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莫言”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Created page with "<!-- ############################################################################################# 1.简介(请在上面填写一些“编辑自己的话” 简单解释这...")
 
 
(未显示3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  
#############################################################################################
+
#######################################################################################
1.简介(请在上面填写一些“编辑自己的话” 简单解释这一词条,若词条重要性较强,请更详细解释。)
+
1.简介
图片引用代码:[[File:最名称.jpg|thumb|300px|right|描述]]
+
图片引用代码:[[File:文件名称.jpg|thumb|300px|right|描述]]
引用文本代码:<blockquote>引用文本 citation  <ref>[link  title]</ref></blockquote>  
+
引用文本代码:<ref>[URL 文章名]</ref>
#############################################################################################
+
引用视频代码:<embedvideo service="youtube">URL</embedvideo>
 +
词汇分列排版代码:<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div>
 +
########################################################################################
 
-->
 
-->
 +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ref>[http://moyanchineseproject.weebly.com/33707353282017132461.html 莫言网站:莫言背景介绍]</ref>
 +
 +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
 +
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
至今,莫言共发表了80多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出版过5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9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
 +
 +
==乡土文学==
 +
 +
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莫言的文学功底很好,作文写得非常漂亮,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诵。1967年小学五年级时,他因[[文革]]和得罪别人被迫辍学回家务农,当起放牛娃。莫言曾说,他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娶石匠女儿当老婆。
 +
 +
在莫言21岁当兵前,家乡对于他来说充斥着饥饿、孤独和耻辱的记忆。当兵后,莫言一心想离家乡越远越好。但当他拿起笔来,涌入脑海的仍是家乡的人和事。读了福克纳之后,他更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在高密东北乡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王国。
 +
 +
现在莫言已发表、出版作品超过百部,除少数几篇外,全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写的。
 +
 +
==自我风格==
 +
 +
1985年,莫言发表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赢得全国性声誉,这成为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与短篇小说《枯河》是姐妹篇,都有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的惨痛记忆。1967年,12岁的莫言在工地旁因饥饿难耐,偷拔了生产队的一根红萝卜,被押送到工地进行批斗。他在毛主席像前痛哭流涕,申明再也不敢了, 回家后又遭到父亲的毒打。
 +
 +
《透明的红萝卜》属于莫言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此前他的十几篇短篇作品都可以看做是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莫言曾经说过,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他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我感觉过去几十年在农村积累的素材、我本人的经历都可以变成很好的小说。”
 +
 +
“是内心深处的软弱,使我千方百计地避开一切争论” -- 莫言
 +
 +
==茅盾文学奖==
 +
 +
《丰乳肥臀》后,莫言暂停了小说的创作,期间写了《红树林》等影视剧本,还创作了很多散文等。直到1999年,他连续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四部中篇小说,由此重返小说界。
 +
 +
此后几年,他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至今已经出版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2009年底出版的《蛙》于2011年8月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
莫言后期的创作速度越来越慢,因为他希望每一部作品都有些新的变化。在文学的道路上,莫言在艰难而又幸福地跋涉着。当年在《莲池》上发表《春夜雨霏霏》的那位20岁出头的青年战士,已经成长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
 +
=== 中国数字时代 ===
 +
<!--
 +
########################################################################################
 +
请手动填入1-5篇文章 如下: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44966.html 编程随想 | 美国选举制度为啥是这样设计的]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5722.html 新新默存|王五四:莫言莫敢言]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5549.html 浣花溪杜甫|我想起诉杜甫]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9389.html 常识流通处|莫言账号被封是假的,但一些人对他的围攻是真的]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45749.html 晒爱思PsyEyes | 唐映红:到底是什么令莫言“拍案而起”]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64487.html 陽光時務 | 莫言的體制內生存術]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56721.html 纽约时报 | 莫言,用黑色幽默对抗残酷现实]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填入相应标签名  CDT 中与本词条相关的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search_gcse/?q={{PAGENAME}}  CDT搜索:更多和【{{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
=== 中国数字空间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blockquote>   
 
<blockquote>   
 
{{#get_web_data:
 
{{#get_web_data:
第11行: 第70行: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
 
</blockquote>
 
</blockquote>
 
<!--  
 
<!--  
#############################################################################################
+
########################################################################################
2.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
请注意如果维基百科的页面被redirect, 则代码失效。这时需要把代码中的{{FULLPAGENAME}}手动替换成相应维基百科页面URL中页面名字(有时可能是繁体字)
 +
########################################################################################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参考资料===
<!--
+
<references/>
#############################################################################################
+
[[分类:人物馆]]
请手动填入1-3篇文章 如下:
+
__NOTOC__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20/10/%E4%BE%AF%E8%99%B9%E6%96%8C%E5%AE%A2%E5%8E%85%EF%BD%9C%E5%AE%8C%E7%BE%8E%E5%8F%97%E5%AE%B3%E8%80%85%E6%8B%89%E5%A7%86/ 侯虹斌客厅|“完美受害者”拉姆]
 
 
 
以上两篇文章只是格式举例,请以具体的词条相关文章为准。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45749.html 唐映红:到底是什么令莫言“拍案而起”]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上面这条命令是显示更多google关键词搜索的CDT文章结果,请以“词条名”替换“关键词”。
 
#############################################################################################
 
-->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中国数字空间上更多和【{{PAGENAME}}】相关的词条]
 
 
 
[[Category:人物馆]]
 

2024年3月9日 (六) 00:42的最新版本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1]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至今,莫言共发表了80多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出版过5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9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

乡土文学

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莫言的文学功底很好,作文写得非常漂亮,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诵。1967年小学五年级时,他因文革和得罪别人被迫辍学回家务农,当起放牛娃。莫言曾说,他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娶石匠女儿当老婆。

在莫言21岁当兵前,家乡对于他来说充斥着饥饿、孤独和耻辱的记忆。当兵后,莫言一心想离家乡越远越好。但当他拿起笔来,涌入脑海的仍是家乡的人和事。读了福克纳之后,他更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在高密东北乡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王国。

现在莫言已发表、出版作品超过百部,除少数几篇外,全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写的。

自我风格

1985年,莫言发表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赢得全国性声誉,这成为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与短篇小说《枯河》是姐妹篇,都有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的惨痛记忆。1967年,12岁的莫言在工地旁因饥饿难耐,偷拔了生产队的一根红萝卜,被押送到工地进行批斗。他在毛主席像前痛哭流涕,申明再也不敢了, 回家后又遭到父亲的毒打。

《透明的红萝卜》属于莫言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此前他的十几篇短篇作品都可以看做是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莫言曾经说过,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他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我感觉过去几十年在农村积累的素材、我本人的经历都可以变成很好的小说。”

“是内心深处的软弱,使我千方百计地避开一切争论” -- 莫言

茅盾文学奖

《丰乳肥臀》后,莫言暂停了小说的创作,期间写了《红树林》等影视剧本,还创作了很多散文等。直到1999年,他连续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四部中篇小说,由此重返小说界。

此后几年,他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至今已经出版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2009年底出版的《蛙》于2011年8月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后期的创作速度越来越慢,因为他希望每一部作品都有些新的变化。在文学的道路上,莫言在艰难而又幸福地跋涉着。当年在《莲池》上发表《春夜雨霏霏》的那位20岁出头的青年战士,已经成长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大陆作家,中国共产党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学硕士,香港浸会大学榮譽文學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职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85年起,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