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赢麻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未显示4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
[[File:金灿荣双赢.jpg|250px|thumb|right|“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金灿荣]]《中美棋局》。该言论被美国白宫官员数次引用,以论述中国不尊重平等贸易原则。]]
#############################################################################################
+
[[File:赢麻标题.jpg|250px|thumb|right|一个典型的“赢麻”标题。]]
1.简介(请在上面填写一些“编辑自己的话” 简单解释这一词条,若词条重要性较强,请更详细解释。)
+
[[File:赢麻了.png|250px|thumb|right|]]
图片引用代码:[[File:最名称.jpg|thumb|300px|right|描述]]
+
[[File:赢麻了-1.png|250px|thumb|right|]]
引用文本代码:<blockquote>引用文本 citation  <ref>[link  title]</ref></blockquote>
+
[[File:赢麻了-2.png|250px|thumb|right|]]
#############################################################################################
+
[[File:赢麻了-3.png|250px|thumb|right|]]
-->
 
<blockquote> 
 
赢麻了,网络流行语,胜‌‌‌‌‌‌‌‌‌利到麻木了,表示赢过其他人很多,已经习以为常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A2%E9%BA%BB%E4%BA%86/59137509#:~:text=%E8%B5%A2%E9%BA%BB%E4%BA%86%EF%BC%8C%E7%BD%91%E7%BB%9C%E6%B5%81%E8%A1%8C,%E4%BA%BA%E5%BE%88%E5%A4%9A%EF%BC%8C%E5%B7%B2%E7%BB%8F%E4%B9%A0%E4%BB%A5%E4%B8%BA%E5%B8%B8%E4%BA%86%E3%80%82 (百度百科{{FULLPAGENAME}})]
 
</blockquote>
 
<!--
 
#############################################################################################
 
2.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请手动填入1-3篇文章 如下: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20/10/%E4%BE%AF%E8%99%B9%E6%96%8C%E5%AE%A2%E5%8E%85%EF%BD%9C%E5%AE%8C%E7%BE%8E%E5%8F%97%E5%AE%B3%E8%80%85%E6%8B%89%E5%A7%86/ 侯虹斌客厅|“完美受害者”拉姆]
 
  
以上两篇文章只是格式举例,请以具体的词条相关文章为准。
+
“赢到麻木”的简写,是一种反讽[[党国话语|官方话语]]的网络词语,指中国无论如何总会获得胜利。
#############################################################################################
+
 
-->
+
因中国官方[[宣传]]中充满对中国“[[国家形象|正面形象]]”的自吹自擂,故最早被百度贴吧中的神奈川冲浪里吧的网民戏仿和解构为“赢”。进而把所有中国相关新闻都评价为“赢”,甚至先于官方[[反转]]前称“赢”,把中国无法赢的事件也曲解为“赢”,如“反正都是赢”、“打赢打输都是赢”、“又赢了”、“赢麻了”等,从而使官方话语的意义被消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8867.html 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被带离二十大会场]
+
 
 +
与之相似的话语有[[背后的原因却令人暖心]]等。相反的话语则有[[一盘大棋|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和[[野生国师]]的言论等。
 +
 
 +
==中国一直在“赢”的[[民族主义]]本质==
 +
中国官方媒体的叙事宣传中,长期充斥着对于中国“正面形象”的自吹自擂。因此,在百度贴吧神奈川冲浪里吧的网民最早开始关注这种叙事技巧,将其戏仿和解构为“赢”。进一步,更多的网友加入这场网络解构活动中,把所有中国相关新闻都评价为“赢”,甚至在部分新闻出现官方的反转前将其称之为“赢”,把事实上不利于中国的事件也曲解为“赢”。因此,延伸出了诸多相关网络流行语,例如“反正都是赢”、“打赢打输都是赢”、“又赢了”、“赢麻了”等,从而使官方话语的意义被消解。
 +
 
 +
在知乎的一则提问“如何看待例如「赢麻了」之类的言论?”下有网民回复:
 +
 
 +
<blockquote>“你什么意思,不想赢就是盼着输呗,你想干什么我已经不敢往下想了”</blockquote>
 +
 
 +
另一则回答则说:
 +
<blockquote>如果听的人真的赢了,那么有人说“赢麻了”,那听的人自然觉得是一种赞扬;
 +
 
 +
只有听的人假的赢了,那么有人说“赢麻了”,那听的人才会觉得在讽刺自己。<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4189076/answer/2043775372 知乎|如何看待例如「赢麻了」之类的言论?]</ref></blockquote>
 +
 
