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热点

美国之音 | 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华盛顿 — 当人们谈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时,空气和水通常是重点。但今年的泰勒环境奖得主指出,我们也应当关注土壤。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戴安娜·沃尔曾远赴南极研究南极土壤中的生命。   她说:“我们很少考虑土壤中的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好处。当人们捧起一把泥土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里面有许多随着时间而进化的生命,有食物网,有时时刻刻在进行着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改变着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东西。”   沃尔过去20年一直在研究土壤中各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个复杂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和生物多样化的影响。沃尔的开拓性研究为她赢得了2013年泰勒环境奖。   沃尔强调指出,我们脚下踩着的不仅仅是土壤:“土壤中所有这些有机物在为我们提供着土壤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还能控制各种植物寄生虫。土壤中有机物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净化空气和水源。”   沃尔介绍说,科学家们开始考虑躲藏在土壤中这些生命对食物安全以及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机物要呼吸,它们释放二氧化碳,也储存二氧化碳。如果这个周期被打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突然增加,气候变化会更明显,这也反过来影响到土壤。所以这是土壤有机物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   沃尔说,在人们保护环境的努力中,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缺失的一环”:“气候变化,以及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丢失,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必须考虑如何经营我们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经营好我们自己。”   沃尔指出,健康的土壤不仅对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减缓气候变化也至关重要,而这些关系到我们所有的人。 fullrss.net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巴基斯坦宗教政党争取大选选票

伊斯兰堡 — 巴基斯坦是一个非常保守和传统的社会,宗教党派很容易动员起成千上万的支持者。巴基斯坦将于5月11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但迄今为止,巴基斯坦的宗教政党还未能将支持者的追随转化为坚实的政治力量。            伊斯兰大会党是巴基斯坦几个保守的宗教政党之一。5月11日的国民议会大选将是该党首次作为一个政党参与并争夺选票。 伊斯兰大会党官员库尔希德.艾哈迈德说,对于那些希望拥有清正廉洁的政府,希望摆脱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的穆斯林来说,伊斯兰大会党具有感召力。 他说:“伊斯兰既应对世俗问题也应对精神境界的问题。所以在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之间没有分离,伊斯兰的观点是,一个人必须接受神的全部。” 在一个腐败猖獗经济萎靡的国家里,这样的说辞具有吸引力。 大学生穆达萨.阿巴西学习伊斯兰教法,他说,他支持任何将在巴基斯坦宪法中实施伊斯兰信条的候选人。不过他认为,在投票中宗教政党不会太顺利。 他说:“如果宗教政党在即将举行的选举中当选,其结果将是巴基斯坦会更加稳定,减少腐败,每一名公民将得到基本权利。” 但是美国和平研究所南亚顾问莫伊德.优素福认为,实行以古兰经为原则制定的保守伊斯兰教法的前景缺乏广泛感召力。 他表示:“政治伊斯兰或者政治宗教在巴基斯坦有感性感召力,但它没有政治感召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别。如果你是一个宗教政党,你可以号召人们上街,会有上百万的人上街游行支持你。但是当宗教政党对选民们说,我是最好的省长,请投票给我,你就会发现,没有多少人相信你。” 在伊斯兰堡郊外的一个小镇里,很多店主准备把票投给前执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其他人则支持新的反对党—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 沙希德.里阿兹是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的支持者。他说,宗教政党的做法过于狭隘:“我认为他们无法改变经济。他们只惦记着宗教事务,而我们希望巴基斯坦实行民主,改善经济。” 不过,看起来巴基斯坦政治家伊姆兰已经为他的政治平台获得广泛支持找到了一个宗教角度。 伊姆兰的政党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是竞选民调的第二强。他的竞选宗旨是,建立一个远离反恐战争的伊斯兰福利国家。 fullrss.net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人权观察:中国应废止“被精神病”现象

