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河蟹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河蟹与三个代表
Rivercrabflag.jpg

河蟹是「和谐」的普通话谐音,出自并经常出现在中国大陆网络上的网络语言。中国共产党推行“和谐社会”政策,在屏蔽色情暴力信息的同时,亦把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以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为由强行移除或屏蔽,例如: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绿坝-花季护航的数据库中,要求屏蔽的政治信息近六倍于色情暴力信息。电影中若出现政治敏感之处,例如出现禁忌中华民国国旗,亦会被「和谐」。

在中国大陆的部分论坛,“和谐”一词本身已成为被封禁的关键词。为了绕过这一屏蔽,网民以“河蟹”或者其他谐音代替。网民还在字与字之间添加标点符号、使用汉语拼音、拆字、使用繁体字等手段,减少被“河蟹”的机率。同时,明朝时期用以讽刺严嵩的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但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文中“螃蟹”也被改为“河蟹”,而于网络上流行。中国大陆网民就以「河蟹」一词代指封锁、掩盖负面消息、控制新闻言论自由以及屏蔽少量非文明用语的行为,同时也有螃蟹“横行(语带双关)霸道”的意思。 “水产”有时意思和「河蟹」相同。河蟹亦有逮捕之义,如河蟹你(类似神隐),指中国大陆用有关部门等相关权力将一些会因公职(如律师)和盘透露出真相,或当局不想公布的信息公布出来的人抓捕定罪。(来源:维基百科)。

早在2006年,中国当局就开始了称为“金盾工程”的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此外,“河蟹”的账号也不限于普通网友。从2012年打击网络大V[1],到2021年著名媒体人、网络大V罗昌平因言获罪[2],再到2023年财经大V吴晓波因报道中国经济不景气而遭到全网禁言[3],中国当局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河蟹”力度也在不断增大。

时代背景

和谐时代

绿坝提示信息界面

2004年,为了解决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的社会矛盾,中共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之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政治宣传缩略语。一些网民则批评为中国大陆变成只允许“和谐”的言论,禁止“不和谐”的言论,就是所谓的“和谐社会”了。实际上,在实行“和谐社会”政策的同时,中国当局不仅会屏蔽色情暴力等“不和谐”的信息,也会把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以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为由强行移除或屏蔽,例如: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绿坝-花季护航”的数据库中,要求屏蔽的政治信息近六倍于色情暴力信息。电影中若出现政治敏感之处,例如出现禁忌中华民国国旗,也会被“和谐”。

当时,伴随着“河蟹”流行于中文互联网的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草泥马之歌》。歌名中的“草泥马”是脏话“操你妈”的谐音,也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著名的反审查梗,而这首歌也充满了政治批判色彩。它借用“河蟹”梗,如此唱到“他们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歌中,将讽刺中共官方的“河蟹”比做敌人,“河蟹”们赶出“草泥马戈壁”,其积极反抗意义不言而喻,有网民还宣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草泥马”。

实名时代

然而,胡锦涛的继任者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国的网络审查变本加厉,更发展出了一套数字极权体系。而网民也从胡锦涛时代“贴吧”、“人人”等网路平台转移到了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互联网上。根据加拿大公民实验室 (Citizen Lab) 的调查,百度、搜狗和微软必应三款搜索引擎和另外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五个网络应用中,总计存在6万多条审查规则。

李文亮.jpg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4]网络实名制为其中一项核心内容。2015年,中国公安部宣布明确细化网络实名制,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此外,中国当局还开始大规模使用公安警察“河蟹”中国网民的声音。从2015年6月1日起,中国五十个省市公安机关统一以“网警巡查执法”为帐号[5],在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等社群网路上线,查缉“违法和有害讯息”、遏止“不良言行”。这是中国网路警察化暗为明,首次公开“亮相”执法。

疫情时代

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当局的网络管控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这其中最为知名的一起案例就是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遭遇网警训诫一案。疫情开始后,出现了大量微信用户账号被“河蟹”[6]。2020年10月,浙江公安还集中公示对翻墙网友的训诫公告,警告网友不要翻墙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