 +
==民族主义群体为何总在“赢麻”?==
 +
微信公众号“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作者在2021年11月25日写道:
 +
<blockquote>
 +
即使所有不利的情况都摆在[[民族主义者]]面前,也难以撼动他们对自己阵营的自信,“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对权力的饥渴症。”
 +
 
 +
[[奥威尔]]总结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几个主要特征:
 +
 
 +
第一,偏执。偏执的目的,是为了每时每刻都强调自己所忠诚对象的优越性。
 +
 
 +
如果有人对其稍有批评,或对其对手稍有称赞,无论批评或称赞有多么符合实际,他们都会回以尖刻恶毒的反驳。
 +
 
 +
并且,一旦他认定了这种优越性,就会把这种认同延伸到这个团体的方方面面——军事、制度、艺术、文学、运动、语言、风景、风俗、人民的体格美态、人民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纳粹]]身上也有充分体现。
 +
 
 +
因此,民族主义者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比较,这种比较,会让他们变得敏感,也会滋生歧视。
 +
 
 +
他会对所有涉及自己所忠诚对象的东西异常敏感,无论是排名的前后,旗帜的位置,徽章的正反,字母的大小写。他也会歧视所有和自己不同的人——同时强调自己心胸宽阔。
 +
 
 +
他们并不是真的心胸宽阔,而是认为,自己所忠诚的对象如此强大,即便是装,也要装出与之匹配的宽阔心胸,但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他们是不会容忍任何批评的。
 +
 
 +
第二,不稳定性。民族主义者的忠诚感很强烈,但它是可以转移的。民族主义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候他们忠诚的对象甚至一开始都不属于他们所在的团体,比如[[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但后来却被德国人膜拜。
 +
 
 +
第三,对现实麻木不仁。所有的民族主义者都能做到对性质相同的事实之间的相似性视而不见。
 +
 
 +
民族主义者判断一项行为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某个恒定不变的道德标尺,而是看施行这项行为的人是谁。<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73856.html 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赢麻了,真的赢麻了]</ref></blockquote>
 +
 
 +
同时,“赢麻了”也契合了习近平治下越来越凸显的[[爱国主义]]教育趋势。2022年,习近平在某次会议上提到:
 +
 
 +
<blockquote>“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blockquote>
 +
 
 +
由于中国网络[[防火墙]]的存在,中国民众的信息接受渠道十分有限。当每天的推送,微博的热搜永远充斥着中国赢,美国输的内容时,中国政府在潜移默化的完成了对于普通民众的[[洗脑]]式教育。
 +
 
 +
而网友们目前对于“赢麻了”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官方最初的期待。当中国民众使用该词揶揄、暗讽社会事件时,其中的春秋笔法不言而喻。[[因言获罪]]在这个词的使用上并不成立,我只是指出了中国的“强大”,你能奈我何?中国官方的铁拳,面对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赢麻了”评论,仿佛打在棉花之上。
 +
 
 +
===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7618.html 老鱼吹牛皮|金灿荣从美国回来的儿子结婚了,他又赢了两次]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7618.html 老鱼吹牛皮|金灿荣从美国回来的儿子结婚了,他又赢了两次]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0134.html 【麻辣总局】张维为被打?著名瑞士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表示:一派胡言!]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0134.html 【麻辣总局】张维为被打?著名瑞士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表示:一派胡言!]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80736.html 【网络民议】罗援将军终于被你们逼疯了]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80736.html 【网络民议】罗援将军终于被你们逼疯了]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CDT【{{PAGENAME}}】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上面这条命令是显示更多google关键词搜索的CDT文章结果,请以“词条名”替换“关键词”。
 
#############################################################################################
 
-->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中国数字空间===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赢麻了+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中国数字空间上更多和【赢麻了】相关的词条]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div>
上面这条命令是显示相关词条和更多google关键词搜索的CDS文章结果,请“相关词条名”替换“相关词条1、2、3” 以“词条名”替换“关键词”。
+
 
#############################################################################################
+
=== 参考资料 ===
-->  
+
<references />
<!--
+
 
#############################################################################################
+
[[分类:话语馆]][[分类:CDT百科]]
上面是参考资料代码,如果没有“参考资料”,请删除。另外,在下面设置本页面的所属分类:
+
__NOTOC__
#############################################################################################
 
-->
 
[[Category:话语馆]][[Category:网络话语]]
 

