回政府与广西融安经过几番的信函往来,证实了刘伯顺就是潜逃数年的匪首刘东楚。 当融安县政保股长带人来到刘东楚所在的区政府,刘知道真相败露,束手就擒,并将逃亡过程一五一十交待。 1954年5月,刘东楚被押解至老家隆回县,因其在剿匪中有立功表现,判处无期徒刑。1978年,已经60多岁的刘东楚获释回到老家,其妻已改嫁。他孤身一人,做点小买卖为生,1989年春天因病死亡。  

阅读更多

21世纪网 | 从人人网一篇热门文章解读90后用户

原文链接:http://blog.renren.com/share/256505013/6758778055 “如果把校内最火的文章标题连起来,就会变成这样……” 这篇文章本身的Insight就是人人网中的“非主流”对“主流”的讽刺和调侃,一篇以讽刺最火文章的文章能火起来,就是触发了小部分人的共鸣。(而这一小部分“非主流”也是转向豆瓣和新浪微博转化率较高的一部分人) “一位出生在中医世家17天搞定托福23天搞定GRE秒杀四六级二十岁就年薪百万的XX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退休时留给子女的感言!” 中医世家开头的文章一般后面都接的一些养生小知识,属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90后“自我”意识的觉醒。后面两句关于GRE和四六 级,标题中加入一个天数就能吸引大量的临时抱佛脚的TA,英语是人人网用户的一大压力,当然如果再细分可以划分为出国英语压力(GRE雅思托福)和毕业/ 求职英语压力(CET-6、CET-4)。 最后一句是关于求职和职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存在,而这种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求职技巧和职场技巧文章的流行中。英语和求职类文章火爆的背后是90后自我实现的需求。 “女同学要留着,男同学要给女朋友留着,做孩子的要给父母留着,以后有了孩子更要留着!平时熬夜的不吃早餐的伏案工作的成天对着电脑的学生物接触化学药品的都要分享,留着!有用!”  这一段主要是热门文章标题中对TA的点名,不同的人发现标题提到了自己的某个身份或者属性——男生、女生、孩子、未来的父母、成天对着电脑……就是要让你有种躺着中枪的感觉,所以可以从这些文章标题中看出人人网用户到底是什么样的。 此外,最后两个词“留着”“有用”是大部分文章的主要用途,上文分析到有很多文章属于自我提高,自我勉励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少了娱乐性,但它之所以 火是因为大部分人只转不看,转发的一个作用在于有收藏效果,“留着”以后看。所以老道的博主发现在文章标题中加入“留着”“有用”等字眼有安抚效果,就像 耐用品销售的口头禅:“买不买没关系,先随便看看”,翻译过来就是“看不看没关系,先留着”。所以对于有用的文章,最大的效用在于留着。 转发有用文章的一个功能在于“收藏”,而另一个功能在于社交。 转发有用文章能够给他人一个“我很有用”的形象,就好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收藏一篇文章是死的,但是加你为好友是活的,关注你有不断的“有用”文章,省去了收藏的麻烦(其实是受限于SNS形式下Media属性的表现)。 “女生应该这样穿那样穿穿牛仔穿裙子或者干脆不穿,留长发留短发留梨花,梳花苞蜈蚣辫,各省高校校花校草大比拼…”  前三句文章标题体现的是90后对时尚的追求,这些文章的TA中大部分是女生,根据Get Satisfaction社交网络四类人群信息图中的结论,这类女生属于SNS中时尚女魔头的前身,阅读和转发此类文章有助于树立其时尚意见领袖的形象。所以Insight是马斯洛的尊重需求和社交需求。 至于最后一句是指各种汇集帅哥美女的相册标题,TA也都是荷尔蒙旺盛的同学,属于生理需求。   图片取自图说Picsays.com   “有了它,能减肥能护肤能再长高5厘米能摘掉眼镜身体保持碱性,一辈子不得癌症,准到哭,第一句心已下沉,看完第二句泪已夺眶,最后吃了哈根达斯才不哭的!” 前半段是围绕健康和美丽,分别是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同时,和上文中提到的“有用”文章一样,这类同样是“有用”的文章,转发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给自己一个养生/美容专家的形象,满足社交需求。 后半段是讲感情文章的标题,外加一个炫耀吃哈根达斯的文章标题。感情文章一般以文章效果为噱头,告诉你能产生巨大共鸣以至于两句话讲哭你。同类文章 标题还有“男生看了会沉默,女生看了会流泪”,此类文章火了当然有不少反感的人开始吐槽此类文章,吐槽中将其概括命名为“男默女泪”文章。