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

马英九一贴引发大陆网友刷屏 意外造成互动

马英九一贴引发大陆网友刷屏 意外造成互动      星岛环球网消息:Google(谷歌)在6月29日推出社交网路服务“Google+”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率先加入之后,马英九19日也正式在加入,在Google+发表“问安帖”和网友互动,不料竟引来大批大陆网友前来留言,造成“刷屏”情形出现,成为马英九第一次和大陆网友的大规模接触。     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马英九19日上午发表的“问安帖”提到:各位Google+的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意见、分享心情。我也希望让这里成为一个为台湾集气加油的园地,欢迎大家呼朋引伴来这里一起关心台湾、祝福“中华民国”,为台湾“+1”,让世界看到Taiwan Plus!     马英九的帖子收到上千条评论,其中有一大片还是大陆网友“翻墙”而来的留言。竟然还有大陆网友要求“移民”,或把马英九当成“上访”对象,抒发不平。     大陆网友留言说:“马哥,俺翻了巨大的一面墙来看你,什么时间你搞个翻墙工具啊,这样俺天天来看你。”其他还有“小马哥,湖南人民发来贺电,祝愿您早日统一中国,有您在,中国有望啦!”、“唉,台湾呀!马总统呀!对岸的亲人们呀!”等,甚至有一位大陆微博网友看了这些留言后,有感而发说,笑出眼泪了。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caijing&id=46789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政党不能再由国家财政供养

政党不能再由国家财政供养 作者:高不祖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7-24 9:56:14 阅读量:2次   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党也许是世界最强大的政党。然而,它不能自立,执政六十多年,至今仍靠国家财政供养,因而也是世界上最虚弱的政党。   前二十八年,党在野,虽遭围堵追杀,却仍能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不受政府填喂,可称绿林好汉。后六十二年执政,视国家财政如政党财政,予取予夺,自行拨款,放肆消费,吸营无忌,日趋膨胀。今驱壳虽已巨大,然质体早已虚亏。唯行党政分离,停止一切政党的财政拨款,促其自立,方可免于不支倒地,轰然而散。   国家财政是人民财政,不是政党财政。国家所有的财富都是人民的血汗和全民的资源换取的。执政党独占独吞国家财政的现象不能再继续。国家财政不能再供养政党。这样简单明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若政党领袖不能理解,不予接受,那还能在江湖上混下去吗?   除个别专制独裁国家,世界各国的政党无论在野或执政,都靠自力自立。或党产供资,或摹款集资,或党费捐资。不能自力者何以自立?何以称党?政党候选人若参加国家或地方选举,合格者或可获取少量财政补贴,然,仅针对个人,并非政党。政党并不依此而存活。国家财政与政党财政完全分离。   中国现时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只要人民币不断升值,很快就能抢到第一的头衔。然而,只有人民心里明白,标榜第几与我何干?人民自由富有才最重要。不幸的是,人民既不自由,更不富有。几十年人民辛苦劳作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在供养政党。现实是,政党富有了,官员富有了,少数与政党高官利益相关的人富有了。这1%的人群掌握了国家70%以上的财富。而18%的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中国人民供养了一个世界上最庞大最昂贵的官僚体系。据分析,现时的行政支出占据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39%以上。此一比例远远超出美国的7.9%,德国的7.7%,俄罗斯的7.6%,加拿大的7.1%,英国的4.2%。光是每年的三公(公款车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开销就达一万亿以上,占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13%。三公之外还有另一公,即公款私藏。各级党政机关的小金库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没有人知道它到底藏匿了多少公款。财政部长也许心中有数,然而肯定帐面无数。有人估计它的积累总额可能超过三公年耗,而每年取出为小集体消费和私分的约为总额的40%,流出的自有流入的补充,水库常年满载。四公耗款皆为党政耗款,数额巨大,约为国家JDP的6%,这是任何正常民主国家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而尤其具备中国特色。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实行彻底的党政分离。只有实行党政分离,才能实行政党财政与政府财政的分离。人民无可奈何地供养了一个庞大的政府,既然每个国家都得有政府;人民为什么还要供养一个奢侈的政党?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理由来让国家财政供养政党。人民供养了国务院 、人大、政协,为什么还要供养党中央?执政党把党的人马安插到了所有的政府部门,即已达成执政。若党中央依然在前台执政,人民供养的庞大政府又有何用?现实是,党中央、国务院、人大、政协等机构多面齐出,同声号令。无论是何种机构的会议,都是党的政治局常委就坐主席台,都是主席团的当然主席。纳税人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改头换面却性质相同的会议买单。更具体,就为了限制人民自由表达那点事儿,国务院业已摆列出文化部、新出署、广电局等部门,为什么中宣部还要脱衣挽袖,杀上前台?中宣部只是政党自己的宣传部门,连党的喉舌人民日报都管不了,怎么可以站出来对人民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毛云中宣部是阎王殿,此说不虚,历来如此。中宣部专事钳制舆论,拂阙民意,却由它的对头人 民供养了六十多年,人民真是冤大头。党政不分的结果导致所有的政党支出都堂而皇之地成为了行政支出;所有的政党党干也理所当然地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政党开支为隐形开支,从无对外公开的统计,只是混杂在行政支出当中。据分析推断,光政党支出一项,就相当于国家GDP的12%以上,以至国家行政支出如此巨大,就谓世界第二,又有谁敢自称第一?   就地方而言,既已由执政党不经人民授权(人大代表举手只是形式)便指派了省长,该省事务当由省长全权负责。然而,党的书记却是一把手。按理,省委书记该管的仅限于全省的党员党干和党务而已,所有经费当由政党自身打理。不幸的是,人民供养了省长市长与省市政府机构,还要再供养省委书记市委书记与庞大的省市委政党人马。有外国记者去各地游察,遍及全国,得一观感,即无论何地,位置最佳且最豪华壮观的办公大楼,肯定为党政机关大楼。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地方党委(不包括基层总支和支部370多万个)机构共4.8万余,党干以数百万计,不创造任何社会财富,终日算计民众,监察百姓,却挥霍民脂民膏无数。   除了执政党,所有其它政党也应脱离国家财政豢养。八个所谓民主党派不过是执政党的附庸与外围,替专制的执政党装饰民主的门面。靠执政党施舍人民血汗而苟延,却美称监督共存,这是中国六十大多年来最大的政治笑话之一,也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倒胃风景。民主党派若不能自力,真正扮演制衡与反对的在野角色,何不自行了断,以谢本党先贤和人民养育?!   至于军队,若是国家军队,理所当然地应由国家和人民供养。遗憾的是,执政党坚称军队是党的军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若如此,军费当由执政党自行负担。然却,执政党连自立都做不到,又怎能自养党军?   中国执政党的自立并非不可能。除了募款,最大财源其实在政党本身。八千万党员的党费确为巨款,尤当提高缴纳比例之后。宗教信徒一般捐献收入的10%给所属教会,教会因而存活发展。党员信仰的主义当更甚于信仰一般宗教,且入党即谓步入升官发财之途,可多方得利,捐缴所得的10%以上给党组织,难道不是无怨无悔且有滋有味吗?人均年缴一万,党即岁入8千个亿。这是何等可观的政党财产。政党花销自己的钱财,方能精打细算,惜财如命,或能因此遏止政党腐败,进而抑制整个体制腐败。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正常的国家财政的本质。若取之于民,用之于党,这就变形为非正常的党国财政。世界经济大国的财政支出中的55%-60% 用于社福社保,这叫用之于民。中国的此一比例为15%,这叫用之于民?一党专制为党国财政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并不能提供永久保障。在一党专制消亡以前,党国财政将率先被埋葬。由于多种原因,人民暂时不能或不愿推翻专制,但人民有权改变无理的财政制度。统治者若不依从,人民可以抗税。古今中外,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执政党号称是人民的政党,其领袖自谓以民为本,难道可以容忍政党以吸取人民的血汗和挥霍的人民的资产而生存的荒谬继续下去?!   执政党在野时的对头国民党已经做出了表率。党政脱钩,党产归零,政党费用由政党自理,党工的支出由政党自负,国民党业已成为了自力与自立的政党。无论在朝在野,政党财政不再与行政财政勾搭。国民党员虽然仅存区区八十余万,在人格上却远胜八千多万,因为他们不再由国家财政供养。不及其余,惟论此点,大陆人民应该还给国民党一个致敬!为了中国的统一,两岸谈判或迟或早终将发生。国民党人与民进党人可以提出统一的第一个前提,请大陆实行党政分离,请政党自力更生。否则统一从何谈起?难道统一后要让台湾人民来供养执政党?!或让台湾接受一个吞噬人民辛劳的执政党?!国民党和民进党无疑都可以在大陆党政分离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果真如此,大陆人民还应再向台湾人民及政党致以 一百个敬意。

