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网文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作者:董郁玉 |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2年07月04日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在这篇以众多人名开始,又以众多人名结束的文章里,弗里德曼讲述了他参加女儿高中毕业典礼的感想。他从毕业生的名单中发现,叫“Smith”的只有5个人,而当他自己从明尼苏达州的一所高中毕业时,他回忆道,“好像只有5个人不叫‘Smith’”。 这篇文章发表后的20多天,我领儿子去了美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儿子姓名的汉语拼音也在“稀释”“Smith”的名单中占据了一行。 Shiho Fuka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3万名学生参加在今年北京举行的一次外国高校招生展会。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个星期,《纽约时报》前北京分社社长Erik Eckholm在Facebook上“晒”出了一张他参加儿子高中毕业典礼时的毕业生名单的照片。这张照片,显然是全部名单的最后一页,只罗列了姓氏以U到Z开头的毕业生姓名。在这份有120多人的名单中,用大陆汉语拼音拼写的姓氏,竟有近70人。而弗里德曼在2006年的专栏文章中前后罗列了30多个姓名,可用大陆汉语拼音辨认的名字只有3个。 在我领儿子回国四年后,去年12月和今年6月,我儿子参加了SAT(美国本科入学考试) Ⅰ和SAT Ⅱ的考试。我虽然清楚此道不孤,也听说过大陆参加SAT考试的考生在把香港的考位占满后,又开始去占据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考位。但是,当我领着儿子赴港,在机场、酒店和考场,看到黑压压的来自大陆的考生时,还是被这样的庞大阵势所震撼。 不知怎么回事,在两次赴港的途中,有句话反复萦绕在脑际:“我也到了该领儿子朝它跪去的时候啦”。这句话,出自苏晓康和张敏的《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境纪实》一书。许多年前,我为这本书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我还没有结婚。不过,也正是这句话,似乎在警告所有要成家生子的人,在未来都要面对一段因孩子踏入教育的“神殿”而出现在脚下的畏途。这句让人不寒而栗的话,我过目不忘。20多年过去,现在,轮到我了。我领着儿子,但没有在中国的教育“神殿”前跪下,以拜上最后一拜——我们用脚选择了逃避。 现时中国,少有人再“纪实”“危境”。相反,在盛世的景象中,就连弗里德曼也在其发自中国的专栏文章中对中国伸出了大拇指。当然,也正是在中外交口说盛世的过程中,被Erik Eckholm领回美国上学的儿子,有了越来越多可以用大陆汉语拼音拼写名字的同学。而这些人中,也有我儿子的同学。 还在初二,我儿子班级中就开始有人出国去读中学了。刚升入高中,儿子所在学校曾借开家长会之机,统计有多少学生想在三年后弃考中国大学而直赴国外读大学,结果当时有100多名家长表达了这种意向,大体占整个年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我儿子在上初中时,成绩稳定在其班级前列的头四名男生,全部以出色的成绩升入本校高中。这四个人全部选择了出国读大学本科,其中一人已在高一学年结束后,申请进入了美国一所著名私立高中。这四人之外,还有一位同样升入本校高中的特长明显的学生,也被新泽西一所私立高中录取。 我儿子所在的北京四中,今年有70多人直接投考国外大学。据学校负责老师介绍,在这70多人中,有90%多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30的大学录取,这还不包括那些在高一或高二出国就读高中,在国外参加考试的学生。我儿子的高中班级中,一名当年崇文区的中考“状元”,也是在高一学年一结束,就出国读高中去了。 很难单纯用躲避高考来形容这些出国读高中和大学的中学生们。这些选择出国读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中,不敢说全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升入北大、清华的学习实力,并非夸张。而问题在于,北大和清华还值不值得那么多人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 一个曾在《纽约时报》负责报道教育新闻的记者,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某大公司谋得了一个驻中国的职位。一次,在与我谈起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与国外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后,感慨地说,那些在工作中更有创意的国外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如果当年在中国参加高考,那是无论如何也考不上北大、清华的。 当然,在中学生出国的潮流中,无论以中国的眼光还是以美国的标准,也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去年高中毕业后,进入美国中部的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就读。第一个学期过去,我同事向我转述了他儿子告诉他的一件趣闻:同级学生中,有一位陪读的中国母亲重金央求其儿子说,“儿呀,如果你能考过一门,妈就给你买一辆玛莎拉蒂”,结果可想而知。 每年海量涌出国门去读大学的中学生,和上述能够把陪读母亲的儿子办到美国进入知名大学的中介机构,正在同时改变着中国和美国的教育生态。 在香港亚洲会展中心SAT Ⅰ考场,当我听到国内几家中介组织在考场举办的推介会上,声称其可以在一周内“包装”一个学生,达到美国名校申请要求时;当我看到有考生家长把大陆中介组织按照国外惯例提供给听众的免费咖啡、饮料,咕咚咕咚地倒进自带的硕大水杯带出会场时,我忽然想起了弗里德曼2006年那篇专栏的观点和结论。 弗里德曼在那篇文章中说,美国的对手永远赢得不了未来,因为当他们的油井干涸时,他们的社会就会如贫瘠的沙漠一样荒芜;而吸纳了全世界人才的美国之井却仍将汩汩涌动。弗里德曼还断言,美国仍是吸引全世界人才的最大磁石,因此,这边的中国人将战胜大洋那边的中国人。 真是这样吗?这,恐怕得问我儿子他们那代人了。 董郁玉为资深媒体人。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版权声明 文章编辑: 冷眼 ( 点击名字查看他发布的更多文章 ) 文章标题: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文章链接: http://www.ccglim.com/19123.html 分类: 国际观察 , 时事评论 . 标签: 大学 , 纽约时报 , 美国 , 美国大学 相关文章: 2012 年 5 月 10 日 — 《纽约时报》千万不要上大学? (0) 2012 年 3 月 4 日 — 美、中大学之异:没有“班级”的美国大学 (0) 2012 年 5 月 8 日 — 纽约时报:大学网络化已成不可阻挡浪潮 (0) 2011 年 12 月 5 日 — 【纽约时报】德国和美国为什么富裕? (0) 2011 年 10 月 20 日 — 周大伟:美国大学里没有班干部 (1) 2011 年 10 月 10 日 — 【纽约时报(组图)】抗议的时候穿什么 (1) 2011 年 9 月 7 日 — 【纽约时报】美国冷战思维应对9/11 (0) 2011 年 8 月 18 日 — 穷孩子上哈佛:美国大学这样帮助贫困生 (0) 2011 年 8 月 3 日 — 【纽约时报】失衡的民主 (1) 2011 年 7 月 17 日 — 【纽约时报】街头摊贩在纽约 (0)