华盛顿 — 中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5月1日起实施,有国际人权机构说,该法并未彻底堵塞当局可以精神病为由对人强制关押的漏洞。有受害人家属说,基层精神病院很难抵挡来自当局的压力。 *王松莲:这一法律,有正面意义* 中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5月1日起实施,该法诞生前后历时近三十年,2012年10月获中国全国人大通过。这项法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必须自愿。人权观察日前发布新闻稿,肯定中国这项新法律的同时,对“住院治疗自愿”的彻底实施表示关注。 王松莲是人权观察亚洲部研究员,她对美国之音说:“正面意义是有的,没有公布这个精神卫生法之前,这方面基本上是法律的一个空白。那时各地省政府会有自己的一套条例,有关精神病收治原因,地方条例规定可能很广,或者很泛泛,所有的人可以在警察或当局认为可以收治的情况下被收治。” *精神病人无上诉权* 人权观察说,中国《精神卫生法》重大缺陷也是围绕“住院治疗自愿”原则。新立法没有保障病人被诊断患有精神病后有上诉的权利。王松莲说:“精神病专家作出对某人的评估后,精神病院就可以把病人强制收治,病人完全没有法律上的权利提出诉讼。个人自由被剥夺而法律上完全没有个人采取行动的保障,我们因此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该人权组织新闻稿说,可以认为,当局强制将某人关进精神病院的权力并没被彻底废止,违反《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国2008年成为这项国际公约的签署国。中国精神病院收治的精神病人中,约70-80%为“非自愿性住院”。该团体要求中国立即释放被以精神病为由关押的政治犯。 *北方网:应废止“被精神病”* 中国网上媒体“北方网”的评论也认为,“非自愿住院”的人如何起诉是“现实难题”。如果一个人无法保障自己不被强制入院治疗的权利,那么“被精神病”,或者以精神病为名进行收治的事情就无法遏制。深圳衡平机构认为,该条文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司法救济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黄琦:被精神病案时有发生* 谈到中国首部精神卫生法实施时,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负责人黄琦说:“现在出台这项法律,尽管为时甚晚,但是有了相关法律的规范,加上全中国民众维权抗争形势的突飞猛进,可以说,以所谓‘精神病’关押访民的数目最近两年正在急剧减少。” 不过,黄琦说,访民“被精神病”的案例还有发生。就在星期五(5月3日)下午,他还收到山东省访民林秀丽,借他人手机给他打来的求救电话,因为她本人手机在被当局关进精神病院后被没收。 *林秀芳:妹妹没有精神病* 美国之音找到了这位“精神病”访民的姐姐林秀芳。她说:“她(林秀丽)哪有神经病啊?!(记者:她现在情况怎样?)还被关着呢,也不放出来。(记者:为什么被以精神病关起来?)她哪有精神病?全是因为上访把她关起来的,手机也被没收了。(记者:谁说她有精神病?)政府说的,医院哪里说的?精神病院的那个院长跟我说,没有办法啊,如果我不从,我就得回家,是政府压的,俺也没有办法,谁愿意收她这样的(‘病人’)?” 谈到中国第一部精神病卫生法实施,这位山东“精神病患者”家属说,好事是好事,不过,要看执行不执行了。中国什么政策都是一级一级“念经后”就都变了。变到老百姓这里,真正的法就不成样子了。 fullrss.net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中共新领导层借强势外交巩固地位

华盛顿 —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全面接管中国党政军大权已有1个多月。他的外交政策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对美中关系有何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因领土纠纷与日本和印度等主要邻国的关系呈恶化趋势。 新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月30日就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就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的言论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他说:“我们希望其他方面不要搬日本这块石头,更不要让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中日因钓鱼岛/尖阁列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同时,中国和印度也因领土问题在两国边界紧张对峙。印度军方官员指称,一小队中国军人跨过实际控制线进入印度一侧约10公里的达拉克地区,并在该地竖起5个帐篷。目前,中印就这一事件的最新一轮磋商失败,两军仍处于对峙状态。 在另一方面,中国加强了同俄罗斯和非洲国家的联系。习近平在就任国家主席仅五天后就对俄罗斯和非洲三国进行了访问,并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国最近的一系列外交举措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新外交策略的普遍猜测。 *布热津斯基:习近平首次外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有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首访俄罗斯意在拉拢这个地缘政治大国以对抗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对中国的围堵。 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表示,习近平的首次外访还不能说明中国想要联俄抗美。他说:“我观察习近平此次访问莫斯科和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感受是,他基本上还是在探索新的地缘策略,而不是进行一次认真的战略活动。”