阅读更多

王晓阳 | 真的想统一祖国吗?很容易

真的想统一祖国吗?很容易       核心提示:爱我中华,为统一祖国献计献策。       现在,中国有几件事情是很令人绝望的:       统一祖国,看起来遥遥无期。       反腐败,民众已经彻底失去信心。       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多年,阻力重重。       这几个貌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可以很容易地彻底解决。特别是大陆领导不是总说什么“两手抓两手硬”之类的吗?有些问题,单独看,是个大问题。几个问题放在一起解决,就豁然开朗了。       比如反腐败。这两天,“中华民国”廉政署挂牌,“总统”马英九致辞:“公务员别想非份之财!”署长周志荣表示:“敢贪就敢抓!”这使得我产生一个想法:如果把大陆的腐败全部交给台湾的廉政署去管,用不了一年,贪污率至少下降95%。并且,这还是向统一祖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接下来,邀请台湾所有政党到大陆发展。他们可以竞选大陆的地方官,也可以竞选中央政府官员,乃至国家主席。如果有必要,可以实行总统制。这样,民进党还会搞台独吗?你贴着钱让他搞台独他也不搞了。       大陆目前的治国理念非常单一。我赞成引进一些台湾经验。比如,马英九说:“ 国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展经济,不是强大军事,而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不被淘汰!此为国之根本!”这个话值得大陆所有民众深刻思考。             邀请马英九回大陆,肯定能促进祖国统一。因为他多次表示:“ 两岸应该统一在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之下 ”。“一中各表”本来就是两岸共识。       昨天,2011年7月19日,马英九登陆Google+,与全球网友互动。他说了什么,大陆网友说了什么,我不知道,大家上网自己去查吧。       中共老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当年一直寄希望于“第三次国共合作”来统一祖国。当年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以为台湾永远是国民党的天下,没有想到蒋经国先生能亲手埋葬台湾的专制。现在,大陆很少有人提“第三次国共合作”了,我认为,应该继承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志,尽快开展“第三次国共合作”。             目前,统一祖国遭遇着重大阻力。阻力并非来自叫嚣“收复台湾”、“宁肯台湾不长草,也要打下台湾岛”的义和团,义和团是一群只会叫唤的白痴,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稀罕物种了。统一祖国的真正阻力,来自 利益集团。他们嘴上说着统一祖国,心里最害怕统一祖国 。他们可以向台湾开放经济市场,但绝对不愿意向台湾开放政治市场。他们习惯了政治垄断,他们是统一祖国的最大障碍。             我们不要用历史宿命论的口气去说什么“统一祖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要重复那句毫无逻辑的“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也不要像个算命先生一样唠叨“久分必合,合久必分”那种屁话。     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开放政治市场 ,然后,统一祖国的事情就很容易完成了。中国当前的高税收、高房价、高腐败等问题都可很顺利地解决。           链接: 《两岸同祭:蒋经国逝世22周年》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南风窗:细读台湾

台湾,你读懂了吗? 今年6月28日,北京、上海、厦门三地开通了赴台自由行。这是继2008年7月台湾地区向大陆居民开放旅游、两岸实现首次直航以来,两岸民众交流的 又一里程碑式的节点。和以往“团进团出”、浮光掠影式的旅游相比,自由行的开通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民众有机会深入台湾社会,了解对岸同胞的生活。 政治风云的因缘际会,导致了2300万台湾人民和13亿大陆人,在过往的60多年里的疏离和误解。对大陆人而言,因为长期受制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 过往的政治宣传,台湾只是意味着阿里山、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台湾“立法院”里的混战,蒋介石的独裁和陈水扁的贪腐。这是我们知道的台湾。 而身临其境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之前不知道的台湾:秀美的山川和干净的环境,慈济的巨大影响和各种神和谐共处于一堂的奇观,电视里“名嘴”的口若悬 河和对政治领导人的无情嘲弄,台湾人民的平和与友善。而隐藏在这些美丽和谐的外观和体验之后的,是台湾60多年来特别是“解严”以来水滴石穿的制度创新和 价值演变:环保运动的勃兴,使得台湾的环境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解严”带来的自由民主化,开放和重塑了政府和宗教、媒体的关系;民众的亲切友善, 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和有冤有处诉的心情舒畅。 至于台湾的民主化,长期以来摇摆于赞誉和质疑之间。显然,台湾民主是有缺陷的,但老百姓已经学会了用选票选择和惩罚政治人物,“立法院”里的“全武 行”,毋宁说是表演给选民看的做秀。权力的合法性来自民众,已经是一个常识。老百姓相信他们的制度,相信人民可以得到正义,这是台湾和谐美丽的保障。 时至今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彼此都在按照自己的模式快速发展着。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同是中国人,同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台湾社会当然不完美,但台湾及台湾人的作为演绎了中国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对今天的大陆社会是弥足珍贵的借鉴。 台湾:印象与思考 文|本刊记者|赵灵敏 发自台湾 对大陆人而言,台湾是个遥远却又令人向往的地方。记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那一篇《日月潭》,是宝岛台湾第一次闯入印象。属于中国的风光旖旎的宝岛,和 大陆只隔着浅浅的海峡,却很长时间以来“我在这头你在那头”,相见不如怀念。因此,心中遐想的台湾,像远观一幅油画,生疏而神秘。 其后,台湾的书籍和流行歌曲扑面而来,我们知道了,那里是李敖,柏杨,三毛,罗大佑的故乡,那里有忠孝东路,淡水和基隆。 再往后,台湾变成了电视转播中陈水扁声嘶力竭的呐喊和立法院不时上演的“全武行”,看到选民如痴如醉的沉迷,飞舞的旗帜,激昂的音乐,还有新闻里说的兄弟、夫妻因为选举而反目成仇,台湾给我们的印象是好乱,好狂热。 但显然,这种片段式的记忆,并不是真正的台湾。6月28日,北京、上海和厦门开通了居民赴台自由行。和以往“团进团出”、浮光掠影式的旅游相比,自由行的开通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民众有机会深入台湾社会,了解那个我们所不真正了解的台湾。 不断给予经济上的优惠来增加认同,相信越交流越会有好感,这是包括自由行在内的一系列惠台措施的潜台词。而之前笔者的台湾行,也许能为此提供另类的思考和观察。 细节之美 6月中旬,笔者到台湾采访。一周的台湾之行,来去匆匆,有两件事让笔者印象深刻: 某天在宾馆的房间里,笔者因为电视遥控的问题致电房务中心,他们答应尽快派人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房间电话响起,有采访对象致电商议访问的具体安 排,此时,门铃也响了,但因为电话里谈的事情很重要,对方又是第一次打交道,不好挂电话。5分多钟后打开房门,发现服务员还站在门外,笑容可掬。 某日坐公共汽车,司机在停车时停得离正常位置稍微远了一点,车下的乘客不得不再走一小段路才能上车,按说这种事也算正常,但是司机打开车门之后就立刻向上车的乘客不住道歉,而有一位女士依然不依不饶,而司机依然恭恭敬敬。 这两件事使我有些疑惑:我早就是个成年人了,在地铁里随着人流奋力争抢一个有利位置,在公共汽车上听听司机的大喊大叫,在银行或餐馆里遭遇一些冷遇,早已司空见惯,不是会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而在台湾,却体会到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从市容上看,即便是在最发达的台北,也少有高楼大厦,都是平淡的几层楼,没有什么色彩和形状来冲击人的视觉,也没有多少特殊的景物来令你震撼,显然 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繁华。很多大陆人因此会看低台湾。在这个问题上,社科院于建嵘先生的“台湾之问”是最好的注解。他问碰到的台湾老百姓:假如政府官员把 你们家房子拆了怎么办?老百姓说,房子是我的,官员怎么会拆我的房子?于先生坚持问:假如拆了怎么办?老百姓答:我到法院告他。那政府官员的麻烦就大了。 于先生再坚持问:假如法院腐败了,官官相护怎么办?老百姓答:那我到议会那里去告他。于先生继续问:如果议员也腐败了呢?老百姓说:不可能,他腐败了,下 次我不投他的票,他就当不了了。 