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百度百科对“中国模式”的定义[1]: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具体包括“一国四方”,这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国的迅速崛起,也是“中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重要制度保证。
“一国”,即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四方”指的是中国在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在政党制度方面,是“国家型政党”(或“整体利益党”);在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决策领域内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是“混合经济”。
具体而言,“四方”的制度安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型政党(或整体利益党)
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或“整体利益党”)发挥领导和协调的作用。中国迅速崛起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但不少人还是认为“中国模式”的最大弱点是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别是政党体制,因为“一党制”不符合西方界定的民主制度,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这种制度将无法应对中国社会日益多样化和中产阶层壮大带来的挑战。其实,中国成功的关键原因就是包括中国政党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个安排还可以继续改进,但它的生命力非常强盛,因为背后是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传承,同时也汲取了红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许多营养。
- 协商民主
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这种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是世界上其他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在西方国家,民主几乎被锁定在政治领域内,锁定在国家定期举行最高领导人的选举。在中国,协商民主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制度安排,而且也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制度安排。中国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具包容性和整合力的民主制度。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里,一个决定哪怕是10%的人反对,那也是1.3亿人反对,所以总体上中国不宜采用简单票决制中51%对49%、赢者通吃的方法,而是需要通过广泛协商,达成人民内部的最大共识。
- 选贤任能
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邓小平同志把中国最高执政团队的选拔看作重中之重,他讲过,“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
- 混合经济
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它力求通过市场经济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社会主义来保证宏观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它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混合;是计划与市场的混合;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混合;是“市场经济学”与“人本经济学”的混合。这种制度安排是对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超越。
2012年《财经》杂志对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先生进行了专访[2],深入探讨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探究中国是走法治的市场经济之路还是走“半统制、半市场”的中国模式。吴敬琏这样评论道:
在这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在此基础上,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大体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取向:
- 第二种观点把“半统制、半市场”的体制看作一种可能的体制目标。2008年以来被炒得很热的“中国模式”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它宣称,中国经济能够在近二三十年中创造世界公认的优异成绩,根本原因正在于中国拥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具有强大控制力的国有经济。这种体制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国家战略,不但中国应该继续坚持现有体制,世界各国也应该学习借鉴。而一些代表寻租活动特殊既得利益的人们,不但积极维护现有体制,还力求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不受约束的权力,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
- 在前面两种社会力量展开对战、而社会实际生活中权贵资本主义的影响日益显化的情况下,第三种社会力量公开亮出了回到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主张。他们极力要让人们相信,目前中国遇到的种种问题,不管是腐败猖獗、分配不公,还是看病贵、上学难,甚至国有资产流失、矿难频发都是市场化改革造成的。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扩张政府的权力,加强行政机关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工商业实行“国进民退”,实现再国有化;农业重新“归大堆”,实现再集体化。甚至要求重举“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旗帜,“再来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正当经济活动,造成广泛寻租活动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腐败的重要动力。
中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可是近年来靠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加强,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如果不能靠稳健有序的改革主动消弭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各种极端的解决方案就会赢得愈来愈多人的支持。
所以,中国克服社会弊病、避免历史悲剧的正道,在于全面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要排除特殊利益干扰,推进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宪法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然而,在舆论导向出现偏差、理性的讨论受到压制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利用腐败日益猖獗、弱势群体受损害感日益强烈的情势蒙蔽和迷惑大众,把反对的目标从权贵既得利益者转向市场化改革,试图把大众引向歧途。
中国数字时代
- 中国历史与未来|毕仰高:我并不相信所谓的“中国模式
- 萧功秦:“中国模式”病得很重 面临五大困境
- 唐映红:“中国模式”为什么会“成功”?(上)
- 王思想:“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之比较
- 秦晖: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
- 谷歌搜索:更多 CDT【中国模式】相关文章
- CDT 网站:【中国模式】相关文章索引
中国数字空间
- LGBTQ
- 中储粮
- 中国特色
- 中国独特论
- 中金郑雯露跳楼事件
- 二二八
- 五岳散人:愿上天给予这个国家一个机会
- 传销
- 免费午餐计划
- 党化教育
- 利益集团
- 前腐后继
- 包子露宪
- 北京共识
- 卢冠廷:1989
-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帝王唱赞歌
- 叼盘
- 叼飞盘
- 吴敬琏
- 唐映红:“中国模式”为什么会“成功”?
- 喉舌
- 四项基本原则
- 回旋镖效应
- 国有企业
- 复杂中国
- 大俗老张:学习雷锋好榜样
- 大尸凶:扔人执法
- 天安门母亲的呼唤
- 奇途无障碍
- 孟加拉政变
- 官话集锦
- 寻租
- 尊子漫画:接棒
- 山东晓临律师事务所
- 市场经济
- 底层百姓
- 张千帆: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
- 弱势群体
- 抗战二十年
- 搜狐禁词2004
- 改革开放
- 政治体制改革
- 救灾捐款
- 文化大革命
- 文登爱国青年事件
- 新四大名表
- 新语
- 权贵资本主义
- 李世默:中共的生命力
- 民主
- 民主会战胜归来
- 江青
- 法治
- 海阔天空
- 王建国
- 王文
- 环球时报
- 看桥员
- 社会主义现代化
- 离岸解密
- 秀场寡头:六月某时
- 秦晓:秉承普世价值 开创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 胡德华
- 自杀
- 自然灾害
- 营养餐
- 营养餐补助
- 被代表
- 许成钢:中国改革的动力何在?
- 贪污腐败
- 贫富差距
- 赵家人
- 邓江胡时代党国话语
- 邝飚:龙二代
- 郑断水
- 郑永年
- 郭于华:我们究竟有多特殊
- 颠覆国家政权
维基百科: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主要是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渐形成的一套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最早是由海外民间创造的名詞,与“北京共識”、“举国体制”等概念紧密相关。一般认为,中国模式以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等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来保证经济增长,而在政治领域依然保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威权体制。中国模式出现了类似西方权贵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式,故被西方一些媒体认为是一种政治上的独裁政体与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