这类文章的流行 是基于对恋爱、亲密关系的渴望,是社交需求的一种。 “看了之后能一天不困时刻保持高效率职场饭局的潜规则统统掌握起码少奋斗十年,读完之后打印稿瞬间变WORD文档做展示PPT手到擒来毕业论文一挥而就,想考不上研拿不到500强offer都难,连PS照片都会变得特别So Easy!”  对于这一段先说两个背景:人人网主要人群为18岁至22的大学生,对职场的了解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而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关 于就业铺天盖地的报道。所以大学生对职场的了解局限于充满“潜规则”的,文章标题中暗示内容包含“厚黑学”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大至考研、找工作,小至提 神技巧、office和PS技巧都是大学生的需求,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 “文中还分析了2011年星座运势血型配对能帮你找到另一半告诉你什么样的人值得跟一辈子,另外附图介绍100种名牌100种名巧克力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一辈子要读的100本书看的100部电影,打折机票都能帮你买到!” 人们都有了解自己或者证实对自己看法的诉求,星座和血型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个身份特征,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话题。后面的“100系列”都是在标榜其内容丰富,实质和上文中的“有用”是一个意思,只不过针对了时尚、美食、旅游等不同细分需求。 “可谁还记得N百年前为了争夺这篇日志的那段黑暗历史,我们都被历史书骗了,哈X的人都来看看这就是你们喜欢的XX!不管校内删除多少次我都要分享,是 中国人就要顶起!这么好的帖子作者我整理得很辛苦真后悔我怎么没早看到这篇文章怕以后看不到就分享了!” 这一段汇集的标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利用了《影响力》中六大法则的稀缺效应,告诉你这文章“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其中内容有激发你好奇心的野史,也有引发共鸣的粉丝间的论战(参考微博的方韩大战),也有引发愤怒的社会新闻。 “每一个分享此文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说自己是“折翼的天使”是一种抱怨,心理家Robin Kowalski写道:“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于是标题不但给了你阅读的动机——共鸣,更给了你转发的动机——同情和认可。  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人人网热门文章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因为求职、出国、考研、考公务员是大学生的“刚性需求”。但是这些文章的标题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暗示这些文章是个捷径,“17天”“23天”“秒杀”“高效”“少奋斗十年”“So Easy”等关键字无一不是在告诉你这篇文章具有神奇的功效,从中可以看出人人网用户有一种浮躁的心态,希望通过很小的努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所以也就有了 一个只转不看的现象,转发这些文章满足的社会需求大于阅读这些文章满足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价值也体现的更加迅速。 同时通过筛选转发符合自我定位的文章,提供信息整合价值来提升个人品牌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基于强关系的人人网中,用户自发形成了媒体模式——你不能与热门文章原作者加为好友,但是你可以关注你认识的人中,集中转发同类型文章的的好友,于是这个好友对你来说就有了媒体属性。 除此之外,被转发较多的文章内容大多是关于情感、美食和搞笑的,这些较低层次同时更容易被满足的需求。这些内容更受欢迎,以至于无需在标题中使用技巧就可以得到大量转发。新浪微博中曾看到调侃人人网“转发质量高”,主要指的就是以上现象了。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