台湾的街头满是摩托车,但很少看到闯红灯,路面秩序井然;公共扶梯的左急行右站立得到了很好的遵守;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小巷里,没有看到保洁员拿着 扫帚提着簸箕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但到处都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小巷也基本和主街道一样干净整洁。在7/11吃便当的人,会自觉把剩饭和饭盒分开,再 把筷子捆在一起回收。台湾人说话很柔软和长长的拖音,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也会变得怒气全无。 以上都是笔者的切身见闻,没有豪华和气派的炫耀,只觉舒适和熨帖。显然,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是取决于建筑和外表,现代化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从很多社会的细节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民众素质和人性化。一个社会令人神往之处往往在于那些细节。 台湾山水自然风光旖旎,但与大陆相比,仍属小巫见大巫。但台湾厕所多、摩托车多、庙宇多、民俗活动多;警署和警察少、城市管理人员少、集会上访人员少、闲散人员少。所到之处,社会管理井井有条,和风细雨,这己涉及深层次问题,许多东西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自由行的成效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认为,国民党统治台湾的40多年,对台湾民众灌输了40 多年的反共教育,祖国大陆几乎完全被污名化了;而李登辉主政12年加上陈水扁主政5年,将反共教育变成反中教育,疯狂地“去中国化”,又将台湾作为一个 “新的国家与民族”加以塑造,使两岸关系跌宕起伏,形成了“400年的疏离,100 年的隔绝,50年的对抗”。基于此,在两岸关系中,争取台湾民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对台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作为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经济在20多年前的经济危机中已经滑入了低谷,风光不再。能否顺利走出这个低谷,仍旧是个未知数。这些年来,北 京不断对台湾释放经济上的善意,具体措施包括农产品免关税,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减收学费,签署ECFA,进一步简化台湾民众赴大陆签证手续等。最新开放的 三地自由行,是和这些措施一脉相承的,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经济上的让利,让台湾民众得到实惠,增加他们对大陆的向心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两岸存在一些摩擦,但是贸易、投资及民间交流都迅速发展。2007年,台湾就对大陆享有8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存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的上台和对统独话语权的劫持。 我们大陆人常常不能理解,“一国两制”给予了台湾人的优惠那么多,甚至比香港还多,为什么他们还要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 这里面当然有复杂的政治原因,但经济上的施惠之所以不那么成功,部分原因是对于台湾人民来讲,这些政策的效果却是打了很大的折扣的。比如开放大陆游 客来台,声称每天最高可达3000人,结果每天都不到300人。相反去大陆观光和旅游的台湾客大增。这项措施不仅没有拉动台湾经济,反而形成反向输血的效 果。再比如,国民党提高了赴大陆投资门槛,结果一时间造成台湾部分企业关闭转向大陆,对台湾的就业产生新的压力。 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岸的分离已有60多年,各自建立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双方已在日常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等领域产生极大的差异。由于发展阶段的不 同,大陆的现代化仍处于量的积累、追求GDP、解决温饱、炫耀财富的阶段,而台湾的经济起飞比我们早,政治制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其现代化已经发展到追求精 致和细节,对权利、尊严和观感分外敏感和较真的阶段。这样两种观念的对撞,甚至可能产生某些学者所担心的“越交流越疏远”的状况。 尽管这些年我们一直喊要“告别GDP崇拜”,但实际上,GDP崇拜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多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往方式,体现在对台关系上,就成了“给你好处你就应该爱我,否则就是不知好歹和忘恩负义”式的自大。而这对台湾人而言,往往很难接受。 在台湾几天,最经常被人问的问题是:大陆人是不是都那么有钱?暗指的是大陆人到台湾买了多少LV的报道,再加上不久前大陆游客在阿里山为抢小火车坐而互殴的新闻,其效果可想而知。 有朋友讲过一个故事:“10年前我到台湾访问,在台南市中心一家餐馆吃火锅,老板娘听说我来自中国大陆,惊讶得盘子几乎掉在地上:‘你跟我们长得一 样啊?’而今天,台湾很多计程车司机都会说:‘听说大陆进步很快啊。’”这从侧面反应了两岸隔膜与两岸交流所带来的台湾同胞对大陆认知的提升。 但早在2009年,据《联合报》报道,台湾“行政院”研考会在4月29至30日以电话抽样访问台湾2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效样本862人。调查显 示,33.3%民众回答对大陆观光客的印象不好,有好印象的24.9%,另无明确反应的22.7%、不好也不坏的19.1%。显然,要获得台湾民众的好 感,仅仅靠经济政策上的恩惠和自由行的购买力是远远不够的,培植文化和制度上的吸引力,让民众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更加根本的方向。 政治框架下的统一在目前情况下仍然比较遥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双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一个大课题。而自由行能否对破解这个大课题有所帮助,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8年台湾大选结束以后,马英九在庆祝大选胜利的会上自诩台湾民主是亚洲民主的灯塔。但是,对于中国大陆的民众来讲,他们所了解的台湾民主却有 不同的表象,这些包括“立法院”里“全武行”的打斗、严重的权钱交易式的贿选,以及用开枪的方式改变选举结果的“传统”等。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人的眼里, 所谓的台湾民主就是台独。该怎样看待台湾民主的变化以及它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呢?笔者从2001年起曾经多次到台湾访问,也看了多次台湾不同类型的选举。所 看所思,深有感触。 民主之路 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了台湾。为了稳固统治,台湾一直实行“军事戒严”,国民党在台湾施行的是专制统治。前有“二·二八事件”,后有“美丽岛事 件”,这个期间无数的台湾人受到迫害,以致失去生命。这些都是血腥的记录。台湾民主化之后,各地建立了许多纪念馆,将这些事件都陈列出来,让后人了解。 1987年,蒋经国宣布解除军事戒严,开启了台湾走向民主化的发展道路。台湾民主化的发生,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台湾社会面对的内外变化,二是台湾领导人的决断。 首先是台湾社会的发展,给了国民党政府很大的压力。当台湾的经济在70年代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台湾的中产阶级也成长起来,同时台湾也逐渐开始对外开 放,大量的人走出台湾,了解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社会内部要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要求民主的呼声在不断加大。社会要求开放公众政治参与之路,让公民 进行政治参与,而不是国民党垄断权力。社会各界办的各种各样的媒体不断涌现,随封随开,政府无法禁止;非政府组织也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中国大陆进入联合国,台湾退出联合国,引起台湾内部巨大的震动;中国大陆从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国际大格局的转变,对台湾带来更 为巨大的外来压力。 这些内外压力,形成了对国民党政府的巨大挑战,迫使台湾地区领导人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在1987年果断地宣布解除戒严,顺应民意,开放媒体和社会空间,并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访问。 解除戒严、开放媒体,导致台湾开始走向民主化道路。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台湾社会并没有因此产生更激烈的政治动荡,对经济的发展也没有产生多少负面的 影响,而是用一个比较平稳的方式,打开了民主转型的大门。台湾由反对势力组成的反对党民主进步党很快就建立了起来。反对党成立后原以为要面临的政府大逮捕 根本就没有发生,蒋经国默认了反对党的成立,主导了这一场巨大的政治变化。 