在布热津斯基看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不过是几个新兴国家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动动嘴皮子,因为金砖国家并不是一个能够有实际作为的国际组织,而习近平访俄的最大亮点也不过是签署合作开发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购买俄罗斯先进武器的合同。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兰普顿(David Lampton)表示,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更多的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策略所做出的一种姿态。“(中国领导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口头禅是‘美国是最重要的国家,美中关系是唯一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我认为,中国仍然坚信这一点。但话说得多了,当然也就让人觉得没有价值和实际意义了。所以我想,中国是在对外界显示他们还有其它外交选择。” *中国近期大搞强势外交* 的确,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在政治、经贸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摩擦越来越频繁,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奥巴马政府在上任不久就宣布其“转向亚太”(Pivot to Asia)策略,加强了同日、韩、菲律宾等传统盟国和印度、越南等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并高调介入南中国海和东海的领土主权纠纷。而中国在刚刚公布的2013国防白皮书中也毫不隐讳地批评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称“有的国家深化亚太军事同盟,扩大军事存在,频繁制造地区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中国与其邻国在南中国海和东海的海上领土纠纷中摆出了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其中与日本就钓鱼岛/尖阁列岛的主权之争正朝着可能失控的方向不断升级。而习近平自去年十八大就任中共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多次视察解放军部队,并提出解放军要做好打仗准备。再加上最近与印度的边界对峙,中国近期在外交上频出重手。 *兰普顿:习近平借强势外交巩固地位* 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兰普顿表示,中共十八大后上台的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外交上摆出的强硬姿态并不意味中国要放弃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优先国内发展的基本方针。“基本上来讲,中国领导人是想让中国民众看到他们在关乎中国国家尊严的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执政合法性,”他说,“新领导班子感到他们需要巩固中国民众和中国解放军的信任。换句话说,巩固国内领导地位是中国新领导层今年的首要任务。” 兰普顿认为,在新领导层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后,中国将会逐渐回归到之前以务实、合作为基础的外交政策中,因为从长远来看,国内发展将一直会是中国领导人的核心任务,而中国的国内发展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外交新思路浮出水面* 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党政军领导人已经多次提出,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实力要符合中国的新兴大国地位。这意味中国将会采取越来越积极主动的外交和军事路线。兰普顿以中国刚刚公布的2013国防白皮书为例指出,中国官方越来越强调威慑力。他说:“我认为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多年来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外交是很被动的。中国领导人要等到事件发生后才去想对策。我认为,现在中国正以一种积极主动地态度去审视对中国构成挑战的国家,然后去想办法如何把它们从一开始就震慑住。” 可以看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政策轮廓已逐渐显现。他们虽无意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但希望国际社会能够接纳一个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身份相匹配的中国。中国拿出强硬姿态对待邻国实际上是要展示中国对待其核心利益问题上的严肃态度。“中国的领导人们会从长远角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兰普顿说,“ 他们的确想讨论他们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但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你和我们合作,我们来承担我们的国际义务,然后在平等的原则上你尊重我们的利益。换句话说,他们要建立新的、能够反映出中国大国地位的‘现状’(status-quo)。” 虽然中国近年来的强势外交路线有助于以习近平为首的新领导人巩固执政地位,但其代价是在中短期内将不利于中国构建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而中国谋求符合中国新兴大国地位“现状”的做法能否被其它大国特别是美国接受?至少,它给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 fullrss.net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