阅读更多

明鏡獨家:薄熙來入住301,十八大前難定案

將於下月初出版的 《明鏡月刊》 獨家披露已遭免職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近況:原被軟禁在北戴河的薄熙來因心臟病發作,三周前被緊急送回北京,入住高幹醫院 301 。 知情人士對《明鏡月刊」透露,薄熙來被撤職後一度被軟禁在北京懷柔某秘密據點,後轉到北戴河。被三層重兵看守的薄熙來,並沒有被戴上刑具,在住處范圍內可以自由活動,他的近親可以受限制探視,但他面見胡錦濤、江澤民、習近平、周永康等人的要求,均被拒絕。   7 月 3 日是薄熙來 63 歲生日,重慶街頭出現了「薄書記生日快樂健康」的 傳單 標語, 內容包括祝薄熙來生日快樂及對薄熙來的感激之情,並說「等着您回來,帶領我們走向共富的道路」 。 事實上,當時薄熙來已在北京 301 住院數日。見到薄熙來的人說,薄明顯見瘦。 較早前,海外有媒體報道,中共希望在十八大前對薄熙來事件結案,以免將難題留給習近平。 但消息來源對《明鏡月刊》說,要完成對薄熙來罪名的羅織並不容易,龐大的專案組至今未找到确定薄熙來在重慶貪污的罪證,而且,薄身為「太子黨」和政治局委員,比已被判刑的前北京巿委書記陳希同、上海巿委書記陳良宇,在高層的關係要復雜和深厚得多。專案組怎麼拿捏對薄熙來的罪責定性,難度極大。   消息人士說,根據查案的進展,很可能將王立軍、谷開來、薄

阅读更多

哪个国家最排华

导语:前日,北京市下岗工人廖丹因妻子患尿毒症,透析半年花光积蓄,私刻医院公章“缴费”近17万余元,因诈骗罪受审,检方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3到10年。这个住在城市边缘,靠政府低保勉强维持 生活 且没有医保的家庭,在疾病刚刚降临不到半年就被拖垮。“穷人”得大病,到底谁来负责? 查看原文 跟帖局向您推荐这条跟贴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坐等黎明的到来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网友 : 2012-07-16 07:08:14 发表 中午吃饭,大家讨论哪个国家最排华?于是开始列举,全世界最排华的地方在哪里:限制华人自由出入、限制华人买房、限制华人买车、限制华人子女自由上学、强迫华人缴纳更高的税、限制华人购买更高价的油价、缴纳更贵的网费、给华人吃地沟油蒙牛奶粉……最后,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顶 493 回复 收藏 复制 《【另一面】穷人得大病政府掏钱天经地义》的网易跟贴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86H0MS1500014JHT/86H2OR4I.html

阅读更多

网络调查:大陆8成网民仇富

日前,在全球最不“仇富”的国家中,中国位列第四。对此,腾讯微博7月13日发起一项主题为“你仇富吗?”的调查,受访的5,000名网友中,有78.23%表示自己仇富,原因是觉得大多数富人“配不上拥有财产”。 在这个调查中,受访者可回答:仇,多数富人配不上其财富;不仇,很多人还是靠自己打拼;有点仇,所以我要争取做富人。 据公布的调查显示,回答问题的5,000多人中,4,133(78.23%)人答“仇”;587(11.11%)人答“不仇”;563(10.66%)人答“有点仇”。 一些网友同时留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大多数人说不仇正义之财,但仇社会不公,更仇拥有财富的人造成的社会不公。 网友“李传浩”说,他不是在仇富,“我是仇那些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见异思迁的富人中的败类。” 网友“介错”说:“中国富人80%以上都是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暴富的,…在中国‘富人’一词基本上与贪官、黑社会、流氓、卑鄙同义词。” 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就“本国多数富人是否配得上其财富”这一问题对23个国家的1.2万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仇富”状况最轻的5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受访者中持“本国多数富人能够配得上其财富”看法的约占半数。 来源:BBC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