台湾开放民主的道路也逐渐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变化。蒋经国去世以后,对于台湾民主的走向,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了委任直选和公民直选两大派的争论,导致 第一次国民党的分裂,新党出走,并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反对党。台湾的民主化最终导致领导人的全民直接选举。1996年,台湾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民大 选。如果从理解民主最主要的内容是选举来看的话,这就是台湾民主的真正开始。在1996年的选举中,虽然面对各路人马的竞争,国民党还是轻易取得了胜利, 继续执政。但是在2000年的大选中,执政的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当时,宋楚瑜和国民党领导人闹翻,结果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宋楚瑜的参选再次分裂了国 民党,分散了国民党的支持票,结果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赢得了大选的胜利,当时陈水扁的得票率只有39.3%。在2004年的选举中,国民党和其它泛蓝力量 进行整合,由连战和宋楚瑜联袂出马竞选,本来大有希望赢得选举的胜利,但是或许是由于选举中出现的“两颗子弹”事件,使得民进党以微弱多数再次赢得选举胜 利。一直到2008年,马英九和萧万长再次统合泛蓝力量,才夺回了丢失8年之久的台湾政权。 台湾民主的成就 在台湾民主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民主是一步一步艰难实现的,在“解严”之后20多年的时间里,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逐渐建立: 建立了公平的选举制度。台湾政治的合法性已经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时候的强权统治逐步转变成由选举而来。在国民党到台湾的早期,也存在一些基层选举, 例如县乡长的选举和基层民意代表的选举,但国民党操纵选举,控制选举,以及用钱贿选是普遍现象。国民党政府曾经将这些有问题的选举称之为“台湾的民主”而 加以炫耀,但是遭到了台湾社会的唾弃和反对。随着台湾公民社会发展,当中产阶级成长起来之后,发现对于中产阶级的参政来讲,最好的路径就是参加这些基层的 选举。80年代以后,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台湾的选举制度逐渐完善起来,建立了中立的选举委员会,建立了公平和公开的选举程序。 现在可以看到,台湾的选举类型虽然有很多,例如“立法委员”的选举、村里长的选举、县市长的选举和县市议员的选举等等,但这些选举都有非常规范的操 作程序。在投、开票的过程中,几乎看不到违规操作和操纵选举。当然,台湾选举中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例如屡禁不止的贿选问题、地下钱庄和赌头操纵选举的可 能性问题,以及让人抨击的选举中屡次出现的枪击事件是否影响和操纵选举结果的问题等。当局也用了很大的努力来维持选举的公正性,例如为了打击贿选而加大了 举报的奖励等。因此,就选举制度本身而言,台湾的选举基本上是一个制度化的和法治化的选举,可以保证选举的自由和公平。国际社会也认可台湾选举的制度和程 序是公平和公正的。可以讲,选举在台湾民主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 建立了两党政治制度。国民党到台湾以后,经过“二·二八事件”,压住了台湾的本土力量。之后国民党一党独裁,垄断台湾政治进程。曾经有些知识分子想 组建反对党,但没有成功。一直到80年代后期,反对党在台湾才正式出现。就台湾当时的政治力量而言,反对党力量不大,但是却在2000年第一次取得了政 权。在连续8年民进党执政的过程中,国民党的力量在不断削弱。2008年大选,马英九领导下的泛蓝联盟取得了大胜,而民进党士气大落,内部出现分裂,以致 当时有人估计,可能就此民进党翻不了身。但是在经历了2009年县市长选举和2010年的五都选举之后,民进党又很快恢复起来,形成和国民党两党鼎立的局 面。 这样来看,台湾政治中已经出现了比较稳固的两党制政党制度。双方从实力上已经势均力敌,国民党要彻底打败民进党,或者相反,都已经不可能。在两党之 外,虽然还有一些其他政党,但是也就只能提倡些自己的看法,都无法对这两党形成挑战。这样台湾就已经从民主化初期的国民党、新党、亲民党和民进党的多党政 党体制转变成一个比较巩固的两党政体。两党各自代表的社会力量,也逐渐分明。国民党比较多代表外省籍和城市有产阶层,而民进党则多代表本省籍和社会下层人 士;在地域上,也逐步形成了北蓝南绿的基本格局。 巩固了民主政体制度。按照国际上的民主政体巩固理论,一个新兴民主政体,只有在经过两轮政党轮替之后,才能形成巩固的民主体制。这就是说,新兴民主 政体虽然可能有比较好的选举制度,但当选举结果表明执政党选举失败,可是执政者不承认选举的结果,拒绝交出政权,或者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制造混乱,这就表 明民主失败。而如果经过两轮的政党轮替都出现权力转移过程是顺利的,就表明这个民主的游戏规则已经被人民和政治精英所接受,民主就在这个新兴民主政体中巩 固下来。从这个理论来看,基本可以符合台湾的情况。2000年,民进党上台,实行第一轮政党轮替;国民党在台湾执政55年后,和平交出政权。2008年, 民进党执政两届8年以后,又和平交出政权;国民党再次上台。这样就实行了两次政党轮替。这两次政党轮替的政权转移都和平地顺利完成,各政党都承认选举所带 来的政治合法性,政权和平转移的民主游戏规则为台湾社会所接受。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生态中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这两次政党轮替使得选举所带来的政治合法性的观 念,成了台湾政治文化的主流。 台湾民主化的过程虽然没有剧烈的动荡,但是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民主发展过程。这些问题包括两类,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二是发展的阶段性问 题。历史遗留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是族群问题,表现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就是统独问题。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结果变成了民进党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诉求,利用统独 之争来动员本省人支持民进党。而国民党主张两岸发展关系,缓解紧张关系,被民进党批为卖台。族群问题和统独问题影响了台湾民主的发展,成为划分两党的一个 重要依据,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难于解决。 而诸如“立法院”的武打场面等,以及没有妥协和对话的党争等这些,都属于台湾民主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很多“立委”在镜头面前打得不可开交,那是给选民看的“做秀”,镜头一移开,马上就偃旗息鼓。随后在同一家饭店遇见,还会客气打招呼。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在掌握政权之后,都被社会批判为行政无能,只会党争恶斗搞选举,不能很好地执政;台湾“立法院”委 员被批评为无心议政,只是一心跑基层拉选票等。这些都说明台湾的民主虽然经过两轮政党轮替之后,从形式上已经巩固,但是民主的内容,以及民主的质量,也包 括制度建设等,都有待提高和完善。美国的民主制度建立已经有200多年,尚且存在权钱交易、腐败等严重问题,一个20多年的新兴民主政体的发展存在很多问 题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在欧美等老牌民主国家发展的早期也都存在,随着民主品质的提高都逐渐得到了解决。 民主带来了什么? 台湾民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带来了许多政治制度上的变化。但是对于台湾的普通人民来讲,台湾民主发展所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这是需要值得关 注的。这也是理解台湾民主发展结果的重要观测点。其实就政治发展来看,民主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人民来讲,民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更自由、更有尊 严地生活。 从台湾的民主发展来看,依我个人的经验,台湾的民主给台湾社会带来的最大变化,并不是上述政治制度上的变化,而是实际上对台湾公民权利带来的变化。 2001年,也就是在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之后,我曾经到台湾做访问学者一个多月。当时第一次政党轮替刚刚结束,我的一些国民党的朋友和同学担心民进党上台 会对国民党进行迫害,都心有余悸。我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都很小心翼翼,担心隔墙有耳,怕被人打了小报告;即使在公开场合谈话,也要求我小声,不要让 旁人听见。2008年,国民党夺回政权之后,民进党有人也曾经有这样的担心,但是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生。2010年“五都”选举的时候,我在台湾,已经感觉 到台湾有了空前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再担心会因言获罪了。 