2024年4月29日 (一) 20:28的最新版本

“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金灿荣《中美棋局》。该言论被美国白宫官员数次引用,以论述中国不尊重平等贸易原则。
一个典型的“赢麻”标题。
赢麻了.png
赢麻了-1.png
赢麻了-2.png
赢麻了-3.png

“赢到麻木”的简写,是一种反讽官方话语的网络词语,指中国无论如何总会获得胜利。

因中国官方宣传中充满对中国“正面形象”的自吹自擂,故最早被百度贴吧中的神奈川冲浪里吧的网民戏仿和解构为“赢”。进而把所有中国相关新闻都评价为“赢”,甚至先于官方反转前称“赢”,把中国无法赢的事件也曲解为“赢”,如“反正都是赢”、“打赢打输都是赢”、“又赢了”、“赢麻了”等,从而使官方话语的意义被消解。

与之相似的话语有背后的原因却令人暖心等。相反的话语则有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野生国师的言论等。

中国一直在“赢”的民族主义本质

中国官方媒体的叙事宣传中,长期充斥着对于中国“正面形象”的自吹自擂。因此,在百度贴吧神奈川冲浪里吧的网民最早开始关注这种叙事技巧,将其戏仿和解构为“赢”。进一步,更多的网友加入这场网络解构活动中,把所有中国相关新闻都评价为“赢”,甚至在部分新闻出现官方的反转前将其称之为“赢”,把事实上不利于中国的事件也曲解为“赢”。因此,延伸出了诸多相关网络流行语,例如“反正都是赢”、“打赢打输都是赢”、“又赢了”、“赢麻了”等,从而使官方话语的意义被消解。

在知乎的一则提问“如何看待例如「赢麻了」之类的言论?”下有网民回复:

“你什么意思,不想赢就是盼着输呗,你想干什么我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另一则回答则说:

如果听的人真的赢了,那么有人说“赢麻了”,那听的人自然觉得是一种赞扬; 只有听的人假的赢了,那么有人说“赢麻了”,那听的人才会觉得在讽刺自己。[1]

民族主义群体为何总在“赢麻”?

微信公众号“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作者在2021年11月25日写道:

即使所有不利的情况都摆在民族主义者面前,也难以撼动他们对自己阵营的自信,“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对权力的饥渴症。”

奥威尔总结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偏执。偏执的目的,是为了每时每刻都强调自己所忠诚对象的优越性。

如果有人对其稍有批评,或对其对手稍有称赞,无论批评或称赞有多么符合实际,他们都会回以尖刻恶毒的反驳。

并且,一旦他认定了这种优越性,就会把这种认同延伸到这个团体的方方面面——军事、制度、艺术、文学、运动、语言、风景、风俗、人民的体格美态、人民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纳粹身上也有充分体现。

因此,民族主义者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比较,这种比较,会让他们变得敏感,也会滋生歧视。

他会对所有涉及自己所忠诚对象的东西异常敏感,无论是排名的前后,旗帜的位置,徽章的正反,字母的大小写。他也会歧视所有和自己不同的人——同时强调自己心胸宽阔。

他们并不是真的心胸宽阔,而是认为,自己所忠诚的对象如此强大,即便是装,也要装出与之匹配的宽阔心胸,但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他们是不会容忍任何批评的。

第二,不稳定性。民族主义者的忠诚感很强烈,但它是可以转移的。民族主义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候他们忠诚的对象甚至一开始都不属于他们所在的团体,比如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但后来却被德国人膜拜。

第三,对现实麻木不仁。所有的民族主义者都能做到对性质相同的事实之间的相似性视而不见。

民族主义者判断一项行为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某个恒定不变的道德标尺,而是看施行这项行为的人是谁。[2]

同时,“赢麻了”也契合了习近平治下越来越凸显的爱国主义教育趋势。2022年,习近平在某次会议上提到: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由于中国网络防火墙的存在,中国民众的信息接受渠道十分有限。当每天的推送,微博的热搜永远充斥着中国赢,美国输的内容时,中国政府在潜移默化的完成了对于普通民众的洗脑式教育。

而网友们目前对于“赢麻了”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官方最初的期待。当中国民众使用该词揶揄、暗讽社会事件时,其中的春秋笔法不言而喻。因言获罪在这个词的使用上并不成立,我只是指出了中国的“强大”,你能奈我何?中国官方的铁拳,面对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赢麻了”评论,仿佛打在棉花之上。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