所以根据我的理解,台湾民主的结果,尤其是两轮政党轮替的结果是台湾社会的人权和公民自由权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举例来说,在台湾民主化过程开始的时 候,社会需要更多的自由,因此需要解除戒严,开放报禁,因此台湾出版法的恢复就成了保证出版自由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台湾民主发展的今天,这个曾经是无数社 会人士希望得到的出版法已经被取消,这个取消不是说出版自由被取消,而是台湾现在的言论自由程度已经不再需要出版法来加以规范了。台湾任何公民如果有财力 的话都可以办杂志报纸,办出版社,办媒体就像登记注册一个公司这么简单。 这表明,台湾民主所带来的重大变化,是台湾人民已经有了空前的自由,也就是空前的人权,任何人在台湾都可以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尊严。因此从民主 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民主推动了人权的提高,而反过来人权的发展又推动了民主的前进。而保证这个民主——人权发展正常秩序的就是法治。所以以前只有在欧美国 家(亚洲是日本)才存在的法治,现在台湾也可以看到了。而这个法治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华文化的地区曾被认为是难于建立的。 台湾是个相对和善的社会,相对于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在社会组构上,两岸走了完全相反的两条路——中国大陆是个内在同构性很高的社会,却在政治上不断强调、凸显差异与对立;台湾实质上是个杂错多样的社会,人群间有着深刻的隔阂,却无论如何要求表面上的一致。 1949年,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台湾一片混乱与恐慌。几年前,日本人才结束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给台湾留下了高度日本化的风貌。日本人统治 下,台湾就已经充满了内在紧张,小部分人真心诚意觉得自己是日本的一部分,日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连台语都不会讲;另外有一部分人保留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习 惯,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家族制度以及婚丧仪式上,有很多日本文化渗透不到的地方。大部分人虽然受日本教育,讲日语读日文,但他们自觉地不满于殖民统治,因 而怀抱着对于祖国的热切期待,在战争中暗自倾向于希望中国能够战胜日本。 1945年战争结束,两年后却随即出现了因“接收”冲突酿成的“二·二八事变”,国民党军队大举登台,先是屠杀了许多无辜群众,之后又进行有意识的 “清乡运动”,逮捕大批台籍精英,让情况变得更复杂。原本的“祖国派”目睹“祖国”凶残的面貌,大感幻灭失望;原本亲日的民众,也就被刺激得更加怀念日本 统治时期,进而美化了日本殖民主义的50年记忆。 当时,国民党带领了超过100万的军民,逃到台湾,那是国民党的最后基地,退无可退之处了。100多万来自不同省分的人,一下子要融入600万人口的台湾社会,谈何容易! 国民党采取的策略,是不顾事实,建构一个“中国主权”的神话,要求所有人活在这个神话情境里,不准质疑、不准异议。神话的第一部分,主张国民党仍然 拥有全中国的主权,拒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大陆上的统治;神话的第二部分,主张国民党所在的台湾,是中国的正统,相对于信奉马列主义的中国大陆,是最纯粹的 中国。 为了维系这样的神话,国民党建构了绵密得近乎荒谬的情治系统,严密监管任何不接受、不相信台湾是中国正统的言论。为了维系这样的神话,国民党大力推 行“国语”,并积极从教育体制上想办法消弭社会上的差异,要求小孩遗忘掉自己的家庭父兄抱持的日本时代或大陆时代记忆,转而统一在一套固定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的标准答案下。 1960年代,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如火如荼展开,蒋介石立刻在台湾提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作为对抗,更加强化台湾和中国传统的联结,并且要进一步以中国传统压抑,甚至取消台湾本土及受到日本影响的基层文化。 当年徐复观先生就曾经敏锐地评论:这是20世纪对中国开的一个悲凉的大玩笑。一边拥有根深蒂固、沦肌浃髓的中国文化,却致力于取消中国文化;另一边 原本是非常晚才开发的边陲,没有太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又受过日本人长达50年的统治,却要拼命强调保存、发扬、复兴中华文化! 其实内中还有比徐复观先生所见更矛盾的地方──这个口口声声“复兴中华文化”的台湾,其政权却必须依附在美国的保护下,才有办法维持。美国愿意保护台湾,是基于和苏联冷战对峙的考虑,台湾被纳入以美国为首的“民主阵营”,来防堵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 因而,以“复兴中华文化”为中心国策的同时,美国文化的力量不断涌入台湾,并且在美国压力下,台湾不得不进行民主改革,原本封闭的国民党权力结构,开始承受一次又一次,而且层级愈来愈高的选举冲击。 民主化的影响 1980年代,民主运动潮流高涨,对于国民党的批判也就愈来愈露骨了。批判的焦点之一,正就是“大中国神话”。在很多方面,“大中国”是个明显的谎 言。国际社会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愈来愈少,直接拒绝了国民党可以代表全中国的主张;对内,台湾本土生活也有许多现象明明就不符合“大中国”说法。于是 在“大中国”的对立面,升起了“本土派”,强烈要求回归现实,尊重现实。 对国民党的另一个批判焦点,是其“锁国”的做法。严格控制人民出入境的自由,离开台湾成为一种由政府掌握的特权,不让大家看到外面世界的真相,听到不受筛选改造的信息。 1980年代后期,尤其是蒋经国在1988年去世后,国民党对台湾的控制,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前一种批判,引发了大型的群众街头示威,被压抑的几 十年的各种权利,都化身成为一个个示威活动,对国民党抗议。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街头示威,而且群众和宪警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后一种批判,则终于逼出 了开放观光旅游和开放大陆探亲的政策,台湾人像长期被关在笼中的鸟儿般,争先恐后利用开放机会,到外面去呼吸自由空气。 在那段时间,没有人会觉得台湾是个和善的社会。台湾充满了喧嚣与愤怒,内部族群分化严重,“本省人”与“外省人”互相用最难听的语言互骂,“中国 人”和“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变得势不两立,政府夹在中间首鼠两端,一下子要坚持中国立场,一下子要走本土路线,摇摇摆摆、自我矛盾。 这种分裂的局面,造成了2000年陈水扁的崛起,延续为8年民进党执政的局面。陈水扁在分裂中获利,8年中他也就习惯性地反复操弄分裂状况,视之为他自己最主要的政治资本。 长达8年的对立骚动,让台湾人累了、厌了,也穷尽了所有社会分化情绪与言词的可能性,这是让台湾社会变得和善的第一个原因。陈水扁不是顺利光荣下 台,而是在贪渎弊案缠身的情况下,卸任不久就锒铛入狱,他的权威一夕瓦解,连带地也就使得他那种冲突性的政治风格,在台湾快速破产,这是让台湾社会变得和 善的第二个原因。 还有第三个关键的原因,是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上有了基本的言论自由,集体性的不满有了日常宣泄的管道,不再会有过去那种郁结累积的困境,每年大大小 小的选举,也就在释放不同层级大大小小的不满。10几年下来,该冲撞的、该訾骂的,都发泄得差不多了,社会气氛自然会跟着和谐了。 和谐正在成为台湾的重要特质 再加上这10几年,又是台湾对外开放,高比例台湾人纷纷去世界各地旅行、游览,看到感受到了别人的社会气氛,当然就会回头比较自己所在的环境得失。 打开眼界的一种影响,是羡慕别人好的地方。去日本搭过永远准点的火车,走在总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当然会羡慕。去欧洲感受街头咖啡馆的轻松闲散,进博物馆亲 近文明结晶,当然会羡慕。带着羡慕心情回来,就会希望自己的社会也变好一点。不只如此,打开眼界还有另一种影响,是在比较中发现自己身上的美好,回来之 后,会格外注意强调该珍惜的美好部分,以这别人别地没有的美好,作为自己的标记。这是使得台湾社会变和善的第四个原因。 第五个原因——我们也不能轻忽,国民党长期宣传的神话,产生的效果。虽然国民党提出的那个社会图像,不符合现实,也因为其中的和现实间的落差,引发 后来强烈的反弹,让国民党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我们不能否认,三四十年的执政中,国民党被自己所创造的神话拘束了,在政策上不得不尽量促进社会和谐,也必 须尽量对台湾民众一视同仁对待。民间长期存在着隐藏的歧视对立,可是在表面上并没有依照身份区隔的差别性政策,所有人理论上在法律与政策之前,一律平等。 几十年执行下来,台湾的新生代之间的融合,其实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效,只是年长者没有那么容易放下记忆芥蒂,彼此接受。 而且国民党也小心翼翼地掌控着所得分配的差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并没有因而失控飞增,一直到蒋经国在世的最后一年,台湾人均年收入突破 8000美元,最富有的1/5人口的收入,只比最贫穷的1/5多4.48倍而已。此外,国民党,特别是蒋经国格外厌恶夸富的风格,会不断以政策宣示来提倡 简朴,更以政治影响力压制、惩罚夸富行为。再加上重视教育,鼓励透过追求教育成就来提升家庭地位与收入,开放了贫富上下流动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因为所得分 配不均可能带来的社会冲突。 国民党神话中的另一个环节——强调中国文化传统,长远看仍然是有和谐和善效果的。关于人与人彼此对待的种种美德,被统纳在“中国文化”之下,不只保 存下来,而且还经过反复教育宣说,进入台湾社会的价值体系里。活在人群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矩,不能只是自私自利,不能只是功利算计,这样的基本原 则,普遍进入台湾民众的心中,是他们日常行为不言而喻的准绳。 和善、亲切、体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甚至不是有意识的追求得来的,是在台湾历史中,经过诸多曲折才变化产生的。重点是,现在有愈来愈多台湾民众, 自觉感到和善、亲切、体贴的难能可贵,也就自觉地努力维系这样的正面社会价值,如此一来,误打误撞得来的社会资产,应该就不会误打误撞消失了,而会强化、 深化为台湾的重要特质。 许多人喜欢到台湾旅游,不过,游玩的景点除了著名的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和诚品书店外,最常呆的地方恐怕就是饭店了。并不是因为台湾饭店的豪华设施 或体贴服务,而是在饭店里可以看到近百家的电视频道,手里不断按着遥控器,享受着频道转换、光影和声音急速变化的快感,实在好不热闹。 “说话”,其实是台湾社会一直以来的特色,即使过去曾经受到政治的压抑,许多言论无法在公开场合发表,但在庙口、在店铺,总有许多人聚集喝茶、嗑牙,说人长短或批评时局,不过,能在电视上如此大鸣大放,也不过是近10多年的事。 20年前,台湾广电媒体仍受政府控制,不但无法自由经营,意见也不能自由表达,主持节目、评论时政的权力掌握在少数经过官方认可的媒体人的手中,绝 大多数民众像是个没有嘴巴的人,对公共事务无法置喙。直到1990年初地下电台的出现,改变了禁锢的媒体生态,为言论自由闯开了另一扇门。当时著名的地下 电台主持人许荣棋带起了call in的风潮,一句“一块钱让你当自己的主人”,鼓舞着观众只要花一块钱打电话到电台里发表对时政的看法,就能让自己的声音与意见透过大气电波和更多人分 享,享有近用媒体的权利。 当时的地下电台可不是只批评政府,还介绍了大量的地下音乐,也关注弱势者的声音,呈现了边缘与非主流色彩,包括不受社会重视的原住民、劳工、妇女、同性恋、小区组织、地方文史、儿童等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节目。言论的空间因此撑大了起来,也造就了日后的“名嘴”文化。 “无所不知”的名嘴 跟着广播电台开放的脚步,电视频道也随之开放,原本只有3家无线电视台的台湾,几年暴增超过200个频道,其中有8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新闻频 道,高居世界之冠。然而,这些频道无法每个小时提供全新的新闻内容,许多“新闻”一再回放,观众也逐渐失去兴趣,新闻频道开始提供谈话性节目表达对公共事 务的立场与观点,同时试图满足阅听者澎湃的情绪。于是,谈话性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开播,从下午到晚上,从黄昏到夜里,有真实的政治人物对决,也有虚拟的模仿 秀。 这些政论节目大多以地下电台的节目型态为原型,和过去不同的是,地下电台是听众的call in为主体,但电视的政论节目则是重视名嘴的意见与表演,民众能对公共事务发言的机会并没有增加多少,特别是和媒体中的新兴名嘴比较起来,普罗大众的意见显得卑微许多。 虽然这些节目强调“公共讨论”、“全民参与”,让观众可以在电视上做自己的主人,但即使民众好不容易打电话进去,往往只有30秒的发言时间,根本无 法畅所欲言,就算有再高明、伟大的见解,最后也多沦为发泄情绪、骂骂脏话,观众充其量只是跑龙套的角色。相反的,名嘴是节目中的主角,享尽发言的权利,甚 至累积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许多电视名嘴或节目主持人放弃媒体人应有的中立立场,帮政党候选人主持竞选活动、助讲、站台,甚至参选市议员与立法委员,形成 “媒政两栖”的有趣现象。 台湾的名嘴大致可分为政治人物与媒体工作者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政党发言人、国会党鞭,以及派系代表等,主要工作在于为自己的政党、政策辩护;而后 者则大多是在线记者、报社主笔,以及媒体主管,他们往往以评论者的角色出现,透过时庄时谐的口吻与专业对时政品头论足。有趣的是许多在线的媒体工作者成了 名嘴后,逐渐放弃原有的工作,专心做个专职的名嘴,靠着接通告、上电视、主持节目维生。 虽然这两者有其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伴随着政治性谈话节目而起的新兴意见领袖,并且透过“专业”的正当性来取得台湾言论 空间的发言权。他们不仅有滔滔不绝的口才,更有无所不谈的天赋异禀,每个事件、每个议题,不论是政治、经济、影视、命理,甚至是外星人都能侃侃而谈,也不 管是天文、地理,或真实、虚幻,尽都在这些新兴名嘴的掌握之中。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就像幽灵一样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在各样的媒体、不同的时段中随时出现,让人们难以逃脱其建构的意见天罗地网,除了关机与转台外,大多只有在这些人提供的有限意见中,认识时政的多元面向。 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名嘴对台湾政治意见有多大的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生产大量政治言论的同时,也排除了其它意见的表达。少数的 “专家”不但成了不同政党、年龄、性取向、阶级、职业的代言人,也让意见局限在个人利益以及“专业”见解的狭隘胡同,而广大、多元的阅听众,只能透过想象 的替代性参与,让出评价公共事务的公民权利。这种现象对强调媒体应自由化经营的台湾而言,实在是一大讽刺,因为台湾的言论天空始终只有几张嘴。 从这样的角度看到政论节目与名嘴或许太过严苛,也期望太高,毕竟这些节目越来越难吸引观众,收视率早已不若以往,至多只能吸引同类型的基本教义派,以及自己在节目中培养出来的电视红卫兵,许多观众早已抱着看综艺节目的心态来欣赏名嘴们的精彩演出。 事实上,台湾的政论节目也越来越综艺化,许多电视名嘴宛若明星,可以严肃论政,也可以插科打诨,有着夸张的表情与肢体,表演味十足,有趣的是,名嘴 们也经常在节目爆料,却经常缺乏实际证据,只能“乱打一通”。这种亦庄亦谐,虚虚实实的后现代意象,有时和曾经引领风骚的“政治模仿秀”没什么两样。 “政治模仿秀”的嬉笑怒骂 “政治模仿秀”一直是台湾很受欢迎的节目类型,艺人在节目中模仿政治人物,透过丑化,甚至丑化的夸张表演方式,结合当日时事,每天上演。不但让严肃 政治新闻进入欢乐的家庭客厅,更是许多民众了解当下新闻事件的主要管道,甚至参与成为其日生活政治论述的来源,而模仿者嬉笑怒骂的演出方式,也成了人民发 泄情绪,讽刺政客的出口。 虽然,包括《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在内的政治模仿秀十分敢言,也大受欢迎,不过,“政治模仿秀”可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畅所欲言。 艺人最早的政治模仿表演来自于20多年前在台湾红极一时的“餐厅秀”,在这个传统歌厅或餐厅的表演场合中,包括李立群、邓志鸿等实力派艺人就经常在 表演中模仿李登辉、林洋港、俞国华等政治人物,相当受欢迎,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政治氛围,表演的内容大多只是在口音上模仿,对政治议题也仅点到为止,没有 嘲弄,更没有批判。 知名制作人王伟忠20多年前制作的《连环泡》节目中有个“7点新闻”单元,模仿《华视晚间新闻》的播报现场,透过主播之口讽刺时事,后来则以皮偶扮 演政治人物,讲述和自己有关的一些事件或新闻自嘲,包括当时的“行政院长”李焕、台北市长吴伯雄、“财政部长”郭婉容都是被模仿的对象,不过,由于内容太 过辛辣、对时政诸多批评,最后被华视以“丑化长官”的理由禁播,而当时的华视是由官方所经营的电视台。 到了1997年,由王伟忠制作、邓志鸿主演的政治模仿秀节目《纯属虚构》在民视开播,是台湾第一个政治戏仿节目。随后《主席有约》、《2100全民乱讲》、《老邓搞新闻》、《纯属巧合》等政治模仿秀节目陆续播出,一时之间蔚为风潮。 有趣的是,这些模仿秀的演员不仅身价水涨船高,还从虚拟的模仿戏剧走入真实的政治现实,不论是模仿“李祖惜(李登辉)”的侯冠群、“陈水扁”的唐从 圣,或者是模仿“马英九”的李志希或“苏贞昌”的郭子干,都成了蓝绿政治人物争相邀约为选举站台、助选的当红炸子鸡,甚至候冠群还因为模仿政治人物声名大 噪,因而成为第一位参加模仿秀当选民意代表的艺人。 局限 不论是政治模仿秀或电视名嘴都让曾经受到禁锢的台湾社会获得了新的解放,也展现台湾独特的政治动能与特殊文化现象。这样的节目,横跨时空、穿越真 伪,混杂着严肃与娱乐。让政治看起来不仅只存在庙堂之中,不再距离人们的生活那么遥远,但实际上,我们只是观看政治大秀的观众,对于政治现实理解却是十分 有限。 换句话说,这些节目的出现是可喜,也是可叹的,可喜的是,台湾政论节目的确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力量,同时也是言论自由,甚至百无禁忌的新天堂乐园, 即使看起来有点乱,但却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价值;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节目也使得严肃的政治越来越趋向表演与综艺,成为日常生活琐碎的装饰,肤浅的愉悦,越来 越难以引发人们的政治关怀与行动,甚至造成人们对政治产生轻蔑与反感,而这也是民主政治发展中不可忽略的警讯。 慈济45岁了。证严法师从无到有,做出全球最大的慈善组织。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大陆同胞飞越海峡,到花莲探访慈济精舍,寻找一个答案:一个文弱的女子,是怎么样支撑起一个慈济世界? 花莲位于台湾东中部,从台北坐火车沿海岸线南下,快到花莲,绿野中凸显出一座灰白色小殿,这便是慈济精舍。起初,它只不过是一个小白点,如今已是一 大片灰白建筑,目前又在扩建一座新殿。慈济精舍坐西朝东,面朝太平洋,背靠台湾中央山脉,精致典雅,迎着东升的太阳。慈济精舍既没有一般宗教场所那种香火 缭绕的场面,也没有功德箱,记者看到的是证严法师的徒弟们在菜地收菜,或在有机肥作坊、瓷器作坊、蜡烛作坊等岗位上忙碌。 慈济精舍一直践行证严法师“不受供养,自力更生”的信条,不拿一分善款,还为在精舍办公的慈济志业中心支付水电费。证严法师带领慈济人做慈善,有一 点令捐款人很佩服,即不从捐款中拿管理费,慈济志工做慈善,交通食宿费必须自理,不能花一分捐款。正是这样清清白白做慈善,使慈济成为全球慈善界的一朵奇 葩,不仅令捐款人折服,也避免了“尤努斯式质疑”,它的募款能力全台第一,它的志工人数全球第一,已经是遍布全球的“千万大军”。 行动优先 慈济精舍一日的作息,从清晨3点多开始,于晨钟中礼佛、做早课,在宁静、精进中开启每一天序幕。证严法师会在7点到8点的早会时间“勉众”,早会向一般公众开放,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受众以千万计。证严法师孜孜以求的是净化人心,构建一个祥和社会。 这一天,早会结束后,证严法师听慈济医疗志策会同仁报告,忆起当初创建花莲慈济医院开创慈济慈善事业的源头。早年证严法师到山区访贫时,曾见到一独 居老先生遭毒蛇咬伤手,由于未能及时治疗,整双手肿胀溃烂,老先生只能将手放在蒸笼上,借由蒸气让脓水滴下——这个场景,让证严法师“不忍”,使她决定要 建一所医院。而后,让证严最终下定决心的是“一滩血”。1966年间,证严法师前往花莲凤林镇一家私人医院探望信徒,见地上一滩血迹,听人告知,为一名原 住民妇女小产,却因缴不起8000元保证金而被医院拒收。 证严法师说,“我只是起于一念‘不忍之心’而创立慈济。”她带30位信众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经过4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团体——佛教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早期慈济的创立主要目的,是去帮助那些付不出生活费与医药费的贫苦的人。不过,随着台湾社会急剧变迁和慈济本身的成长,慈济关怀的范 围很快的就扩大了,包括了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等四大志业;另外还有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等四项。 今天,慈济医院不收保证金,台湾医院纷纷向慈济看齐。记者参观花莲静思堂慈济四大志业博览会,陪同人介绍,慈济开始拥有社会影响力,始于盖花莲慈济 医院。当初,当证严法师发愿建医院时,信众中大多数持反对意见,因为没钱。当时建一所医院至少需要6亿台币,可慈济只有不到3000万台币。一位记者听到 后,吓一跳,但他决定帮助证严法师,写了一篇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大众被感动,善款源源不断涌来。参观展览时,记者注意到一张相片,年轻的证严法师 和蒋经国站在一起,时间显示为1980年10月19日,蒋经国到慈济精舍拜访证严法师,亲自为花莲慈济医院用地问题排忧解难。 证严法师是用理想用行动去感动整个社会。起初那几百万,并非大富豪一掷千金,而是证严法师号召家庭妇女以不影响生活为前提,从每天的买菜钱中省下五 毛钱,再放到竹筒中。慈济宗教处主任谢景贵对记者说:“如果跟证严法师的是30个博士,不会有慈济,他们会做评估,最后结论是,证严法师没有能力,所以医 院不能盖。”证严法师和她的信徒靠的是一股傻气,证严法师一直说:“做,就对了。”这句话一直到今天,都是慈济的核心价值观。证严法师说:“假如当初我只 有理想,没有行动,慈济没有今天。” 证严法师讲过一个“拔杂草的故事”,说小时候下地拔草,体会到,如果抬头看,无边无际的杂草,手脚都软了。但如果专心于当下,埋头一棵草一棵草地 拔,一段时间回头一望,一大片杂草已经被拔掉。证严法师正是用“拔杂草”的精神做慈济。从社会反响来看,花莲慈济医院的建设,影响巨大,尤其是“一个出家 的弱女子,却可以盖出一个现代化的大医院来救助他人”的这种非一般常人的成就,感动了台湾社会大众,也带给慈济人具体的成功经验。慈济“行善行孝不能等” 的行动哲学便是这样发展出来。 “慈济的行事风格跟证严法师性格有关,着急,行动优先,做了再说,有多大愿就有多大的力。这样,慈济的效率就出来了,把其他慈善团体和NGO组织的 效率比下去了,慈济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王浩威在花莲慈济医院当过4年医生,他亲身体会到这一点。慈济的组织文化,一是视慈济为一 个大家庭,二是一种“做,就对了”的社会实践观,少说是非,勿分人我,放下身段,身体力行,社会实践至上。正是这种不折腾的组织文化,让慈济内部少争论和 摩擦,虽然一路筚路蓝缕,却已枝繁叶茂。 回应现实社会 慈济志业是台湾社会几股力量合力的结果。 基本组成,第一股力量是证严法师的领导,第二股力量是朴实而修苦行的比丘尼们的无私奉献,第三股力量是任劳任怨的妇女们的积极社会参与,第四股力量 是事业有基础的中年男性们的热心支持,第五股力量是专业人士的参与。其中第四股社会力中年男性的投入慈济,带给慈济丰沛的社会资源,他们有的是中小企业 主,也有郭台铭这类大企业家。 慈济的崛起与成长,要由台湾的政治开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中来了解。1966~1987年,慈济只吸收了约10万左右的会员,而在1987年台 湾解严以后,慈济开始有了戏剧性的成长,短短3年内,会员几乎每年增加一倍,到1991年已有178万左右,现在全台有400多万会员。慈济的中坚力量叫 “委员”,1986年只有190位,1987年一年,就吸收了700位,现在委员人数已好几万。解严以前,因为政治管道的阻塞和结社的不自由,台湾很少有 机会真正发展出一种所谓的“市民社会”。慈济不仅成为台湾“市民社会”的建构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台湾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变迁所带来的传统社区与价值的瓦解所进一步造成的。因此,慈济的主要工作是双重的:济贫与教富,证严法师 总结出8个字,“教富济贫,济贫教富”,即教富有的人济贫,资助贫困的同时要教贫困者富有的心。证严法师对症下药制定了“慈济十戒”:1、不杀生;2、不 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抽烟不吸毒不嚼槟榔;7、不赌博不投机取巧;8、孝顺父母调和声色;9、遵守交通规则;10、不参与政 治活动示威游行。很多人读到后五戒,都会心一笑。 慈济的“委员”大部分是中年妇女,在台湾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那么大规模的中年妇女,由原来局限的“私领域”步入了“公领域”的活动,找到了家庭以 外的舞台。关键是,证严法师凭什么吸引她们做慈济?记者在慈济史料馆中翻出证严法师的自述:这几十年来的生活文化,因西风东进,很多人被西方的风气扰乱了 固有东方的精神文化。现在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有很大的鸿沟,演变成亲情的脱离。接着是家庭破碎边缘,社会形态秩序混乱,有些轨迹脱轨了。妇女在精神上需 要一种出路,再加上少子化和家务工作简单化的演进,妇女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和精力,于是台湾这一代的中年妇女们构成了社会上一股相当大的可资动员的社会 力。证严法师诠释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并以此产生有效的社会行动,符合了社会变迁中价值混淆民众渴求道德的心理,她的言行提供了追随者心理上的满足, 使她们愿意跟随她的脚步。不仅如此,她们还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做慈济,其中包括自己的丈夫——“慈诚队”因而崛起。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慈济新进委员受访,在叙述其参与慈济的原因时,注意到证严法师个人的事绩者,比注意到佛教慈悲助人的理念者,来得还要多出很 多,48位受访者中,47位选择前者。在上述专著中,作者丁仁杰进一步分析指出,证严法师的重社会实践的务实性格,以及因“悲情”与“无常感”所引发出来 的慈悲的力量,深刻地触动台湾男性心灵的基础。证严法师的个人权威,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其个人能力——包括社会实践与对成员心理纾解的能力——的被肯定。 在慈济找到身份认同 在慈济的成长历程里,1996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一场大台风重创台湾,而慈济的资源分散各处,整合困难没有很好发挥作用。证严法师更 看到这背后的人际冷漠疏离,她提出“社区志工”观念,以社区为主,重新整编“委员”分组,带动社区居民“敦亲睦邻,守望相助”。 “我们的社会需要‘复古’——恢复传统社区的温情。谈‘情’,不一定是血缘之情,而是清净的‘觉有情’;若能在社区里提敦亲睦邻,让周遭孤苦无依的 人得到细心的照顾,在急难来临时互相帮助,社会就会处处充满温暖。”证严法师说。社区编组,让慈济的组织行动力得以迸发,“社区志工,伸出援手的最近距 离”,慈济人平时就地耕耘志业,一旦灾难发生,能就近取得资讯,及时救助苦难。 比如3月日本海啸发生后,慈济日本分会赈灾团在当天就启动,当天就为几千位民众提供了热食。而且,台湾的物资最早送到日本的,也是慈济的环保毛毯和香积饭。做完这些,慈济还没有正式开始对外募款。 慈济大爱电视台导演萧菊贞分享了这样一次经历。台湾“行政院长”拜访证严法师,问:“为什么当有灾难的时候,经常我们到的时候,你们志工已经在那里 了,你们怎么能够这么快?”证严法师答:我们不是天灾来才赶快组一个团队,不是啊!这些人平常就在操兵演练啊!平时就在社区做关怀做访视啊! 慈济卓有成效的“社区建设”是环保站,目前全台共有7.2万多位环保志工,5400个环保点,台湾319个乡镇,每一个地方都有慈济的环保点。环保 收入归为慈济大爱电视台的营运所需。回收的塑料瓶则制作出45万条环保毛毯,送达20多个国家救助苦难人民。5月下旬,四川省长蒋巨峰到花莲静思堂拜会证 严法师,她还亲自向蒋巨峰展示慈济的环保毛毯。记者在花莲静思堂目睹了这些环保毛毯,也在台北参访了慈济八德环保站,慈济环保社工冒着高温、在没有空调的 简易工棚里做垃圾分类工作。 慈济环保站向社区开放,经营得像个家,免费提供饮食点心,成为许多志工生活寄托和身份认同的所在。慈济的环保观念具有生活化、大众化、道德化的性 格,人人可做,可推广到每个家庭。台湾研究者陈玉峯观察慈济环保实践的特征,指其提供广大基层人员生命价值的切入口,有灵性关怀的一面,提供生命价值观的 救济,使许多人找到新的身份认同。 “从社会面分析,传统社区瓦解,很多人需要归宿,慈济志工互称师兄师姐,没有贫富贵贱之分,环保站提供了新的社会联结。慈济是一种新的集体主义,比政府还有效能的集体主义。”王浩威分析。 “社区人利用这个时间,常常见面,聊聊天,培养感情,塑造了一个敦亲睦邻的平台。环保点最重要的价值是把邻里的感情串联起来,让大家同一个时间,同 一个地点,做好事结好缘,有形做环保,无形做邻里,编织新的社会网络。”慈济北区环保站总干事陈金海对记者说,慈济环保站跟社区没有距离,是社区人做好事 最低的门槛,想做就可以来做,慈济环保站有很多“钟点工”,不少人是利用下班时间前来做义工。 “证严很像曼德拉” 7月6日,记者在台北大爱电视台一楼的静思书轩采访慈济发言人何日生。年初,何日生被邀请到哈佛商学院李纳德(Herman B. Leonard)教授的课堂分享慈济经验。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度将慈济列入个案研究。李纳德对前来采访的台湾记者说:“我接触过不少世界领袖,曾在1990 年代见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几次,我感觉证严与曼德拉有相同的领袖特质,他们都有一种宁静、坚毅的力量,而他们最大的力量,是提供追随者生命的意义。” 李纳德研究发现,慈济没有所谓“战略计划程序”,不预设长程策略目标,而是遇事立即决策,快速因应;它不是传统组织的“先计划,再执行”,慈济将执 行放在计划之先,但非常有效率,这些都使慈济与众不同。这一点,何日生给予证实,他说慈济会继续这样运作下去,一切看“因缘”。这便是慈济管理哲学核心, 来自佛学“因缘观”,因果互依,灾祸发生不可预期,每一个灾祸都有它独特因素与境遇,慈济并不像其它组织机构,设定“成长指标”或“长期规划”,而是遇事 (救济灾难)随即因应,迅赴时机。 慈济以“价值”及“信念”作为管理与领导核心,与西方管理讲求策略、诱因、速效等大异其趣,提供了一个新启示与新途径。譬如慈济志工在捐助灾民时, 还向对方鞠躬致谢,这是很有力量的利他助人精神。慈济另一特点是“非中央集权式”领导,证严法师有特殊领袖魅力,亲身带领,身教言教,但慈济慈善事业的协 调与执行靠的是志工的主动性,“志工嘛,其实不想干就可以不干了,我们专职人员从来不敢命令志工”。 记者发现,慈济成员对组织有着高度的服从性,他们的言行流露出与组织对外出版品内容的高度一致性。证严法师的领导方式中,流露出一种母性关怀体贴式 的家长式领导,领导者与成员间产生一种很强的人情纽带的连接,没有强制性。每年,会有很多慈济志工选择回到慈济精舍过年,现在年夜饭要摆到200桌以上。 慈济内部保持一团和气,但外部质疑却不少。尤其是2009年台湾8·8水灾后,在灾后重建中,慈济面临过一次强烈社会质疑,在王浩威看来,这是台湾 NGO界对慈济意见的总爆发,因为慈济做大做强了,每次募款它都吸走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其他慈善团体募款变困难了。而且,慈济还引起台湾宗教竞争,大家都 要跟慈济比。另外,慈济“向上管理”的做法也饱受社会争议,2009年8·8水灾,慈济跟政府协调后,立即展开永久屋建设,被质疑“有特权”,不和受灾民 众协商。而慈济在台北内湖地区用地建医院,也被环保组织质疑不尊重生态。 一个团体大了,社会对它就有了微妙的心理变化。王浩威便指出,慈济人“我们的”意识太强,穿上慈济衣服的很骄傲,其他人则感觉被慈济排挤了。 “存在越明显,反弹越大。”王浩威说,“慈济需要转型。” 文|卢思骋 自然之友执行理事长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都有民间团体举办各式活动,呼吁民众关爱地球。最值得庆祝的,应是台湾的环境保护团体。今年地球日,12个环保团 体与马英九会谈,提出民间环保运动的多项绿色建议,其中最受注目的,是要求政府撤销“国光石化”案。马英九会后宣布,不支持国光石化在彰化县的开发,为台 湾民间环保运动的重大胜利。 遍地反国光,永续守台湾 台湾国光石化公司于2005 年提出在云林离岛工业区兴建石化工业区,计划庞大,包括多间炼油厂、烯烃厂、芳香烃厂及中下游工厂。因为未能通过环评,2008年提出转移到彰化县。原定投资新台币9336 亿元,后来修正为新台币6325亿元。 这项台湾近年少见的大型石化投资开发案,过去几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环保组织认为,国光石化不单可能带来污染,而且选址不当,建成后将会严重破坏生 态。首先,预定开发地彰化大成位于浊水溪口,是国际级湿地,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高,在此地兴建污染性的石化工厂,实属不智。 其次,彰化县地表水缺乏,居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长期仰赖地下水源,全县自来用水量98%都取自地下水,而国光石化一天的用水量,预计将超过整个彰化县,有环保专家一针见血地提出“请问水要从哪里来”? 其三,科研人员在2004年于台湾海峡东岸发现了一个中华白海豚族群,但估计数量少于100头,相当脆弱,2008年国际保育联盟(IUCN)将其 划为“极危”,若然不加保护,短期内有全部灭绝之虞。国光石化的预定兴建位置,正处于这群中华白海豚之栖息范围,若然建成,恐怕会使其加速绝种。 最重要的是,台湾石化工业产能过剩,政府竟还补贴支持设厂,非但浪费公共财政,更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伤害。多年来,环绕国光石化案的讨论,事实上已 上升到台湾的未来经济发展走向,以及人民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台湾环境运动在反国光石化案中提出的口号:“遍地反国光,永续守台湾”,直接扣连上可持 续发展,以及台湾之未来。如此设定讨论的框架,朝野两党自然难以拒斥。 从保护家园到社区营造 事实上,“遍地反国光,永续守台湾”这个口号,正好总结了台湾民间环境运动过去30年来的发展轨迹。 台湾本为欠缺天然资源的地方,70年代经济起飞,端赖蒋经国的发展主义管治,在冷战体系下与香港、新加坡及韩国并列东亚四小龙。70年代末,台湾的 党外政治运动抬头,民众社会意识日渐提高。从1982年开始,随着工业化而来的环境污染不断,公害事件层出不穷,民众对自身权益日渐醒觉,自发组织起来反 对公害,奋起为生存而战。 这些草根反污染运动,基于污染受害意识,本质上是环境维权行动,因而地方色彩浓厚,外人甚少介入,抗争对象以中小型工厂为主,民众采取围厂、封锁等方法,经常与厂方发生激烈冲突,基本的诉求为停止污染、迁厂和争取赔偿。 1986年彰化县的鹿港反杜邦运动,将自力救济运动推向高潮。化工巨头杜邦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石之瑜:马英九不说自己是中国人的原因

马英九不说自己是中国人的原因 (2011-07-22)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拨开「三公消费」的迷雾 [时事漫画] 美两党议员提削减赤字新方案 [名家专评] 薛理泰:西藏问题需要时间解决 [南中国海争端] [社论]维护南中国海和平事不宜迟 [窃听风暴] 张敬伟:默多克帝国的穷途末路 ● 石之瑜 根据国民党某位党政人士透露,马英九新近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表态,堪称认同三段论,显见他不再回避身份问题。马英九说的是,血统上,他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热爱中华文化;身份上,他认同台湾,为台湾打拚,是台湾人;国籍上,他是中华民国国民,也是中华民国总统。但他还是没谈到,他是不是中国人的问题。有鉴于他的三段论中,一路都在说自己是什么,却全然不说自己是中国人,当然就不是,所以他不算回避。 且看《联合报》记者钱震宇的报道与新党主席郁慕明接受《中国评论新闻》访谈,两者都指出,马英九还是在回避一个关键问题,亦即他是不是中国人的问题。郁慕明与钱震宇的共同看法似乎是,马英九当然是中国人,但是为了选举时避免遭到台独扭曲,所以回避说出他是中国人。他们两位这样的分析所影射的是,马英九确实还相信自己也是中国人。 马英九或许是怕得罪北京 不过,这应该是钱震宇与郁慕明投射了他们自己的逻辑,而不见得是马英九的逻辑。马英九回避的,到底是他不方便说自己是中国人,还是他不方便说自己并不是中国人呢?凭什么认为,马英九还相信自己是中国人,只是为了政治利益才回避不说出来呢?凭的恰恰是希望马英九胜选的人,必须相信他还把自己当中国人,才能把票投给他。因此,以为马英九回避说自己中国人的人,是支持马英九连任的人,如《联合报》与新党,但他们并不是真的知道马英九心中还继续认同中国人的身份。 假如马英九说,他不认同台独,他也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更不认同反华言论。那这时,他没说他不认同中国人,就可以推论出他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然而,马英九并不是负面表列,他是正面表列,那他没列的中国人,就不是他。他如果负面表列,表示他怕台独攻击他是中国人,故不能说出来他是中国人,只能不说不是。现在,他择的是正面表列,那就另当别论了。 由此可见,马英九回避他是否为中国人的问题,不是因为怕民进党攻击他,而是因为怕得罪北京,亦即是因为他不想诚实表达他自己不是中国人的立场,担心因此忤逆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造成两岸动荡,也造成北京扭转目前对台湾让利,支持他连任的政策。而北京对台湾让利,是他竞选中最主要的政绩宣传。 依照马英九的三段论,他文化上认同中华民族,政治上认同台湾,法律上认同中华民国。请问,在什么意义上,马英九有可能是认同中国的呢?唯一剩下的,就是经济上,他还认同中国。他在政治上认同台湾与民进党雷同,可是他对台湾的信心则超过民进党,因为他不认为经济上认同中国的结果,会影响到台湾的政治或法律地位。  马英九 心中是怎么想的  大陆资深学者李家泉近日反省两岸经济交流时发现,经济热络并不能在台湾培养出中国认同。他没有指出的则是,马英九自己非常清楚明白地在带头,他绝不会让经济交流影响台湾的政治认同。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